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47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保持排泄物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一种开放型的一次性尿布,在纵向具有前后腰围区域以及位于该腰围区域之间的裆区,具有在前后腰围区域之间延伸的排泄物吸收部、位于吸收部纵向的外方并沿横向延伸的一对端翼和位于吸收部横向的外方并沿纵向延伸的一对侧翼,在后腰围区域的侧翼上,安装有带状扣件,在前腰围区域的外面上,安装有可以离合地固定带状扣件的目标带(专利文献1)。
带状扣件具有固定部和自由部,固定部被固定在侧翼的横向外端部上,自由部从固定部向横向外方延伸。在带状扣件的自由部上,安装有机械式扣件中的挂钩。目标带呈沿横向伸长的矩形,在其外面安装有机械式扣件中的圈。在后腰围区域的端翼上,可以收缩地安装有多条沿横向延伸的腰围用弹性部件。在裆区的侧翼上,可以收缩地安装有多条沿纵向延伸的腿围用弹性部件。
保护者或看护者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尿布给使用者穿上时的顺序如下。保护者或看护者将面朝上的使用者的臀部放在展开的尿布上后,抓住前腰围区域并折弯尿布的裆区,将前腰围区域放在使用者腹部的上面。然后,用手指抓住后腰围区域的端翼或侧翼、将端翼沿横向伸展后,一边用手抓住带状扣件,一边将后腰围区域的侧翼折弯,使后腰围区域的侧翼位于使用者腹部的上面。保护者或看护者将后腰围区域的侧翼重叠在前腰围区域的侧翼的外侧上,一边利用端翼或侧翼来进行使用者腰围的紧固的调节,一边将这些带状扣件的自由端与目标带的外面相互固定、连接前后腰围区域。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0929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尿布,在给使用者穿尿布时,保护者或看护者用手指抓住后腰围区域的端翼或侧翼,将后腰围区域的端翼沿横向伸展、使腰围用弹性部件沿横向伸长。但是,后腰围区域的端翼或侧翼的摩擦力小时,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即,抓住这些襟翼的手指打滑,不能使腰围用弹性部件沿横向充分伸长。在开放型尿布中,穿用尿布时如果不充分伸长腰围用弹性部件,就不可能利用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使后腰围区域的端翼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在后腰围区域的端翼和使用者的皮肤之间产生间隙,有可能发生在使用尿布的过程中,排泄物从端翼向尿布的外侧漏出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下的一次性尿布,即在穿用时,可以使安装在襟翼部上的腰围用弹性部件沿横向充分伸长,利用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可以使端翼部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前提是以下一次性尿布,即在纵向具有前腰围区域和后腰围区域以及位于这些腰围区域之间的裆区,具有在上述前后腰围区域间延伸的排泄物吸收部和从上述吸收部的周边向周方向的外方延伸的襟翼部,在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缘的纵向外方的上述前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上,可以收缩地安装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连接上述前后腰围区域。
上述前提下的本发明的特征是,具有比上述襟翼高的摩擦力的防滑片被安装在上述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的皮肤接触面和皮肤非接触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该襟翼部向上述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延伸。在此,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是指包括横向两端部的附近或除了横向两端部的附近。该尿布是在保护者或看护者将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防滑片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本发明具有以下实施形态。
(1)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从上述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长线上。该尿布是在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将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该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
(2)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的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大致整个襟翼部上。这种尿布,即使抓住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与手指接触。
(3)沿横向延伸的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纵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上,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上述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的皮肤接触面和皮肤非接触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该襟翼部向上述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延伸。该尿布是在保护者或看护者将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防滑片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4)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从上述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长线上。该尿布是在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将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该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
(5)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大致整个襟翼部上。这种尿布,即使抓住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与手指接触。
(6)上述防滑片的动摩擦系数在0.5-1.5范围内。
(7)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
(8)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与聚烯烃类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
(9)上述防滑片被以与上述襟翼部不同的颜色着色。这种尿布,在戴尿布时,保护者或看护者可以确切地识别襟翼部中手指抓住的部分。
(10)上述襟翼部由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缘的纵向外方并沿横向延伸的端翼和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并沿纵向延伸的侧翼形成,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侧翼由伸缩性片形成,该伸缩性片向上述尿布的纵向和横向中的至少横向具有弹性伸缩性。这种尿布,通过腰围用弹性部件和后腰围区域的侧翼的收缩力,端翼和侧翼紧贴着使用者的皮肤。


图1是作为一例表示的尿布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端面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向视剖面图。
图4是图1的IV-IV线向视剖面图。
图5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状态的尿布立体图。
图6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状态的尿布立体图。
图7是测定摩擦系数的概略图。
图8表示另外一例的尿布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端面图。
图10是图8的X-X线向视剖面图。
图11是图7的XI-XI线向视剖面图。
图12表示另外一例尿布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端面图。
图14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状态的尿布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状态的尿布立体图。
图16表示另外一例尿布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端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进行详细说明。
图1、2是表示尿布1A的部分剖面立体图的一例和图1的II-II线端面图,图3、4是图1的III-III线向视剖面图和图1的IV-IV线向视剖面图。图1中,横向用箭头L表示,纵向用箭头M表示,厚度用箭头N表示。另外,表底面片2、3和防漏片5的内面是指与芯4相对的面,这些片2、3、5的外面是指不与芯4相对的面。另外,端翼12、13和侧翼14、15、16的皮肤接触面是指与使用者的皮肤相对的面,这些襟翼12、13、16的皮肤非接触面是指不与使用者的皮肤相对的面。
尿布1A的主要构成部件是透液性表面片2及非透液性底面片3、吸收性芯4和一对防漏片5,透液性表面片2位于与皮肤接触一侧,非透液性底面片3位于不与皮肤接触一侧,吸收性芯4存在于表底面片2、3之间。除了这些构成部件以外,尿布1A具有带状的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以及多个线状的腿围用弹性部件7。
尿布1A是在纵向具有前腰围区域8和后腰围区域10以及位于这些腰围区域8、10之间的裆区9,具有排泄物吸收部11、一对端翼12、13(襟翼)和一对侧翼14、15、16(襟翼),排泄物吸收部位于芯4、其液体吸收功能发挥作用;一对端翼12、13位于吸收部11的两端缘11a(芯4的两端缘4a)的纵向外方、沿横向延伸;一对侧翼14、15、16位于吸收部11的两侧缘11b(芯4的两侧缘4b)的横向外方、沿纵向延伸。尿布1A的前后腰围区域8、10的侧翼14、16的横向的长度尺寸大于裆区9的侧翼15的横宽,其俯视形状实际呈砂漏计时器形状。
排泄物吸收部11位于前后腰围区域8、10和裆区9的横向中央,从裆区9向前后腰围区域8、10沿纵向延伸。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被设置在前后腰围区域8、10的端翼12、13上、沿横向延伸。这些弹性部件6A、6B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襟翼12、13上。腿围用弹性部件7被设置在裆区9的侧翼15上、沿纵向延伸。弹性部件7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侧翼15上。
表面片2由透气亲水性纤维无纺布17形成。底面片3由相互重叠的透气非透液性塑料薄膜18和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19形成。在底面片3上,薄膜18位于与皮肤接触一侧,同时无纺布19位于不与皮肤接触一侧。薄膜18和无纺布19的相对面通过粘合剂(无图示)被间断地接合。芯4被固定在表面片2和底面片3之中至少任何一方的内面。
芯4是粒子状或纤维状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短纤浆的混合物,或者,是粒子状或纤维状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短纤浆以及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的混合物,被压缩成规定的厚度。芯4是为了防止其变形或聚合物的脱落,最好用薄纸或亲水性纤维无纺布等的透液性片将整体包住。聚合物可以使用淀粉类、纤维素、合成聚合物类。
端翼12、13由从芯4的端缘4a向纵向外方延伸的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形成。在端翼12、13上,在表底面片2、3的端部2a、3a相互重叠的状态下,表底面片2、3的内面彼此被相互固定。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存在于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之间,在沿横向伸长规定的倍率的状态下,被固定在表底面片2、3的内面。
在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的皮肤非接触面上,安装有一对防滑片20,该防滑片20具有比端翼13和侧翼16高的摩擦力。防滑片20被安装在端翼13上,该端翼13向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6A的横向两端部6a的外侧附近延伸。防滑片20被设置在从弹性部件6A的端部6a沿横向外侧延伸的假想延长线21上。防滑片20通过涂在其整体上的粘合剂(无图示),被固定在底面片3的端部3a的外面。
防滑片20是其平面形状呈纵向长的大致的矩形。防滑片20最好在横宽为10-20mm、纵长为10-40mm的范围。防滑片20的平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三角形,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防滑片20上被以与端翼13和侧翼16不同的颜色着色。例如,端翼13和侧翼16的颜色是乳白色的情况下,防滑片20着色成白色以外的色彩。颜色可以是红、绿、黄、兰任何一种,没有特别限定。
防滑片20是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与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弹性纤维相互交织,并且在交叉部位利用熔融胶合进行接合。非弹性纤维相互交织,并且在交叉部位利用熔融胶合进行接合。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是这些纤维相互交织,并且在纤维的交叉部位,纤维之间利用熔融胶合进行接合。
防滑片20可以利用熔喷法或非织造织物法进行制造。并且,纤维无纺布22也可以只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形成。这种情况下,弹性纤维相互交织,并且在交叉部位利用熔融胶合进行接合。
形成弹性纤维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可以使用以下材料中的任何一种,即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或聚氨脂类嵌段共聚物、聚脂类嵌段共聚物、聚酰亚胺类嵌段共聚物、共聚物混合物。作为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可以使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作为共聚物混合物可以使用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S-EB-S/PP)或聚丙烯/苯乙烯-丙烯(PP/E-P)。形成非弹性纤维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可以使用聚烯烃类。作为聚烯烃类可以使用聚酰亚胺类、聚脂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中的任何一种。
熔喷法被分类于干式纺丝型,其制造方法是对热塑性合成树脂进行熔融纺丝的同时,向纺丝喷嘴的出口喷射高温、高压的空气流、伸展并且开松纤维后,在网状输送带上收集纤维、进行波形化。纤维在网状输送带上开松堆积的同时,纤维之间在相互交叉部分进行熔融胶合。利用熔喷法制造的纤维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由极细纤维形成,纤维密度高,具有高强的防水性。
非织造织物法与熔喷法相同被分类于干式纺丝型,其制造方法是,在网状输送带上收集通过对热塑性合成树脂进行熔融纺丝并且延伸制成的多条连续纤维、进行波形化。纤维在网状输送带上开松堆积的同时,纤维之间在相互交叉部分进行熔融胶合。利用非织造织物法制造的纤维无纺布(非织造织物无纺布)由连续纤维形成,具有高柔软性和高强度。
对形成防滑片20的纤维无纺布22进行着色的方法有,将制造后的无纺布22浸泡在涂料中、使涂料干燥的方法,将混合了涂料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进行纺丝后制造无纺布22的方法。
后腰围区域10的侧翼16由沿横向具有弹性伸缩性的伸缩性片23形成。伸缩性片23由两张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24和存在于该无纺布24之间的透气非透液性且伸缩性的塑料薄膜25形成。
伸缩性片23的一例的制造方法是,将无纺布24重叠在处于沿横向伸展状态的伸缩性塑料薄膜25的两面上、进行接合。塑料薄膜25的伸长被解除后,薄膜25沿横向收缩的同时无纺布24沿横向收缩,在无纺布24上形成多个褶子。无纺布24和薄膜25是在其相对面重合的状态下,通过多个大致均匀分布的熔融胶合部26,被一部分地接合。无纺布24和薄膜25的接合可以使用热封或声波密封等利用热的熔敷方式。无纺布24和薄膜25也可以不是熔融胶合部26,而是通过粘合剂接合。伸缩性片23中,无纺布24由聚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薄膜25由具有橡胶弹性状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
另外,侧翼16也可以由一张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24和透气非透液性且伸缩性的塑料薄膜25形成。这种情况下,将无纺布24重叠接合在处于沿横向伸长状态下的伸缩性塑料薄膜25的单面上。
侧翼16其横向内端部16a存在于底面片3的侧部3b和后述的防漏片5的固定侧部5a之间,内端部16a通过粘合剂(无图示)被粘接在这些片3、5的内面。在侧翼16的横向外端部16b上,安装有沿横向延伸的带状扣件27(固定装置)。带状扣件27具有固定部27a和自由部27b,固定部27a通过粘合剂(无图示)被粘接在侧翼16的外端部16b上,自由部27b从固定部27a向横向外方延伸。带状扣件27使用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或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薄膜。自由部27b上安装有多个向尿布1A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挂钩28。自由部27b上也可以不用挂钩而涂上粘合剂。
前腰围区域8上,安装有目标带29(固定装置),该目标带29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可以离合地固定。目标带29是沿横向呈长矩形,通过粘合剂(无图示)被间断地或连续地粘接在底面片3的外面。目标带29使用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或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在目标带29的外面上,安装有多个向着尿布1A的厚度方向形成弧状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圈30。在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上涂抹粘合剂的情况下,目标带29使用薄膜。
前腰围区域8和裆区9的侧翼14、15是由从芯4的侧缘4b向横向外方延伸的表底面片2、3的侧部2b、3b和防漏片5的固定侧部5a形成。在侧翼14、15上,表面片2的侧部2b从芯4的侧缘4b沿横向外方只延伸一点,而底面片3的侧部3b和防漏片5的固定侧部5a从侧部2b沿横向更外方延伸。在侧翼14、15上,这些片2、3、5的侧部2b、3b、5a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这些片2、3、5的内外面被粘接。腿围用弹性部件7存在于底面片3的侧部3b和防漏片5的固定侧部5a之间,以沿横向伸长规定倍率的状态,被粘接在这些片3、5的内面。
防漏片5由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31形成。防漏片5具有固定侧部5a、可动部5b和固定两端部5c,固定侧部5a位于侧翼14、15、16上、沿纵向延伸,可动部5b具有向表面片2的上方竖起性质、沿纵向延伸,固定两端部5c位于端翼12、13上,向尿布1A的横向内方倒伏。沿纵向延伸的伸缩性弹性部件32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可动部5b的上方。弹性部件32是在被可动部5b的一部分覆盖的状态下,通过粘合剂(无图示)被粘接在可动部5b上。固定两端部5c被粘接在表面片2的端部2a的外面。在防漏片5上,当尿布1A以表面片2为内侧沿纵向弯曲时,弹性部件32收缩,可动部5b向表面片2的上方竖起,可动部5b形成对排泄物的屏障。
图5、6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状态的尿布1A的立体图。图5、6中用两点虚线表示使用者。保护者或看护者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A的顺序的一例如下。将面朝上的使用者的臀部放在展开的尿布1A上后,用两手的手指抓住向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中的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6A的横向两端部6a附近延伸的部分,将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向箭头L1所示的横向伸展的同时,将弹性部件6A沿横向伸长。此时,保护者或看护者是用手指抓住安装在襟翼13上的防滑片20的状态(参照图5)。
将端翼13伸展后,保护者或看护者抓住前腰围区域8,将尿布1A的裆区9折弯、将前腰围区域8放在使用者的腹部上,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右方的一个防滑片20,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右方的一个带状扣件27。用左手伸展端翼13,用右手一边伸展一个侧翼16,一边将侧翼16折弯、使侧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上,同时,将侧翼16与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和侧翼14的外侧重叠,通过挂钩28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标带29的外面。
然后,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左方的另一个防滑片20,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左方的另一个带状扣件27(参照图6)。用右手伸展端翼13,用左手一边伸长另一个侧翼16,一边将侧翼16折弯、使侧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上,同时,将侧翼16与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和侧翼14的外侧重叠,一边利用襟翼13、16调节对使用者腰围的紧固,一边通过挂钩28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标带29的外面。
将带状扣件27固定在目标带29上时,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按压在目标带29的外面,使挂钩28和圈30结合。连接了前后腰围区域8、10的尿布1A上,形成了腰围开口和一对腿围开口(无图示)。尿布1A的使用过程中被排泄的排泄物在排泄物吸收部11上透过表面片2被芯4吸收、保持。
由于保护者或看护者用手指一边抓住防滑片20,一边将端翼13沿横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3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将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沿横向充分伸长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尿布1A由于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通过弹性部件6A的收缩力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因此,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与使用者皮肤之间不产生间隙,在尿布1A的使用过程中,排泄物不会从端翼13向尿布1A的外侧漏出。尿布1A是,防滑片20被设置在从腰围用弹性部件6A的横向两端部6a沿横向外方延长的假想延长线21上,用手指抓住防滑片20、将襟翼13沿横向伸展时,由于其弹力直接作用于弹性部件6A,因此,确实可以将弹性部件6A沿横向伸长。
尿布1A是由于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标带29上时,由伸缩性片23形成的后腰围区域10的侧翼16被沿横向伸长,因此,可以将襟翼16用于紧固使用者的腰围。尿布1A通过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和侧翼16的收缩力,前后腰围区域8、10的端翼12、13以及侧翼14、16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这些襟翼12、13、14、16不错位,可以防止尿布1A从穿着位置下滑。
尿布1A由于防滑片20被以与这些襟翼13、16不同的颜色着色,因此,保护者或看护者在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A时,确实可以识别端翼13中用手指抓住的部分。尿布1A是,如果在其外侧穿内裤,由于防滑片20利用其摩擦力紧贴着内裤的内侧,因此,内裤可以成为支撑、防止尿布1A的下滑。
在尿布1A上,防滑片20的横向动摩擦系数在0.5-1.5的范围。防滑片20的动摩擦系数不到0.5时,保护者或看护者在沿横向伸展端翼13时,有可能抓住襟翼13的手指打滑,有可能在没完全伸长腰围用弹性部件6A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A。并且,防滑片20的动摩擦系数是依据JIS P8147的3.1页中所述的方法测定的。动摩擦系数的测定概略如图7所示。
(1)动摩擦系数的测定使用具有平滑下面40a的可动板40和具有平滑上面41a的固定板41。可动板40的下面40a宽3cm、长3cm。在准备动摩擦系数测定用防滑片42的同时,准备人工皮革43(使用出光石油株式会社生产的、商品名为サプラ一レ)。
(2)将测定用的防滑片42安装在可动板40的下面40a上。测定用防滑片42是通过双面胶固定在可动板40的下面40a。将人工皮革43安装在固定板41的上面41a。人工皮革43是通过双面胶固定在固定板41的上面41a。可动板40是下面40a的面积为9cm2,利用砝码44调节可动板40的整体重量,将58g/9cm2的负载加在下面40a上。
(3)在动摩擦系数的测定中,将可动板40作为砝码使用。使可动板40向图6箭头K1所示的方向以10cm/min的速度移动。动摩擦系数从使可动板40移动5cm的摩擦力中得出。具体来说,通过算式μ=FD/FP算出动摩擦系数。在此,μ是动摩擦系数,FD是可动板40移动5cm的摩擦力,FP是在第一试验材料42和第二试验材料43的接触面上,向箭头K2所示的垂直方向起作用的力。
防滑片20是,抗拉强度在30-70N/inch范围,基重(坪量)在30-100g/m2的范围,厚度在0.2-0.7mm的范围。防滑片20在基重不到30g/m2,厚度不到0.2mm时,防滑片20的抗拉强度降低,用手指抓住防滑片20将襟翼13沿横向伸展时,防滑片20有可能破损。防滑片20的基重超过100g/m2,并且厚度超过0.7mm时,防滑片20的刚性增强,防滑片20与皮肤接触时有不舒适的感觉。
形成防滑片20的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的细度在0.5-20μm的范围。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的细度不到0.5μm时,这些纤维容易发生纤维断裂,有可能防滑片20的动摩擦系数不到0.5。
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的横向拉伸应力最好在0.1-3.0N的范围,后腰围区域10的侧翼16的横向拉伸应力最好在2.0-10N的范围。弹性部件6A、6B的拉伸应力超过3.0N,并且侧翼16的拉伸应力超过10N时,由于弹性部件6A、6B或端翼13对使用者的腰围过于紧固,因此,使用中的尿布1A有不舒适的感觉。弹性部件6A、6B的拉伸应力不到0.1N,并且侧翼16的拉伸应力不到2.0N时,弹性部件6A、6B或端翼13的收缩力实际上不起作用,不能使端翼12、13和侧翼14、16紧贴着使用者的皮肤。
在尿布1A上,防滑片20可以安装在端翼13的皮肤非接触面和皮肤接触面上,防滑片20也可以只安装在端翼13的皮肤接触面上。只将防滑片20安装在端翼13的皮肤接触面上时,防滑片20被固定在防漏片5的固定端部5c上。另外,防滑片20也可以与向腰围弹性部件6A的横向两端部6a的外侧附近延伸的端翼13一起,安装在腰围弹性部件6A的两端部6a上。
图8、9表示另外一例尿布1B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和图8的IX-IX线端面图,图10、11是图8的X-X线向视剖面图和图8的XI-XI线向视剖面图。图8中,横向用箭头L表示,纵向用箭头M表示,厚度方向用箭头N表示。
尿布1B的主要构成部件是,透液性表面片2及非透液性底面片3、吸收性芯4和防漏片5,吸收性芯4存在与表底面片2、3之间,被固定在这些片2、3中至少一个的内面。表面片2由与图1中的相同的无纺布17形成,底面片3由与图1中的相同的薄膜18和无纺布19形成。芯4与图1中的相同。
尿布1B是在纵向具有前后腰围区域8、10和位于这些腰围区域8、10之间的裆区9,具有排泄物吸收部11、一对端翼12、13(襟翼)和一对侧翼14、15、16(襟翼),排泄物吸收部延伸在腰围区域8、10之间、芯4的液体吸收功能发挥作用,一对端翼12、13位于吸收部11的两端缘11a的纵向外方、沿横向延伸,一对侧翼14、15、16位于吸收部11的两侧缘11b的横向外方、沿纵向延伸。沿横向延伸的带状的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端翼12、13上。多条沿纵向延伸的线状的腿围用弹性部件7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裆区9的侧翼15上,。
端翼12、13由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形成,表面片2的端部2a是从芯4的端缘4a向纵向外方延伸。在端翼12、13上,表底面片2、3的端部2a、3a以相互重叠的状态被固定。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存在于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之间,被固定在表底面片2、3的内面。
侧翼14、15、16是由从芯4的侧缘4b向横向外方延伸的表底面片2、3的侧部2b、3b和防漏片5的固定侧部5a形成。在侧翼14、15、16上,侧部2b从芯4的侧缘4b沿横向外方只延伸一点,而侧部3b和侧部5a从侧部2b沿横向更外方延伸。在侧翼14、15、16上,这些片2、3、5的侧部2b、3b、5a以相互重叠的状态被粘接。腿围用弹性部件7存在于底面片3的侧部3b和防漏片5的侧部5a之间,被粘接在这些片3、5的内面。
在后腰围10的侧翼16的横向外端部16b上,安装有沿横向延伸的带状扣件27(固定装置)。带状扣件27具有固定部27a和自由部27b,固定部27a被粘接在外端部16b上,自由部27b从固定部27a向横向外方延伸。自由部27b上安装有多个向尿布1B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挂钩28。带状扣件27和挂钩28使用与图1的相同的材料。
在前腰围区域8上,安装有目标带29(固定装置),该目标带29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可以离合地固定。目标带29被粘接在底面片3的外面。多个向着尿布1B的厚度方向形成弧状的圈30被安装在目标带29上。带状扣件27和目标带29使用与图1的相同的材料。
在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及侧翼16的皮肤非接触面上,安装有防滑片20,该防滑片20具有比这些襟翼13、16高的摩擦力。防滑片20被安装在端翼13和几乎整个侧翼16上,该端翼13向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6A的横向两端部6a的外侧附近延伸。安装在端翼13上的防滑片20被设置在从弹性部件6A的两端部6a沿横向外侧延伸的假想延长线21上。防滑片20通过涂在其整体上的粘合剂(无图示),被固定在形成端翼13的底面片3的端部3a的外面和形成侧翼16的底面片3的侧部3b的外面。与图1的相同,防滑片20被以与端翼13和侧翼14、15、16不同的颜色着色。
防滑片20是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或者是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与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防滑片20可以使用通过熔喷法制造的熔喷无纺布,或通过非织造织物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无纺布。形成弹性纤维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和形成非弹性纤维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可以使用与图1的相同材料。
防漏片5由与图1的相同的无纺布31形成。防漏片5具有固定侧部5a、可动部5b和固定两端部5c,固定侧部5a位于侧翼14、15、16上、沿纵向延伸,可动部5b具有向表面片2的上方竖起的性质,固定两端部5c位于端翼12、13上,向尿布1B的横向内方倒伏。沿纵向延伸的伸缩性弹性部件32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可动部5b的上方。
防滑片20的动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与图1的相同。防滑片20的抗拉强度和基重、厚度与图1的相同。另外,形成防滑片20的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的细度与图1的相同。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的伸拉应力与图1的相同。
该尿布1B的穿用顺序与图1的相同,省略其说明。由于保护者或看护者一边用手指抓住防滑片20,一边将端翼13沿横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3的手不打滑,可以在沿横向充分伸长腰围用弹性部件6A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B。尿布1B由于利用弹性部件6A的收缩力,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因此,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不产生间隙,尿布1B的使用过程中,排泄物不会从端翼13向尿布1B的外侧漏出。
在尿布1B上,由于在侧翼16的皮肤非接触面上安装有防滑片20,因此伸展侧翼16时,抓住侧翼16的手指不打滑,不仅尿布1B的穿用容易,也容易利用端翼13和侧翼16调节使用者腰围的紧固。尿布1B如果在其外侧穿内裤,由于防滑片20利用其摩擦力紧贴着内裤的内侧,因此,内裤可以成为支撑、防止尿布1B的下滑。
尿布1B中,防滑片20可以安装在端翼13和侧翼16的皮肤非接触面和皮肤接触面上,防滑片20也可以只安装在这些襟翼13、16的皮肤接触面上。
图12、13表示另外一例尿布1C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和图12的XIII-XIII线端面图,图14、15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状态的尿布1C的立体图,图12中,横向用箭头L表示,纵向用箭头M表示,厚度方向用箭头N表示。图14、15中,使用者用两点虚线表示。
该尿布1C是在图1的尿布1A的端翼12上安装防滑片33的形式。尿布1C的其他构成与图1的尿布1A相同,与图1的尿布1A用相同的相同符号,省略其他构成的说明。
在尿布1C上,在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襟翼部)的皮肤非接触面上,安装有一对防滑片33,该防滑片33具有比端翼12高的摩擦力。防滑片33被安装在端翼12上,该端翼12向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B的横向两端部6b的外侧附近延伸。防滑片33被设置在从弹性部件6B的端部6b向横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长线34上,通过涂在其整体上的粘合剂(无图示),被固定在底面片3的端部3a的外面。
防滑片33与图1的相同,是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或者是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与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其平面形状是沿纵向呈长矩形。防滑片33被以与端翼12和侧翼14不同的颜色着色。在尿布1C上,防滑片20、33可以安装在端翼12、13的皮肤非接触面和皮肤接触面上,防滑片20、33也可以只安装在这些襟翼12、13的皮肤接触面上。
保护者或看护者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C的顺序的一例如下。保护者或看护者将面朝下的使用者的腹部放在展开的尿布1C上后,用两手的手指抓住向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中的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B的横向两端部6b的外侧附近延伸的部分,将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向箭头L2所示的横向伸展的同时,将弹性部件6B沿横向伸长。此时,保护者或看护者是用手指抓住安装在襟翼12上的防滑片33的状态(参照图14)。
将襟翼12伸展后,保护者或看护者抓住后腰围区域10,将尿布1C的裆区9折弯、将后腰围区域10放在使用者的臀部上,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右方的一个防滑片33,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右方的一个带状扣件27。用左手伸展端翼12,用右手一边伸长一个侧翼16,一边将侧翼16折弯、使侧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侧,同时,将侧翼16与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和侧翼14的外侧重叠,通过挂钩28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标带29的外面。
然后,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左方的另一个防滑片33,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图5左方的另一个带状扣件27(参照图15)。用右手伸展端翼12,用左手一边伸长另一个侧翼16,一边将另一个侧翼16折弯、使侧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侧,同时,将侧翼16与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和侧翼14的外侧重叠,一边利用襟翼12、13、16调节使用者腰围的紧固,一边通过挂钩28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标带29的外面。
在连接前后腰围区域8、10后的尿布1A上,形成了腰围开口和一对腿围开口(无图示)。在尿布1A的使用过程中,被排泄的排泄物在排泄物吸收部11上透过表面片2被芯4吸收、保持。
由于保护者或看护者用手指一边抓住防滑片33,一边将端翼12沿横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2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将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B沿横向充分伸长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C。尿布1C由于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通过弹性部件6B的收缩力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因此,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与使用者皮肤之间不产生间隙,在尿布1C的使用过程中,排泄物不会从端翼12向尿布1C的外侧漏出。尿布1C的防滑片33被设置在从腰围用弹性部件6B的横向两端部6b沿横向外方延长的假想延长线34上,用手指抓住防滑片33、将襟翼12沿横向伸展时,由于其弹力直接作用于弹性部件6B,因此,可以确实使弹性部件6B沿横向伸长。
尿布1C是由于将带状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标带29上时,由伸缩性片23形成的后腰围区域10的侧翼16被沿横向伸长,因此,可以将襟翼16用于紧固使用者的腰围。尿布1C是通过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和侧翼16的收缩力,前后腰围区域8、10的端翼12、13以及侧翼14、16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这些襟翼12、13、14、16不错位,可以防止尿布1C从穿用位置下滑。
尿布1C由于防滑片33被以不同于这些襟翼12、14的颜色着色,因此,保护者或看护者在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C时,可以确实识别端翼12中用手指抓住的部分。尿布1C,如果在其外侧穿着内裤,由于防滑片20、33利用其摩擦力紧贴着内裤的内侧,因此,内裤可以成为支撑、防止尿布1C的下滑。
图16、17表示另外一例尿布1D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和图16的XVII-XVII线端面图。图16中,横向用箭头L表示,纵向用箭头M表示,厚度方向用箭头N表示。
该尿布1D是在图8的尿布1B的端翼12上安装防滑片33的形式。尿布1D的其他构成与图8的尿布1B相同,与图8的尿布1B用相同的相同符号,省略其他构成的说明。
在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和侧翼14的皮肤非接触面上,安装有防滑片33,该防滑片33具有比襟翼12、14高的摩擦力。防滑片33被安装在端翼12和大致整个侧翼14上,该端翼12向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B的横向两端部6b的外侧附近延伸。安装在端翼12上的防滑片33被设置在从弹性部件6B的两端部6b向横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长线34上,通过涂在其整体上的粘合剂(无图示),防滑片33被固定在形成端翼12的底面片3端部3a的外面和形成侧翼14的底面片3的侧部3b的外面。
防滑片33与图1的相同,是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或者是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弹性纤维与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2。防滑片33被以与端翼12和侧翼14不同的颜色着色。
在尿布1D上,防滑片20、33可以安装在端翼12、13和侧翼14、16的皮肤非接触面和皮肤接触面上,防滑片20、33也可以只安装在这些襟翼12、13、14、16的皮肤接触面上。
穿用尿布1D的顺序与图14、15的相同,省略其说明。由于保护者或看护者用手指一边抓住防滑片33,一边将端翼12沿横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2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将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B沿横向充分伸长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D。尿布1D由于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通过弹性部件6B的收缩力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因此,前腰围区域8的端翼12与使用者皮肤之间不产生间隙,在尿布1D的使用过程中,排泄物不会从端翼12向尿布1D的外侧漏出。尿布1D如果在其外侧穿着内裤,由于防滑片20、33利用其摩擦力紧贴着内裤的内侧,因此,内裤可以成为支撑、防止尿布1D的下滑。
防滑片33的动摩擦系数在0.5-1.5的范围。如果防滑片33的动摩擦系数不到0.5,保护者或看护者将端翼12沿横向伸展时,有可能抓住襟翼12的手指打滑,有可能在不完全伸长腰围用弹性部件6B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1C、1D。
防滑片33的动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与图1的相同。防滑片33的抗拉强度和基重、厚度与图1的相同。另外,形成防滑片33的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的细度与图1的相同。尿布1C、1D的第一和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6A、6B的伸拉应力与图1的相同。
表面片2可以使用具有很多开孔的疏水性纤维无纺布或具有很多细小开孔的塑料薄膜。底面片3可以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种,即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透气非透液性塑料薄膜以及将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相互进行层压的复合无纺布。防漏片5可以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种,即将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相互进行层压的复合无纺布、将透气疏水性纤维无纺布与透气非透液性塑料薄膜进行层压的复合层。
底面片3和防漏片5也可以使用以下复合无纺布,即,将具有高强度和良好柔软性的、通过非织造织物法制造的纤维无纺布层压在具有高防水性的、通过熔喷法制造的纤维无纺布至少一面上的复合无纺布(SM无纺布、SMS无纺布)。
形成表底面片2、3和防漏片5、后腰围区域13的侧翼16、带状扣件27、目标带29的纤维无纺布可以使用通过以下各方法制造的纤维无纺布,即射流喷网法、针刺法、熔喷法、热粘合、纺粘法、化学粘合。
亲水性纤维无纺布可以由经过亲水化处理的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任何一种,或混合上述纤维的复合纤维制成。疏水性纤维无纺布可以由合成纤维制成。疏水性纤维无纺布中也可以含有经过防水处理的半合成纤维或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聚脂类、聚丙烯腈类、聚氯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合成纤维可以使用芯鞘型复合纤维、并列型复合纤维、异型中空纤维、微多孔纤维、粘合型复合纤维。
粘接剂最好使用热融型粘接剂。热融型粘接剂以外,粘接剂也可以使用下述之一,即丙烯基类粘接剂或橡胶粘接剂。向表底面片2、3和防漏片5涂抹粘接剂方式最好是以下中的任何一种,即,螺旋状或Z字型状、点状、条纹状。如果将粘接剂以这样的形态涂抹在表底面片2、3或防漏片5上,这些片2、3、5彼此间可间断地固定,同时芯4可间断地固定在片2、3上。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由于安装有防滑片,该防滑片被安装在向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延伸的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因此,保护者或看护者将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由于防滑片,抓住襟翼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将安装在后腰围区域襟翼部上的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沿横向充分伸长的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该尿布由于向后腰围区域的横向延伸的襟翼部通过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因此,襟翼部与使用者皮肤之间不产生间隙,在尿布的使用过程中,排泄物不会从襟翼向尿布的外侧漏出。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装在假想延长线上,该假想延长线从上述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将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由于其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因此,可以确实将弹性部件沿横向伸展。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装于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大致整个襟翼部上,该襟翼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由于抓住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与手指接触,因此,可以确实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装在向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延伸的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上,保护者或看护者将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由于防滑片抓住襟翼部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将安装在后腰围区域襟翼部上的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沿横向充分伸长状态下,给使用者穿用尿布。该尿布由于向前腰围区域的横向延伸的襟翼部通过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因此,襟翼部与使用者皮肤之间不产生间隙,在尿布的使用过程中,排泄物不会从襟翼向尿布的外侧漏出。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装在假想延长线上,该假想延长线从上述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将襟翼部沿横向伸展时,由于其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因此,可以确实将弹性部件沿横向伸展。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装于大致整个上述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上,该襟翼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由于抓住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与手指接触,因此,可以确实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防滑片被以与襟翼部不同的颜色着色的该尿布,保护者或看护者在给使用者穿用尿布时,可以确实识别襟翼部中用手指抓住的部分。
尿布是襟翼部由端翼和侧翼形成、后腰围区域的侧翼由伸缩性片形成,通过固定装置装置连接前后腰围区域时,由于后腰围区域的侧翼被沿横向伸长,因此,可以将襟翼用于紧固使用者的腰围。这样的尿布通过腰围用弹性部件和侧翼的收缩力,端翼和侧翼紧贴着使用者的皮肤,因此,这些襟翼不会错位,可以防止从尿布的穿用位置下滑。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尿布,在纵向具有前腰围区域和后腰围区域以及位于这些腰围区域之间的裆区,具有在上述前后腰围区域延伸的排泄物吸收部和从上述吸收部的周边向周方向的外方延伸的襟翼部,在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缘的纵向外方的上述前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上,可以收缩地安装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连接上述前后腰围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比上述襟翼部更高的摩擦力的防滑片被安装在上述后腰围区域的襟翼部的皮肤接触面和皮肤非接触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该襟翼部在上述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从上述第一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长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的上述后腰围区域的大致整个襟翼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沿横向延伸的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被可以收缩地安装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端缘的纵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上,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上述前腰围区域的襟翼部的皮肤接触面和皮肤非接触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该襟翼部向上述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附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从上述第二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横向两端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长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装在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大致整个襟翼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的动摩擦系数在0.5-1.5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与聚烯烃类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以与上述襟翼部不同的颜色着色。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襟翼部由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缘的纵向外方并沿横向延伸的端翼和位于上述吸收部侧边缘的横向外方并沿纵向延伸的侧翼形成,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侧翼由伸缩性片形成,该伸缩性片向上述尿布的纵向和横向中的至少横向具有弹性伸缩性。
全文摘要
提供以下一次性尿布,即通过腰围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使后腰围区域的襟翼紧贴着使用者的腰围。在一次性尿布(1A)上安装有比端翼(12、13)或侧翼(14、15、16)具有更高的摩擦力的防滑片(20)。防滑片(20)被固定在端翼(13)的皮肤非接触面上,该端翼(13)向腰围用弹性部件(6)的横向两端部(6a)的外侧附近延伸,该腰围用弹性部件(6)被安装在后腰围区域(10)的端翼(13)上。
文档编号A61F13/56GK1572268SQ20041005973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0日
发明者吉田正树, 湊大尚, 三井浩一郎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