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肠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887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肠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炎症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结肠炎症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是肠道常见的疾病,以经常性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如果长期罹患此病,影响全结肠时,有癌变的倾向。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结肠炎的发病率达10.1%,并以每年1.2%的速度上升,肠道健康不容忽视。而且结肠炎病变率在5%-10%,我国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其病变率在10%以上,结肠炎已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目前治疗结肠炎症的西药主要有1.磺胺类其中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使用最多。其副作用常有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或引起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皮疹、蛋白尿等。尤其是服用每日超过4g以上者,副作用明显。
2.抗生素对急性暴发型及中毒作结肠扩张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
3.灭滴灵对病程较长的,疗效大大降低。
4.激素治疗长期使用使人发胖,对并发腹膜炎或腹腔内脓肿者不宜应用。
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结肠炎症的研究深受重视,目前虽有一些治疗此病的中药成方制剂,但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治疗结肠炎病的西药长期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中药疗效不明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这类病症的中药,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用药安全,而且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以下六味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原料的总量为100%乌 梅35%~50%黄 连8%~20% 干 姜8%~20%木 香5%~15% 罂粟壳5%~15% 延胡索5%~15%本发明的药物还可以是以下技术方案由以下六味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原料的总量为100%乌梅肉15%~30%黄 连12%~27%干 姜12%~27%木 香10%~20%罂粟壳10%~20%延胡索10%~20%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取乌梅35%~50%洗净,用水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后备用;按重量百分比取黄连8%~20%、干姜8%~20%、木香5%~15%、罂粟壳5%~15%、延胡索5%~15%粉碎成100目细粉,粉碎后的细粉和上述浓缩液混合,烘干即得。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取乌梅肉15%~30%、黄连12%~27%、干姜12%~27%、木香10%~20%、罂粟壳10%~20%、延胡索10%~20%五味,粉碎成100目细粉,用水混合后,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用中药材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结肠炎,充分发挥中药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无毒无害,可长期服用,且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各原料在本药物中的功能及功能主治1.各种原料在本药物中的功能黄连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君药;乌梅或乌梅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乌梅或乌梅肉、罂粟壳二药能增强君药治疗久泻久痢之功,共为臣药。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可以防止黄连苦寒损伤胃气,用为反佐药;木香行气止痛;延胡索行气止痛。
木香、延胡索二者均为使药。
2.功能主治调和脾胃,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症候者。
3.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一次4克。
二、制备方法1.浓缩丸取乌梅或乌梅肉,洗净,用水煎煮二次(1.5小时、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后备用;取黄连、干姜、木香、罂粟壳、延胡索粉碎成100目细粉,粉碎后的细粉和上述浓缩液加适量水混合,灭菌干燥,包炭衣,打光,包装,即得。
2.水丸取乌梅肉、黄连等六味洗净,低温干燥,粉碎成100目细粉,混匀,用水泛制丸,灭菌干燥,包装即得。
3.水蜜丸取乌梅肉、黄连等六味洗净,低温干燥,粉碎成100目细粉,混匀,每100kg粉末加炼蜜35~50kg与适量的水泛制成水蜜丸,灭菌干燥,包装即得。
上述药物还可制成其他剂型。
三、药效学实验1.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健康雄性ICR小鼠60只,体重22-25克,随即分为6组,每组10只,测各组小鼠体重及体温。第一组灌胃1ml/d蒸馏水,其余五组灌胃100%大黄1ml/d只,连续灌胃八天。与第九天重复测各组小鼠体重及体温,然后按下述剂量灌胃水、补脾益肠丸及结肠丸①蒸馏水;②蒸馏水;③补脾益肠丸7g/kg;④结肠丸8g/kg;结肠丸4g/kg;⑥结肠丸2g/kg。30分钟后,②、③、④、⑤、⑥各组均灌胃100%大黄水煎液0.8ml/只,从1h开始,测1、3、5、6h小鼠稀粪次数,从第十天开始②、③、④、⑤、⑥先给药或水,隔1h灌胃100%大黄0.8ml/只,第①组仍只灌胃蒸馏水1ml/只,与第15天再测各组小鼠体重及体温、肛温、稀便次数,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对小鼠体重的影响(n=10)


表2对小鼠肛温的影响(n=10)

表3对脾虚小鼠稀便次数的影响(n=10)组别 剂量 给大黄后不同时间(h)稀便累计次数1h 2h 3h 4h 5h 6h①蒸馏水组②大黄+水组0.8ml 1.4±1.35 4.2±2.66 7.8±3.12 12.5±2.76 18.6±2.63 23.6±3.10③大黄+补脾益肠丸 0.8ml+7g/kg 0.9±1.10 2.0±1.49 3.4±1.17 7.2±1.99 11.3±2.45 14.5±2.22④大黄+结肠炎丸0.8ml+8g/kg 0.9±0.74 2.2±1.39 3.8±1.32 7.2±2.86 11.3±3.2 14.2±4.21⑤大黄+结肠炎丸0.8ml+4g/kg 0.9±0.88 2.1±1.29 3.6±0.70 9.0±1.33 12.3±2.49 14.1±3.28⑥大黄+结肠炎丸0.8ml+2g/kg 1.0±1.05 2.4±1.07 4.3±1.16 8.2±1.69 13.2±2.74 16.2±3.58结果表明,本药物能明显增加脾虚小鼠体重,显著减少脾虚小鼠稀便次数,对脾虚小鼠体温稍偏低有恢复作用。
2.免疫作用(1)非特异性免疫——对RES吞噬功能的影响取18-22g雌雄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组及剂量见表4,连续灌胃7天,于末次给药30min后,尾静脉注射0.2ml印度墨汁,分别于5min,15min各取眼眶静脉丛血20ul,加于2ml 1%Na2CO3试管中摇匀,置600nm处比色,计算吞噬指数K值,结果见表4。
表4对RES吞噬功能的影响组别 剂量 动物数吞噬指数K×10-2P值对照组 101.12±0.409补脾益肠丸7g/kg101.79±0.479<0.01本药物8g/kg102.07±0.5427 <0.001本药物4g/kg101.69±0.715<0.01本药物2g/kg101.15±0.147>0.05结果表明,本药物8g/kg及4g/kg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2)体液免疫——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取18-22g雌雄小鼠50只,分组及给药同上。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混悬液0.2ml进行免疫,然后灌药或水7天,第7天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取稀释血清1ml,与5%鸡红细胞混悬液0.5ml,10%补体0.5ml混合,在37℃恒温箱中保温30min后,0℃冰箱中中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721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记录光密度值(OD),结果见表5。
表5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组别 剂量 动物数OD值×100 P值对照组 1012.1±1.61补脾益肠丸 7g/kg1016.2±3.67<0.05本药物 8g/kg1018.4±4.77<0.01本药物 4g/kg1016.8±3.77<0.05
本药物 2g/kg 1014.6±2.88>0.05结果表明,本药物8g/kg及4g/kg能明显提高机体体液免疫能力。
3.抗炎作用(1)对小鼠耳肿的影响取小鼠50只,按表6所示丰足,消炎痛皮下猪舍,本药物灌服,药后1h,以0.5min直径的圆形滤纸浸透二甲苯贴于小鼠右耳内侧,15min后处死,沿耳廓线剪下双耳,左耳为对照组,以两耳重之差(mg)表示肿胀度,见表6。
表6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的影响组别 剂量动物数耳肿(mg)P值对照组(水)107.4±3.4消炎痛25g/kg 103.0±1.9<0.01本药物8g/kg 103.9±1.9<0.05本药物4g/kg 104.4±2.8<0.05本药物2g/kg 106.1±2.2>0.05结果表明,本药物8g/kg及4g/kg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有明显抑制作用。
(2)对小鼠皮下注射琼脂肉芽肿的影响取小鼠60只,分组同上。所有小鼠均左侧肋下皮下注射2%琼脂0.2ml/只,并于第2天开始连续给药6天,第7天处死小鼠,小心剥离琼脂肉芽肿块,并称湿重(mg),结果见表7。
表7对小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组别 剂量 动物数肉芽肿(mg)P值对照组(水) 1299.5±30.8消炎痛8g/kg1255.1±16.5<0.001本药物8g/kg1273.6±21.4<0.05本药物4g/kg1281.1±26.6<0.05本药物2g/kg1289.0±22.6>0.05
结果表明本药物8g/kg及4g/kg对小鼠皮下注射琼脂肉芽肿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4.镇痛作用(1)对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小鼠50只,按表8所示丰足,派替啶皮下注射,本药物灌服后1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乙酸0.2ml/只,记录15分钟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8。
表8对乙酸引起小鼠扭体的影响组别 剂量 动物数扭体次数 抑制率(%)P值对照组(水) 1047.5±12.01派替啶25g/kg1013.9±7.54 70.6 <0.001本药物8g/kg 1023.5±15.6650.5 <0.01本药物4g/kg 1033.5±18.2329.5 >0.05本药物2g/kg 1038.2±11.0624.0 >0.05结果表明本药物8g/kg能显著减少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
(2)对热板法致痛小鼠痛阈的影响取雌性小鼠60只,体重18-22g,每组12只,分组及给药同上。实验用GJ8402型热板测痛仪,温度55℃,以小鼠口舔后足为疼痛指标,记录放入小鼠到舔足时间(s),即为该小鼠疼阈值。选用痛阈5S到30S之间者为合格。实验前测试2次,平均值作为正常值,给药后每30分测试一次,以各组与给药前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见表9。
表9对热板法致痛小鼠痛阈的影响(n=12)组别 剂量 给药前 痛阈 值30min 60min 90min 120min对照组 21.25±4.2022.33±6.8923.08±4.72 22.41±12.01 20.50±9.13派替啶25g/kg 22.75±4.8632.08±10.04 32.25±5.72 37.33±10.50 35.83±4.84本药物8g/kg23.50±4.1925.25±4.0927.75±4.28 33.00±10.52 31.09±8.14
本药物4g/kg21.75±3.76 23.33±3.6526.33±5.07 32.75±11.75 24.92±11.80本药物2g/kg22.17±4.49 23.00±11.97 23.56±7.56 25.83±9.0826.70±5.81结果表明本药物8g/kg及4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
5.实验结论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本药物能明显改善脾虚小鼠体重下降、体温下降、稀便增多等症状,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并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说明本药物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中成药。
四、毒性试验受试动物ICR小鼠,体重20±2g。
试验方法经预试验以0.35ml/10g24h内灌胃3次,小鼠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随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按预试验剂量给小鼠24h内灌胃3次,观察7日内有无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
试验结果给药后小鼠活动自如,无嘶叫、震颤、惊厥、流泪等异常现象,饮食、二便正常,皮毛光滑。给药前体重21.2±1.4g,7日后体重25.7±1.45g,无一只死亡。7日后处死所有小鼠,解剖肉眼观察小鼠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无明显异常改变。
试验结论本药物最大耐受量为31.5g/kg,折合原生药35.6g/kg,相当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57.5倍,表明本药物无明显毒性作用。
五、临床观察经256例临床观察,治愈率为56.6%,有效率达98.4%,临床试治证明,本药疗效确实,较为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男性164例,女性9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6岁;20-50岁为224人,病程最长的32年,最短的3个月。用药量为成人每次用量5g,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经统计学处理,其结果见下表表10对热板法致痛小鼠痛阈的影响(n=12)症状 体征腹 腹泻便秘 脓血便 里急后重 腹部压痛痛 1-5次/日 6-10次/日 11次以上治 疗前 237195 29 5 27208 141 178治 消失 159116 24 3 26183 141 142疗 减轻 75 784 1 1 22 0 27后 无变化 3 1 1 1 0 3 0 9各种症状及体征经统计学处理后,改善情况差异高度显著表11疗效结果统计(结构相对数)治疗结果男女合计百分比%痊愈9550145 56.6显效502777 30.1好转171330 11.7无效2 2 4 1.6总计164 92256 100.0疗效显示有效率达98.4%,治愈率为56.6%,男女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不论男女,服用该药后,收到的效果是比较一致的。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 梅470(35%)黄 连268(20%)干 姜268(20%)木 香134(10%)罂粟壳134(10%)延胡索67(5%)制法如下取乌梅470克洗净,用水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后备用;取黄连268克、干姜268克、木香134克、罂粟壳134克、延胡索67克粉碎成100目细粉,粉碎后的细粉和上述浓缩液混合,烘干即得。
实施例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 梅470(35%)黄 连134(10%)干 姜134(10%)木 香201(15%)罂粟壳201(15%)延胡索201(15%)制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 梅671(50%)黄 连107(8%) 干 姜107(8%)木 香107(8%) 罂粟壳161(12%)延胡索188(14%)制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4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 梅658(49%)黄 连242(18%)干 姜242(18%)木 香67(5%) 罂粟壳67(5%) 延胡索67(5%)制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5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 梅537(40%)黄 连268(20%)干 姜268(20%)木 香67(5%) 罂粟壳67(5%) 延胡索134(10%)制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6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梅肉150(15%)黄 连120(12%)干 姜130(13%)木 香200(20%)罂粟壳200(20%)延胡索200(20%)制法如下取乌梅肉150、黄连120、干姜130、木香200、罂粟壳200、延胡索200五味,粉碎成100目细粉,用水混合后,干燥即得。
实施例7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梅肉300(30%)黄 连200(20%)干 姜200(20%)木 香100(10%)罂粟壳100(10%)延胡索100(10%)制法如实施例6。
实施例8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梅肉250(25%)黄 连150(15%)干 姜150(15%)木 香150(15%)罂粟壳150(15%)延胡索150(15%)制法如实施例6。
实施例9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乌梅肉200(20%)黄 连250(25%)干 姜180(18%)木 香120(12%)罂粟壳150(15%)延胡索100(10%)制法如实施例6。
实施例10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
乌梅肉180(18%)黄 连130(13%)干 姜220(22%)木 香170(17%)罂粟壳130(13%)延胡索170(17%)制法如实施例6。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结肠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乌梅35%~50%黄连8%~20%干姜8%~20%木香5%~15% 罂粟壳5%~15% 延胡索5%~15%原料的总量为100%。
2.一种治疗结肠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乌梅肉15%~30% 黄连12%~27% 干姜12%~27%木香10%~20%罂粟壳10%~20% 延胡索10%~20%原料的总量为100%。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结肠炎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取乌梅35%~50%洗净,用水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后备用;按重量百分比取黄连8%~20%、干姜8%~20%、木香5%~15%、罂粟壳5%~15%、延胡索5%~15%粉碎成100目细粉,粉碎后的细粉和上述浓缩液混合,烘干即得。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结肠炎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取乌梅肉15%~30%、黄连12%~27%、干姜12%~27%、木香10%~20%、罂粟壳10%~20%、延胡索10%~20%五味,粉碎成100目细粉,用水混合后,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肠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为纯中药药物,它是由乌梅或乌梅肉、黄连、干姜、木香、罂粟壳、延胡索为原料,按照比例,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经煎煮、滤液浓缩、烘干制得。本发明的药物在治疗结肠炎症方面,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可以长期服用,其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P1/00GK1616008SQ20041007312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夏陆一 申请人:西安阿房宫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