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035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骼或关节非外科处理的器具或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
背景技术
腰椎、脊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症,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牵引复位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手段。传统的牵引采用拉伸方法,不能起到腰、脊椎矫正复位的功效。ZL96233604专利公开的“新型牵引床”和CN87216998专利公开的“一种液压可控背伸牵引床”以及ZL98221946专利公开的“双中心重合式多方位牵引床”和ZL93222849专利公开的“腰椎复位牵引机”等一类技术方案,均采取对腰部定位外力施压,腰部受力仍为折线形状,受力不均衡,施力大小不易掌握。第一发明人自身原为严重的腰脊椎病患者,拍片诊断为腰3-4、4-5椎间盘突出,腰痛二十余年。1999年腿疼致麻瘫。历经类似上述多种治疗方法,效果甚微。ZL94231535专利“脊椎复位自动牵引复位架”和ZL93207459专利“拱形自重式腰椎牵引治疗床”还公开了一类固定式反拱形床架。事实上,病人在刚开始治疗时,腰椎呈僵直状态,很难直接适应大弧面的床架,该类技术方案不具有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躺床呈反弓形,且躺床可弧形变形运转的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包括有躺床、床架、躺床支架,躺床可为固定式反弓形状或可变形为反弓形状,躺床相应于人体臂部腋下设置挂臂器,操纵手柄连结并联动躺床,躺床围绕运转轴心作弧形运转或弧形变形。操纵手柄和躺床分别连结轴套套装在回转轴上的不同轴阶,躺床上端可经上牵钢绳绕定滑轮与驱动电机圈筒引绳相连,下端经下引钢绳绕滑轮与操纵手柄支架相连;或经短连杆围绕绞接节点G的顶升和长连杆围绕绞接节点F的下曲形成变形四联杆机构,变形为反弓形状。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效果。由于采用反弓形躺床渐变式的变形运转或反弓形躺床的渐变式变形,无论是患者自己手动躺床后弓还是电机驱动躺床后弓,变形不剧烈,病人适应性好,尤其运转到终端位置,基本依靠患者自身的体重实现牵引矫直。同时,手动牵引力较为平缓和平滑,便于患者自身调节掌握使用,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同时本发明产品还可用于长期从事坐姿工作,例如电脑操作、文案写作、汽车驾驶等人员的健身活动,较好地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形的效果。


附图1为立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主视结构图;附图2立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左视结构图;附图3卧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主视结构图;附图4卧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左视结构图;
附图5卧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左视结构图;附图6卧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躺床变形终端位置图。
图中,1-躺床,2-挂臂器,3-定滑轮,4-上牵钢绳,5-驱动电机,6-床架,7-斜支架,8-动滑轮,9-下引钢绳,10-动滑轮,11-操纵手柄,12-转轴,13-躺床轴套,14-床架轴套,15-支架轴套,16-长连杆,17-短连杆,18-躺床支架、19-床架;A、B、C、D、E点为躺床起始工作点位置,A′、B′、C′、D′、E′点为躺床变形终端位置;F为短连杆(17)的绞接接点位置,G为长连杆(16)的绞接接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述。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1立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包括有躺床(1)、床架(6),躺床(1)相应于人体臂部腋下位置设置挂臂器,操纵手柄(11)连结支架轴套(15);躺床(1)连结躺床轴套(13)套装在回转轴(12)上的不同轴阶。躺床(1)上端经上牵钢绳(4)绕定滑轮(3)与驱动电机(5)圈筒引绳相连,下端经下引钢绳(9)绕动滑轮(8)、定滑轮(10)与操纵手柄(11)的支架相连,躺床(1)围绕回转轴(12)的轴心“0”作弧形运转。躺床为固定式反弓形状。
使用时,患者背靠躺床(1),根据身高调整脚垫,将病变部位相对躺床(1)的弧顶。将双臂挂入挂臂器(2)内,用手提拉操纵手柄(11),躺床(1)围绕回转轴(12)轴心“0”作弧形运转,弧顶抬高,将人体反弓悬挂,实现牵引和矫正腰椎或脊椎。由于操纵手柄(11)与躺床(1)距轴心“0”的杆长比,以及滑轮组(9)、(10)的减力作用,使得操作者可以较小的操纵力,操纵躺床(1)作弧形运转进行牵引或健身。躺床(1)也可由驱动电机(5)驱动转动。
实施例2卧式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包括有躺床(1)、床架(19)、躺床支架(18),躺床(1)相应于人体臂部腋下位置设置挂臂器,床架(19)和躺床(1)围绕变形四联杆机构运转轴心变形为反弓形状。躺床(1)经短连杆(17)围绕绞接节点G的顶升和长连杆(16)围绕绞接节点F的下曲形成变形四联杆机构,使得躺床(1)变形为反弓形状。
使用时,患者平躺在躺床(1)上,将双臂挂入挂臂器(2)内,反臂用手操纵手柄(11)缓慢由头部位置向脚部位置拉动,节点G使短连杆(17)的两杆变直顶升躺床(1)躺床的背部,长连杆(16)围绕绞接节点F向下弯曲,使得躺床(1)变形为反弓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包括有躺床(1)、床架(6)、躺床支架(18),其特征是躺床(1)为固定式反弓形状或可变形为反弓形状,躺床(1)相应于人体臂部腋下位置设置挂臂器(2),操纵手柄(11)连结并联动躺床(1),躺床(1)围绕运转轴心作弧形运转或弧形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其特征是操纵手柄(11)连结支架轴套(15)和躺床(1)连结躺床轴套(13)分别套装在回转轴(12)上的不同轴阶,下端经下引钢绳(9)绕动滑轮(8)、定滑轮(10)与操纵手柄(11)的支架相连,躺床为固定式反弓形状,操纵手柄(11)联动躺床(1)围绕回转轴(12)的轴心“O”作弧形运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其特征是反弓形躺床(1)上端经上牵钢绳(4)绕定滑轮(3)与驱动电机(5)圈筒引绳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其特征是短连杆(17)和长连杆(16)分别经F点和G点绞接为联杆结构,短连杆(17)的D点和长连杆(16)的E点分别与躺床(1)相绞接,并经H点设置的定轴与操纵手柄(11)联为同轴体,躺床(1)经短连杆(17)围绕绞接节点G的顶升和长连杆(16)围绕绞接节点F的下曲形成变形四联杆机构,躺床(1)变形为反弓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器包括有躺床(1)、床架(6)、躺床支架(18),其特征是躺床(1)为固定式反弓形状或可变形为反弓形状,躺床(1)相应于人体臂部腋下位置设置挂臂器(2),操纵手柄(11)连结并联动躺床(1),躺床(1)围绕运转轴心作弧形运转或弧形变形。由于采用反弓形躺床渐变式的变形运转或反弓形躺床的渐变式变形,变形不剧烈,病人适应性好。其适用于腰椎和脊椎病患者的牵引和矫形复位或长期从事坐姿工作,例如电脑操作、文案写作、汽车驾驶等人员的健身活动,对腰、脊椎间盘突出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用作健身可消除疲劳,达到恢复体形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F5/04GK2805720SQ20042000098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2日
发明者丁绍余, 蔡海霞 申请人:丁绍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