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护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02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护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护病床,尤其涉及可调整病员卧姿的医护病床。
背景技术
重症病员和瘫痪病员由于无自主身体运动,长时间卧床致躯干部皮肤受压缺氧、褥疮频生,给病员的康复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目前在护理过程中不得不采用人工定时为病员翻身的方法,即按照现行的护理规范,1~2小时给病员翻一次身,但往往因病员的不配合、医护人员责任心及体力不支等原因,致吊针脱落、病员褥疮频生、病情加重及其他并发症屡屡发生等弊病。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医护病床不能帮助病员翻身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调整机构使病员的躯体发生横向翻转,从而帮助其翻身的医护病床,它可以切实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助于病员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医护病床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之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由至少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所述单元床板中各相邻两块单元床板之间通过横向铰链连接;所述单元床板中,在靠近所述床架横向左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靠近所述床架横向右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另一升降机构。
上述医护病床中,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左侧单元床板、右侧单元床板可绕横向铰链发生相对旋转,推动病员的躯体由左侧单元床板向右侧单元床板或由右侧床板向左侧床板横向翻转,从而实现病员的左、右翻身。
上述医护病床中,要实现病员的左、右翻身,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的数量应该是两块或两块以上。为简化结构,所述床板由左床板、右床板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左床板的底面上,所述另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右床板的底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连接的背部床板、臀部床板、大腿部床板、小腿部床板依次纵向拼成,所述右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连接的背部床板、臀部床板、大腿部床板、小腿部床板依次纵向拼成,所述左右床板的两块背部床板与之间、臀两块部床板之间、两块大腿部床板之间、两块小腿部床板之间通过横向铰链连接。所述两块背部床板相邻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该升降机构作用下,背部床板绕与臀部床板连接的纵向铰链产生相对于床架的向上或向下旋转,使病员躯体的上部产生纵向俯仰,从而使病员可在卧姿、坐姿之间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块小腿部床板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所述大腿部床板处,或者所述两块大腿部床板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所述小腿部床板处设置有升降机构,在该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小腿部床板、大腿部床板相对于床架向上凸起或落下,从而使病员的大腿、小腿可在曲、伸状态之间转换。
上述医护病床中,所述升降机构可以采用机械领域众多常用的机构,如液压连杆机构、丝杆螺母机构等,丝杆螺母机构中的丝杆由电动机驱动或通过手柄、摇杆手动驱动,液压连杆机构中的液压缸由电动液压泵驱动或由脚踏式液压泵驱动。也可以采用由中央处理器操纵控制的液压机构,更进一步地可由中央处理器编程控制各液压机构单独动作或协同动作,这将极大地减轻护理工作的强度和有助于病员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轻松地帮助无自主运动的病员实现左、右翻身,避免病员因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卧姿而导致褥疮频生,结构简单,操纵方便,进一步改进后还能使病员在卧姿、坐姿之间转换,以及使病员的大腿、小腿在曲、伸状态之间转换,这将极大地减轻了护理工作的强度并有助于病员的康复。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七幅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护病床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图4是沿图1中C-C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1中D-D线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医护病床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医护病床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背部床板11、背部床板12、臀部床板13、臀部床板14、大腿部床板15、大腿床板16、小腿部床板17、小腿部床板18、床框20、纵向铰链31、横向铰链32、升降机构40、曲臂41、升降机构50、曲臂51、升降机构60、曲臂61、升降机构70、曲臂71、螺母80、丝杆81、万向节82、连杆83、万向节84、摇杆85、手柄86、液压缸90、脚踏式液压泵91、中央处理器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护病床包括床架20和置于床架2之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由至少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所述单元床板中各相邻两块单元床板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所述单元床板中,在靠近床架20横向左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0(如图5所示),在靠近床架20横向右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60(如图5所示)。
要实现病员的左、右翻身,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的数量应该是两块或两块以上。如图1所示,为简化结构,床板由左床板、右床板两块横向相拼并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的单元床板组成,升降机构70设置于左床板的底面上,升降机构60则设置于右床板的底面上。在升降机构70的作用下,左床板绕横向铰链32发生相对于右床板的旋转,推动病员的躯体由左床板向右床板横向翻转,从而帮助病员实现向右翻身。在升降机构60的作用下,右床板绕横向铰链32发生相对于左床板的旋转,推动病员的躯体由右床板向左床板横向翻转,从而帮助病员实现向左翻身。
为使病员在卧姿、坐姿之间转换,以及使病员的大腿、小腿可在曲、伸状态之间转换,如图1所示,左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2、臀部床板14、大腿部床板16、小腿部床板18依次纵向拼成,右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1、臀部床板13、大腿部床板15、小腿部床板17依次纵向拼成,背部床板11与12之间、臀部床板13与14之间、大腿部床板15与16之间、小腿部床板17与18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如图2所示,背部床板11、12相邻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0,升降机构40同时作用于背部床板11、12上,使背部床板11、12绕与臀部床板13、14连接的纵向铰链31产生相对于床架20的向上或向下旋转,使病员上身产生纵向俯仰,从而使病员可在卧姿、坐姿之间转换。如图3所示,小腿部床板17、18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大腿部床板15、16处,或者大腿部床板15、16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小腿部床板17、18处设置有升降机构50,在升降机构50的作用下,小腿部床板17、18与大腿部床板15、16发生相对于床架20的向上凸起或落下,从而使病员的大腿、小腿可在曲、伸状态之间转换。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前面所述及的升降机构40、50、60、70分别包括固定设置于背部床板11、12底面上的曲臂41,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5、16或小腿部床板17、18底面上的曲臂51,固定设置于臀部床板13或大腿部床板15底面上的曲臂61,固定设置于臀部床板14或大腿部床板16底面上的曲臂71,以及设置于曲臂41、51、61、71与床架20之间的4套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作往复运动时,通过曲臂41、51、61、71带动相应的单元床板实现升起、落下的动作。
前述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有分别与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螺母80、与床架20铰链连接的丝杆81,丝杆81可由电动机驱动,丝杆81的驱动电机还可与中央处理器100电连接,由中央处理器100操纵控制4个丝杆81单独动作或协同动作。或由如图2所示的手柄86、摇杆85驱动。在图2中,摇杆85通过万向节84、连杆83、万向节82与丝杆81连接。
前述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也可以是包括分别与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4个液压缸90,液压缸90由电动液压泵驱动(如图6所示),或由脚踏式液压泵91驱动(如图7所示)。
如图6所示,电动液压泵的驱动电机还可与中央处理器100电连接,由中央处理器100操纵控制所述4个液压缸90单独动作或协同动作,从而实现病员定时自动翻身等动作,这将极大地减轻了护理工作的强度并有助于病员的康复。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医护病床包括床架20和置于床架20之上的床板,床板由左床板、右床板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左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2、臀部床板14、大腿部床板16、小腿部床板18依次纵向拼成,右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1、臀部床板13、大腿部床板15、小腿部床板17依次纵向拼成,背部床板11与12之间、臀部床板13与14之间、大腿部床板15与16之间、小腿部床板17与18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如图4所示,在臀部床板13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60,如图5所示,在大腿部床板16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0,如图2所示,在背部床板11、12相邻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0,如图3所示,在大腿部床板15、16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小腿部床板17、18处设置有升降机构50。升降机构40、50、60、70分别包括固定设置于背部床板11、12底面上的曲臂41(如图2所示),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5、16底面上的曲臂51(如图3所示),固定设置于臀部床板13底面上的曲臂61(如图4所示),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6底面上的曲臂71(如图5所示),以及设置于曲臂41、51、61、71与床架20之间的4套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采用如图2所示的丝杆螺母机构,该机构包括有分别与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螺母80、与床架20铰链连接的丝杆81,丝杆81手柄86、摇杆85驱动,摇杆85通过万向节84、连杆83、万向节82与丝杆81连接。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医护病床包括床架20和置于床架20之上的床板,床板由左床板、右床板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左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2、臀部床板14、大腿部床板16、小腿部床板18依次纵向拼成,右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1、臀部床板13、大腿部床板15、小腿部床板17依次纵向拼成,背部床板11与12之间、臀部床板13与14之间、大腿部床板15与16之间、小腿部床板17与18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如图4所示,在臀部床板13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60,如图5所示,在大腿部床板16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0,如图2所示,在背部床板11、12相邻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0,如图3所示,在大腿部床板15、16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小腿部床板17、18处设置有升降机构50。升降机构40、50、60、70分别包括固定设置于背部床板11、12底面上的曲臂41(如图2所示),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5、16底面上的曲臂51(如图3所示),固定设置于臀部床板13底面上的曲臂61(如图4所示),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6底面上的曲臂71(如图5所示),以及设置于曲臂41、51、61、71与床架20之间的4套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采用如图6所示的液压机构,该机构包括分别与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4个液压缸90,以及驱动液压缸90的电动液压泵,电动液压泵的驱动电机与中央处理器100电连接,由中央处理器100操纵控制4个液压缸90单独动作或协同动作。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医护病床包括床架20和置于床架20之上的床板,床板由左床板、右床板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左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2、臀部床板14、大腿部床板16、小腿部床板18依次纵向拼成,右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1、臀部床板13、大腿部床板15、小腿部床板17依次纵向拼成,背部床板11与12之间、臀部床板13与14之间、大腿部床板15与16之间、小腿部床板17与18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如图4所示,在臀部床板13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60,如图5所示,在大腿部床板16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0,如图2所示,在背部床板11、12相邻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0,如图3所示,在大腿部床板15、16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小腿部床板17、18处设置有升降机构50。升降机构40、50、60、70分别包括固定设置于背部床板11、12底面上的曲臂41(如图2所示),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5、16底面上的曲臂51(如图3所示),固定设置于臀部床板13底面上的曲臂61(如图4所示),固定设置于大腿部床板16底面上的曲臂71(如图5所示),以及设置于曲臂41、51、61、71与床架20之间的4套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采用如图7所示的液压机构,该机构包括分别与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4个液压缸90,液压缸90由脚踏式液压泵91驱动。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医护病床,包括床架(20)和置于床架(20)之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由至少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所述单元床板中各相邻两块单元床板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所述单元床板中,在靠近所述床架(20)横向左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0),在靠近所述床架(20)横向右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由左床板、右床板两块横向相拼并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的单元床板组成,所述升降机构(70)设置于所述左床板的底面上,所述升降机构(60)设置于所述右床板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2)、臀部床板(14)、大腿部床板(16)、小腿部床板(18)依次纵向拼成,所述右床板由其相邻纵向端边通过纵向铰链(31)连接的背部床板(11)、臀部床板(13)、大腿部床板(15)、小腿部床板(17)依次纵向拼成,所述背部床板(11)与(12)之间、臀部床板(13)与(14)之间、大腿部床板(15)与(16)之间、小腿部床板(17)与(18)之间通过横向铰链(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床板(11)、(12)相邻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部床板(17)、(18)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所述大腿部床板(15)、(16)处,或者所述大腿部床板(15)、(16)相邻部位的底面上在靠近所述小腿部床板(17)、(18)处设置有升降机构(50)。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0)、(50)、(60)、(70)分别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背部床板(11)、(12)底面上的曲臂(41),固定设置于所述大腿部床板(15)、(16)或所述小腿部床板(17)、(18)底面上的曲臂(51),固定设置于所述臀部床板(13)或大腿部床板(15)底面上的曲臂(61),固定设置于所述臀部床板(14)或大腿部床板(16)底面上的曲臂(71),以及设置于所述曲臂(41)、(51)、(61)、(71)与所述床架(20)之间的4套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有分别与所述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螺母(80)、与所述床架(20)铰链连接的丝杆(81),所述丝杆(81)由电动机或手柄(86)、摇杆(85)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85)通过万向节(84)、连杆(83)、万向节(82)与所述丝杆(8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曲臂(41)、(51)、(61)、(71)铰链连接的4个液压缸(90),所述液压缸(90)由电动液压泵或由脚踏式液压泵(91)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医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1)的驱动电机或电动液压泵的驱动电机与中央处理器(100)电连接,由中央处理器(100)操纵控制所述4个丝杆(81)或液压缸(90)单独动作或协同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护病床,它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之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由至少两块横向相拼的单元床板组成,所述单元床板中各相邻两块单元床板之间通过横向铰链连接;所述单元床板中,在靠近所述床架横向左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靠近所述床架横向右侧的一块单元床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另一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轻松地帮助无自主运动的病员实现左、右翻身,避免病员因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卧姿而导致褥疮频生,结构简单,操纵方便,进一步改进后还能使病员在卧姿、坐姿之间转换,以及使病员的大腿、小腿在曲、伸状态之间转换,这将极大地减轻了护理工作的强度并有助于病员的康复。
文档编号A61G7/10GK2715734SQ20042003457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9日
发明者唐晓峰 申请人:唐晓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