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膀胱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752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壁膀胱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腹壁膀胱导尿管,适用于尿道过于狭窄需经腹壁穿刺置入导尿管的病人。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统中引起尿潴留疾病的原因较多,例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挛缩、神经原性膀胱等,其治疗措施一般为经尿道置入导尿管,但遇有尿道过于狭窄的病人则无法从尿道中置入导尿管,此类病人则需从腹壁穿刺,并刺入膀胱置入导尿管。目前所使用的导尿管大多为聚乙烯或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导尿管,包括普通导尿管和拂雷氏导尿管,普通导尿管前端封闭,后端为出尿口,拂雷氏导尿管是在导尿孔后部的管壁上增设一个气囊,气囊的位置相应处在尿道内,通过堵塞尿道来防止尿液渗出。以上两种导尿管均不能克服腹壁置入导尿管产生的渗液问题,另外,由于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导尿管,当置入膀胱内时间较长时,细菌可粘附定殖在导尿管的壁上,并继续繁殖,从而引起病人膀胱内或其他相关部位发生感染,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尿液外渗,又能防止细菌感染、专用于从腹壁穿刺的腹壁膀胱导尿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腹壁膀胱导尿管,包括管体、导尿孔、出尿口构成,管体的前端封闭,后端为出尿口,导尿孔设在管体前端部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在管体上设一轴向沟槽,管体的外壁上粘结一层抑菌薄膜,在管体的前端导尿孔的上侧设有注水囊,注水囊的内腔与轴向沟槽下端部的出水孔相通,轴向沟槽的上端接注水管,在管体的中部还设滑动卡环。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抑菌薄膜为采用将抗感染剂与医用高分子材料复配、共混方法制备的薄膜,其抗感染剂为可抑制细菌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定殖、生长或繁殖的物质,最好为以Ag+为有效抗感染成分的无机银系抗感染剂,3-羟基三氯二苯醚(三氯生)等可用于食品或医疗器械的有机抗感染剂,这种抑菌薄膜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类肠球菌等多种细菌起抑制和杀灭作用,使导尿管从整体上具备有效的防止细菌感染及并发症产生的功能;所述的注水囊可设在离导尿孔0.5-1.0cm处即可,使注水囊处在膀胱壁内侧,注水囊内充入生理盐水;所述的滑动卡环为圆环状,中间设管体穿过的圆孔,在圆孔的内壁上设楔槽,固定楔卡在楔槽内,当滑动卡环滑到腹壁外侧位置时,可推动固定楔固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于耻骨上穿刺点局麻,膀胱套管穿刺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腹部肌肉、膀胱壁,刺入膀胱内,抽出针芯,从套管内插入该腹壁膀胱导尿管,用注射器向注水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注水囊涨起,抽出套管,提拉一下腹壁膀胱导尿管,使注水囊贴紧膀胱内壁,再将滑动卡环向腹壁滑动至贴紧腹壁为止,再推动固定楔使腹壁膀胱导尿管固定,在出尿口内连接上导管,即可正常导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导尿管相比,既能防止尿液外渗,又能防止细菌感染,且固定稳定,特别适用于尿道狭窄患者从腹壁穿刺导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腹壁膀胱导尿管,包括管体1、导尿孔2、出尿口3构成,管体1的前端封闭,后端为出尿口3,导尿孔2设在管体1前端部的侧壁上,在管体1上设一轴向沟槽4,管体1的外壁上粘结一层抑菌薄膜5,在管体1的前端导尿孔2的上侧设有注水囊6,注水囊6的内腔与轴向沟槽4下端部的出水孔10相通,轴向沟槽4的上端接注水管7,在管体1的中部还设滑动卡环8。所述的抑菌薄膜5为采用将抗感染剂与医用高分子材料复配、共混方法制备的薄膜,其抗感染剂为可抑制细菌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定殖、生长或繁殖的物质,最好为以Ag+为有效抗感染成分的无机银系抗感染剂,3-羟基三氯二苯醚(三氯生)等可用于食品或医疗器械的有机抗感染剂,这种抑菌薄膜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类肠球菌等多种细菌起抑制和杀灭作用;所述的注水囊6可设在离导尿孔0.5-1.0cm处即可,使注水囊6处在膀胱壁内侧,注水囊6内充入生理盐水;所述的滑动卡环8为圆环状,中间设管体1穿过的圆孔,在圆孔内壁上设楔槽,固定楔9卡在楔槽内,当滑动卡环8滑到腹壁外侧位置时,可推动固定楔9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腹壁膀胱导尿管,包括管体(1)、导尿孔(2)、出尿口(3)构成,管体(1)的前端封闭,后端为出尿口(3),导尿孔(2)设在管体(1)前端部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上设一轴向沟槽(4),管体(1)的外壁上粘结一层抑菌薄膜(5),在管体(1)的前端导尿孔(2)的上侧设有注水囊(6),注水囊(6)的内腔与轴向沟槽(4)下端部的出水孔(10)相通,轴向沟槽(4)的上端接注水管(7),在管体(1)的中部还设滑动卡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膀胱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卡环(8)为圆环状,中间设管体(1)穿过的圆孔,在圆孔的内壁上设楔槽,固定楔(9)卡在楔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壁膀胱导尿管,包括管体1、导尿孔2、出尿口3构成,管体1的前端封闭,后端为出尿口3,导尿孔2设在管体1前端部的侧壁上,在管体1上设一轴向沟槽4,管体1的外壁上粘结一层抑菌薄膜5,在管体1的前端导尿孔2的上侧设有注水囊6,注水囊6的内腔与轴向沟槽4下端部的出水孔10相通,轴向沟槽4的上端接注水管7,在管体1的中部还设滑动卡环8。该腹壁膀胱导尿管,既能防止尿液外渗,又能防止细菌感染,且固定稳定,特别适用于尿道狭窄患者从腹壁穿刺导尿。
文档编号A61M39/00GK2724715SQ20042005375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
发明者刘玉峰, 韩凤云 申请人:刘玉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