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15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咽喉部检查、间接喉镜、纤维喉镜下喉肿瘤切除等手术时,手术前要首先对患者的咽部和喉部进行麻醉,但现有的麻醉喷雾器由于探入患者口腔里的喷射头是设置在直的导气管和导液管上,因此无法对咽腔深处尤其喉部进行麻醉,或者麻醉不彻底,导致在手术或检查时,患者难以忍受,使手术或检查无法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全面的对患者的喉部和咽部进行麻醉的喉部麻醉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液体容器的口部设置有容器盖,容器盖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导气管和导液管,气囊通过软管与容器盖内的导气管相通,其特征在于由容器盖引出的导气管和导液管的前部向下弯曲呈“L”形,导气管和导液管的端部夹固有喷射头。
本实用新型的喉部麻醉喷雾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能全面的对患者的喉部和咽部进行麻醉,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导气管和导液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其结构包括液体容器3和气囊1,液体容器3的口部设置有容器盖7,容器盖7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导气管4和导液管6,气囊1通过软管2与容器盖7内的导气管相通,由容器盖7引出的导气管4和导液管6的前部向下弯曲呈“L”形,导气管4和导液管6的端部夹固有喷射头5。
使用时,将呈“L”形弯曲的导气管4和导液管6探入患者咽腔深处,利用导气管4和导液管6的“L”形弯曲压住患者的会厌,然后捏动气囊1,将麻醉液通过喷射头5喷洒在患者的喉部,然后在慢慢取出的过程中继续对咽部喷洒麻醉液,这样就可以全面的对患者的咽部和喉部进行麻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包括液体容器和气囊,液体容器的口部设置有容器盖,容器盖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导气管和导液管,气囊通过软管与容器盖内的导气管相通,其特征在于由容器盖引出的导气管和导液管的前部向下弯曲呈“L”形,导气管和导液管的端部夹固有喷射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喉部麻醉喷雾器,属于医疗器械,其结构包括液体容器和气囊,液体容器的口部设置有容器盖,容器盖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导气管和导液管,气囊通过软管与容器盖内的导气管相通,由容器盖引出的导气管和导液管的前部向下弯曲呈“L”形,导气管和导液管的端部夹固有喷射头。本实用新型的喉部麻醉喷雾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能全面的对患者的喉部和咽部进行麻醉,满足表面麻醉下各类咽喉部检查、手术的需要,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M11/00GK2740207SQ20042009774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万军, 邹淑娟, 许安廷, 陶荣杰, 王秀华, 魏玉梅, 刘莉 申请人:陈万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