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填补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55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填补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填补材料。
背景技术
作为因外伤、骨质疏松症等椎体压坏的,所谓的椎体压迫骨折的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具有以经锥弓根方式(介于锥弓)向压坏的椎体内填充填补材料(骨填补材料)的治疗方法。
在该治疗方法中,首先将压坏的椎体恢复成原来形状,即,对椎体施行复原操作之后,在因该操作而在椎体内形成的空洞(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或者,通过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挤压脆弱的海绵骨,最终增强椎体内部。
以往,在这种治疗方法中,从向椎体上打开的孔直接将颗粒状的骨填补材料填充到压坏的椎体内(例如,参照特开2003-169811号公报)。
但是,填充大量的不定形颗粒会非常费功夫。并且,使用筒体进行填充的情况下,同样地,有时不定形颗粒容易堵在上述筒体的中空部内,导致难以顺利地进行手术。并且,在使用现有的骨填补材料(不定形颗粒)时,导入到椎体内空洞中的骨填补材料,容易停留在上述筒体的开口部附近,难以在上述空洞内填入充足量的骨填补材料。并且,即使在向空洞内填充尽量多量的骨填补材料的情况下,也难以充分地提高填充率(由于空隙多),并且,由于是不定形,因而具有突起部,施加载荷时,容易发生破损。因此,在手术之后,在较短期间内椎体的体积变小,难以长期地保持手术效果。
并且,除此之外,还有在进行填充时将具有流动性且变硬的材料填充到椎体内的情况。但是,在使用这种材料时,存在因该材料向椎体外部的漏出而导致神经损伤、血流阻碍的危险,对安全性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填补材料,对骨缺损部能够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填充操作。
这种目的通过以下(1)~(21)的本发明来达到。
(1)一种骨填补材料,为片状(ペレット状),填充到骨缺损部而使用,其特征在于,由多个面被包围的立体构成,满足空孔率在75%以下以及压溃强度在15MPa以上的至少一方的条件。
由此能够得到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填充操作的骨填补材料。
并且,通过对骨填补材料进行定形,使用具有中空部的筒体的操作变得特别容易。
并且,通过具有足够强度,即使是应用于施加外部应力的骨缺损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地维持稳定的形状。
(2)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大致呈柱状。
由此,能够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3)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大致呈六面体形状。
由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4)上述(53)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呈除去长方体一部分的形状。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5)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大致呈五面体形状。
由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6)上述(5)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呈除去三角柱一部分的形状。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7)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大致呈三面体的形状。
由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8)上述(7)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呈除去圆柱一部分的形状。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9)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在构成上述立体的多个面中,至少在相对的一对中,相对于一个表面,另一个表面倾斜规定角度。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0)上述(9)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上述角度在10~60°。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1)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上述立体的最长边的长度在5~10mm。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2)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上述立体的最短边的长度在2~5mm。
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3)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每个体积在13~239mm3。
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向骨缺损部填充骨填补材料时的操作性,并且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4)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施行倒角加工。
由此,在向骨缺损部填充时刻等,能够防止意外地伤害生物体组织的情况。
(15)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在一个上述骨缺损部填充有多个上述骨填补材料,这些骨填补材料以聚集的状态使用。
由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6)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使用具有中空部的筒体,填充到上述骨缺损部中。
由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向骨缺损部的填充率,能够长时间发挥手术效果。
(17)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主要由陶瓷构成。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生物体的亲和性。
(18)上述(17)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上述陶瓷主要由磷酸钙类化合物构成。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生物体的亲和性。
(19)上述(18)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上述磷酸钙类化合物的Ca/P比在1.0~2.0。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生物体的亲和性。
(20)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填充到选自由椎体、肠骨、肩胛骨、上肢骨、尺骨、桡骨、大腿骨、胫骨以及腓骨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骨的上述骨缺损部中。
这些骨虽然都是较大尺寸的骨,但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能够有效且以高填充率填充到这些骨的骨缺损部中。
(21)上述(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上述片状的骨填补材料,分别形成由含有一对相对的面的多个面规定的大致呈多面体形状,上述一对相对的面的一个表面,相对于另一个表面倾斜规定角度,上述骨填补材料在用于骨缺损部时,使用具有中空内腔的器具,上述多个片状的骨填补材料导入到骨缺损部的空洞内,并填充到该空洞内,其中,上述片状的各个骨填补材料填入上述中空内腔中,以使其倾斜面与邻接的骨填补材料相对,因而这些骨填充剂从上述中空内腔向各个方向挤出。
由此,在向骨缺损部的空洞内连续地导入多个骨填补材料时,导入到骨缺损部空洞内的骨填补材料1向各个方向扩散(分散),能够均匀地填充到空洞内。并且,导入到空洞内的骨填补材料,不会停留在器具的开口部附近,能够向空洞内填充足够量的骨填补材料。


图1是表示本发明骨填补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骨填补材料的另一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骨填补材料的另一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向椎体内填充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方法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施行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的椎体的图。
图12是表示导向棒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垂直提升机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水平提升机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插入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冲击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骨填补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填充到骨缺损部中而使用。
其中,骨缺损部是指外伤引起的丧失、肿瘤等的除去手术引起的除去、骨质疏松症等引起的骨密度的下降、或通过所述症状的复合原因而生成的骨空洞部。
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可以合适地用于向选自由椎体、肠骨、肩胛骨、上臂骨(肱骨)、尺骨、桡骨、大腿骨、胫骨以及腓骨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骨的骨缺损部的填充。这些骨虽然都是较大尺寸的骨,但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能够有效且以高填充率地填充到这些骨的骨缺损部中。
以下,椎体被压坏时,以在进行该椎体修复的手术(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中应用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的情况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A、1B、1C、1D)呈片状(小块状),由多个面被包围的立体构成。
以往,在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中使用大致呈球状(颗粒状)的骨填补材料。这种现有的骨填补材料,由于其形状的原因,在填充到椎体内的状态下,粒子彼此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现有的骨填补材料在要填充的椎体内不稳定,由于载荷容易产生偏移(移动)。如果产生这种偏移,在椎体内的各部位,骨填补材料的密度差变大。即,在椎体内产生骨填补材料的量不充分的部位。其结果,由于载荷该椎体的体积变小,有时不能充分地得到手术效果。
相反,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由多个面被包围的立体构成,呈大致多面体的形状。因此,不容易产生上述的问题。即,在本发明中,各个骨填补材料1之间,以表面相接触的方式进行接触,因而,被固定而变得稳定。从而具有耐载荷性,即使在用于施加载荷的部位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偏移,在椎体内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填充状态。
并且,通过使骨填补材料1成为被多个面包围的立体形状(大致呈多面体形状),能够充分提高向椎体内的填充率(减少空隙)。由此,在手术后能够抑制椎体体积的减少,能够长期保持手术的效果。
并且,通过使骨填补材料1成为这种形状,导入到椎体内的空洞中时,能够有效地防止骨填补材料1停留在后述的筒体51的开口部的附近,并且,能够容易地向椎体内(空洞)填充足够量的骨填补材料1。并且,能够避免在筒体51的内腔中发生骨填补材料1的堵塞,由此,能够顺利且可靠地进行填充操作。
并且,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优选满足下述条件I以及II中的任一方,进一步优选满足双方。
I骨填补材料1的空孔率优选为7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通过骨填补材料的空孔率在这个范围,能够充分提高骨填补材料1的耐载荷性。因此,该骨填补材料1可合适地应用于施加载荷的骨缺损部。
并且,通过将骨填补材料1的空孔率设定为上述范围内的比较大(例如,50%以上)的程度,骨芽细胞(骨细胞)容易侵入到骨填补材料1的内部。并且,骨填补材料1成为骨芽细胞的骨架,促进其增殖。其结果,促进了骨新生,有助于早期的骨形成。因此,该骨填补材料1可合适地适用于使骨愈合作为优先目的的骨缺损部中。
并且,如果骨填补材料1的空孔率超过上述上限值而较大时,根据骨填补材料1的构成材料等,有时其强度会降低。
II骨填补材料1的压溃强度优选为15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Pa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50MPa以上。由此,能够充分地提高骨填补材料1的耐载荷性。
并且,骨填补材料1的压溃强度不足上述下限值时,例如当填充到椎体那样的受到较强挤压力(外部应力)的部位上时,骨填补材料1本身在早期就会压坏,有时不能充分地得到手术的效果。
骨填补材料1只要是被多个面包围的立体形状(大致呈多面体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优选大致柱状(包含除去一部分的形状),进一步优选大致六面体形状(包含除去一部分的形状),进一步优选立方体形状(包含除去一部分的形状)。通过形成这种形状,上述效果会变得更加显著。
并且,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优选的是,在构成上述立体(多面体)的多个面中,至少相对的一对表面中,相对于一个表面,另一个表面倾斜的角度为θ。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骨填补材料1通过形成这种倾斜形状,在向椎体内(骨缺损部)填充时,由于骨填补材料1有效地分散,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骨填补材料1的填充密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通过除去立方体的一部分,使表面11相对于与该表面11相对的表面12仅倾斜角度θ的形状的骨填补材料1的例子。
上述角度θ优选为10~60°,进一步优选为20~40°。当角度θ小于上述下限值时,有时不能充分发挥通过形成倾斜形状而获得的效果。另一方面,当角度θ大于上述上限值时,会产生锐利的突起部,因载荷容易产生碎片等。
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的最长边的长度L1优选为5~10mm,进一步优选为5~7mm。当最长边的长度L1短于上述下限值时,每个骨填补材料1的体积会变小,耐载荷性会变小。另一方面,当最长边的长度L1长于上述上限值时,在椎体内部难以引起分散。
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的最短边的长度L2优选为2~5mm,进一步优选为3~4mm。当最短边的长度L2短于上述下限值时,每个骨填补材料1的体积会变小,耐载荷性会变小。另一方面,当最短边的长度L2长于上述上限值时,从经椎弓根的填充会变得困难。
并且,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的每个体积优选为13~239mm3,进一步优选为40~100mm3。当每个体积小于上述下限值时,每个骨填补材料1的体积变小,耐载荷的重量会变小。另一方面,当每个体积大于上述上限值时,在椎体内部(骨缺损部)难以引起分散。
并且,本发明的这种骨填补材料1,也可以根据病例(患者的体形),准备尺寸不同的多个种类。
并且,优选的是,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施行倒角加工。通过施行倒角加工,在向椎体内(骨缺损部)填充的填充操作中,或者在填充到椎体内的状态下,能够防止骨填补材料1意外地伤害生物体组织的情况。
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优选由用作生物体材料的材料构成。
作为用作生物体材料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氧化铝、氧化锆、磷酸钙类化合物等各种陶瓷,其中,优选磷酸钙类化合物。磷酸钙类化合物能够在生物体内长期稳定地存在,特别适合用作生物体材料。
作为磷酸钙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TCP(Ca3(PO4)2)、Ca2P2O7、Ca(PO3)2、Ca10(PO4)6F2、Ca10(PO4)6Cl2、DCPD(CaHPO4·2H2O)、Ca4O(PO4)2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可以混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特别优选的是,使用Ca/P的比在1.0~2.0的磷酸钙类化合物。通过使Ca/P的比成为1.0~2.0,接近于生物体骨组织的Ca/P的比,能够在生物体内更长期地稳定地存在。
下面,对本发明骨填补材料1的另一构成例进行说明。
图2以及图3分别是表示本发明骨填补材料的另一构成例的立体图。
下面,对图2以及图3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以与图1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说明。
图2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其整体形状大致呈五面体形状,特别是成为三角柱形状,成为除去一部分的形状。
通过图2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也能够得到与图1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相同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图2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通过成为三角柱形状(包含除去一部分的形状),由于是规定的形状,因而还能得到能够进行使用筒体的填充的效果。
图3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其整体形状大致呈三面体形状,特别是,呈圆柱形状,成为除去一部分的形状。
通过图3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也能够得到与图1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相同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图3所示的骨填补材料1,由于侧面由连续的曲面构成(没有棱角),在向椎体内(骨缺损部)填充的填充操作中,或者在填充到椎体内的状态下,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骨填补材料1意外地伤害生物体组织的情况。
这种骨填补材料1的制造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在由陶瓷材料构成骨填补材料1的情况下,可以如下地进行制造。
即,首先,通过公知的方法得到陶瓷浆料。
然后,向陶瓷浆料添加水溶性高分子,通过搅拌在陶瓷浆料中生成气泡。
将该陶瓷浆料供给给规定形状的模型,通过干燥得到成形体。
接着,用通用加工机械将得到的成形体加工成填充材料1的目的形状后,对该成形体进行烧结(烧制)。由此,得到所希望的骨填补材料1。
在这种骨填补材料1的制造方法中,例如,通过适当地设定原料粉体合成的条件(一次粒径、一次粒子分散状态等)、原料粉体的条件(平均粒径、假烧制的有无、粉碎处理的有无等)、搅拌气泡的条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搅拌浆料的搅拌力等)、烧制条件(烧制气氛、烧制温度等)等,能够将空孔率设定为所希望的值。
接着,对将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填充到椎体内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4至图10分别是用于说明将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填充到椎体内的方法的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施行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的椎体的图。并且,图12至图16是表示包含骨填补材料1的填充操作的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中用到的各种手术器具的一例的图。使用的手术器具并不限定于此。
并且,图4至图8以及图10中,在上侧表示从斜下侧看椎骨的图(切除椎体的一部分而表示),在下侧表示椎骨的平面图。并且,在以下,图4至图8以及图10中,左侧称作“前端”,右侧称作“基端”。并且,图4至图8以及图10的上侧的图、以及图11中,上侧称作“上部(顶侧)”,下侧称作“下部(脚侧)”,左侧称作“前方(腹侧)”,右侧称作“后方(背侧)”。
1首先,如图4所示,在X线透视下,从施行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的椎骨9的椎弓92、92,向椎体91穿刺探针7(处置件)。由此,在椎骨9的左右两侧,从各个椎弓92向椎体91内形成细径的孔93、93。
2接着,使用导向棒2对孔93进行扩径。
如图12所示,该导向棒2,具有横截面大致呈圆形的棒状体21和设在棒状体21的基端部上的把持部22。
如图5所示,把持导向棒2的把持部22,将其前端侧插入到一侧的孔93中。由此,一侧的孔93进行扩径。
并且,准备其棒状体21的外径不同(例如,Φ4mm、5mm、6mm三种)的导向棒2。通过从细径的导向棒开始依次使用,能够逐渐进行孔93的扩径。
对左右的孔93进行孔93的这种扩径操作。
3接着,使用垂直提升机3将椎体91的上部,特别是前方上部复原到大致正常的位置上。
如图13所示,该垂直提升机3包括棒状的主体31、设在主体31前端部上的按压部32和设在主体31基端部上的把持部33。
如图6所示,把持垂直提升机3的把持部33,将其前端侧(按压部32及主体31的前端侧),介于一侧的孔93插入到椎体91内,使按压部32位于前方部分。并且,此时,使按压部32的前端面321成为朝向上方的状态。
然后,按下主体31的基端侧。由此,按压部32的前端面321与椎体91的前方上部内侧面抵接,并且按压椎体91的前方上部而能够向上方提升。
接着,从椎骨9拔出垂直提升机3的前端侧,介于另一侧的孔93,再次插入到椎体91内,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4接着,使用水平提升机4将椎体91的上部,特别是中央上部复原到大致正常的位置上。
如图14所示,该水平提升机4包括棒状的主体41、设在主体41前端部上的按压部42和设在主体41基端部上的把持部43。
如图7所示,把持水平提升机4的把持部43,将其前端侧(按压部42及主体41的前端侧),介于一侧的孔93插入到椎体91内,使按压部42位于中央部分。并且,此时,使按压部42的一个侧面421成为朝向上方的状态。
并且,按下主体41的基端侧。由此,按压部42的侧面421与椎体91的前方上部内侧面抵接,并且按压椎体91的中央上部而能够向上方提升。
并且,使按压部42以主体41的轴为中心旋转规定角度,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由此,能够对椎体91的中央上部的更宽的范围施行复原操作。
接着,从椎骨9拔出水平提升机4的前端侧,介于另一侧的孔93,再次插入到椎体91内,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各自多次反复进行这种椎体91的复原操作34,将椎体91复原到与原来几乎相同的形状。
此时,通过复原椎体91,在其内部形成有空洞911(骨缺损部)。
5接着,使用插入器(填充器具)5在施行形状复原的椎体91内(因复原在椎体91内形成的空洞911)填充骨填补材料1。
如图15所示,该插入器5包括筒体51、插通筒体51的内腔的挤出棒53、设在筒体51基端部上的筒体用把持部52和设在挤出棒53基端部上的挤出棒用把持部54。
如图8所示,用一只手把持筒体51的筒体用把持部52,将其前端侧介于一侧的孔93插入到椎体91内。并且,使筒体51的前端位于空洞911的所希望的部位上。
维持该状态,并且从筒体用把持部52的基端,将骨填补材料1填充到筒体51的内腔。
接着,用另一只手把持挤出棒53的挤出棒用把持部54,通过筒体用把持部52的基端,将挤出棒53插入到筒体51的内腔,并向前端方向移动。由此,筒体51的内腔中的骨填补材料1按压到挤出棒53的前端部,将筒体51内向前端方向移送。
并且,如果将挤出棒53向前端方向推进时,其前端部从筒体51的前端突出,骨填补材料1向空洞911供给而进行填充。
在此,由于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具有如上所述的形状,能够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向椎体内填充的填充操作。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上述的倾斜形状,如图9所示,在使用筒体51向空洞911填充骨填补材料1时,用挤出棒53压入骨填补材料1,则骨填补材料1沿着相邻的另一骨填补材料1的倾斜形状部分向规定方向挤出。
详言之,上述片状的骨填补材料1,分别形成由包括一对相对的表面的多个面进行规定的大致多面体形状,在一对表面中,相对于一个表面的另一个表面倾斜规定角度,当上述骨填补材料1用于骨缺失部时,使用具有中空内腔的筒体(器具)51,将上述多个片状的骨填补材料1导入到骨缺失部的空洞911内,从而填充到该空洞911内。此时,各个片状的骨填补材料1,在上述筒体51的中空内腔与其倾斜面所邻接的骨填补材料相对而进入(优选的是,与相邻的骨填补材料的倾斜面相对而进入),由此,如图9所示,所述骨填充剂从中空内腔向各个方向挤出。
即,在图9中所示的例子中,骨填补材料1A被骨填补材料1B的倾斜形状部分向图中上方挤出。并且,骨填补材料1B被骨填补材料1C相对于筒体51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挤出。并且,骨填补材料1C被骨填补材料1D向图中下方挤出。
并且,由于骨填补材料1形成如上所述的形状,例如,即使连续地将多个骨填补材料1导入到椎体内的情况下,导入到椎体内的骨填补材料1也能够向各个方向扩散(分散),能够均匀地向空洞911填充。并且,导入到空洞911中的骨填补材料1,不会停留在筒体51的开口部附近,因而能够向空洞911中填充足够量的骨填补材料1。
并且,还能有效地防止骨填补材料1在筒体51的内腔的堵塞,由此,能够进一步顺利且可靠地进行填充操作。
并且,在进行骨填补材料1的填充操作时,由于通过挤出棒用把持部54与筒体用把持部52抵接,限制挤出棒53从筒体51前端突出的最大突出长度,因而防止按压椎体91的不需要部分的情况,从而安全性高。
6接着,使用冲击器6,提高向施行复原的椎体91内填充的骨填补材料1的密度。由此,椎体91内成为多个骨填补材料1聚集的状态。
如图10及图16所示,该冲击器6包括棒状的主体61、设在主体61前端部上的按压部62和设在主体61基端部上的把持部63。
如图10所示,把持冲击器6的把持部63,将其前端侧(按压部62及主体61的前端部)介于一侧的孔93插入到椎体91内。
并且,在上述操作5中,通过按压部62挤压填充到空洞911内的骨填补材料1。由此能够提高骨填补材料1的密度(填充密度)。
分别通过左右孔93多次反复进行这种骨填补材料1的填充操作5以及骨填补材料1的致密化操作6,在椎体91的空洞911中填充骨填补材料1,并且提高其密度。当骨填补材料1具有倾斜的表面11(倾斜面)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该致密化操作。即,用冲击器6按压骨填补材料1时,多个骨填补材料1以在倾斜面11互相滑动而挤入空洞911的未填充部位,其结果,紧密地填充空洞911。
并且,通过这种操作5以及6,还可以期待椎体91的进一步的复原。
7接着,如图11所示,用由羟基磷灰石等生物体材料构成的栓体8分别封住左右孔93。由此,能够防止(阻止)骨填补材料1介于各孔91从椎体91内(空洞911)流出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椎体91再一次压坏的情况。
另外,代替栓体8,例如也可以用骨水泥等封住各个孔93。
如上所述,当相对于椎体91的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结束时,相对手术部位(切开部)进行缝合、结扎等,从而结束手术。
通过以上的手术,能够进行低侵袭的椎体压迫骨折复原手术。
填充到椎体内的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如上所述地由于形成由多个面包围的立体形状(大致呈多面体形状),因而骨填补材料1之间以面接触方式而固定,从而变得稳定。由此,具有耐载荷性,即使用在施加载荷部位上也不会发生偏移,能够在椎体内保持良好的填充状态。
并且,由于空隙小、并充分地填充到椎体内,因而在手术后,能够抑制椎体的体积减少,能够长期地保持手术效果。
以上,对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产业上使用的可能性根据本发明,能够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骨填补材料的填充操作。
并且,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骨缺损部的各个部位(部分)均匀且充分地填充骨填补材料。
并且,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骨缺损部保持良好的填充状态,能够长期地保持手术的效果。
并且,通过使用具有中空部的筒体进行向骨缺损部的填充操作,能够最小限度地切开皮肤而进行低侵袭的手术。
本申请是以平成15年12月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3-410873的申请为基础,通过在此引用该专利申请的申请号,也意味着包括其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骨填补材料,为片状,填充到骨缺损部而使用,其特征在于,由多个面被包围的立体构成,满足空孔率在75%以下以及压溃强度在15MPa以上的至少一方的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大致呈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大致呈六面体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呈除去长方体一部分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大致呈五面体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呈除去三角柱一部分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大致呈三面体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呈除去圆柱一部分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立体的多个面中,至少在相对的一对中,相对于一个表面,另一个表面倾斜规定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在10~60°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的最长边的长度在5~10mm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的最短边的长度在2~5mm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的每个体积在13~239mm3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骨填补材料施行倒角加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骨缺损部填充有多个所述骨填补材料,这些骨填补材料以聚集的状态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中空部的筒体,填充到所述骨缺损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陶瓷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主要由磷酸钙类化合物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类化合物的Ca/P比在1.0~2.0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填充到选自由椎体、肠骨、肩胛骨、上肢骨、尺骨、桡骨、大腿骨、胫骨以及腓骨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骨的所述骨缺损部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的骨填补材料,分别形成由含有一对相对的面的多个面规定的大致呈多面体形状,所述一对相对的面的一个表面,相对于另一个表面倾斜规定角度,所述骨填补材料在用于骨缺损部时,使用具有中空内腔的器具,所述多个片状的骨填补材料导入到骨缺损部的空洞内,并填充到该空洞内,其中,所述片状的各个骨填补材料填入所述中空内腔中,以使其倾斜面与邻接的骨填补材料相对,因而这些骨填充剂从所述中空内腔向各个方向挤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骨填补材料,对骨缺损部能够顺利、可靠、安全地进行填充操作。本发明的骨填补材料(1)在一个骨缺损部填充多个而进行使用,各个骨填补材料(1)都形成片状。骨填补材料(1)由多个面包围的立体构成,在多个面中,至少在相对的一对中,相对于一个表面(12),另一个表面(11)仅倾斜规定角度θ。角度θ优选为10~60°。这种骨填补材料(1)优选满足空孔率75%以下、压溃强度在15MPa以上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进一步优选满足双方。骨填补材料(1),每一个的尺寸为13~239mm
文档编号A61F2/00GK1889901SQ20048003654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松﨑浩巳, 冨永芳惠 申请人:宾得株式会社, 松﨑浩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