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45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胃溃疡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痛”范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与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心身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既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又与肝主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疏泄不及,肝气郁结,或郁久化火,肝气上逆,多由于精神刺激,情志不遂,或罹患某种疾病,日久不愈,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所致,此又可进一步引发或加重情志异常,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气机不畅,气血壅滞,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出现胃脘胀痛,嗳气,泛酸。若久病不复,则饮食营养受限,脾胃虚弱,胃络受损,胃阴失养,肝火热毒蕴郁脾胃,致胃肌腐烂,形成溃疡,且肝火犯胃易致溃疡出血。以往胃溃疡临证多从脾胃论治,但疗效不著,容易复发,难以巩固疗效。依据上述病机,胃溃疡须从心肝论治,方可切中病机本质,以取得满意疗效。
本发明涉及一种胃溃疡的中药,来源于临证验方,由珍珠母15-30g,合欢皮10-15g,酸枣仁炒熟1.5-3g,麦门冬10-15g,佛手3-10g,绿萼梅3-6g,木香3-10g,赤芍1-15g,乳香1-2g,海燕焙干3-5g,共十味中药材组成,入丸散。方中珍珠母,合欢皮,酸枣仁,麦门冬,安神解郁,滋养胃阴;佛手,绿萼梅,木香,理气和胃,调中宣滞;赤芍,乳香,海燕,凉血解毒,收敛生肌。此外经观察,该中药还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神经衰弱,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杀胃幽门螺杆菌(HP)等现代药理作用,因而有助于胃粘膜修复和溃疡愈合。八年来,该中药单独用于临证治疗胃溃疡59例,每晚睡前服1剂,一疗程2周,服药一疗程,在消除溃疡症状,促使溃疡愈合方面,安全有效,疗效理想,且优于奥美拉唑,续每月同法服药一疗程,连续2-3个月,可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之目的,与目前国内中药同类临证资料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权利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来源于临证验方,依据胃溃疡从心肝论治配方,入丸散,每晚睡前服药,具有清心除烦,宁心安神,舒肝解郁,理气调中,滋养胃阴,收敛生肌之功效,以及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神经衰弱,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杀胃幽门螺杆菌(HP)等现代药理作用,在消除溃疡症状,促使溃疡愈合,减少溃疡复发等方面,安全有效,疗效理想,且优于奥美拉唑,与目前国内中药同类临证资料比较,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要求该中药配方保护权利,即由珍珠母15-30g,合欢皮10-15g,酸枣仁炒熟1.5-3g,麦门冬10-15g,佛手3-10g,绿萼梅3-6g,木香3-10g,赤芍1-15g,乳香1-2g,海燕焙干3-5g,共十味中药材组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来源于临证验方,依据胃溃疡从心肝论治机理配方,由珍珠母15-30g,合欢皮10-15g,酸枣仁炒熟1.5-3g,麦门冬10-15g,佛手3-10g,绿萼梅3-6g,木香3-10g,赤芍1-15g,乳香1-2g,海燕焙干3-5g,共十味中药材组成,入丸散,具有清心除烦,宁心安神,舒肝解郁,理气调中,滋养胃阴,收敛生肌之功效,以及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神经衰弱,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杀胃幽门螺杆菌(HP)等现代药理作用,每晚睡前服药1剂,一疗程2周,服药一疗程,在消除溃疡症状,促使溃疡愈合方面,安全有效,疗效理想,且优于奥美拉唑,续每月同法服药一疗程,连续2-3个月,可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之目的,与目前国内中药同类临证资料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文档编号A61P1/04GK1799606SQ20051000543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4日
发明者黄建平 申请人:黄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