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直径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03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瞳孔直径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根据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原理,采用亮度可调节光源对一侧眼进行照射来调节对侧眼瞳孔直径从而获得所需瞳孔直径的一种新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Bausch &Lomb公司生产的zywave像差仪进行虹膜数据采集、波前像差检查时需要大瞳孔和小瞳孔状态下的虹膜和波前像差资料,其调节瞳孔直径的方法为调节室内光源,其缺点是调节瞳孔直径需改变整个室内的亮度,耗费能源严重,对检查室设计要求成本过高,且对于瞳孔过大患者用此方法不理想,尚需依靠较强光源刺激瞳孔来获得所需要的瞳孔直径,但直射被检查眼时又会对波前像差结果和虹膜数据采集造成干扰,对手术时虹膜识别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造成干扰,影响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使用的依靠调节室内光线或光源直射被检眼瞳孔进行瞳孔直径调节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瞳孔直径调节装置,该装置无需调节室内光线和光源直射检查眼瞳孔即能有效调节瞳孔直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像差仪前额托两侧(或上方)支架各安置一亮度可调式冷光源鹅颈灯(或在额托上方支架中央位置放置一盏冷光源鹅颈灯),其亮度调节器通过导线固定在控制台上,当检测眼需较小的瞳孔直径时,用冷光源鹅颈灯照射对侧眼瞳孔,根据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原理,通过调节鹅颈灯光源亮度获得所需的瞳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现有暗室检查间内进行虹膜数据采集和波前像差检测,无需设专门检查间通过调节室内光源来调节瞳孔直径,检查者一人即可在检查中根据所需自行控制患者的瞳孔直径,采用冷光源照射减少了视网膜光损伤发生,使用鹅颈灯可灵活移动灯头照射角度避免光源落在检查眼角膜上形成反光点造成的检查偏差,无需助手协助用手灯照射对侧瞳孔来获取所需的瞳孔直径,节约了人力物力消耗,且该设计简单易行便于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瞳孔直径调节器的模式图(光源放置在额带两侧支架)图2是瞳孔直径调节器的模式图(光源放置在额带上方支架)图3是瞳孔直径调节器的电路图。
图4亮度调节器滑杆式操纵柄示意5亮度调节器旋钮式操纵柄示意中1.诊断台,2.亮度调节器,3.连接线,4.冷光源鹅颈灯,5.前额托,6.支架,7.冷光源灯泡,8.电池,9.可调电阻,10.开关,11.滑杆式操纵柄,12.旋钮式操纵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所示,在实施中波前像差仪前额托(5)两侧支架(6)处安装两柄冷光源鹅颈灯(4)通过连接线(3)与安装在诊断台(1)上的亮度调节器(2)相连在检查过程中如需控制瞳孔直径可将对侧的冷光源鹅颈灯照射未检眼瞳孔,检查者可通过安装在诊断台上的亮度调节器控制灯泡亮度来获得所需的瞳孔直径。冷光源鹅颈灯也可安置在前额托上方的支架上,根据照射眼不同可向两侧拨转如图2所示。
在图3所示的是瞳孔直径调节器的电路图该设计所选冷光源灯泡(7)额定电压为3V通过两节7号干电池供电,由可调电阻(9)(0-5欧姆)控制其亮度,亮度调节开关可选用滑杆式或旋钮式(11,12)如图4,图5所示,亮度调节器安置在诊断台操作方侧,目的是为检查者检查时方便操纵亮度调节开关。
权利要求
1.瞳孔直径调节器,由冷光源鹅颈灯、导线、亮度调节器三部分组成,工作方式为在像差仪前额托两侧(或上方)支架各安置一冷光源鹅颈灯(或在额托上方支架中央位置安置一盏冷光源鹅颈灯),通过导线与固定在诊断台上的亮度调节器相连调节冷光源鹅颈灯光源的亮度,需要时照射对侧眼瞳孔,根据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原理,获得所需的瞳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特征是采用可调节照明亮度的冷光源灯根据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原理,对检查眼进行瞳孔直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特征是采用冷光源照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特征为鹅颈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特征是其亮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诊断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特征是鹅颈灯安置在像差仪额带两侧支架或额带上方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特征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可调电阻控制照明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直径调节器,其亮度调节器的操纵柄可以为滑杆式或旋钮式。
全文摘要
瞳孔直径调节器根据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原理,采用亮度可调节光源对一侧眼进行照射来调节对侧眼瞳孔直径从而获得所需瞳孔直径的一种新型设备。在像差仪前额托两侧(或上方)支架各安置一亮度可调式冷光源鹅颈灯(或在额托上方支架中央位置放置一盏冷光源鹅颈灯),其亮度调节器通过导线固定在控制台上,当检测眼需较小的瞳孔直径时,用冷光源鹅颈灯照射对侧眼瞳孔,根据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原理,通过调节鹅颈灯光源亮度获得所需的瞳孔直径。
文档编号A61B3/11GK1977760SQ20051004532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8日
发明者毕宏生, 季鹏 申请人:毕宏生, 季鹏, 王兴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