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疮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68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疮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中草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肤的疮疖病症等,通常是采用碘酒、双氧水等消炎的办法,或动手术治疗;但一般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皮肤疮疖的药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就是取白鲜皮粉末,敷于患处表面即可。
本药气膻、气异、味苦。
本药对多种致病真菌堇色毛鲜菌、同心性毛鲜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均有灭菌、抑制作用;对伤口处的毛细血管有鲜明的收缩作用;同时具有解热止痛、解毒再生、清热燥湿、祛风利肤作用。
本药主要的成分白鲜皮内含白鲜碱、白鲜内酯、谷甾醇、黄柏酮酸、葫芦巴碱、胆碱、尚油菜甾醇、茵芋碱、r-崖椒碱、白鲜明碱等。
本发明有益效果对痈疮疖疥癣、皮肤赤烂、毒疮、伤口感染、敷在患处,均有疗效;三天见效,20天内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例如患处为糜烂型。先用碘酒或双氧水消毒患处后,将白鲜皮药末敷在患处表面,然后包扎;每天换药一次,重者可为两次,直到全愈。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不食腥膻气味食品;2、不吃串皮蔬菜,如,葱、姜、辣椒。
病例1周大佰,住新宾镇民主街。颈部患有蜂窝痈,欲称“砍头疮”;来时头上有小碗大、并流脓,腰部同时也长疮,痛得睡不着觉;用药后,回家也能睡着了。换用几次药后,患处由黑变红,长平,再长凸起、长痂、全愈。
病例2杨庆宾,新宾镇一中教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伤口有十多厘米,养了半年伤口处就是黑不愈合,换用木发明的药后,二十天全愈。
病例3刘德江,新宾实验小学教师。颈部患有蜂窝痈,欲称“砍头疮”;在新宾医院,住院十四天,手术三次,未见好转,医生告诉家属准备后事;用本发明的药十五天后,全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疮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白鲜皮粉末,敷于患处表面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疮疖的药物是属于中草药,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皮肤疮疖的药物。本发明就是取白鲜皮粉末,敷于患处表面即可。
文档编号A61P17/02GK1733123SQ20051004707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
发明者杨淑英, 马庆龙 申请人:马庆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