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鱼病的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80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鱼病的洗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鱼类各种真菌及病毒感染的洗液.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治鱼病的消毒外用药物,多选用西药、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力度不够,如反复使用,抗菌药物易造成鱼类二重感染,真菌繁殖,免疫力低下,并且技术人员临时各自配制,没有统一的规格与标准,滥用药物,而且工艺参数随意性,作为鱼类外用药物以孔雀绿为公认的首选治疗真菌类的鱼药,研究资料已公开表明孔雀绿是一种致癌物质,残留物于鱼体内,将对人体是一种致命的危害。可谓得不偿失。而普通的中药提取液又缺乏十分有效的消毒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安全无公害的防治鱼病的洗液及其制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安全无公害的防治鱼病的洗液。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鱼病的洗液,包括冬桑叶、防风、当归、首乌、石柱参、羌活、黑以干、薄荷、银杏叶、夜交藤、透骨草、硬脂酸甘油脂、椰子油二乙醇酰胺、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其特征在于各成份的重量份如下冬桑叶15-18份,防风10-20份、当归25-28份、首乌50-60份、石柱参10-15份、羌活25-30份、黑以干25-35份、薄荷15-25份、银杳叶15-25份、夜交藤15-20份、透骨草15-25份、硬脂酸甘油脂20-25份、椰子油二乙醇酰胺56-66份、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180-200份、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10-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3-5份、氯化钠适量。
本发明由于是选用有抗细菌、抗原虫、抗真菌特强的中西药物为原抖,经专门工艺制成的鱼用沐浴露,组方搭配含理,使用安全无公害、无残留物质,鱼类经沐浴从鱼体外吸收,而且本发明经磁化而可激活磷脂酶,蛋白酶的活性,会更易被鱼体吸收,故能发挥最佳效应。具有如下优点,对真鲷、平鲷、黑鲷、黄瓜鱼、石斑鱼等鱼类细菌性烂鳃病、胃肠病、链球菌感染、弧菌病、赤皮病及皮肤真菌感染治愈率达93%以上,效果十分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防治鱼病的洗液,包括冬桑叶、防风、当归、首乌、石柱参、羌活、黑以干、薄荷、银杏叶、夜交藤、透骨草、硬脂酸甘油脂、椰子油二乙醇酰胺、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冬桑叶15份,防风10份、当归25份、首乌50份、石柱参10份、羌活25份、黑以干25份、薄荷15份、银杳叶15-25份、夜交藤15-20份、透骨草15-25份、硬脂酸甘油脂25份、椰子油二乙醇酰胺56份、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180份、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份、乙二胺四乙酸3份、氯化钠适量。本发明的制配方法是首先将中药材洗净放在器皿里加入药材重量两倍左右的清水,中火堡至一半重量时,倒出药汁,再往药渣里加入一倍的清水,堡四分之一时,倒出药汁,将两次药汁混和,慢火浓缩到一定浓度时,将药计倒在一宽口的器皿中,然后将化学材料一齐倒在中药计中搅拌均匀而成洗液。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鱼病的洗液,包括冬桑叶、防风、当归、首乌、石柱参、羌活、黑以干、薄荷、银杏叶、夜交藤、透骨草、硬脂酸甘油脂、椰子油二乙醇酰胺、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其特征在于各成份的重量份如下冬桑叶15-18份,防风10-20份、当归25-28份、首乌50-60份、石柱参10-15份、羌活25-30份、黑以干25-35份、薄荷15-25份、银杳叶15-25份、夜交藤15-20份、透骨草15-25份、硬脂酸甘油脂20-25份、椰子油二乙醇酰胺56-66份、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180-200份、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10-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3-5份、氯化钠适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治鱼病的洗液,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份如下冬桑叶15-18份,防风10-20份、当归25-28份、首乌50-60份、石柱参10-15份、羌活25-30份、黑以干25-35份、薄荷15-25份、银杏叶15-25份、夜交藤15-20份、透骨草15-25份、硬脂酸甘油脂20-25份、椰子油二乙醇酰胺56-66份、月桂醇聚氯乙烯醚硫酸钠180-200份、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乙内酯10-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3-5份、氯化钠适量。本发明由于是选用有抗细菌、抗原虫、抗真菌特强的中西药物为原料,经专门工艺制成的鱼用沐浴露,组方搭配合理,使用安全无公害、无残留物质,鱼类经沐浴从鱼体外吸收,而且本发明经磁化而可激活磷脂酶,蛋白酶的活性,会更易被鱼体吸收,故能发挥最佳效应。
文档编号A61P31/00GK1977901SQ20051004792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白杨 申请人:白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