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905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独一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药物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是指一种以独一味为主药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是藏、蒙、纳西等民族民间草药,具有止血、镇痛、活血化瘀、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我国一千多年前的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就已有记载。独一味生长于海拔2700~4500m的高山草甸、河滩等处。主产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藏医将其用于骨髓炎、关节黄水病、骨折、跌伤、枪伤等。
近年来,随着对民族药开发的不断深入,研制了独一味的胶囊、片剂等剂型,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该药在止血镇痛消炎等方面的独到疗效,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目前独一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功效已得到证实和应用1.止血、镇痛和抗菌消炎。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国内数家大医院、上千例病患者的使用证明,独一味片剂和胶囊对手术后疼痛,炎性疼痛及损伤性疼痛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止痛总有效率93.35%,对妇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的出血性疾病止血总有效率87.9%,而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药理实验证实其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但较常用抗菌素弱。临床观察亦表明,使用独一味的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和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该药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使用安全。用于镇痛的药用植物主要是罂粟类、莨菪类、毛茛类原药,其中罂粟类具有较强的成瘾性,而莨菪类与毛茛类又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独一味属于唇形科植物,唇形科植物的毒副作用一般较小,且兼有止血、镇痛和抗感染作用,这在所有天然药物中都是难能可贵的。关于独一味的止血和止痛机理,目前研究认为,由于该药内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甙元、皂甙、环烯甙等有活血化瘀作用,并能促进巨核细胞增生、提升外周血血小板数和提高人体痛觉阈值有关。
2.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的实验表明,独一味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E-花环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表明独一味有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临床用此药单味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另外,也试用于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发现有扶正固本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好苗头,有待进一步深入。同类制剂已上市的有独一味片、独一味胶囊均为药典标准的品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剂型独一味滴丸。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剂型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施。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其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为独一味5%-60%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40%-95%。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其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也可以为独一味30%-40%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60%-70%。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其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最佳为独一味38%-40%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58%-62%。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独一味提取物细粉与基质辅料的重量比还可以为1∶1.5。
而基质辅料则可以是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二者所组合而成,二者所组合时其重量比为30%-60%/40%-70%。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具体主要是取独一味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70%,静置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在80℃以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然后取独一味细粉加辅料稀释剂混合后掺入加热熔融化的聚乙二醇类辅料混匀,移送熔融的混合药液进滴丸机在温度70℃以上滴制,药液滴至二甲基硅油或液状石蜡冷却剂冷却,除去二甲基硅油或液状石蜡冷却剂,选丸。
其中步骤(1)所述的熔融温度和滴制温度为70℃-105℃,优选为75℃-90℃,最佳为80℃。
步骤(3)所述的冷却剂优选为二甲基硅油。
步骤(3)所述的冷却剂温度为5℃-25℃;优选为7℃-20℃,最优为9℃-15℃。
步骤(1)为取独一味粉末加入助溶剂助溶后再与辅料加热成熔融物混合。
步骤(3)所述的冷却剂优选为二甲基硅油。
步骤(4)所述的是用石油醚洗涤除去二甲基硅油,选丸。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首先,是以水为提取溶媒,水溶性成分在胃肠道中吸收和呈效较好,理论生物利用度也较高;其次滴丸剂整洁、美观、易吞服,是较易被接受的剂型;再是,因为滴丸是一种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滴制而成的球形丸剂,其有效药物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在基质中,形成均匀的固体分散体,可保证单剂量给药准确,药物微粒包埋在基质中,隔绝空气,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药物与基质共熔后使药物均匀地分散在基质中,冷凝成极细的结晶,缩短了溶解、吸收时间,加快了发挥疗效的速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是在常规滴丸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滴丸基质及辅料与主药的配比剂量和制备过程中的各种温度经过多次实验研究优选,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无有害残留的特点。
药理毒理独一味胶囊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止血作用、提高特意性和非特意性免疫功能、对痢疾杆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a显著的镇痛作用独一味胶囊能明显延长痛反应出现时间。b止血作用独一味胶囊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c抑菌作用独一味对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产气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但较常用抗生素弱。d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独一味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E-花环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表明独一味有显著提高非特意性免疫和特意性细胞免疫的作用。e其他独一味对小鼠移植性艾氏癌(EC)有抑制作用,并对荷瘤动物脾重有使增加的趋势。毒理学试验证实独一味胶囊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均未观察到任何毒性反应或异常变化,说明该药物非常安全,可以长期服用。
适用症侯独一味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能。可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临床多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症见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现代医学认为血瘀的本质是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本品具有较好的镇痛、止血、抗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此采用本品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对本发明并没有限制。
实施例一将独一味药材1000g,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减压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细粉。
制丸时将PEG4000与PEG6000按1∶1.5混合,90℃熔融,充分混匀,然后再加入干膏粉(干膏粉与基质比为1∶1.5),搅拌均匀。以甲基硅油作冷却液,冷却剂温度为20℃。料罐温度90℃,滴头温度90℃,内径2.7mm,滴速40~50滴/min,滴头至液面距离为3cm,滴制成丸,洗除冷却剂,整粒,即得。
实施例二取独一味1500g,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70%,静置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在80℃以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然后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1000g、聚乙二醇4000 5700g、聚乙二醇6000 133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70℃保温10分钟,滴入10±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三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6000g、聚乙二醇4000 2400g、聚乙二醇6000 16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75℃保温10分钟,滴入20±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四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1500g、聚乙二醇4000 4675g、聚乙二醇6000 3825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10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五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1000g、聚乙二醇4000 1400g、聚乙二醇6000 26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0℃保温10分钟,滴入12±3℃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六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5000g、聚乙二醇4000 2500g、聚乙二醇6000 25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90℃保温10分钟,滴入20℃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七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3000g、聚乙二醇4000 3150g、聚乙二醇6000 385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95℃保温10分钟,滴入10±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八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500g、聚乙二醇4000 95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10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九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500g、聚乙二醇6000 95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10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十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6000g、聚乙二醇4000 40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10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十一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6000g、聚乙二醇6000 40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10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十二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2000g、聚乙二醇4000 8000g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10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十三按配方比例称取独一味粉末4000g、聚乙二醇6000 6000g。将独一味粉末加入与适量助溶稀释剂乙醇搅匀后,再将其加入经水浴融化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中混匀,移至滴丸机中,于温度85℃保温分钟,滴入12±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成丸,收集滴丸,用石油醚洗去冷却剂,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独一味滴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所制成的独一味提取物细粉5%-60%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4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一味滴丸,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为独一味提取物细粉30%-40%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一味滴丸,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为独一味提取物细粉38%-42%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58%-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一味滴丸,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类基质辅料是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二者组合而成,二者所组合时其重量比为3 0%-60%/4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取独一味提取物细粉加稀释剂混合后掺入加热熔化的辅料中混匀;(2)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在温度70℃以上滴制;(3)药液滴至二甲基硅油或液状石蜡冷却剂冷却;(4)除去二甲基硅油或液状石蜡冷却剂,选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独一味提取物细粉与基质辅料的(重量比还是体积比)为1∶1.5(1.5上下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熔融温度和滴制温度为70℃-105℃,优选为75℃-90℃,最佳为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冷却剂优选为二甲基硅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冷却剂温度为5℃-25℃;优选为7℃-20℃,最优为9℃-15℃。
10.根据权利要求9任何一项所述的独一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是用石油醚洗涤除去二甲基硅油,选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独一味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原料的组份和重量配比所制成的独一味5%-60%,辅料40%-95%。其中辅料选用聚乙二醇类或其组合,制备工艺是将独一味经助溶剂稀释后与加热成熔融状的辅料混合,移入滴丸机滴制,滴入二甲基硅油冷却剂冷却而成。本发明的滴丸崩解时间短,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常规滴丸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滴丸基质及辅料与主药的配比剂量经过多次实验研究优选,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无有害残留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29/00GK1733269SQ20051006037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8日
发明者王天亮, 樊雪君, 王永华 申请人:浙江天一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