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72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蜗杆驱动蜗轮,达到多种揉捏按摩效果的新颖结构形态的按摩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按摩器,特别是针对一种具备延着二相对圆周旋移路径动作的按摩构件空间型态而言,此种传统型态是如台湾专利公报第238543号及第435223所揭示,一般是运用蜗杆驱动二相对配置的蜗轮作相对旋转运动,令蜗轮上所偏心组设的揉捏组件行圆周形旋移运动,以产生按摩作用,目前此种动作方式及其组配型态一般是组装于按摩椅具的颈部按摩部位,亦或是以独立的座体型式呈现,其主要缺陷在于它仅能产生单一部位的揉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通过蜗杆及蜗轮的驱动组配型态,使其达到诸如背部捶打式、背部滚动式、脚踏式等多种按摩效果的系列按摩器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按摩器结构,其包括有座体的内部形成一组装空间,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含有一座体,包括基座及罩扣于该基座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一导向装置,由两个平行之导轨设置于基座中部;一移动座,悬置于导向装置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由组设于基座与防护罩之间的动力设备、传动组件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按摩组件组成;其中移动座套装于座体底部的导向装置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所述移动座包含有马达、其输出轴端组设有蜗杆、枢设于移动座组装空间内呈相对配置且分别与马达的蜗杆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蜗轮轴上端套装于按摩组件转动架中端的轴孔,蜗轮轴的下端套装一小齿轮,小齿轮的一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间齿轮相啮合,大齿轮下面的小齿轮再与一齿条啮合,按摩组件转动架中端轴孔的两侧对称设有的固定座上分别装有按摩头。
所述移动座包含有呈合适角度配置的两个马达、每个马达均在其输出轴端组设有蜗杆、枢设于移动座组装空间内呈相对配置且分别与两个马达的蜗杆啮合而被其同步传动的蜗轮、蜗轮轴的上端分别装入各按摩组件转动架的中端轴孔,二蜗轮的下端分别套装一小齿轮,该小齿轮的一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间齿轮啮合,大齿轮下面的小齿轮再与一齿条啮合,按摩组件转动架中间轴孔的两侧对称设置的转动架内分别装有按摩头,座体内设有一用于控制两组按摩组件同步或单独运行的控制电路。
所述按摩头呈磨菇状,高、低两按摩头成对地安装于一转动架位于其轴孔的两端。
所述导轨的侧边设有若干个移动座行程开关。
基座的背面设有一供定位销插套并可卡制移动座移动的定位孔,按摩器的电源线外接头穿设于定位销的中孔且卡制于定位销的内端。
所述移动座由一基座、装于该基座前端凹槽内的马达、马达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与该蜗杆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基座导轨侧边设置的齿条、分别啮合于蜗轮与齿条之间的传动齿轮、基座后端设有的支承片、支承片的两侧分别凸设可卡入导轨凹槽并沿其移动的栓轴、该支承片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按摩组件底端定位的凹坑、移动座悬套的曲线状导轨组成。
按摩组件由两个对称的滚轮、各滚轮两端的轮轴铰接的支架、支架插套组成。
所述移动座由支承板、支承板底部对称设置嵌套于曲线导轨的凹槽、叠套于该支承板上的基座、基座上组设的马达、马达的前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与蜗杆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蜗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与导轨上的凸齿相啮合的小齿轮、分别啮合小齿轮与传动齿轮的中间齿轮、马达的后输出轴端分别装有的导按片和连接一按摩头的偏心轮、由两个按摩头呈跷跷板连接的捶打结构组成。
所述移动座包含基座、基座上设置的马达、马达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分别在该蜗杆上、下端啮合并被其同步传动的蜗轮、啮合导轨齿条与蜗轮的中间齿轮、蜗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轮轴连接的偏心轮、偏心轮上的偏心位置凸设的组接栓轴、该组接栓轴接于转动片的中端、转动片的一延伸端装有按摩片,转动片的另一延伸端凸设一转动轴,该转动轴枢套于导向块中间开设的月牙形导向槽内,防护罩上对称开有供按摩片分别延伸于外部的凹槽。
按摩片由呈弧形弯折的本体、本体表面梳化的若干块圆形胶片组成。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的传动驱动按摩头转动,以及配合基座内的导轨及齿条实现移动座在基座内的移动,曲线状导轨仿人体背部曲线制造,能较好地模仿人工按摩的动作达到人工按摩的仿真效果。
2.多部位的揉捏按摩效果均可达到较佳的使用舒适性。
3.可根据不同需要调整按摩器的工作频率,达到柔和按摩的效果。
4.停用时,在按摩器具上加设定位销以卡制移动座,避免移动座移动,便于搬运、存放,且可防止意外通电工作,安全性高。


图1是本发明双驱动马达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驱动马达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驱动马达移动座的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单驱动马达的按摩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单驱动马达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单驱动马达移动座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单驱动马达的按摩器背部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背部滚动式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背部捶打式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结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脚踏式背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结构分解图。
图14是本发明脚踏式背部按摩器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图1、图2、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该按摩器结构包含有由基座10及罩扣于该基座10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12构成的座体1;基座10中部设置的数条平行之导轨131构成导向装置13,悬置于导向装置13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的移动座3由组设于基座11与防护罩12之间的马达4、传动组件5及设置于防护罩12上的按摩组件6组成;所述移动座3包含有呈合适角度配置的两个马达4、马达4′、每个马达均在其输出轴端组设有蜗杆51、51′、枢设于移动座3组装空间内呈相对配置且分别与马达4、马达4′的蜗杆51、51′啮合而分别被其同步传动的蜗轮52、52′、蜗轮轴52′的上端分别装于各按摩组件转动架62的中端轴孔611,蜗轮52的下端套装一小齿轮53,该小齿轮53的一侧装有大齿轮54,大齿轮54′与小齿轮53之间通过一中间齿轮55啮合,大齿轮54下面的小齿轮再与齿条17啮合,按摩组件转动架中间轴孔611的两侧对称设置的转动架62内分别装有按摩头61、61′。按摩头61、61′呈磨菇状,高、低两按摩头61、61′成对地安装于一转动架62位于其轴孔611的两端。
使用过程接通马达4、4′的电源,随即马达4、4′的电源转动而分别驱动蜗杆51、蜗轮52传动系及蜗杆51′、蜗轮52′传动系工作,连接马达4、4′输出轴的蜗杆51、51′驱动其两侧的蜗轮52、52′旋转。其中,通过固连蜗轮52′的中轴带动其外端上的转动架62、62′转动,随即安装在转动架62、62上的高低按摩头61、61′跟随转动架62、62′转动,同时高低按摩头61、61也在自转。当人体背部靠在高低按摩头61、61′上时,即有一种犹如人手指压按背部的感觉。两个蜗轮52、52′的转向相反,且两转动架62、62′上的高低按摩头61、61′为相对设置,使得按摩工作时有轻重力度的感觉,达到仿真人手按摩背部的功效。在蜗轮52转动的同时,另有一个蜗轮还通过小齿轮53、中间齿轮55减速传至大齿轮54上,大齿轮54上的小齿轮啮合相应基座10内的固定齿条17,驱动移动座3在人体背部上直线移动,实现仿真人手按摩的移动方式,导轨131供移动座3导向,使其移动平稳、顺滑,两马达4、4′受按摩器上的电路控制,可以实现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以达到多种按摩效果。
图4、图5、图6、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该按摩器结构包含有由基座11及罩扣于该基座11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12构成的座体1;基座10中部设置的数条平行之导轨131构成导向装置13,悬置于导向装置13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的移动座3由组设于基座11与防护罩12之间的马达4、传动组件5及设置于防护罩12上的按摩组件6组成;所述移动座3包含有马达4、其输出轴端组设有蜗杆51、枢设于移动座3组装空间内呈相对配置且分别与马达的蜗杆51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52、52′、蜗轮轴上端套装于按摩组件转动架62中端的轴孔611,按摩组件转动架中端轴孔611的两侧对称设有的固定座612上分别装有高低按摩头61、61′。所述的高低按摩头61、61′呈磨菇状,高、低两按摩头61、61′成对地安装于一转动架62位于其轴孔611的两端。基座10的背面设有一供定位销14插套并可卡制移动座3移动的定位孔15,按摩器的电源线16外接头穿设于定位销14的中孔且卡制于定位销14的内端。从而使用时需要先拔出定位销14,恢复移动座3自由移动之状态方可插接电源,安全性高,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定位销14拔出后,基座10背面相应位置有一遮盖片19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遮盖定位孔15,呈密封状,防止其它物件由定位孔15落入而影响移动座3移动。转动架62安装在蜗轮52的中轴上。其中一蜗轮52′上还固连有一小齿轮53,该小齿轮53与一中间齿轮55啮合,该侧的蜗轮52′的转动通过小齿轮53、中间齿轮55减速传至一大齿轮54上,大齿轮54上固设一小齿轮与基座10内的固定齿条17啮合。基座10内沿移动座3移动的路线上设置有数个行程开关18,利用行程开关18的通断实现移动座3多位置停顿,便于使用者对不同部位的按摩。
使用过程接通马达4的电源,随即马达4转动而驱动蜗轮、蜗杆传动系工作,连接马达4输出轴的蜗杆51驱动其两侧的蜗轮52、52′旋转。这时,通过固连蜗轮52、52′的中轴带动其外端上的转动架62转动,随即安装在转动架62上的高低按摩头61、61′跟随转动架62转动,同时高低按摩头61、61′也在自转。当人体背部靠在高低按摩头61、61′上时,即有一种犹如人手指压按背部的感觉。两个蜗轮52、52′的转向相反,且两转动架62上的高低按摩头61、61′为相对设置,使得按摩工作时有轻重力度的感觉,达到仿真人手按摩背部的功效。在蜗轮52转动的同时,有一个蜗轮52′还通过小齿轮53、中间齿轮55减速传至大齿轮54上,大齿轮54上的小齿轮啮合相应基座10内的固定齿条17,驱动移动座3在人体背部上直线移动,实现仿真人手按摩的移动方式,导轨131供移动座3导向,使其移动平稳、顺滑。
图8、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该按摩器结构包含有由基座11及罩扣于该基座11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构成的座体;基座10中部设置的两个平行之导轨131构成导向装置13,悬置于导向装置13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的移动座3由组设于基座11与防护罩之间的马达4、传动组件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按摩组件6组成;所述移动座3由一基座11、装于该基座11前端凹槽141内的马达4、马达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51、与该蜗杆51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52、基座导轨131侧边设置的齿条17、分别啮合于蜗轮52与齿条17之间的传动齿轮55、基座11后端设有的支承片142、支承片142的两侧分别凸设可卡入导轨凹槽1311并沿其移动的栓轴1421、该支承片142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按摩组件6底端定位的凹坑1422、移动座3悬套的曲线状导轨131组成。按摩头61、61′位于座体1的顶板上,按摩组件6由两个对称的滚轮62、62′、各滚轮62、62′两端的轮轴铰接的支架63、63′、支架插套64、64′组成。滚轮62、62′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如圆柱、齿轮形。支架63、63′的主轴穿设于座体顶板143的通孔1431内,并固定在顶板下面的支承片142上,支承片142是活动的,按摩头61、61′随支承片142的上下运动而一起运动。齿条17的外侧设有与人体背部的曲线相似的导曲线形轨131,导轨131上相邻齿条17的一侧上设有曲线形凹槽51,支承片两端的栓轴1421分别卡在两片导轨131的凹槽1311内。
使用过程马达4启动后,蜗杆51传动至蜗轮52,再由蜗轮52传动至传动齿轮55,传动齿轮55即与固设有基座10上的齿条17产生相对运动,所以传动齿轮55沿着齿条17来回移动,而传动齿轮55是固定在移动座3上的,所以移动座3也同时沿齿条17来回移动,齿条17与传动齿轮55相啮合,所以移动座3来回移动时不会晃动(还可以在移动座3的底板上开设凹槽,并在基座10上设相应的轨道,这样就可使移动座3运动时更稳固),此时,按摩头61、61′随移动座3而动。支承片142沿着导轨131上的凹槽1311运动,凹槽1311是曲线形的,所以按摩头61、61′的运动是沿人体背部曲线的曲线运动。这时设在移动座3顶端的按摩头61、61′对人体进行按摩,支架63、63′可旋转,所以滚轮62、62′可以在不同位置自动旋转到最合适的角度滚动,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使用者使用时不用刻意的坐直,只需保持普通的坐姿即可,滚轮62、62′是贴合人体的背部对人体进行按摩的,这样,使用者就会感觉舒适,使用者便会全身放松,使按摩效果达到最佳。也可以在支承片142下方设凹槽1421,导轨131嵌在该凹槽1421内,这样当移动座3来回移动时,可保持其运动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不采用齿条17和导轨131配合,可直接在导轨131上设凸齿17′,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图10、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该按摩器结构包含有由基座11及罩扣于该基座11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构成的座体;基座10中部设置的数个平行之导轨131构成导向装置13,悬置于导向装置13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的移动座3由组设于基座11与防护罩之间的马达4、传动组件5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按摩组件6组成;所述移动座3由支承板142、支承板142底部对称设置嵌套于曲线导轨131的凹槽1311、叠套于该支承板142上的基座11、基座11上组设的马达4、马达4的前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51、与蜗杆51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52、蜗轮52相啮合的传动齿轮54、与导轨131上的凸齿1311相啮合的小齿轮53、分别啮合小齿轮53与传动齿轮54的中间齿轮55。马达4的后输出轴端分别装有的导接片41和连接一按摩头61的偏心轮42、由两个按摩头61、61′呈跷跷板连接的捶打结构6组成。
捶打结构6的连接杆62为弧形,中部开设有通孔63,一横轴64穿过该通孔63固定在移动座3上的基座10上,捶打机构3可绕该轴64左右摆动。与人体背部曲线相似的曲线形导轨131固定在基座10上,导轨131上设有与其曲线相似的一列凸齿1311,传动齿轮54下端的小齿轮53的下端齿与导轨131上的凸齿1311啮合。
使用过程马达4启动后,它的一个输出端带动蜗杆51、蜗轮52开始运转,由于马达4的转速很快,所以传动齿轮54比蜗轮52大,起到减速的作用,传动齿轮54下端固定的小齿轮53则与其啮合的导轨131产生两种运动,一是沿基座10作平面的直线运动,一是沿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它带动移动座3沿曲线排列的凸齿1311来回移动;所以设置了多级齿轮传动,以起到减速的作用。小齿轮53下端与其旁边的导轨131上的曲线排列的凸齿1311啮合,带动移动座3沿基座10作复合运动,其一是沿基座10作来回直线运动,其二是沿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马达4的另一输出端带动导接片41旋转,与导接片41连接的偏心轮42产生上、下振动、左右摆动的复合运动,偏心轮42又是与捶打机构6连接一在起的,所以按摩机构是一个在竖直方向绕其中心固定轴作上、下振动、在水平方向上轻微摆动的复合运动。捶打机构6上方设有一防护罩12,该防护罩12固定在移动座3上,在防护罩12对应按摩头61、61′的位置开通孔使按摩头61、61′能够透过通孔对人体进行按摩。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增加移动座3移动时的稳定性一、移动座3底部开孔,基座11上开设凹槽,带直杆的滚轮置于凹槽内,滚轮的直杆套设在移动座3底部的孔内(图未示);二、移动座3底部开孔,基座11上设凸条,一开设有与凸条相对应的凹槽的支承板142置于移动座3底部,凸条卡嵌在凹槽内,支承板142上设有直杆1421,直杆1421套设在移动座3底部的孔内。由于导轨131本身就是曲线形,所以不需要刻意坐得很直,自然放松就可以,移动座3的曲线式移动使捶打机构6能够对人体的背部进行捶打。
图12、图13、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
该按摩器结构包含有由基座11及罩扣于该基座11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构成的座体;基座10中部设置的两个平行之导轨构成导向装置,悬置于导向装置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的移动座3由组设于基座11与防护罩12之间的马达4、传动组件5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按摩组件6组成;所述移动座3包含基座10、基座10上设置的马达4、马达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51、分别在该蜗杆51上端、侧端啮合并被其同步传动的蜗轮52、啮合导轨齿条17与蜗轮52的中间齿轮53。蜗轮54的两端分别通过轮轴连接的偏心轮42、偏心轮42上的偏心位置凸设的组接栓轴422、该组接栓轴422接于转动片65的中端、转动片65的一延伸端装有按摩片651,按摩片651由呈弧形弯折的本体6511、本体6511表面梳化的若干块圆形胶片6512组成。转动片65的另一延伸端凸设一转动轴652,该转动轴652枢套于导向块653中间开设的月牙形导向槽6531内,防护罩12上对称开有供按摩片651分别延伸于外部的凹槽121。马达4的输出端连接一蜗杆51,蜗杆51与传动机构的蜗轮52及传动齿轮54啮合,固定在蜗轮52上的小齿轮53与传动齿轮51啮合,由于马达4的转速较大,而按摩时有一个接触过程,为不让人感到太突然,所以设置了多级齿轮传动,以起到减速的作用。按摩片651上面可以设置圆形胶片6512,以达到对穴位的按摩,转动片65与按摩片651是近乎垂直连接,偏心轮42上设有一组接栓轴422,所以按摩片651可以随偏心轮42一起转动;组接栓轴422与转动片65的连接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要实现按摩片651在某一固定的曲线槽6531内往复运动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使两个按摩片651能够顺次到达它们的最高点,对人体进行按摩,可以调节偏心轮42,使它们的转轴不再同一高度上,并调节按摩片651,使其转动片65末端的组接栓轴422稳定的嵌于导向块653的槽6531内。
使用过程马达4带动蜗杆51转动,蜗杆51分别带动传动机构5运转,传动机构5通过蜗轮51上的小齿轮53,蜗轮52上的小齿轮与传动齿轮53把转速降下来,使移动座3沿齿条17正常移动;通过偏心轮42带动两个按摩片651作圆周转动,由于转动片65末端的组接栓轴422嵌在导向块653的弧形槽6531内,所以按摩片651的运动受到限制,不再是圆周运动,而是沿着与槽6531相似的某段弧线内作往复运动,偏心轮42上的转轴是穿在转动片65上的孔内的,所以不会出现卡死现象,这样一来,两个按摩片651轮流对人体进行按摩,就像人工“踩背”一样。为了增加移动座3移动时的稳定的性,可以在基座10上设置导轨131,基座10底板上设有凹槽,导轨131嵌在凹槽内(图中未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该按摩器结构,其包括有座体的内部形成一组装空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座体,包括基座及罩扣于该基座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一导向装置,由两个平行之导轨设置于基座中部;一移动座,悬置于导向装置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由组设于基座与防护罩之间的动力设备、传动组件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按摩组件组成;其中移动座套装于座体底部的导向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含有马达、其输出轴端组设有蜗杆、枢设于移动座组装空间内呈相对配置且分别与马达的蜗杆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蜗轮轴上端套装于按摩组件转动架中端的轴孔,蜗轮轴的下端套装一小齿轮,小齿轮的一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间齿轮相啮合,大齿轮下面的小齿轮再与一齿条啮合,按摩组件转动架中端轴孔的两侧对称设有的固定座上分别装有按摩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含有呈合适角度配置的两个马达、每个马达均在其输出轴端组设有蜗杆、枢设于移动座组装空间内呈相对配置且分别与两个马达的蜗杆啮合而被其同步传动的蜗轮、蜗轮轴的上端分别装入各按摩组件转动架的中端轴孔,二蜗轮的下端分别套装一小齿轮,该小齿轮的一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分别通过一中间齿轮啮合,大齿轮下面的小齿轮再与一齿条啮合,按摩组件转动架中间轴孔的两侧对称设置的转动架内分别装有按摩头,座体内设有一用于控制两组按摩组件同步或单独运行的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呈磨菇状,高、低两按摩头成对地安装于一转动架位于其轴孔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侧边设有若干个移动座行程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座的背面设有一供定位销插套并可卡制移动座移动的定位孔,按摩器的电源线外接头穿设于定位销的中孔且卡制于定位销的内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由一基座、装于该基座前端凹槽内的马达、马达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与该蜗杆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基座导轨侧边设置的齿条、分别啮合于蜗轮与齿条之间的传动齿轮、基座后端设有的支承片、支承片的两侧分别凸设可卡入导轨凹槽并沿其移动的栓轴、该支承片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按摩组件底端定位的凹坑、移动座悬套的曲线状导轨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摩组件由两个对称的滚轮、各滚轮两端的轮轴铰接的支架、支架插套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由支承板、支承板底部对称设置嵌套于曲线导轨的凹槽、叠套于该支承板上的基座、基座上组设的马达、马达的前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与蜗杆啮合而被其传动的蜗轮、蜗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与导轨上的凸齿相啮合的小齿轮、分别啮合小齿轮与传动齿轮的中间齿轮、马达的后输出轴端分别装有的导按片和连接一按摩头的偏心轮、由两个按摩头呈跷跷板连接的捶打结构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含基座、基座上设置的马达、马达输出轴端组设的蜗杆、分别在该蜗杆上、下端啮合并被其同步传动的蜗轮、啮合导轨齿条与蜗轮的中间齿轮、蜗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轮轴连接的偏心轮、偏心轮上的偏心位置凸设的组接栓轴、该组接栓轴接于转动片的中端、转动片的一延伸端装有按摩片,转动片的另一延伸端凸设一转动轴,该转动轴枢套于导向块中间开设的月牙形导向槽内,防护罩上对称开有供按摩片分别延伸于外部的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摩片由呈弧形弯折的本体、本体表面梳化的若干块圆形胶片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蜗杆及蜗轮的驱动组配型态,使其达到诸如背部捶打式、背部滚动式、脚踏式等多种揉捏按摩效果的新颖结构形态的按摩器结构。该按摩器结构包含有由基座及罩扣于该基座而形成组装空间的防护罩构成的座体;设置于基座中部由两个平行之导轨构成的导向装置;悬置于导向装置上并可沿其区间移动的移动座由组设于基座与防护罩之间的动力设备、传动组件及设置于防护罩上的按摩组件组成;移动座套装于座体底部的导向装置上。
文档编号A61H7/00GK1771892SQ20051006710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1日
发明者江奇武 申请人:武济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