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786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用经皮给药贴片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和创伤保护、膏药治疗等各种药物经皮给药的载体,和诊断检查的感应贴片等载体等。
背景技术
早期医用贴片剂以氧化锌橡皮膏为代表,是以棉纱为底材,氧化锌等为粘合剂涂胶而成,其透气性、抗敏性、粘着性已不再适应现代化发展;外国医用经皮给药贴片剂多以化学合成纤维为控释膜,但其成本高、抗敏性低、储药少、药物分子大小受限制,释放药物不均,影响药效。
目前磁性控制释药系统只是将药物植入体内,再加上外部磁场,其缺陷主要有两点一是植入体内磁粒的代谢问题,磁粒不能被生物降解,易凝结引起栓塞;二是其需要外界触发磁场和专业人员,造成病人使用不便,费用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医用贴片剂储药少、透气性差、成本高、抗敏性低、释放药物不均等问题,和目前磁性控制释药系统植入体内磁粒的不能代谢、需要外界触发磁场和专业人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使其不但储药多、透气性好、成本低、抗敏性高,而且使得磁性微粒不用进入人体内,在皮肤表层即可自动发挥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功能,让病人使用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1960年Freeman M W、1963年Meyer P H、1978年Widder K J、1980年加藤哲郎报道<100nm的磁性微粒可以进入人体血管,故本发明将直径>100nm的磁性材料混和于药物凝胶中,作用于体外。根据Weitschies W设计的磁测定方法,本发明使磁性材料药物凝胶通过低频脉冲磁场,使得其磁感应强度0.01-0.3T并有记忆脉冲频率。根据朱盛山主编的《药物新剂型》巴布剂基质原料性能选择本发明的透皮促进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胶粘剂,并根据通过皮肤药物累积量与时间的关系公式M=Dc(t-h*h/6D)/h,其中M为药物累积量、D为药物在皮肤的扩散系数、c为皮肤最外层组织的药物浓度、t为时间、h为皮肤厚度,计算有效药物量,并根据药物在皮肤的吸收率,计算出所需药物总量。根据各种基质原料物化性质,设计药膏的炼和顺序及时间。为达到透气性好、粘度适当的性能,本发明采用30-60g/m2的无纺布或人造棉,涂胶厚度在0.5-5mm,透气度>60%,剥离黏着力>14N。因人体最大皮肤吸收面积<60cm2,故本巴布剂切割后有效药物面积均要小于该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药物能够在体外被磁控脉冲吸收,且储药量大,抗敏性高,而且还有磁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式是根据主要药物性能选择不与药物等基质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且对皮肤无毒副作用的直径>100nm磁性颗粒。如选择低磁强度表面治疗量,其磁性材料为轻稀土合金等磁粉,比重约为4.0g/cm3,每平米加入量为0.5-5.0mg,添加入药膏中搅拌;如选择高磁强度表面治疗量,其磁性材料为重稀土铁合金等磁粉,比重约为7.0g/cm3,每平米加入量为0.7-7.0mg,添加入药膏中搅拌。
根据主要药物性能选择不与药物等基质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且对皮肤无毒副作用的透皮促进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胶粘剂。首先根据通过皮肤药物累积量与时间的关系公式M=Dc(t-h*h/6D)/h,其中M为药物累积量、D为药物在皮肤的扩散系数、c为皮肤最外层组织的药物浓度、t为时间、h为皮肤厚度,计算有效药物量,并根据药物在皮肤的吸收率,计算出所需药物总量。一般所采用的透皮促进剂采用药物浓度为1%-10%的月桂氮卓酮和3%-18%的丙二醇或2%-10%的2-吡咯烷酮等。保湿剂采用10%-60%的丙二醇或甘油等。赋形剂采用占药物5%-20%的高岭土或0.1%-0.4%氧化锌等。软化剂采用占药物1%-10%的蓖麻油或其他油脂。胶粘剂采用5%-25%丙烯酸类压敏胶或甲基纤维素等。
根据主要药物和透皮促进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胶粘剂物化性能决定其炼和顺序、时间及温度控制。首先将大部分丙烯酸类压敏胶或甲基纤维素等胶粘剂在40-60℃下加水溶解,并加入高岭土或氧化锌等赋形剂搅拌成透明胶体;然后将剩余部分丙烯酸类压敏胶或甲基纤维素等胶粘剂在60-75℃下溶解于丙二醇或甘油等保湿剂中,并加入蓖麻油等软化剂和磁粉搅拌;并将两种胶体逐步混和搅拌均匀。根据主要药物性能在25-40℃下溶解于水或丙二醇,并加入透皮促进剂搅拌成膏状;最后将主药溶液逐渐加入胶粘剂凝胶中搅拌均匀30分钟。
根据主要药物单位面积治疗量,将药膏均匀涂于30-60g/m2的无纺布或人造棉表面,涂胶厚度在0.5-5mm,透气度>60%,剥离黏着力>14N。根据主要药物和透皮促进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胶粘剂物化性能决定其背衬层为聚乙烯薄膜或玻璃纸、铝箔等,滚压为贴片。如需要低磁强度表面治疗量,其磁性材料为轻稀土合金等磁粉,通过外加磁场强度0.05-1T,磁化后磁感应强度0.01-0.1T;如选择高磁强度表面治疗量,其磁性材料为重稀土铁氧合金等磁粉,通过外加磁场强度0.5-3T,磁化后磁感应强度0.1-0.3T。其中外加磁场均为低频脉冲磁场,频率为1Hz-100Hz。
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将其切割为不同宽度,小于60cm2的贴片剂。紫外线照射消毒,包装后即可使用。在20℃、相对湿度50%条件下可储藏两年。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是以粉碎基质原料、加热软化、加主药搅拌、炼和、软化涂胶于底材、磁化、加背衬裁剪、消毒等工艺流程制成,其特征是将直径>100nm的磁性小颗粒加入透皮促进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胶粘剂的凝胶中搅拌,均匀涂胶后加以低频脉冲磁场,使其磁化为磁感应强度0.01-0.3T并有记忆脉冲频率的药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其所采用的磁性小颗粒直径>100nm。如选择低磁强度表面治疗量,其磁性材料为轻稀土合金等磁粉,比重约为4.0g/cm3,每平米加入量为0.5-5.0mg,外加磁场强度0.05-1T,磁化后磁感应强度0.01-0.1T;如选择高磁强度表面治疗量,其磁性材料为重稀土铁氧合金等磁粉,比重约为7.0g/cm3,每平米加入量为0.7-7.0mg,外加磁场强度0.5-3T,磁化后磁感应强度0.1-0.3T。低频脉冲磁场频率为1Hz-1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其所采用的透皮促进剂采用浓度为1%-10%的月桂氮卓酮和3%-18%的丙二醇或2%-10%的2-吡咯烷酮等、保湿剂采用10%-60%的丙二醇或甘油等、赋形剂采用占药物5%-20%的高岭土或0.1%-0.4%氧化锌等、软化剂采用占药物1%-10%的蓖麻油或其他油脂、胶粘剂采用5%-25%丙烯酸类压敏胶或甲基纤维素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其炼和顺序、时间及温度控制,首先将大部分丙烯酸类压敏胶或甲基纤维素等胶粘剂在40-60℃下加水溶解,并加入高岭土或氧化锌等赋形剂搅拌;然后将少量胶粘剂等保湿剂在60-75℃下溶解于丙二醇或甘油等保湿剂中,并加入蓖麻油等软化剂和磁粉搅拌;将两种胶体逐渐混和搅拌均匀;根据主要药物性能在25-40℃下溶解于水或丙二醇,并加入透皮促进剂搅拌;最后将主药逐渐加入胶粘剂凝胶中搅拌均匀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其涂胶底材为30-60g/m2的无纺布或人造棉,涂胶厚度在0.5-5mm;滚压背衬层为聚乙烯薄膜或玻璃纸、铝箔等;透气度>60%,剥离黏着力>14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磁性控制脉冲式给药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是将纳米磁性材料混和于透皮促进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胶粘剂的凝胶中,并与主药均匀炼和,均匀涂胶于无纺布底材,通过低频脉冲磁场,使其磁化为磁感应强度0.01-0.3T并有记忆脉冲频率的巴布剂。为了解决现有医用贴剂储药少、释药快、透皮率低,和植入式磁性微粒在人体内难代谢、易凝结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稀土等高低磁性微粒、月桂氮卓酮、丙二醇、高岭土、甘油、丙烯酸类压敏胶等炼和成胶,适用于外科创伤、膏药治疗和磁疗的药物载体及医学检查贴片等。
文档编号A61K9/70GK1709226SQ20051008276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
发明者齐维鹏 申请人:齐维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