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95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药膏,属于中药领域,特别适用于治疗各种程度(I、II、III度)的烧伤、烫伤患者。
背景技术
很多烧伤、烫伤的患者非常痛苦,因治疗不当,久治不愈,有时危及生命,留下终身的疤痕。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治疗烧伤、烫伤的由徐荣祥教授研究出的专利药物“美宝”湿润烧伤膏,只能起到抗菌消炎、预防感染,对于祛腐生肌的作用不强,因而对于大面积烧伤、烫伤疗效不佳,而且愈合慢,常常久治不愈。另外,现在很多省级大医院对深II度、III度烧伤、烫伤的治疗一般都要植皮。现有技术中,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验方很多,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的也有上百个之多,但研究其中有很多都存在着缺陷,常常达不到所述的疗效。
本发明是在祖传三代的基础上,经无数患者的确实疗效所佐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秘方,在止血止痛、愈合和抗感染方面有独到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药膏,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疗效快、效果可靠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克服了“美宝”湿润烧伤膏等同类烧伤药膏的疗效不佳,以及久治不愈的缺点,而且对于深II度、III度烧伤、烫伤的治疗一般不需要植皮,完全可以再生皮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药膏,其技术特征是1)所用药物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白芨10-15 紫草10-15 黄芪15-30 当归10-20 毛冬青10-15 泽兰10-20 乳香10-15 没药10-15 黄连10-15 黄芩10-15 连翘10-20 蒲公英20-30 元胡10-15 冰片4-6 蜂蜡100-150 麻油10002)其制备方法是,按所用药物的重量份配比,A)先将白芨、紫草、黄芪、当归、毛冬青、泽兰、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元胡按中药材的炮制要求加工成饮片;
B)将乳香、没药醋制;C)将冰片研细过120目筛为粉状待用;D)再用少量麻油分别浸泡A步骤和B步骤中的各中药组分达48小时,充分浸泡后,用文武火将麻油加温至120~160℃时,加入A步骤中的黄芪、当归、毛冬青、黄连、黄芩、连翘、元胡,煎熬至焦黄色时再加入白芨,然后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B步骤中的乳香、没药,待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A步骤的泽兰、紫草、蒲公英,待熬至焦枯色时迅速将药渣除去,再将油温降至100~110℃时加入蜂蜡,继续熬至蜂蜡完全熔化后,将油温降至50~60℃时加入C步骤中的冰片粉,充分搅拌熔化,然后速将药锅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可得膏状药物。
其中所用各中药组分的功效分别为白芨有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功效紫草有凉血、活血、解毒及解热之功效黄芪有补气升阳、益气固本、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并且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乳香能活血,没药能散血,且两者都有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特别对疮疡溃破后,以及深度烧伤不愈合者有特殊的疗效,对皮肤真菌、霉菌等都有抑制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多种球菌和杆菌都有抑制作用;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之功效,且对多种球菌、杆菌和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其他的某些球菌、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冰片有消肿止痛,引火外出,具有较强的止痛、抗感染、生肌作用;泽兰具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毛冬青清热解毒,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作用,尤长于活血通脉,同时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流量,由于严重烧伤者易于伴随综合症导致休克。
当归补血养血、活血止痛。根据中医理论活血必须养血的原则,而当归具有独特的养血功能,同时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故称为疮家圣药。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元胡活血、行气、止痛作用显著而持久。
本方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克服了伤后止痛止血、抗感染、愈合的各个方面问题,其针对性的配伍作用综合上述的药物功效,归纳出治疗烧伤必须突出的五大要点1、止痛疼痛是烧伤病人的重要症状,本方所用乳香、没药、当归、元胡和冰片可以起到止痛快,同时还有消肿、活血化瘀、生肌的作用。
2、止血紫草和白芨具有明显的凉血、止血和清热解毒的作用。
3、抗感染感染是烧伤病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方用黄连、黄芩、泽兰、连翘、毛冬青和蒲公英不仅能解毒燥湿,而且对多种球菌和杆菌都有抑制作用,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4、愈合在收敛生肌方面,主要采用黄芪、白芨、乳香、没药。黄芪具有显著的托疮生肌之功效,再与白芨、乳香、没药相配伍时,能发挥更为显著的收敛生肌的作用。
5、毒副作用无毒副作用发明人通过长期临床验证,推出上述治疗烧伤的三代祖传秘方,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消炎止痛、祛腐生肌为治疗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许多烧伤软膏(例如京万红、美宝)功能不全,有的祛腐生肌慢,有的III度烧伤不愈合,而本发明的药膏在治疗中具有抗感染、止痛、祛腐生肌的功效,并同时发挥作用,特别对生肌的作用尤为显著。
2)突破了当前医学理论III度烧伤必须植皮的传统观点,本发明对深II度、III度烧伤不用植皮,而且不留疤痕,完全可以再生皮肤。
3)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在治疗几千例患者中未发现重新感染或加重,同时有止痛快、愈合快、疗效高、成本底,愈后不留疤痕,而且敷药后患者感觉舒适。
临床疗效总结一般对于I度烧伤、烫伤的患者,用药后1~2天即愈合;浅II度烧伤4~6天愈合;深II度烧伤10~20天愈合;III度烧伤40~60天愈合。具体愈合时间根据创面大小及治疗的及时程度而定。
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的部分病例505例,其中有开水烫伤的55例,汽油烧伤的66例,食用油烫、灼伤的136例,其他烫伤、烧伤248例;其中I度烧伤、烫伤的96例,用药后1~2天即愈合,以后全部自然痊愈;浅II度烧伤189例,治疗4~6天即愈合;深II度烧伤178例,治疗10~20天愈合;III度烧伤42例,未植皮用药40~60天左右,全部治愈。以上各病例都被治愈,治愈率达100%,有效率100%。
其中以上病例中,有60例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了1~3月无法治愈而延误的患者,甚至还有植皮失败的患者,使用本发明的药膏,治疗20~50天后都全部治愈,充分证明了本发明有突出的疗效。
临床典型病例病例一古丽娜孜,女,哈萨克族,7岁,新疆奇台县青海村人,在1997年3月不慎被开水烫伤,当时将患者送到县医院治疗,医院采用美宝烧伤膏治疗二个月未愈,后经植皮又未能成活,经他人介绍来我处治疗,经查烫伤面积达40%,创面已感染,体温在38~39℃左右,大部分创面为深II度,部分为III度,当时患者病情十分严重,经本发明的烧伤药膏治疗了3天后,病情开始好转,创面结痂、坏死组织开始脱落,体温也下降至38℃以下,又经治疗6天,结痂全部脱落,新生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前后连续治疗50天后,创面全部愈合。
病例二俞建新,男、汉,38岁,新疆奇台县人,油库爆炸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35%,大部分创面为深II度,部分为III度,经某兵团医院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25天后无效,又经手术植皮,因感染所植皮未能成活,后经本发明的药膏治疗20天2/3的创面已愈合,又经治疗16天创面全部愈合。
病例三苏而唐,男,哈萨克族,30岁,新疆木垒县东城乡人,因拖拉机翻车被水箱中的开水烫伤,烫伤面积达20%,深II度,经本发明的药膏治疗12天后2/3的创面愈合,前后共计治疗18天,烫伤创面全部愈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下述量称取原料(单位克)白芨10 紫草10 黄芪15 当归10 毛冬青10 泽兰10 乳香10 没药10 黄连10黄芩10 连翘10 蒲公英20 元胡10 冰片4 蜂蜡100 麻油10003)制备方法是,按所用药物的重量份配比,A)先将白芨、紫草、黄芪、当归、毛冬青、泽兰、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元胡按中药材的炮制要求加工成饮片;B)将乳香、没药醋制;
C)将冰片研细过120目筛为粉状待用;再用少量麻油分别浸泡A步骤和B步骤中的各中药组分达48小时后,充分浸泡,用文武火将麻油加温至120~160℃时,加入A步骤中的黄芪、当归、毛冬青、黄连、黄芩、连翘、元胡,煎熬至焦黄色时再加入白芨,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B步骤中的乳香、没药,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泽兰、紫草、蒲公英,熬至焦枯色时迅速将药渣除去,在油温降至100~110℃时加入蜂蜡,继续熬至蜂蜡完全熔化时,将油温降至50~60℃时加入C步骤中的冰片粉,充分搅拌熔化,然后速将药锅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可得膏状药物。
实施例2按下述量称取原料(单位克)白芨15 紫草15 黄芪30 当归20 毛冬青15 泽兰20 乳香15 没药15 黄连15黄芩15 连翘20 蒲公英30 元胡15 冰片6 蜂蜡150 麻油10004)制备方法是,按所用药物的重量份配比,A)先将白芨、紫草、黄芪、当归、毛冬青、泽兰、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元胡按中药材的炮制要求加工成饮片;B)将乳香、没药醋制;C)将冰片研细过120目筛为粉状待用;再用少量麻油分别浸泡A步骤和B步骤中的各中药组分达48小时后,充分浸泡,用文武火将麻油加温至120~160℃时,加入A步骤中的黄芪、当归、毛冬青、黄连、黄芩、连翘、元胡,煎熬至焦黄色时再加入白芨,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B步骤中的乳香、没药,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泽兰、紫草、蒲公英,熬至焦枯色时迅速将药渣除去,在油温降至100~110℃时加入蜂蜡,继续熬至蜂蜡完全熔化时,将油温降至50~60℃时加入C步骤中的冰片粉,充分搅拌熔化,然后速将药锅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可得膏状药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1)所用药物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白芨10-15紫草10-15黄芪15-30当归10-20毛冬青10-15泽兰10-20乳香10-15没药10-15黄连10-15黄芩10-15连翘10-20蒲公英20-30元胡10-15冰片4-6蜂蜡100-150麻油10002)其制备方法是,按所用药物的重量份配比,A)先将白芨、紫草、黄芪、当归、毛冬青、泽兰、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元胡按中药材的炮制要求加工成饮片;B)将乳香、没药醋制;C)将冰片研细过120目筛为粉状待用;D)再用少量麻油分别浸泡A步骤和B步骤中的各中药组分达48小时,充分浸泡后,用文武火将麻油加温至120~160℃时,加入A步骤中的黄芪、当归、毛冬青、黄连、黄芩、连翘、元胡,煎熬至焦黄色时再加入白芨,然后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B步骤中的乳香、没药,待再熬制10~15分钟后,再加入A步骤的泽兰、紫草、蒲公英,待熬至焦枯色时迅速将药渣除去,再将油温降至100~110℃时加入蜂蜡,继续熬至蜂蜡完全熔化后,将油温降至50~60℃时加入C步骤中的冰片粉,充分搅拌熔化,然后速将药锅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可得膏状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药膏,属于中药领域。它能为患者提供疗效快、效果可靠的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药膏,它克服了一般医院常用药物的疗效不佳,以及久治不愈的缺点,而对于深II度、III度烧伤、烫伤的治疗一般也不需要植皮。本发明将所用的药物组合白芨、紫草、黄芪、当归、毛冬青、泽兰、乳香、没药、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元胡、冰片、蜂蜡、麻油,经特定的方法加工而成药膏。在一般情况下,对于I度烧伤、烫伤的患者,用药后1~2天即愈合;浅II度烧伤4~6天愈合;深II度烧伤10~20天愈合;III度烧伤40~60天愈合,具体愈合时间根据创面大小及治疗的及时程度而定。
文档编号A61K9/06GK1739697SQ20051009971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张国梁 申请人:张国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