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7820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苗族药物的口服糖浆剂,是一种用于治疗幼儿痰热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黄、支气管哮喘、气管炎的小儿止咳止喘糖浆。
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儿童中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后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不畅、痰多,有的彻夜不眠,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的还危及患者生命;现有的中成药也有专门针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的品种,如止咳胶囊、镇咳丸、棕色合剂等,它们大多在药品中添加了镇静药材,如鸦片等;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明显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对于儿童,使用这种药品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止咳止喘的中成药,这种药品是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中苗族同胞长期使用的验方来开发的,药品本身没有违禁药材,没有副作用、效果明显,具有止咳平喘、清热解毒、顺气祛痰的功效,用于对咳嗽、痰多、气管炎、呼吸不畅、肺炎、肺气肿等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实现的。
配方比例黄苓 0-19g、36~100g 前胡 0-19g、34~100g百部 0-19g、34~100g 红花龙胆 0-19g、34~100g梧桐根0-19g、31~100g 白花蛇舌草 0-19g、31~100g红管药0-19g、31~100g 阿斯帕坦 0-10g苯甲酸钠 0-10g 蜜桃香精 0-10ml羟苯乙酯-羟基丙酯(1∶4)0-1g制备工艺1.以上七味药材按比例,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2.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80℃)的清膏,加入按比例的阿斯帕坦、苯甲酸钠、羟苯乙脂-羟基丙脂,搅匀,煮沸30分钟,滤过。
3.滤液加食用香精,搅匀,加水至规定量,即得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
本发明的配方选用梧桐根,药理作用是强力对抗乙酰胆碱、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松驰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而止喘和增强呼吸功能;利水消肿,消除呼吸道粘膜的充血与水肿;另有降压及安神镇静作用。选用红花龙胆,药理作用是解除乙酰胆碱、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性收缩而止喘和增强呼吸功能;广谱抗菌、抗病毒、抗感染。选用红管药,药理作用是抑制咳嗽反射而镇咳;减少痰液分泌以降低咳嗽反射而镇咳;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促使痰液排出。选用前胡,药理作用是溶解粘痰,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促使痰液排出,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而止喘和增强呼吸功能;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对抗呼吸道感染。选用百部,药理作用是抑制咳嗽反射而镇咳,对抗乙酰胆碱及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止喘和增强呼吸功能;杀灭和抑制多种致病菌、抗感染及消炎;利水消肿,消除呼吸道粘膜的充血与水肿。选用黄芩,药理作用是对抗支气管的过敏性挛缩而止喘及增强呼吸功能,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呼吸道感染有炎症。还有选用白花蛇舌草。上述药理成份的协同作用,共奏治疗咳嗽痰黄、支气管哮喘、气管炎的显著功效。
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的主要特点1.本品是处方独特,疗效良好,安全可靠的苗族药。
2.苗族药的特征在国际医学理论中的定义是植物药,但我国在此定义上暂时未与国际理论统一,故仍将苗族药归类于中成药的范畴。
3.本品的制取工艺先进,是有选择性的将药材中的特定成份,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提取后,合制而成的合剂,因此本品的质量可靠性、不同批次的质量可控制性都较强。
4.本品不是常规的功效单一的止喘或镇咳、祛痰药,而是同时具有止喘、镇咳、消炎、祛痰、改善呼吸功能等综合药效的药物,它适用于临床需要的呼吸系统多种病症的综合治疗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全程治疗。
5.使用本品,未发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心率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皮肤潮红、皮疹等不良反应,本品的安全性良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的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黄芩15g 前胡14g 百部14g红花龙胆14g 梧桐根13g白花蛇舌草13g 红管药12g阿斯帕坦1.1g 苯甲酸钠1g 蜜桃香精3.9ml羟苯乙酯-羟基丙酯(1∶4)0.3g制成500ml按上述制备工艺1至3制成500ml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
实施例2黄芩58g 前胡56g 百部56g红花龙胆56g 梧桐根52g白花蛇舌草50g 红管药46g阿斯帕坦4.4g苯甲酸钠4g 蜜桃香精15.4ml羟苯乙酯-羟基丙酯(1∶4)1g制成2000ml按上述制备工艺1至3制成2000ml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
权利要求
1.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是通过以下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实现的,其特征在于配方比例黄苓0-19g、36~100g前胡0-19g、34~100g百部0-19g、34~100g红花龙胆0-19g、34~100g梧桐根 0-19g、31~100g花蛇舌草0-19g、31~100g红管药 0-19g、31~100g阿斯帕坦0-10g苯甲酸钠0-10g 蜜桃香精0-10ml羟苯乙酯-羟基丙酯(1∶4)0-1g制备工艺A.以上七味药材按比例,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B.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80℃)的清膏,加入按比例的阿斯帕坦、苯甲酸钠、羟苯乙脂-羟基丙脂,搅匀,煮沸30分钟,滤过。C.滤液加食用香精,搅匀,加水至规定量,即得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中最佳的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如下配方比例黄芩58g 前胡56g 百部56g红花龙胆56g 梧桐根52g 白花蛇舌草50g 红管药46g阿斯帕坦4.4g 苯甲酸钠4g 蜜桃香精15.4ml羟苯乙酯-羟基丙酯(1∶4)1g制成2000ml按上述制备工艺A至C制成2000ml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的苗族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苗族药物的口服糖浆剂,是一种用于治疗幼儿痰热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黄、支气管哮喘、气管炎的小儿止咳止喘糖浆。本发明由黄芩、前胡、百部、红花龙胆、梧桐根、白花蛇舌根、红管药等配制而成。通过煎煮、滤过、浓缩、再煮沸和滤过等工艺即得本发明小儿止咳止喘糖浆。具有止咳平喘、清热解毒、顺气祛痰的功效,用于对咳嗽、痰多、气管炎、呼吸不畅、肺炎、肺气肿等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11/14GK1785388SQ20051011016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元茂, 俞锋 申请人:张元茂, 俞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