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674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因受风寒,上呼吸道易感染,导致各种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挑腺炎,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它对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病症具有疗效。
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的活性成份由下列组份及其重量配比组成蒲公英650-670g、紫花地丁650-670g、黄芩190-210g、岗梅250-270g、赤芍190-210g、天花粉190-210g、玄参190-210g、当归190-210g、防风190-210g、柴胡190-210g、皂角刺250-270g、人工牛黄30-50g、白芷50-60g、胆南星50-60g、虎杖250-270g、夏枯草120-140g、板蓝根250-270g,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七味,除人工牛黄外,胆南星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与人工牛黄混匀,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量分别为10倍和8倍,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喷雾干燥,粉碎后与原药粉混匀,加淀粉至460g,用85%的乙醇制粒,干燥,18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包衣,包装,即得。
在本发明中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清痈散结构功能;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能;黄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功能;虎杖具有活血通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功能。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蒲公英660g、紫花地丁660g、黄芩200g、岗梅260g、赤芍200g、天花粉200g、玄参200g、当归200g、防风200g、柴胡200g、皂角刺260g、人工牛黄40g、白芷55g、胆南星55g、虎杖260g、夏枯草130g、板蓝根260g,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七味,除人工牛黄外,胆南星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与人工牛黄混匀,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量分别为10倍和8倍,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喷雾干燥,粉碎后与原药粉混匀,加淀粉至460g,用85%的乙醇制粒,干燥,18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包衣,包装,即得。
实施例二、蒲公英650g、紫花地丁650g、黄芩190g、岗梅250g、赤芍190g、天花粉190g、玄参190g、当归190g、防风190g、柴胡190g、皂角刺250g、人工牛黄30g、白芷50g、胆南星50g、虎杖250g、夏枯草120g、板蓝根250g,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七味,除人工牛黄外,胆南星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与人工牛黄混匀,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量分别为10倍和8倍,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喷雾干燥,粉碎后与原药粉混匀,加淀粉至460g,用85%的乙醇制粒,干燥,18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包衣,包装,即得。
实施例三、蒲公英670g、紫花地丁670g、黄芩210g、岗梅270g、赤芍210g、天花粉210g、玄参210g、当归210g、防风210g、柴胡210g、皂角刺270g、人工牛黄50g、白芷60g、胆南星60g、虎杖270g、夏枯草140g、板蓝根270g,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七味,除人工牛黄外,胆南星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与人工牛黄混匀,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量分别为10倍和8倍,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喷雾干燥,粉碎后与原药粉混匀,加淀粉至460g,用85%的乙醇制粒,干燥,18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包衣,包装,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份由下列组份及其重量配比组成蒲公英650-670g、紫花地丁650-670g、黄芩190-210g、岗梅250-270g、赤芍190-210g、天花粉190-210g、玄参190-210g、当归190-210g、防风190-210g、柴胡190-210g、皂角刺250-270g、人工牛黄30-50g、白芷50-60g、胆南星50-60g、虎杖250-270g、夏枯草120-140g、板蓝根250-270g。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于制备方法为将十七味药,除人工牛黄外,胆南星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与人工牛黄混匀,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量分别为10倍和8倍,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喷雾干燥,粉碎后与原药粉混匀,加淀粉至460g,用85%的乙醇制粒,干燥,18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包衣,包装,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份由下列组份及其重量配比组成蒲公英650-670g、紫花地丁650-670g、黄芩190-210g、岗梅250-270g、赤芍190-210g、天花粉190-210g、玄参190-210g、当归190-210g、防风190-210g、柴胡190-210g、皂角刺250-270g、人工牛黄30-50g、白芷50-60g、胆南星50-60g、虎杖250-270g、夏枯草120-140g、板蓝根250-270g。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
文档编号A61P11/04GK1824073SQ20051012056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木生, 马小泉 申请人: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