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双头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48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视双头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范畴,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可视双头采血针。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检验时,采用采血针配以真空采血管,替代注射器采血注入试管进行血液检验,在全国各大医院已经普遍采用。但与真空采血管配套使用的双头采血针却存在不少的弊病,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不少的烦恼。现在流行的双头采血针针座是不透明的,其颜色由针尖规格确定,一端设置静脉穿刺针,一端设置管塞穿刺针,配有密封胶套。使用时,先将静脉穿刺针刺入静脉,再将管塞穿刺针端刺入真空采血管,进行血样采集。但是由于双头针座是不透明的,两针之间没有缝隙,管塞穿刺针又被胶套密封,所以无法观察回血,属于盲扎。采血不成功的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只有穿刺采血管后不能采血时才能发现,既浪费了采血管(真空丢失)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必须重新扎针)。可见流行的双头真空采血针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双头采血针不能观察回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双头采血针,该采血针在采血时,只要静脉穿刺针一旦穿刺成功则立即可以观察到回血,不见回血则是穿刺静脉不成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双头采血针针座改为透明塑料制成,并在透明针座内增设针管空隙,回血阻隔管、回血孔和回血观察仓,采血时,由于人体血压作用,血液会从静脉穿刺针管和管塞穿刺针管间的缝隙流入回血阻隔管,再通过回血阻隔管的回血孔流入回血观察仓,增大可视程度。看见回血后,证明静脉穿刺成功,再穿刺采血管进行采血。使用后的可视双头采血针,存留在回血观察仓的少许回血,由于回血阻隔管的阻隔作用,不能吸出,也无法清洗,是一次性使用器械已经使用过的明显标识,可以有效制止采血针的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静脉采血时可观察回血,避免盲扎,提高采血成功率;使用后,回血不能去除,可有效制止重复使用。结构并不复杂,制作成本增加不大,使用方便快捷,极易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原理剖视图。
图中1、静脉采血针针管,2、密封胶垫,3、回血孔,4、回血观察仓,5、回血阻隔管,6、管塞穿刺针针管,7、管塞穿刺针胶套,8、双头采血针针座,9、针管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将双头采血针针座(8)的原料改为透明塑料,将针座一分为二,然后粘在一起,在针座(8)内设置一个回血观察仓(4),一个回血阻隔管(5),并在回血阻隔管(5)的下端设两个以上回血孔(3),回血阻隔管(5)的下端设置一个密封胶垫(2),将静脉穿刺针针管(1)的尾端露出长一点,接近管塞穿刺针针管(6)的尾端,留一针管空隙(9)。可视双头采血针穿刺静脉后,血流在血压的作用下,沿着静脉穿刺针针管(1)——针管空隙(9)——回血阻隔管(5)——回血孔(3)——回血观察仓(4)的路线流入回血观察仓(4),起到可以观察回血的效果,此时可以直接看见回血状况,判定扎针准确与否,顺利进行采血。见回血后,将可视双头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针管(6)刺入真空采血管,这时管塞穿刺针胶套(7)被穿过,血流通道与真空采血管联通,血液自动定量流入真空采血管,顺利完成血样采集。
血液观察仓里的回血,在回血阻隔管的作用下不能完全流出来,吸也吸不出来,也无法清洗,用肉眼就能识别已经使用过。可以起到制止重复使用的效果。
图2所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省去了回血阻隔管(5),回血孔(3),密封胶垫(2),但仍可从保留的回血观察仓(4)清晰观察回血。它比第一实施方案简单,节约成本,因此也极易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可视双头采血针,由静脉采血针针管(1)、双头采血针针座(8)、管塞穿刺针针管(6)、管塞穿刺针胶套(7)顺序连接制成,其特征是双头采血针针座(8)由透明塑料制成,针座内增设针管空隙(9)、回血阻隔管(5)、回血孔(3)和回血观察仓(4),采血时,可清晰观察回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头采血针,其特征是双头采血针针座(8)是由透明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头采血针,其特征是在透明针座内增设针管空隙(9)、回血阻隔管(5)、回血孔(3)和回血观察仓(4)。
专利摘要一种可视双头采血针,它是在一般双头采血针的基础上,将针座(8)的原料改为透明塑料,为了制作可行,将针座一分为二,粘为一体。在针座里增设针管空隙(9),回血阻隔管(5),回血孔(3)和回血观察仓(4)。采血时,血流在血压的作用下通过静脉穿刺针管(1)、针管空隙(9)、回血阻隔管(5)、回血孔(3)流入回血观察仓(4),可清晰观察回血,判断穿刺成功与否,不会盲扎。
图1的实施例采血后的回血由于回血阻隔管的作用,不能清除,可作使用后的标识,有力制止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A61B5/15GK2843342SQ200520010828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刘泽木 申请人:刘泽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