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暖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76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电暖内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暖内衣。
背景技术
生活在冬季气候较寒冷地区的许多人们,常因遭受风寒、风湿环境的影响及自身的忽视,使他们的胃部、腰部及肩、膝关节部位长期处在一种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一旦遇到阴雨天特别是持续严寒的冬季,就会出现酸痛难忍、关节肿痛等症状,甚至常常遭受夜间痛醒的折磨。这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对保暖内衣的需求越来越大,都希望借助保暖内衣来消除寒冷的侵袭。传统内衣大多采用各种纤维材质制成,其保暖效果不尽人意,且未在主要部位进行特殊处理,就不能为关节病痛患者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治疗方法或帮助。还有一些保暖内衣在里、外两层布料之间盘旋有电热丝,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暖的效果,但其安全性值得权衡。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只是提供一种有保暖作用的内衣,而未达到对内衣局部位置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症下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解、治疗胃痛、腰痛、肩周炎、膝关节病痛作用的、使用更方便、更安全、穿着舒适的保暖内衣。其特点是在内衣与身体接触的、易患风湿的部位与关节处,如胃部、腰部、肩部、膝部设置电热膜片夹层,该电热膜片通过电子温度控制器与电池连接。膜片的基材是软性橡胶材料,发热材料是丝印在橡胶内层的薄层碳膜,导电部分是丝印的银粉。电子温度控制器由开关管、温度探头、微控制器组成。电热膜片可在温度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自动控温。其使用更安全,使人体患病部位受热更均匀。所述的电热膜片可夹设在所述内衣的胃部、肩部、腰部、膝部,制成“护胃型”、“护肩型”、“护腰型”和“护膝型”的新型电暖内衣。
人们穿上“护胃型”、“护肩型”、“护腰型”和“护膝型”的新型电暖内衣,可使长期受风寒、风湿侵袭的人体胃部、肩部、腰部、膝部能在一种适宜的温度下,逐渐把滞留在关节中的内部寒湿吸释、置换出来,以达到祛寒、养护的目的和作用。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加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暖内衣1在胃部夹层21处设置电热膜片3,电热膜片3通过电子温度控制器4与电池5连接。电热膜片3的基材是软性橡胶材料,发热材料是丝印在橡胶内层的薄层碳膜,导电部分是丝印的银粉。电子温度控制器4由开关管、温度探头、微控制器组成。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暖内衣1在腰部夹层22处设置电热膜片3,电热膜片3通过电子温度控制器4与电池5连接。电热膜片3的基材是软性橡胶材料,发热材料是丝印在橡胶内层的薄层碳膜,导电部分是丝印的银粉。电子温度控制器4由开关管、温度探头、微控制器组成。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暖内衣1在肩部夹层23处设置电热膜片3,电热膜片3通过电子温度控制器4与电池5连接。电热膜片3的基材是软性橡胶材料,发热材料是丝印在橡胶内层的薄层碳膜,导电部分是丝印的银粉。电子温度控制器4由开关管、温度探头、微控制器组成。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暖内衣1在膝部夹层24处设置电热膜片3,电热膜片3通过电子温度控制器4与电池5连接。电热膜片3的基材是软性橡胶材料,发热材料是丝印在橡胶内层的薄层碳膜,导电部分是丝印的银粉。电子温度控制器4由开关管、温度探头、微控制器组成。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暖内衣,由内衣、电热膜片、电子温度控制器和电池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内衣与人体接触病灶部位设置夹层,将电热膜片置于其中,并与电子温度控制器、电池连接,所述的电子温度控制器由开关管、温度探头、微控制器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片的基材是软性橡胶材料,发热材料是丝印在橡胶内层的薄层碳膜,导电部分是丝印的银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在与人体接触人肩部夹层内设置电热膜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在与人体接触胃部夹层内设置电热膜片。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在与人体接触腰部夹层内设置电热膜片。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在与人体接触膝部夹层内设置电热膜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暖内衣,其特点是所述电暖内衣在与人体接触病灶部位处设置夹层,将电热膜片置于其中,所述的电热膜片通过电子温度控制器与电池连接。所述电热膜片可设置在所述内衣的肩部、胃部、腰部或膝部位置,其优点是具有缓解、治疗由风寒、风湿引起的胃部、腰部、及肩、膝关节疼痛作用,使用安全、穿着舒适、方便。
文档编号A61F7/00GK2768499SQ20052001671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7日
发明者郑大清 申请人:郑大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