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器输液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76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输液器输液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医用输液器的滴速和输液结束报警的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医用输液器仅具有为患者输液的单一功能,当护理人员正在护理患者或亲朋好友探望病人相互交谈时,往往由于疏忽而不能及时发现输液结束,给病人和护理人员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护士调整输液器滴速,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幼儿的输液滴速时,往往参照手表精确调整滴速,既烦琐,又费时。而目前监控医用输液器的装置种类较多,多以药液流量或液面波动为采样对象,但都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在长时间的超声波或光照作用下,有可能导致某些药物性质发生变化,并且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宜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器输液监控装置,它能感知输液器工作时药液滴下落产生的振动,从而通过电子控制电路对输液过程实施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振动传感器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放大器输出端连向控制电路,工作时信号放大器和控制电路接工作电源(如振动传感器需要接电源,则振动传感器也接电源),振动传感器工作时与医用输液器滴斗的壳体相接触。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得采用振动传感器及其放大器的控制电路监控输液器工作状态成为可能,并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便于推广,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不涉及超声波或光照等因素,不会导致某些药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且振动传感器又安装在滴斗外面,不接触药液,因而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振动传感器2为压电陶瓷片,外层有保护壳6,压电陶瓷片2通过保护壳6与输液器滴斗1的壳体间接接触,其输出端引出线与信号放大器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4为警示控制电路,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与警示控制电路4中充电电路4-1的充电端连接,反相器4-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充电电路4-1的电容端和报警电路4-3的控制端连接。输液时,药液滴下落产生振动,使压电陶瓷片有电信号输出,并送到信号放大器3的输入端,从而使信号放大器3输出端有输出电流,该输出电流向充电电路4-1充电,并使反相器4-2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报警电路4-3不工作。当输液结束后,滴斗1中无药液滴下落,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无输出电流,充电电路4-1中电容C经泄放电阻R放电5秒后(这个时间由人为调整R、C的数值确定,一般为5~8秒,即5~8秒内如无药液滴下落,则可认为输液结束)使反相器4-2输入端为低电平,这时反相器4-2输出高电平信号,使报警电路4-3发出声音或将反相器4-2输出的高电平信号送至护士值班室报警。
本实施例中,压电陶瓷片2也可没有保护壳6,直接与输液器滴斗1的外壳接触。
图2中,振动传感器2为驻极体电容话筒,外层有保护壳6,工作时固定在输液器滴斗1的外壳上,其输出端引出线与信号放大器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4为由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屏构成的频率计和报警电路,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经整形电路5后接单片机输入端,单片机输出端接液晶显示屏(单位滴/分钟)。
图3中,振动传感器2为动圈式话筒,外层有保护壳6,工作时固定在输液器滴斗1的外壳上,其输出端引出线与信号放大器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4为滴速调节控制电路,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经整形电路5后接滴速调节控制电路4中计数器4-4的清零端,计数器4-4的输入端与固定频率脉冲发生器4-7的输出端连接,计数器4-4的输出端接减法器4-11的减数输入端,滴速预置数电路4-8接显示电路4-9,显示滴速预置数(滴/分钟),同时又接到减法器4-11的被减数输入端,其差通过减法器4-11的输出端接步进电机控制电路4-10,通过步进电机调整与滴斗1连通的输液管的截面积,达到自动调节滴速的目的。减法器4-11的输出端的脉冲数量大于零说明滴速小于预置滴速,则驱动步进电机放松输液管;反之,则驱动步进电机压紧输液管。
图4中,振动传感器2为晶体式话筒,外层有保护壳6,工作时固定在输液器滴斗1的外壳上,其输出端引出线与信号放大器3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经整形电路5后分别与控制电路4的警示控制电路、数显控制电路、滴速调节控制电路连接,完成显示滴速、调节滴速、警示等功能,并且警示控制电路工作后,滴速调节控制电路调整滴速至零,切断药液流通。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输液器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传感器(2)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3)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放大器(3)输出端连向控制电路(4);工作时信号放大器(3)和控制电路(4)接通工作电源,振动传感器(2)与医用输液器滴斗(1)的外壳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2)为压电陶瓷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2)为动圈式话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2)为晶体式话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2)为驻极体电容话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2)的外面有保护壳(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为警示控制电路,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的与充电电路(4-1)的充电端连接,反相器(4-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充电电路(4-1)的电容端和报警电路(4-3)的控制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为由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屏构成的频率计和报警电路,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经整形电路(5)后接单片机输入端,单片机输出端接液晶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为滴速调节控制电路,信号放大器(3)的输出端经整形电路(5)后接计数器(4-4)的清零端,计数器(4-4)的输入端与固定频率脉冲发生器(4-7)的输出端连接,计数器(4-4)的输出端接减法器(4-11)的减数输入端,滴速预置数电路(4-8)接显示电路(4-9),显示滴速预置数,同时又接到减法器(4-11)的被减数输入端,其差通过减法器(4-11)的输出端接步进电机控制电路(4-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为警示控制电路、数显控制电路、滴速调节控制电路组合成的控制电路或由任意两种控制电路组合成的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医用输液器的滴速和输液结束报警的电子控制装置。该装置中振动传感器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放大器输出端连向控制电路,工作时信号放大器和控制电路接工作电源,振动传感器工作时固定在医用输液器滴斗的壳体上,从而显示滴速、自动调节滴速、输液完毕后发出警示信号。该装置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涉及超声波或光照等因素,不会导致某些药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且振动传感器又安装在滴斗外面,不接触药液,因而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M5/14GK2848235SQ20052001672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0日
发明者朱方文 申请人:朱方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