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17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
背景技术
目前,肱骨骨折后常用肱骨交锁钉连接固定,这种肱骨交锁钉的末端是弯曲的,另外肱骨交锁钉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点与不足1、借助瞄准器于远端及近端骨面确定锁钉孔位置钻孔时,定位操作繁琐,有时出现偏差,须反复定位操作。2、定位操作有误伤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及血管的危险。3、骨折断端不能加压,有间隙,术后若骨折断端骨吸收可加大间隙延迟骨折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肱骨交锁钉于骨面确定锁钉孔位置时,定位操作繁琐、有时出现偏差、有损伤神经及血管的可能及固定骨折后骨折断端有间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使用该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术中可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一相应的外钉锁钉孔直视下于骨面准确定位钻孔,不伤害神经和血管。对骨折断端加压,消除骨折断端骨间隙,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及旋转。若术后因骨吸收等原因骨折断端出现间隙,可于内钉尾再加压调整消除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包括外钉及内钉,外钉为空心且内壁带有螺纹的直线形,外钉的钉壁同一母线上每间隔18-22mm开有一个直径为2.5-3.5mm的锁钉孔,内钉为实体,其外壁带有与外钉内壁相吻合的螺纹,内钉旋入外钉的空心孔内。
锁钉孔定位器通过固定插柱与外钉固定,定位器上开有与外钉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内钉的端头带有钉尾,内钉与钉尾之间圆弧过渡;钉尾的直径为80~100mm;钉尾外部中心开有内六棱凹槽;凹槽深4mm,边距4~6mm;相邻锁钉孔中心的间距为20mm,锁钉孔的直径为3mm;外钉两端10mm结构对称,内无螺纹,外钉两端均开有2个条形槽,条形槽的中心线与锁钉孔的中心点在外钉的同一母线上;条形槽长10mm,条形槽宽2mm;外钉的一侧端面与其最近的锁钉孔的中心点距离为2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于显露的手术切口中可通过外钉及锁钉孔定位器直视下不损伤神经及血管于骨面准确确定锁钉孔的位置,于骨壁钻孔。固定锁钉穿入外钉锁钉孔,将骨折远段与外钉固定为一体,内钉旋入外钉,钉尾抵于肱骨头后,继续旋入时拉动外钉带动骨折远段向骨折近段移动,骨折断端加压接触,断端间隙消失,有效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及旋转,亦防止因骨折断端分离导致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须于骨折近端定位穿入固定锁钉及骨折愈合后取锁钉,从而避免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腋神经及血管损伤。外钉及内钉旋合在一起,成为实体结构,增强了髓内钉坚实性,防止断钉。术后若因骨吸收等原因骨折断端出现间隙,可于内钉尾部加压调整消除间隙。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钉,2-内钉,3-锁钉孔,4-固定插柱,5-定位器,6-定位孔,7-钉尾,8-凹槽,9-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该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包括外钉1及内钉2,外钉1为空心且内壁带有螺纹的直线形,外钉1为直线形有利于内钉2旋入,增加外钉1的强度,外钉1的钉壁同一母线上每间隔18-22mm开有一个直径为2.5-3.5mm的锁钉孔3,锁钉孔3间隔以20mm为宜,直径以3mm为宜,这样根据不同骨折部位,术中可选择相应的锁钉孔3固定骨折远段,外钉1两端10mm结构对称,内无螺纹,外钉1两端均开有2个条形槽9,条形槽9的中心线与锁钉孔3的中心点在外钉1的同一母线上。条形槽9长10mm,条形槽9宽2mm。外钉1的一侧端面与其最近的锁钉孔3的中心点距离为20mm。
锁钉孔定位器5通过固定插柱4与外钉1固定,定位器5上开有与外钉1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定位孔6。术中先以距骨折断端某一距离为长度对骨面锁钉孔距骨折断端进行纵向定位,再将外钉插入骨折远段的部分插入骨折远段骨髓腔,以外钉及锁钉孔定位器对骨面锁钉孔进行横向定位,并确定固定锁钉的进钉方向,这样于手术切口可在直视下于骨折远段于骨面对锁钉孔准确定位并钻孔,避免神经、血管的损伤。
内钉2的外壁带有与外钉1内壁相吻合的螺纹,内钉2旋入外钉1的空心孔内,内钉2旋入外钉1后与外钉1相互作用,使骨折断端产生加压作用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及旋转。内钉2的端头带有钉尾7,内钉2与钉尾7之间圆弧过渡,钉尾7的直径为80~100mm,钉尾7外部中心开有内六棱凹槽8,凹槽8深4mm,边距4~6mm。固定锁钉穿入锁钉孔3内将骨折远段与外钉1固定为一体,内钉2旋入外钉1内,抵于肱骨头后,继续旋入时拉动外钉1带动骨折远段向骨折近段移动,骨折断端加压接触,断端间隙消失,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及旋转,亦防止由此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钉一般旋入外钉至锁钉约2.0mm处,外钉1及内钉2充分旋合在一起,增强了坚实性,防止断钉。
骨折近段无需锁钉固定,避免因定位旋入锁钉及取出锁钉时可能出现的腋神经及血管的损伤。
术后若骨断端骨质吸收,骨断端出现间隙,可于内钉2的钉尾7处旋转内钉2加压调整,消除间隙。
权利要求1.一种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包括外钉(1)及内钉(2),其特征在于外钉(1)为空心且内壁带有螺纹的直线形,外钉(1)的钉壁同一母线上每间隔18-22mm开有一个直径为2.5-3.5mm的锁钉孔(3),内钉(2)为实体,其外壁带有与外钉(1)内壁相吻合的螺纹,内钉(2)旋入外钉(1)的空心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锁钉孔定位器(5)通过固定插柱(4)与外钉(1)固定,定位器(5)上开有与外钉(1)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定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内钉(2)的端头带有钉尾(7),内钉(2)与钉尾(7)之间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钉尾(7)的直径为8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钉尾(7)外部中心开有内六棱凹槽(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凹槽(8)深4mm,边距4~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相邻锁钉孔(3)中心的间距为20mm,锁钉孔(3)的直径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外钉(1)两端10mm结构对称,内无螺纹,外钉(1)两端均开有2个条形槽(9),条形槽(9)的中心线与锁钉孔(3)的中心点在外钉(1)的同一母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条形槽(9)长10mm,条形槽(9)宽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外钉(1)的一侧端面与其最近的锁钉孔(3)的中心点距离为20mm。
专利摘要一种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主要解决现有肱骨交锁钉于骨面确定锁钉孔位置时,定位操作繁琐、有时出现偏差、有损伤神经及血管的可能及固定骨折后骨折断端有间隙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外钉(1)为空心且内壁带有螺纹的直线形,外钉(1)的钉壁同一母线上每间隔18-22mm开有一个直径为2.5-3.5mm的锁钉孔(3),内钉(2)为实体,其外壁带有与外钉(1)内壁相吻合的螺纹,内钉(2)旋入外钉(1)的空心孔内。该多孔加压肱骨髓内钉术中可直视下于骨面准确定位钻孔,不伤害神经和血管,对骨折断端加压,消除骨折断端骨间隙,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及旋转,若术后因骨吸收等原因骨折断端出现间隙,可于内钉尾再加压调整消除间隙。
文档编号A61B17/72GK2796663SQ20052014283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
发明者张勇 申请人:张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