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62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使用的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的设计和制作。
背景技术
骨髓内圆针是人体各部位骨折常用的固定器具,尤其广泛应用于儿童四肢长骨及成人的管状骨,如锁骨、尺骨、桡骨、腓骨等骨折,但现时应用骨圆针的手术中,通常需要把针尾折弯或折断贴骨留置,折弯塑性难度大。而现时的骨髓内圆针无螺纹,对骨组织的把持力小,手术后常有骨髓内圆针退出的现象或甚至游走;针尾外露骚扰周围组织并致疼痛,部分病例还出现骨圆针退出穿破皮肤引起感染。 本实用新型研制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在针身的尾端设有比针身大的圆锥体和尾端圆锥体,该圆锥体上还设有螺纹,能很好将骨髓内圆针固定在骨髓内,而且在手术过程不需要折弯或折断针尾,减轻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以克服目前骨髓内圆针固定骨折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包括针体1,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的针体I的尾端设置有与针体I相连的并比针体I的直径大2-3倍的圆锥体2,在圆锥体2上设有螺纹3 ;所述的锥体2还连接有比锥体2的直径大2-3倍的尾端圆锥体4 ;所述的尾端圆锥体4的尾端平面上设有六角形凹槽5 ;在距离针体I的尖端6的1-2厘米处还设置有一段螺纹7。采用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手术时方便快捷,能使病人减轻痛苦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时的骨髓内圆针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骨髓内圆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是现时的骨髓内圆针立体示意图,从图中所示是现时的骨髓内圆针的结构,它的直径为2-3毫米,长度为20-30厘米的骨髓内圆针,在固定骨折的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针尾折弯曲,达到对骨髓的固定。参考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骨髓内圆针立体示意图,从图中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体1,具体实施方案该针体I的尾端设置有与针体I相连的并比针体I的直径大2-3倍的圆锥体2,在圆锥体2上设有螺纹3 ;该锥体2还连接有比锥体2的直径大2-3倍的尾端圆锥体4。本实用新型的针体I的直径一般为2-3毫米,长度一般为20-30厘米,加大圆锥体2和尾端圆锥体4,目的是使骨髓内圆针更好地固定在骨髓内,手术过程不需要折弯或折断针尾。本实用新型的尾端圆锥体4的尾端平面上设有六角形凹槽5,在手术过程中,可用专用的六角形板手插入六角形凹槽5内,控制骨髓内圆针的插入或取出。在距离针体I的尖端6的1-2厘米处还设置有一段螺纹7,目的是使骨髓内圆针固定在骨髓内更牢固。本实用新型制造各种不同长度的骨髓内圆针,在手术中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骨髓内圆针。·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包括针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I)的尾端设置有与针体⑴相连的并比针体⑴的直径大2-3倍的圆锥体(2),在圆锥体⑵上设有螺纹⑶;所述的锥体⑵还连接有比锥体⑵的直径大2-3倍的尾端圆锥体⑷;所述的尾端圆锥体(4)的尾端平面上设有六角形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其特征在于在距离针体(I)的尖端¢)的1-2厘米处还设置有一段螺纹(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骨折的骨髓内圆针,包括针体,其特征在于该针体的尾端设置有与针体相连的并比针体的直径大2-3倍的圆锥体,在圆锥体上设有螺纹;该锥体还连接有比锥体的直径大2-3倍的尾端圆锥体;该尾端圆锥体的尾端平面上设有六角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手术时方便快捷,能使病人减轻痛苦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2821571SQ20122056624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罗世兴, 董桂甫, 兰天露, 覃育接 申请人:罗世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