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腔气囊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621阅读:49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腔气囊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良的二腔气囊导尿管。
背景技术
膀胱尿潴留是泌尿外科常见急诊病之一。年老男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尿道结石,膀胱尿道肿瘤,尿道外伤等原因均能引起尿潴留。应用导尿管将潴留于膀胱内的尿液快速排出体外,是目前临床上解决这一病症最常用的器具和较普遍采用的应急措施。但导尿失败后均要进行膀胱穿刺造瘘术,现有的导尿管其尾部为Y型管腔,不能通过膀胱穿刺针,用普通橡皮导尿管,往往有很大的弊端。当导尿管插入导尿系统后进行导尿,如果过长很容易折叠导致引流不畅,冲洗液能进不能出;过短造瘘管会脱落致膀胱外导致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改良后的直线管二腔气囊导尿管,即将Y型气囊导尿管改良成为一根直线管,可以避免普通管膀胱内折叠,不能将尿液引流出体外。本实用新型二腔气囊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导尿口 1、进气口。所述导尿管为一根直线管,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进气管道3,进气管道3上包有一层外薄膜管7,在外薄膜管7上部两侧壁有圆形气囊6,在充气(液)体时可膨大,使导尿管在工作时无法自由脱落;内层为出尿管腔4,其头部有一圆孔5,是尿液流入的通道;末端有一闭塞进气或水的阀门2。所述的导尿口 I位于内层出尿管腔4的尾部,与外层进气层相连,是尿液导出的出□。所述的进气口位于导尿管尾部阀门处。本实用新型二腔气囊导尿管的优点是:将原来的Y型气囊导尿管改良成为一根直线管,可以作为膀胱造瘘管,避免了普通管膀胱内折叠,不能将尿液引流出体外,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很常见。膀胱穿刺造瘘可以置入粗的气囊导尿管,便于引流膀胱内血凝块。

图1为二腔气囊导尿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二腔气囊尿道管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二腔气囊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导尿口 1、进气口。所述导尿管为一根直线管,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进气管道3,进气管道3上包有一层外薄膜管7,在外薄膜管7上部两侧壁有圆形气囊6,在充气(液)体时可膨大,使导尿管在工作时无法自由脱落;内层为出尿管腔4,其头部有一圆孔5,是尿液流入的通道;末端有一闭塞进气或水的阀门2。[0013]所述的导尿口 I位于内层出尿管腔4的尾部,与外层进气层相连,是尿液导出的出□。所述的进气口位于导尿管尾部阀门处。一种二腔气囊导尿管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膀胱,打开导尿管尾部的进气(液)阀门2,使气(液)体进入进气(液)管3壁中,此时气囊6膨大,使之涨起形成障碍从而保证导尿管无法从尿道自由脱出;且尿道口因受力膨大进而将尿液导入出尿管腔4中,最终通过导尿口 I流出。
权利要求1.二腔气囊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导尿口(I)、进气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为一根直线管,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进气管道(3),进气管道(3)上包有一层外薄膜管(7),在外薄膜管(7)上部两侧壁有圆形气囊(6),在充气或液体时可膨大,使导尿管在工作时无法自由脱落;内层为出尿管腔(4),其头部有一圆孔(5),是尿液流入的通道;末端有一闭塞进气或水的阀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腔气囊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尿口(I)位于内层出尿管腔(4)的尾部,与外层进气层相连,是尿液导出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腔气囊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位于导尿管尾部阀门处。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二腔气囊导尿管,舍弃了气囊导尿管尾部Y型管腔,它具有一根带气囊的导尿管和与进气或水细管沿导尿管内壁伸出直线管的尾部,末端为闭塞进气或水的阀门,出尿管腔位于导尿管侧面弧形管腔。其优点是将原来的Y型气囊导尿管改良成为一根直线管,可以作为膀胱造瘘管,避免了普通管膀胱内折叠,不能将尿液引流出体外,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2933368SQ20122056620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左步清, 管荆云, 张俊方, 黄超 申请人:左步清, 管荆云, 张俊方, 黄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