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529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巾,该卫生巾与女性的裆部分的弯曲形状相吻合,从而不容易在与上述裆部分的各部位之间形成间隙,易于发挥防止经血泄漏的效果。
背景技术
对于卫生巾,存在有设置了卫生巾主体和隆起部的卫生巾,该卫生巾主体具有液体吸收层,该隆起部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隆起。上述隆起部构成为沿纵向发挥弹性收缩力,通过该弹性收缩力,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凹陷变形,且隆起部从卫生巾主体立起。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卫生巾中,显现在皮肤侧表面的表面层的中央部分在皮肤侧表面折叠而形成防漏堤。在该防漏堤的左右两侧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卫生巾中,在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设置有用透液性片形成的立体壁,该立体壁的剖面为T字形。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发挥纵向收缩力的弹性部件。
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卫生巾都是如下这样构成的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纵向的弹性收缩力,卫生巾主体以其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其结果是,沿着纵向中心线设置的上述防漏堤或立体壁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立起。由于上述防漏堤或上述立体壁离开卫生巾的皮肤侧表面,所以该防漏堤或立体壁容易与阴道接触,从而易于用上述防漏堤或上述立体壁捕捉从阴道排出的经血。
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尿布中,在其两侧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立体护围,在该立体护围上设置有沿纵向发挥弹性收缩力的弹性线。利用该弹性线的弹性收缩力,尿布主体以其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其结果是,上述立体护围从尿布主体的皮肤侧表面立起。通过从卫生巾主体的左右两侧部立起的上述立体护围与身体的裆部接触来防止尿等的侧漏。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提高尿布主体的前方部分的弯曲刚性,降低后方部分的弯曲刚性,从而在弯曲刚性低的部分易于使尿布主体弯曲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具有两种弹性部件的吸收性产品。该吸收性产品作为一次性尿布,卫生巾、失禁用衬垫等来使用。
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吸收性产品中,在产品主体的左右两侧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立体褶皱部,通过该立体褶皱部的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产品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并且,在产品主体的后端部,对吸收体进行轧花加工等以形成弯折部,弹性部件设置在该弯折部,上述弯折部易于朝向身体变形为凸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135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2063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9344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01097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卫生巾中,由于设置在防漏堤或立体壁上的弹性部件的弹性收缩力作用于卫生巾主体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因此,从卫生巾主体的前端部到后端部有大致相同的弯曲应力作用于卫生巾主体。
但是,女性的裆部在纵向上的弯曲形状是,在阴道的前后区域,曲率半径比较大,在从阴道口的中心起向后方60mm左右的附近,上述曲率半径缩小,在从阴道口的中心起向后方120mm左右的附近,其曲率半径比阴道的前后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且比上述60mm左右的后方附近的曲率半径大。
上述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述的卫生巾由于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作用于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大体均匀,所以,不一定能够可靠地紧贴着如上所述那样因部位不同而曲率不同的女性的裆部的各部位,从而容易在某些部位在身体与卫生巾主体之间形成间隙,其结果是担心发生经血等的泄漏。
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尿布中,使立体护围10的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作用于尿布主体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通过在尿布主体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产生刚性差,来使尿布主体的曲率根据部位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尿布主体的弯曲形状依赖于尿布主体的刚性差,所以,前方的刚性高的部分在裆部的前方部分不能弯曲,其结果是,有可能前方部分无法可靠地紧贴着身体。
并且,在专利文献4中,虽然设置了用于形成立体褶皱部的弹性部件和用于使产品主体的后端部弯折的弹性部件这两个弹性部件,但上述两个弹性部件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一个弹性部件只发挥使立体护围部立起的功能,另一个弹性部件只发挥维持弯折部的形状的功能。并且,产品主体的弯曲形状只取决于设置在立体褶皱部的弹性部件,因此,产品主体不能按照身体的裆部的形状来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来解决上述目前的课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在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的隆起部的组合来使卫生巾主体容易按照身体的裆部的各部分的弯曲形状而变形的卫生巾。
本发明是一种卫生巾,具有卫生巾主体和隆起部,所述卫生巾主体具有吸收保持液体的液体吸收层;所述隆起部设置在所述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巾具有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在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卫生巾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同时,所述第一隆起部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隆起;第二隆起部在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卫生巾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同时,所述第二隆起部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隆起,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具有在横向重叠的重复区域。
本发明的卫生巾通过第一隆起部的弹性收缩力和第二隆起部的弹性收缩力使卫生巾主体弯曲,在所述重复区域,有第一隆起部的弹性收缩力和第二隆起部的弹性收缩力双方进行作用。因此,能够根据不同的部位使作用于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不同,从而能够以不同的曲率使卫生巾主体的各部位弯曲。
本发明例如是这样的卫生巾,即所述第一隆起部沿着卫生巾主体的纵向中心线而配置,所述第二隆起部从纵向中心线向横向的两侧离开地配置。
在上述发明中,第一隆起部与臀裂部相对,或与臀裂部和肛门相对,或者与阴道相对,从而易于紧贴着这些部位。并且,第二隆起部发挥防止流到卫生巾主体的液体侧漏的防漏壁的作用。
并且,本发明是这样的卫生巾,即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都具有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立起的片和在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所述片立起的弹性部件。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隆起部上的所述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优选比所述第二隆起部上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位于后方。
例如,所述第二隆起部比所述第一隆起部位于前方,在所述重复区域,第二隆起部的一部分与第一隆起部的一部分重叠。
这种情况下,优选将在所述重复区域的前方设置有第二隆起部的区域作为前方区域,将在所述重复区域的后方设置有第一隆起部的区域作为后方区域时,隆起部施加给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为重复区域大于前方区域,且重复区域大于后方区域。而且,在前方区域,隆起部施加给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与后方区域中的所述弯曲应力相同或小于该后方区域中的所述弯曲应力。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卫生巾主体在重复区域易于弯曲成小曲率半径,从而容易效仿女性的裆部的弯曲形状。
并且,在卫生巾主体上,至少在所述前方区域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压缩线。若设置了该压缩线,则卫生巾主体的前方区域不容易弯曲,从而容易将前方区域设定成比较大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形状。
并且,优选将所述重复区域在前后一分为二的中间点位于卫生巾主体的阴道对准基准线的后方,优选所述第一隆起部的前方起端位于从所述阴道对准基准线向后方离开120mm的位置的前方。通过进行这样的设定,卫生巾主体在阴道的后方相对的部分易于弯曲成小的曲率半径。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是这样的卫生巾,即设置有第三隆起部,所述第三隆起部在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卫生巾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所述第一隆起部上的所述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以及所述第三隆起部上的所述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比所述第二隆起部上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位于后方。
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以及所述第三隆起部具有在横向重叠的重复区域,所述第三隆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之间。
本发明通过组合隆起部的位置,使作用于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根据部位不同而不同。因此,能够根据部位来改变卫生巾主体的易弯曲度,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卫生巾主体按照女性的裆部的形状变形。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从皮肤侧表面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以平面状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女性裆部形状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剖视图。
图11(A)(B)是示出第二隆起部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从皮肤侧表面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卫生巾以平面状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沿图13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13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从皮肤侧表面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卫生巾以平面状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从皮肤侧表面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卫生巾以平面状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沿图20的XXI-XX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沿图20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1卫生巾;2卫生巾主体;3第一表面构成要素;10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1侧部片;12a~12d弹性部件;13a前方起端;14a后方起端;15第二隆起部;21背面片;22液体吸收层;23表面片;31第一隆起部;32前方扁平部;33后方扁平部;34前方起端;35后方起端;36弹性部件;39侧部弹性部件;41压缩线;42辅助压缩线;(i)重复区域;(ii)前方区域;(iii)后方区域;X1阴道对准基准线;X2肛门对准基准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是示出没有外力作用的自由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将上述卫生巾以平坦状态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没有外力作用于上述卫生巾的自由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女性裆部形状的剖视图。
以下,将构成卫生巾1的各要素的两个表面中的向着身体侧的表面称为“皮肤侧表面”,将相反侧的表面称为“着衣侧表面”。此外,将卫生巾的长度方向称为“纵向”,将与上述纵向正交的方向称为“横向”。各要素的尺寸在没有明确记载的情况下,将在纵向测定的尺寸称为“长度尺寸”,将在上述横向测定的尺寸称为“宽度尺寸”。
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具有卫生巾主体2、位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并形成第一隆起部31的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以及位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并形成第二隆起部15的一对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卫生巾主体2具有位于着衣侧表面的液体截断性的背面片21、设置在该背面片21的上面的液体吸收层22以及覆盖上述液体吸收层22的透液性的表面片23。上述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设置在纵向中心线Oy上,并由上述表面片23的一部分构成。
如图2所示,卫生巾主体2具有曲线形状的前缘部4和同样曲线形状的后缘部5。卫生巾主体2是其长度尺寸L1为280~450mm的纵长形状。上述液体吸收层22也是纵长形状,液体吸收层22具有比上述前缘部4稍稍位于后方的曲线形状的前端部22a和比上述后缘部5稍稍位于前方的曲线形状的后端部22b。并且,液体吸收层22的左右两侧端部22c、22c是与纵向中心线Oy平行的直线形状。
卫生巾2的两侧部的形状是,在前方具有比上述液体吸收层22的两侧端部22c、22c更向左右两侧突出的前方翼部6、6;在比上述前方翼部6、6靠后方处具有向左右两侧突出的折回翼部7、7;在比上述折回翼部7、7更靠后方处具有向左右两侧突出的后方翼部8、8。
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的两侧部设置有液体截断性或疏水性的侧部片11。在上述液体吸收层22的两侧端部22c、22c的外侧,侧部片11和上述背面片21利用热熔粘接剂而粘接。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侧部片11的一部分在液体吸收层22的两侧部与上述表面片23的皮肤侧表面粘接,从而由侧部片11的一部分形成上述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
一对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10相对于纵向中心线Oy在横向上隔开均匀的间隔而形成,表面片23呈现在由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和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夹住的区域,成为主要的液体吸收区域。
图2所示的X1是阴道对准基准线,该阴道对准基准线X1位于从卫生巾主体2的前缘部4向后方离开100~200mm的范围。
这里所说的阴道对准基准线X1的意思是,在安装该卫生巾1时其位置大致与阴道的中心相一致的标记。该标记是根据从皮肤侧表面看卫生巾时的整体形状或形成在皮肤侧表面的压缩线的形状等的整体上的外观而导出的。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当存在有向左右两侧突出的折回翼部7、7,而且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压缩线41的情况下,通常将使该折回翼部7、7在纵向上一分为二的中心位置作为用于与阴道口的中心部相对的标记。或者将压缩线41的横向的间隔最窄的部分作为上述标记。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线41的间隔最窄的位置作为阴道对准基准线X1。并且阴道对准基准线X1穿过折回翼部7、7的大致中心。
图2所示的X2是肛门对准基准线,在使上述阴道对准基准线X1与阴道口的中心位置一致时,上述肛门对准基准线X2与肛门相对。该肛门对准基准线X2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情况而不同,但通常在从上述阴道对准基准线X1起向后方离开距离L2=30~70mm的位置。
构成上述卫生巾主体2的上述背面片21是单位面积重量为23g/m2左右的聚乙烯树脂等的薄膜,优选使用透湿性材料。上述液体吸收层22是通过将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混合,然后用亲水性的薄纸包住而成的,粉碎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0g/m2左右。上述侧部片11是由芯部为聚丙烯、鞘部为聚乙烯的芯鞘型复合合成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布。
上述表面片23由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重叠构成。上述第一透液性片23a和上述第二透液性片23b分别是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左右的热风式无纺布。构成该热风无纺布的纤维是芯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鞘部为聚乙烯树脂的芯鞘型复合合成纤维,使用将氧化钛等的无机填充剂混入上述芯部而成的纤维。上述第一透液性片23a和上述第二透液片23b通过80%的涂敷了亲水性油剂的亲水性纤维和20%的涂敷了疏水性油剂的疏水性纤维混合而形成。
上述第一透液性片23a和上述第二透液性片23b利用热熔型粘接剂而互不分离地粘合,并且该热熔型粘接剂是以不妨碍液体透过的程度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2g/m2)来涂抹的。
构成上述表面片23的上述透液性片不局限于热风无纺布,也可以是点粘合无纺布、水刺式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等,但为了使透液性良好,优选纤维密度在0.12g/cm3以下。上述透液性片也可以是形成了多个透液孔的树脂薄膜,也可以用具有透液孔的上述树脂薄膜来形成第一透液性片23a,用热风等无纺布形成第二透液性片23b。并且,也可以在表面片23上实施点状的轧花加工,或使表面片23形成波状。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纵向中心线Oy的左右两侧隔开等距离的位置上设置有沿纵向平行延伸的接合交界线37、37。在比该接合交界线37、37靠左右两外侧的位置,上述表面片23粘接在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并且,在接合交界线37和37之间,表面片23不与液体吸收层22接合,从而通过位于接合交界线37和37之间的表面片23的一部分形成上述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
在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上,在纵向中心线Oy上延伸的弹性部件36夹在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之间,并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弹性部件36的比图1所示的前方起端34更向前方延伸的部分以不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分离的方式接合,比后方起端35更向后方延伸的部分以不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分离的方式固定。
如图3所示,在前方起端34和卫生巾主体2的前缘部4之间,将位于接合交界线37和接合交界线37之间的表面片23折叠成扁平而形成前方扁平部32。该前方扁平部32以不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分离的方式固定。在后方起端35和卫生巾主体2的后缘部5之间,将表面片23折叠成扁平而形成后方扁平部33,该后方扁平部33以不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分离的方式固定。
通过上述弹性部件36的弹性收缩力,使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接近的弹性张力进行作用,如图1所示,卫生巾主体2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弯曲变形。其结果是,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弹性部件36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并且构成表面片23的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以上述接合交界线37、37为折线立起,从而成为立体形状。并且,在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上,如图4所示,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形成有内部为中空的第一隆起部31。在第一隆起部31,设置有弹性部件36的部分成为顶部31a,该顶部31a形成在纵向中心线Oy上。
在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上,一对侧部弹性部件39接合在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之间。如图3所示,在前方扁平部32和后方扁平部33上,侧部弹性部件39位于折叠后的各扁平部32、33的两侧边缘部。
在前方扁平部32上,各个侧部弹性部件39的前方部分与卫生巾主体2接合固定,该侧部弹性部件39从卫生巾主体2离开的起点、即前方连接部比上述前方起端34位于后方。同样,在后方扁平部33上,各个侧部弹性部件39的后方部分与卫生巾主体2接合固定,该侧部弹性部件39从卫生巾主体2离开的后方连接部比上述后方起端35位于前方。
在上述前方连接部和后方连接部之间,各个侧部弹性部件39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如图4所示,侧部弹性部件39、39在横向相互分离,且位于比上述弹性部件36离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近的位置。
上述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弹性线形成。作用于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的弹性部件36的弹性张力优选小于作用于前方连接部和后方连接部之间的各个侧部弹性部件39的弹性张力。上述弹性部件36的纤度为240~10000dtex,优选1800~8000dtex。上述侧部弹性部件39的纤度为120~6000dtex,优选240~4000dtex。并且,中央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可使用将细的弹性线捆扎或捻成的材料,这种情况下,各个弹性部件的细的弹性线的纤度的总合在上述范围内即可。
上述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也可以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形成的橡胶线等。或者也可以是将伸缩性的薄膜、伸缩性的无纺布、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泡沫等的伸缩性发泡树脂剪裁成小块而成的。上述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以在纵向伸长1.2倍以上,优选伸长1.5倍的状态粘接固定在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液体吸收层22的两侧部的皮肤侧表面,上述侧部片11被两张重叠着折叠,从而形成上述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在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上,四根弹性部件12a、12b、12c以及12d夹在两张重叠的侧部片11之间,并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
如图2所示,在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上,斜着延伸的前方接合线13形成在卫生巾主体2的前方,从前方接合线13到前缘部4之间成为前方接合部16。在该前方接合部16上,侧部片11被折叠并粘接固定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斜着延伸的后方接合线14设置在卫生巾主体2的后方,从该后方接合线14到后缘部5之间成为后方接合部17。在该后方接合部17上,侧部片11被折叠并粘接固定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
在图4中示出了后方接合部17,在该后方接合部17上,弹性部件12a被配置在横向的外侧,并且在弹性部件12c和弹性部件12d的部分,侧部片11折叠着固定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在前方接合部16上也同样地折叠着接合有侧部片11。
上述弹性部件12a~12d的弹性收缩力作用于作为前方接合线13的一端的前方起端13a和作为后方接合线的一端的后方起端14a之间,使前方起端13a和后方起端14a接近的弯曲应力作用于卫生巾主体2,从而,卫生巾主体2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弯曲变形。并且,在前方起端13a和后方起端14a之间,弹性部件12a~12d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侧部片11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立起,从而形成第二隆起部15。
如图3所示,第二隆起部15的设置了弹性部件12a的部分成为顶部15a,设置了弹性部件12c部分成为弯曲部15b,第二隆起部15成为剖面形状大致为ㄑ形的防漏壁。
上述弹性部件12a~12d可使用与关于上述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所说明的相同的材料。弹性部件12a~12d的各自的弹性张力优选小于设置在第一隆起部31上的弹性部件36的弹性张力。例如弹性部件12a~12d分别由纤度为120~6000dtex、优选240~4000dtex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弹性线形成。在上述前方起端13a和后方起端14a之间,上述弹性部件12a~12d以在纵向伸长1.2倍以上,优选伸长1.5倍的状态粘接固定在上述侧部片1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位于与卫生巾主体2的阴道对准基准线X1相同的位置或位于其附近。并且,后方起端35位于比阴道对准基准线X1靠后方120~250mm左右的位置。当女性戴上该卫生巾1时,前方起端34与阴道口或其附近相对,后方起端35与尾骨或其附近相对。并且,第一隆起部31与从阴道口到肛门进而到肛门的更后方的臀裂部相对。
第二隆起部15的各自的前方起端13a比阴道对准基准线X1位于前方,比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位于前方。并且,第二隆起部15的各自的后方起端14a在肛门对准基准线X2的后方,且比第一隆起部31的后方起端35位于前方。
如图2所示,当卫生巾主体2的背面片21为平面状态时,从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到后方起端35的长度尺寸La例如为190mm,优选将上述La设定为50~250mm的范围。从各个第二隆起部15的前方起端13a到后方起端14a的长度尺寸Lb为200mm,优选将上述Lb设定为50~250mm的范围。并且,在长度Lc所示的重复区域内,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的位置在横向上重叠。
将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的距离一分为二的中间点比肛门对准基准线X2位于后方。将第二隆起部的前方起端13a和后方起端14a之间的距离一分为二的中间点位于与阴道对准基准线X1相同的位置,或者设置在阴道对准基准线X1和肛门对准基准线X2之间。并且,第一隆起部31的上述中间点比第二隆起部15的上述中间点位于后方。
通过设置在第一隆起部31上的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来拉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的力,即第一隆起部31的弹性收缩力为0.5~6N。通过设置在一个第二隆起部15上的弹性部件12a~12d的张力的总和来拉动前方起端13a和后方起端14a的力,即一个第二隆起部15的弹性收缩力为0.15~2N,一对第二隆起部15的上述弹性收缩力的总和为0.3~4N。一对第二隆起部15的上述弹性收缩力的总和优选小于第一隆起部31的弹性收缩力。
如果进行上述那样的设定,则通过第一隆起部31的弹性收缩力能够使卫生巾主体2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弯曲变形,通过第二隆起部15也能够使卫生巾主体2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弯曲变形。
在图5中用(i)表示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在横向重叠的重复区域。并且,用(ii)表示从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到第二隆起部15的前方起端13a的前方区域,用(iii)表示从第一隆起部31的后方起端35到第二隆起部15的后方起端14a的后方区域。使卫生巾主体2弯曲的作用力为,前方区域(ii)<后方区域(iii)<重复区域(i),作用于卫生巾主体2的弯曲应力也是前方区域(ii)<后方区域(iii)<重复区域(i)。
因此,如图5所示,在使卫生巾1为不施加外力的自由状态时,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的各个位置上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为[前方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i)]>[后方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ii)]>[重复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或者,在自由状态下,即使各部位的曲率不形成上述的不等式关系,在将卫生巾1粘贴在内裤的内表面上从而戴在身体上时,卫生巾主体2也易于变形成[前方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i)]>[后方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ii)]>[重复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
如图2所示,使卫生巾主体2为平坦状态时,重复区域(i)的长度Lc优选为15~200m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上。若设定在上述范围,则如上所述,易于在重复区域(i)、前方区域(ii)以及后方区域(iii)中如上述那样设定曲率半径的平均值的关系。
图6用剖面示出身高168cm、体重56kg、BMI 19.8的女性的裆部的形状。另外,BMI是利用(体重(kg)÷(身高(m))2)求出的量纲为1的系数。
图6所示的内侧曲线51是从女性的股间部向臀裂部57的沟的底部延伸的剖面线,外侧曲线是从大腿部的根部向臀部的表面延伸的线。标号54表示存在于上述内侧曲线51的前方的阴道。同样,标号55表示肛门。标号56表示尾骨。上述阴道54表示具有大阴唇的范围。
如图6所示,当沿着上述内侧曲线51,设从阴道口中心(b)向后方离开60mm的位置为(a),设从阴道口中心(b)向后方离开120mm的位置为(c)时,在内侧曲线51和外侧曲线52双方上,其曲率半径的顺序是位置(a)<位置(c)<阴道口中心(b)。
因此,若使图5所示的重复区域(i)与包括上述位置(a)的区域相对,使前方区域(ii)与包括阴道口中心(b)的区域相对,使后方区域(iii)与包括位置(c)的区域相对,则图5所示的弯曲形状的卫生巾1易于随着女性的裆部的各部位的弯曲形状而与其吻合。
为了使卫生巾1易于与图6所示的女性的裆部吻合,优选上述重复区域(i)存在于从图2所示的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后方离开60mm的位置,或者优选重复区域(i)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至少从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后方离开40mm的位置到离开120mm的位置之间。即,优选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不从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后方离开120mm以上,第二隆起部15的后方起端14a位于从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后方离开40mm以上的位置,且优选形成长度Lc为15mm以上、优选30mm以上的重复区域(i)。
并且,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到第一隆起部31的顶部31a的高度尺寸H1(参照图5)的最大值优选为10~60mm的范围。如果是上述范围,则易于使第一隆起部31紧贴着图6所示的臀裂部57的沟内。并且,若将图4所示的第一隆起部31的顶部31a的宽度尺寸(设置有弹性部件36的部分的宽度尺寸)W2设定在1~3mm的范围,则第一隆起部31的顶部31a易于进入臀裂部57内。
并且,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到第二隆起部15的顶部15a的高度尺寸H1(参照图5)的最大值优选为5~50mm左右。如果是上述范围,则第二隆起部15的顶部15a在阴道54的两侧部与皮肤接触,从而易于作为抑制经血侧漏的防漏壁发挥作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形成有将上述表面片23和液体吸收层22一起压缩并加热形成的压缩线41。该压缩线41从第二隆起部15的前方起端13a的前方到比第一隆起部31的后方起端35更靠后方的位置连续形成。压缩线41由将液体吸收层22高密度地压缩而成的部分和以比上述密度低的密度压缩而成的部分向着纵向交错形成。
压缩线41作为刚性增强要素发挥作用,通过设置该压缩线41,卫生巾主体2能够获得抵抗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以及弹性部件12a~12d的弹性收缩力的刚性。并且,该压缩线41不一定必须形成在上述范围内,但优选至少设置在上述前方区域(ii)内。若在前方区域(ii)设置压缩线41,则易于将前方区域(ii)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i)设定成比较大的状态。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卫生巾主体2上,用于固定在内裤上的压敏粘合剂层24设置在上述背面片21的着衣侧表面。上述压敏粘合剂层24在纵向中心线Oy的左右两侧与上述纵向中心线Oy平行地设置。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形成有上述折回翼部7、7的区域以及形成有上述后方翼部8、8的区域中,压敏粘合剂层也设置在上述背面片21的着衣侧表面。
使用上述卫生巾1时,将设置在卫生巾主体2的着衣侧表面的压敏粘合剂层24粘贴在内裤的内表面。并且,将折回翼部7、7从内裤的裆部的两侧边缘部向外表面折回,并将设置在折回翼部7、7的着衣侧表面的压敏粘合剂层粘贴在裆部的外表面。并且,将设置在后方翼部8、8的着衣侧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剂层粘贴在内裤的后片的下部内表面。
使用者将上述卫生巾1固定在内裤上时,以上述阴道对准基准线X1为定位的目标,使上述中心位置大致与阴道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一致地装戴。如图5所示,该卫生巾1在不施加外力的自由状态下容易变形,使得位于阴道对准基准线X1的后方的重复区域(i)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i)。或者,与内裤一起穿在身体上时容易变形,使得重复区域(i)形成小曲率半径。
因此,卫生巾主体2易于沿着图6所示的女性的裆部的各部位的曲面形状安装。即,前方区域(ii)以比较大的曲率半径与阴道及其周边相对,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的前方扁平部32和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部分与阴道相对。并且,第二隆起部15能够在阴道的两侧部立起并稳定地紧贴在股间部。并且,卫生巾1的重复区域(i)与位于肛门后方的身体的小曲率半径的弯曲部相对,后方区域(iii)与身体的更后方相对。并且,第一隆起部31易于紧贴在肛门和臀裂部57。
从阴道口流出的经血由于自重而穿过上述透液性片23a、23b的纤维之间,并由于位于其下面的液体吸收层22的亲水力而被迅速吸收保持。第一隆起部31易于紧贴着臀裂部,并且,由于第二隆起部15起到防漏壁的作用,因此经血易于被液体吸收层22吸收,不容易发生侧漏或向后方的泄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卫生巾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01,相当于图4的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01的卫生巾主体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在第一表面构成要素103上,两根弹性部件36、36粘接固定在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之间。并且,位于弹性部件36和弹性部件36中间的上述表面片23的一部分粘接在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
其结果,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两个第一隆起部131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形成立起形状。并且,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以及第二隆起部15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1,相当于图4的剖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1的表面构成要素203是,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隆起部231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并且第一隆起部231在卫生巾主体2上可沿横向自由移动。
在第一隆起部231上,位于纵向中心线Oy上的弹性部件36被夹在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之间并粘接固定。并且,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的边缘部彼此接合,从而第一隆起部231的内部形成中空的筒结构。
并且,卫生巾主体202的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被透液性的表面片123覆盖。上述表面片123由与上述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相同的材料形成。
在比上述前方起端34靠前方处以及比后方起端35靠后方处,将上述第一透液性片23a和第二透液性片23b折叠成扁平状态,从而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前方扁平部32和后方扁平部33。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1上,在第一隆起部231紧贴着臀裂部等的状态下,即使身体与内裤错位,固定在内裤上的卫生巾主体202向左右两侧活动,第一隆起部231也易于保持紧贴在身体上的状态。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1。
该卫生巾301的卫生巾主体202与上述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在该实施方式的表面构成要素303中,也是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隆起部331从卫生巾主体20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从而能够自由活动。
第一隆起部331的剖面形状为倒V字形,透液性片323被折回地形成。位于纵向中心线Oy上的弹性部件36固定在该透液性片323之间,并且,在该弹性部件36的左右两侧隔开等间隔的位置上设置侧部弹性部件336、336,该侧部弹性部件336、336也固定在透液性片323之间。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卫生巾401。
在该卫生巾401上,卫生巾主体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第一表面构成要素403形成的第一隆起部431由表面片23形成,并使得剖面为T字形。
图11(A)(B)示出由第一表面构成要素形成的第二隆起部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图11(A)所示的卫生巾501A上,第二隆起部115的结构是,在侧部片11内设置有片状弹性体112作为弹性部件,通过该片状弹性体112拉动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片状弹性体112是合成橡胶带、伸缩性无纺布、具有伸缩性的发泡树脂片等。
在图11(B)所示的卫生巾501B上,第二隆起部215具有多个弹性部件212,并且剖面以T字形立起。
除此之外,第二隆起部的立体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卫生巾601,是与图2同样地展开成平面形状的俯视图。
该卫生巾601在卫生巾主体602的皮肤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以及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以及第二隆起部15。
第六实施方式的卫生巾6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主体2的不同点只是设置在卫生巾602的皮肤侧表面上的压缩线的形状。在图12所示的卫生巾主体602上,在与图2所示的具有相同的图案形状的压缩线41的左右两侧设置辅助压缩线142、142。辅助压缩线142形成在以阴道对准基准线X1为中心的前后方向的规定范围。即,辅助压缩线142延伸到比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还靠前方的同时,辅助压缩线142的后端142a延伸到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在横向重复的长度Lc的重复区域内的中途位置。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后端142a位于上述重复区域的长度尺寸Lc的大致中心。
在比前方起端34靠前方处,在第二隆起部15的弹性收缩力所作用的前方区域中设置有压缩线141和辅助压缩线142,从而卫生巾主体602的弯曲刚性比较高,因此,在该前方区域,变形成弯曲形状时的曲率半径比较大。并且,在长度Lc的重复区域,在其前方部分设置有压缩线141和辅助压缩线142,在后方部分没有设置辅助压缩线142。因此,在重复区域,卫生巾主体602易于以前方辅助压缩线142的后端142a为界限弯折。
因此,卫生巾主体602易于以在肛门对准基准线X2或比其稍靠后方的部分上形成小的曲率半径的方式弯曲,从而易于与女性的裆部的弯曲形状吻合。
图13是示出不向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卫生巾701作用外力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沿图13的XIV-XIV线的剖视图,图15是沿图13的XV-XV线的剖视图。
卫生巾701的卫生巾主体702实际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以及第二隆起部15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通过弹性部件12a~12d与侧部片11接合而构成。并且第二隆起部15在前方起端13a和后方起端14a之间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立起而形成防漏壁。第二隆起部15的长度为Lb。
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以及第一隆起部31的形状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通过表面片23、弹性部件36以及一对侧部弹性部件39构成。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从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隆起而形成第一隆起部31。在前方起端34的前方形成有前方扁平部32、在后方起端35的后方形成有后方扁平部33。在图13中,La表示第一隆起部31的长度。该长度La比图2所示的第一隆起部31的长度La稍短,在图13中,前方起端34位于阴道对准基准线X1的稍后方,并在肛门对准基准线X2的附近。
在图13所示的卫生巾701上,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在横向重叠的重复区域的长度为Lc1。如上所述,该长度Lc1优选为15mm以上,30mm以上更好。
在该卫生巾701上,一对第三表面构成要素703设置在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该第三表面构成要素703隔着纵向中心线Oy位于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和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之间。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卫生巾主体702的皮肤侧表面的两侧部,第二表面片723设置在表面片23的上面。该第二表面片723具有亲水性、透液性,并且与上述表面片23同样地通过层叠第一透液性片和第二透液性片而构成。并且,在第三表面构成要素703上,多个弹性部件736以沿纵向延伸的状态接合在上述第一透液性片和第二透液性片之间。
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第三表面构成要素703上,在前方起端734和后方起端735之间,上述弹性部件736以及第二表面片723从卫生巾主体702的皮肤侧表面立起,从而形成一对第三隆起部731。
在图13中,Ld表示第三隆起部731的长度尺寸。第三隆起部731的前方起端734与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在前方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其结果,使第三隆起部731的前方起端734和后方起端735在前后一分为二的中间点比第二隆起部15的中间点位于后方。并且,在长度Lc1的重复区域中,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以及第三隆起部731都在横向重叠。而且,在第二隆起部15的后方起端14a的更后方存在第一隆起部31的一部分和第三隆起部731的一部分在横向重叠配置的区域。
在该卫生巾701上,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以及第三隆起部731的弹性收缩力全部作用于长度Lc1的重复区域,因此,在上述重复区域中,大的弯曲应力作用于卫生巾主体2。并且,在比第二隆起部15的后方起端14a更靠后方的区域,有第一隆起部31和第三隆起部731双方的弹性收缩力进行作用,并且在比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更靠前方的区域,只有第二隆起部15的弹性收缩力进行作用。
因此,易于将作用于卫生巾主体2的弯曲应力设定成重复区域>后方区域>前方区域,从而卫生巾主体2在肛门对准基准线X2的更后方以小的曲率半径变形,易于与图6所示的女性的裆部的形状吻合。
另外,上述第三隆起部731的前方起端734不一定必须位于与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相同的位置,前方起端734也可以比前方起端34位于前方或者后方。但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以及第三隆起部731的重复区域优选有15mm以上,30mm以上更好。
若安装了该卫生巾701,则第一隆起部31易于从肛门进入后方的臀裂部内并与之紧贴,并且,在该第一隆起部31的两侧,第三隆起部731紧贴着臀部表面,因此易于防止就寝时等经血从后方泄漏。
图16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卫生巾801展开成平面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示出不对上述卫生巾801作用外力的自由状态的侧视图。
第八实施方式的卫生巾801的卫生巾主体2实质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的卫生巾主体相同。并且,第一表面构成要素3和第一隆起部31的形状以及第二表面构成要素10和第二隆起部15的基本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的长度尺寸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6所示,在卫生巾801中,第一隆起部31的长度尺寸Le比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长度尺寸La稍短,在卫生巾801中,前方起端34位于与肛门对准基准线X2相同的位置或其附近。并且,在卫生巾801中,第二隆起部15的长度尺寸Lf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长度尺寸Lb稍长,其后方起端14a位于与上述第一隆起部31的后方起端35大致相同的位置。
其结果,在比第一隆起部31的前方起端34靠前方的区域,只有第二隆起部15的弹性收缩力作用在卫生巾主体2上,设有第一隆起部31的区域在其长度为Le的全长上成为与第二隆起部15重叠的重复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于卫生巾主体2的弯曲应力是重复区域>前方区域,如图17所示,卫生巾801在比前方起端34靠前方处,曲率半径比较大,在前方起端34和后方起端35之间,容易以比较小的曲率半径变形。通过与前方相比,使在后方容易变形成小曲率半径,从而卫生巾801易于与图6所示的女性的裆部吻合。
图18是将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卫生巾901展开成平面状态的俯视图,图19是示出不使外力作用的自由状态下的卫生巾901的侧视图。
第九实施方式的卫生巾901的卫生巾主体902具有背面片21、液体吸收层22、表面片23以及侧部片11,并具有前方翼部906、折回翼部907以及后方翼部908。
但卫生巾主体902的从前缘部904到后缘部905的长度尺寸比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主体2的长度尺寸L1短。并且,折回翼部907形成在纵向的中央部分,阴道对准基准线X1位于将卫生巾主体902在前后一分为二的中心位置。该卫生巾901在使阴道对准基准线X1与图6所示的阴道口的中心位置(b)相对时,前缘部904与耻骨的稍前方相对,后缘部905与肛门55的稍后方的位置(a)附近或更稍后方相对。
在卫生巾主体902的皮肤侧表面,由表面片23形成位于纵向中心线Oy上的第一表面构成要素903。该第一表面构成要素903由表面片23以及与图3所示相同的弹性部件36和侧部弹性部件39构成。
如图18所示,第一表面构成要素903在前方具有第一前方起端934a和第一后方起端935a,如图19所示,在第一前方起端934a和第一后方起端935a之间,第一隆起部931a在沿纵向发挥弹性收缩力的同时,从卫生巾主体902的皮肤侧表面立起。在第一表面构成要素903上,在后方设置有第二前方起端934b和第二后方起端935b,如图19所示,在第二前方起端934b和第二后方起端935b之间,其他的第一隆起部931b的弹性收缩力进行作用,其他的第一隆起部931b从卫生巾主体902的皮肤侧表面立起。
第一后方起端935a和第二前方起端934b位于从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前后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在第一后方起端935a和第二前方起端934b之间,第一表面构成要素903被折叠从而形成中央扁平部936。并且,在第一前方起端934a的更前方设置有前方扁平部932,在第二后方起端935b的更后方设置有后方扁平部933。
在卫生巾主体902的皮肤侧表面的两侧部设置有第二表面构成要素910。该表面构成要素910与图3和图4所示的相同,由侧部片11和弹性部件12a~12d构成。各个表面构成要素910在前方起端913a和后方起端914a之间与图3所示相同地从卫生巾主体902的皮肤侧表面立起。第二隆起部915的前方起端913a和后方起端914a位于从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前后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
位于前方的第一隆起部931a和位于后方的第一隆起部931b的长度都是相同的尺寸Lg,第二隆起部915的长度尺寸为Lh。并且,位于前方的第一隆起部931a的后方部分和第二隆起部915的前方部分在横向重叠而形成前方重复区域,位于后方的第一隆起部931b的前方部分和第二隆起部915的后方部分在横向重叠而形成后方重复区域。在图19中,用(iv)表示各个重复区域。该重复区域(iv)的长度尺寸优选为15mm以上,30mm以上更好。
如图19所示,由于上述重复区域(iv)位于从阴道对准基准线X1向前后离开的位置,因此,在具有阴道对准基准线X1的中央区域中,作用于卫生巾主体902的弯曲应力比较小,在上述重复区域(iv)中弯曲应力比较大。因此,在与阴道相对的中央区域,卫生巾主体902变形成弯曲形状时的曲率半径比较大,在前后的重复区域(iv)中,易于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变形。因此,中央区域易于与阴道吻合,重复区域(iv)在比阴道靠前方的耻骨部分以及肛门的后方易于与身体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部分吻合。
并且,如图18所示,由于在后方起端935a和前方起端934a之间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压缩线941和辅助压缩线942双方,因此,中央区域不容易弯曲,从而易于将中央区域的曲率半径保持为比较大的状态。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001的自由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沿图20的XXI-XXI线的剖视图,图22是沿图20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该卫生巾1001的卫生巾主体1002具有背面片21和液体吸收层22以及表面片23。在前缘部4和后缘部5上,表面片23粘接在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上,在前缘部4和后缘部5以外的部分上,如图21和图22所示,表面片23与液体吸收层22的两侧边缘部22c、22c粘接,且在该两侧边缘部22c、22c的外侧与背面片21粘接。并且,表面片23不与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粘接,表面片23能够从皮肤侧表面离开。
在卫生巾1001的前方部分上,如图21所示,侧部弹性部件1039、1039在纵向设置在规定长度的范围内。侧部弹性部件1039在横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其前方连接部和后方连接部之间发挥纵向弹性收缩力,并能够从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并且,在设置有侧部弹性部件1039、1039的部分上形成有第二隆起部1015、1015。
在卫生巾1001的后方部分上,在纵向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中央弹性部件1036。该中央弹性部件1036在其前方连接部和后方连接部之间沿纵向发挥弹性收缩力,并从液体吸收层22的皮肤侧表面离开。
因此,在卫生巾1001的后方部分上,设置有中央弹性部件1036的部分成为第一隆起部1031。
如图20所示,第一隆起部1031的前方部分和第二隆起部1015的后方部分在阴道对准基准线X1的后方在横向上重叠,从而形成重复区域。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表面片23的背面侧设置有加强片1005,上述加强片1005覆盖中央弹性部件1036和侧部弹性部件1039。加强片1005是亲水性的材料或透液性的材料,并具有刚性,例如由气流成网纸浆、具有开口的树脂薄膜、纸或热风无纺布等形成。
若设置了上述加强片1005,则如图21所示,在前方部分上,在第二隆起部1015和第二隆起部1015之间,表面片23易于保持平面形状。并且,如图22所示,在后方易于保持第一隆起部1031的三角形状。
该卫生巾1001也具有第一隆起部1031和第二隆起部1015重叠的重复区域、位于该重复区域的前方并设置有第二隆起部1015、1015的前方区域以及位于重复区域的后方并设置有第一隆起部1031的后方区域。并且,将作用于卫生巾主体1 002的弯曲应力设定成重复区域>后方区域>前方区域。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用于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优选是重复区域>后方区域>前方区域,但也可以是重复区域>后方区域=前方区域,也可以是重复区域>前方区域>后方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卫生巾,具有卫生巾主体和隆起部,所述卫生巾主体具有吸收保持液体的液体吸收层;所述隆起部设置在所述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巾具有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在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卫生巾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同时,所述第一隆起部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隆起;第二隆起部在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卫生巾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同时,所述第二隆起部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隆起,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具有在横向重叠的重复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沿着卫生巾主体的纵向中心线而配置,所述第二隆起部从纵向中心线向横向的两侧离开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都具有从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立起的片和在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所述片立起的弹性部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上的所述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比所述第二隆起部上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位于后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隆起部比所述第一隆起部位于前方,在所述重复区域,第二隆起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隆起部的一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将在所述重复区域的前方设置有第二隆起部的区域作为前方区域,将在所述重复区域的后方设置有第一隆起部的区域作为后方区域时,隆起部施加给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为重复区域大于前方区域,且重复区域大于后方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前方区域,隆起部施加给卫生巾主体的弯曲应力与后方区域中的所述弯曲应力相同或小于该后方区域中的所述弯曲应力。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卫生巾主体上,至少在所述前方区域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压缩线。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复区域在前后一分为二的中间点位于卫生巾主体的阴道对准基准线的后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的前方起端位于从所述阴道对准基准线向后方离开120mm的位置的前方。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三隆起部,所述第三隆起部在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以使卫生巾主体以皮肤侧表面凹陷的方式变形,所述第一隆起部上的所述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以及所述第三隆起部上的所述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比所述第二隆起部上的前方起端和后方起端的中间点位于后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以及所述第三隆起部具有在横向重叠的重复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隆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巾,其具有在卫生巾主体的皮肤侧表面设置发挥弹性收缩力的隆起部,从而易于按照女性的裆部的弯曲形状弯曲的结构。卫生巾(1)在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卫生巾主体(2)的皮肤侧表面设有在纵向发挥弹性收缩力的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第一隆起部(31)在前方端部(34)和后方端部(35)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第二隆起部(15)在前方端部(13a)和后方端部(14a)之间发挥弹性收缩力。在重复区域(i),有第一隆起部(31)和第二隆起部(15)双方的弹力进行作用。因此,卫生巾主体(2)在重复区域(i)容易弯曲变形成小的曲率,从而适应女性的裆部的形状。
文档编号A61F13/511GK101090691SQ200580044968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黑田贤一郎, 吉政渡, 谷尾俊幸, 藤川忍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