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罗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224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罗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变以正虚为本,包括气虚、阳虚和阴虚三种基本病变。三种基本病变往往互相交错,表现为气阳虚、气阴虚、阴阳两虚等正虚类型。另一方面,本病还可能存在湿浊、宿食、瘀血、火热、水饮、气滞等邪气因素,使其病变呈现较为复杂的状况。萎缩性胃炎会导致胃腺体减少,胃酸分泌减少等,影响消化功能,引起上腹部不适、疼痛、胀满感,严重的还会引起恶心呕吐,导致贫血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很高。而在此疾病的治疗中,摩罗口服液疗效确切,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由于口服液在运输、携带等方面均不方便,而且还有可能染菌产酸产气而引起爆炸等问题,限制了对其的使用。为此,本发明人将其剂改为颗粒,既可保持原剂型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的特点,同时又由于其为固体制剂,运输、携带方便,质量稳定,克服了原制剂保存、携带不便的缺点,符合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主要由百合、茯苓、玄参、川芎、鸡内金、乌药、泽泻、麦冬、三七、白术、当归、茵陈、地榆、蒲黄、延胡索、白芍、石斛、九节菖蒲等药物和适当辅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辅料种类、用量和主药配比合理,制得的制剂既可保持原剂型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等特点,同时运输、携带方便,质量稳定,克服了原制剂保存、携带不便的缺点,符合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它是主要由摩罗浸膏粉20-40%,辅料60-80%制备而成。辅料包括稀释剂、矫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稀释剂占59-80%,矫味剂占0-1%。稀释剂包括淀粉、糊精、乳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矫味剂包括甜叶菊苷、甜菜碱、阿司帕坦、甘草甜素、糖精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稀释剂是糊精;矫味剂是阿司帕坦。
所述的摩罗浸膏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百合1.2份 茯苓1.2份 玄参1.5份 川芎0.9份 鸡内金(炒)0.3份乌药0.9份 泽泻0.9份 麦冬1.5份 三七0.3份 白术(麸炒)0.6份当归0.9份 茵陈1.2份 地榆1.5份 蒲黄0.9份 延胡索(醋炙)1.2份白芍3.0份 石斛1.5份 九节菖蒲0.9份 蜂蜜(炼)2.0份。
本发明颗粒是这样制备的以上十八味药材,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包装,即得。
优选的制法是以上十八味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加入稀释剂和矫味剂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包装,即得。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对其提取中的溶剂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查,在成型工艺方面,针对其药物性质,对辅料的种类、用量进行了大量实验,筛选的辅料与主药配比合理,工艺经小试、中试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同时制得的制剂不仅既可保持原剂型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等特点,同时运输、携带方便,质量稳定,克服了原制剂保存、携带不便的缺点,符合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
本发明人在研制过程中发现,辅料的种类、用量对其有较大影响,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证明本发明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以确保药物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称取药材百合36g、茯苓36g、玄参45g、川芎27g、鸡内金(炒)9g、乌药27g、泽泻27g、麦冬45g、三七9g、白术(麸炒)18g、当归27g、茵陈36g、地榆45g、蒲黄27g、延胡索(醋炙)36g、白芍90g、石斛45g、九节菖蒲27g混合为一份,共3份,分别加6倍量、8倍量、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浓缩、干燥,得三份干燥提取物,以芍药苷为评价指标,结果见表1。
表1 加水量优选数据表

以上结果表明,加水6-10倍量基本能将有效成分提取完全,芍药苷含量基本能满足质量要求,但加水8倍与10倍的提取较6倍量完全,而8倍量与10倍量的提取效果相当,故从能耗等实际因素综合考虑,优选加水8倍量。
实验例2 成型工艺的研究2.1.稀释剂的筛选中药颗粒剂常用的稀释剂为淀粉、糊精、乳糖等。下面对其常用的稀释剂进行筛选,结果见表2。
表2 稀释剂种类的筛选

表2表明,上述辅料无论单独使用或者配合使用,都能起到作用,但由于本颗粒剂为可溶性颗粒剂,淀粉的水溶性一般,乳糖价格相对较高;而糊精溶于热水,吸湿性小,且价格低廉,结合尽量减少辅料用量,故优选糊精为稀释剂。下面对其用量进行考查,如下取百合,茯苓,玄参,川芎,鸡内金(炒),乌药,泽泻,麦冬,三七,白术(麸炒),当归,茵陈,地榆,蒲黄,延胡索(醋炙),白芍,石斛,九节菖蒲,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将所得药粉,分别加入药粉量的1.5倍、2倍、3倍、4倍的糊精,混匀,分别用适当浓度的乙醇制粒,干燥。结果见表3。
表3 辅料用量的选择

以上结果表明稀释剂用量在60-80%时,颗粒均能成型。但实验发现,加糊精2倍、3倍量者(占配方总量的66-75%)软材粘度适宜,易成型,颗粒性状好;加糊精1.5倍量者(占配方总量的60%),软材偏软,制粒时有部分粘筛;加糊精为4倍量(占配方总量的80%)时,软材偏硬,成型一般;故优选加入药粉2~3倍量的糊精,即加入占配方总量的66-75%的糊精时制得的颗粒成型性好。
2.2矫味剂的筛选常用的甜味剂有甜叶菊苷、甜菜碱、阿司帕坦、甘草甜素和糖精钠等,下面对其进行考查,结果见表4。
表4 稀释剂种类的筛选

上述结果表明,上述矫味剂无论单独使用或是任意一种和其他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配合使用时,对口味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对其0-1.0%的用量进行了预试验,由于原处方中加入了蜂蜜,不加甜味剂时,口感略有苦味,但还是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故用量为0-1.0%的矫味剂基本都能满足要求;但由于甜菜碱呈碱性,可能对成分有影响,甘草甜素为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电解质代谢;糖精钠为合成甜味剂,甜叶菊苷甜味口感一般,同时考虑尽量减少辅料用量和种类,经考查,优选阿司帕坦为矫味剂。下面对其用量作进一步考查。
取已制备的未加甜味剂的颗粒四等份,分别加入成品制剂0%、0.3%、0.5%、1.0%量的阿司帕坦,开水冲后,0.3%量的口感略有苦味,1.0%量的口感略甜,而0.5%量的口感适中,故优选加入成品量0.5%的阿司帕坦。
2.3.制粒方法的确定对药材进行提取,干燥,得到水提药粉,分成5份,进行不同浓度的乙醇制粒效果的比较,选择浓度范围70~90%的乙醇进行试验(室温23℃;湿度50%),其结果见表5。
表5 制粒效果比较表

由上表可知,70-90%乙醇制粒时,该颗粒成型性基本能满足制剂要求,但80-85%乙醇制粒为好。
实验例3物理特性的测定3.1流动性的测定取干燥后的颗粒(含水量为2%)50g,使颗粒经一漏斗流入一个培养皿中,待静止后测定培养皿上颗粒圆锥的高度,由坐标纸测出颗粒圆锥底部的直径(2R),计算出休止角(tgα=H/R),结果见表6。
表6 颗粒的休止角

由上表可知,颗粒的流动性符合颗粒生产的需要。
3.2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为了说明颗粒是否易吸潮,我们进行了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具体方法如下取颗粒适量,干燥至恒重后,在已恒重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mm的颗粒,准确称量后置于下表所列的分别盛有7种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72小时后,称重,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7。
表7 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率表

以上表中的吸湿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RH%)为横坐标作图,图见说明书附

图1。
附图1说明以上表中的吸湿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RH%)为横坐标作图,附图1表明,环境相对湿度在63%以下时,颗粒的吸湿率较低;而大于63%,吸湿率急剧增加。说明包装时,环境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63%以下。
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按摩罗颗粒中各原料所占份数,取以下处方量原料百合120g茯苓120g 玄参150g 川芎90g鸡内金(炒)30g 乌药90g 泽泻90g 麦冬150g白术(麸炒)60g 三七30g 当归90g 茵陈120g延胡索(醋炙)120g地榆150g 蒲黄90g 白芍300g石斛150g九节菖蒲90g 蜂蜜(炼)200g以上十八味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细粉,约重312g,加入糊精683g和阿司帕坦5g,混匀,用85%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按摩罗颗粒中各原料所占份数,取以下处方量原料百合120g 茯苓120g 玄参150g 川芎90g鸡内金(炒)30g 乌药90g 泽泻90g 麦冬150g白术(麸炒)60g 三七30g 当归90g 茵陈120g延胡索(醋炙)120g 地榆150g 蒲黄90g 白芍300g石斛150g 九节菖蒲90g 蜂蜜(炼)200g以上十八味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细粉,约重200g,加入糊精800g,混匀,用80%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3按摩罗颗粒中各原料所占份数,取以下处方量原料百合120g 茯苓120g 玄参150g 川芎90g鸡内金(炒)30g 乌药90g 泽泻90g 麦冬150g白术(麸炒)60g 三七30g 当归90g 茵陈120g延胡索(醋炙)120g 地榆150g 蒲黄90g 白芍300g石斛150g 九节菖蒲90g 蜂蜜(炼)200g以上十八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细粉,约重400g,加入乳糖590g和甘草甜素10g,混匀,用85%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4按摩罗颗粒中各原料所占份数,取以下处方量原料百合120g 茯苓120g 玄参150g 川芎90g鸡内金(炒)30g 乌药90g 泽泻90g 麦冬150g白术(麸炒)60g 三七30g 当归90g 茵陈120g延胡索(醋炙)120g 地榆150g 蒲黄90g 白芍300g石斛150g 九节菖蒲90g 蜂蜜(炼)200g以上十八味药材,加7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细粉,约重285g,加入糊精570g、淀粉139g和阿司帕坦3g、甜菜碱3g,混匀,用90%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5按摩罗颗粒中各原料所占份数,取以下处方量原料百合120g 茯苓120g 玄参150g 川芎90g鸡内金(炒)30g 乌药90g 泽泻90g 麦冬150g白术(麸炒)60g 三七30g 当归90g 茵陈120g延胡索(醋炙)120g 地榆150g 蒲黄90g 白芍300g石斛150g 九节菖蒲90g 蜂蜜(炼)200g
以上十八味药材,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细粉,约重298g,加入糊精399g、乳糖298g和甜叶菊苷2g、糖精钠3g,混匀,用70%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6按摩罗颗粒中各原料所占份数,取以下处方量原料百合120g 茯苓120g 玄参150g 川芎90g鸡内金(炒)30g 乌药90g 泽泻90g 麦冬150g白术(麸炒)60g 三七30g 当归90g 茵陈120g延胡索(醋炙)120g 地榆150g 蒲黄90g 白芍300g石斛150g 九节菖蒲90g 蜂蜜(炼)200g以上十八味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细粉,约重320g,加入乳糖640g,淀粉35g和阿司帕坦2g,甜叶菊苷2g,甘草甜素1g混匀,用80%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它是主要由摩罗浸膏粉20-40%,辅料60-80%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其特征在于,辅料包括稀释剂、矫味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稀释剂占59-80%,矫味剂占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罗浸膏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百合1.2份 茯苓1.2份 玄参1.5份 川芎0.9份 鸡内金(炒)0.3份乌药0.9份 泽泻0.9份 麦冬1.5份 三七0.3份 白术(麸炒)0.6份当归0.9份 茵陈1.2份 地榆1.5份 蒲黄0.9份 延胡索(醋炙)1.2份白芍3.0份 石斛1.5份 九节菖蒲0.9份 蜂蜜(炼)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其特征在于,稀释剂包括淀粉、糊精、乳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矫味剂包括甜叶菊苷、甜菜碱、阿司帕坦、甘草甜素、糖精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其特征在于,稀释剂是指糊精;矫味剂是指阿司帕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颗粒是这样制备的以上十八味药材,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混匀,用70-90%乙醇制粒,干燥,包装,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颗粒是这样制备的以上十八味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6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50-60℃)的清膏,加入蜂蜜,搅匀,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加入稀释剂和矫味剂适量,混匀,用80-85%乙醇制粒,干燥,包装,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摩罗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它主要由百合、茯苓、玄参、川芎、鸡内金、乌药、泽泻、麦冬、三七、白术、当归等药和适当辅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辅料种类、用量和主药配比合理,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稳定可控。本发明制剂既可保持原剂型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等特点,同时运输、携带方便,质量稳定,克服了原制剂保存、携带不便的缺点,符合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
文档编号A61K35/56GK1840092SQ20061000173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
发明者张保献 申请人: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