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胡滴丸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1163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柴胡滴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柴胡滴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柴胡滴丸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服用方便等特点。
背景技术
柴胡为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其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功能发表和里,退热升阳、舒肝开朗。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柴胡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和降血脂等多种作用。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肋痛等症。
柴胡的化学成份相当复杂,迄今为止,已报道的有皂苷、黄酮、挥发油、甾醇、香豆素、糖类、木质素、有机酸、多炔类及生物碱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柴胡皂苷A、D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热、抗炎、疏肝解瘀等作用。文献报道中,柴胡皂苷提取溶剂均以碱性溶液为主。
中药柴胡滴丸是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单味制剂,具有退热解表、镇痛的功效。上市以来,凭借其稳定的品质和可靠的疗效,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其制备采用了先将柴胡药材水提醇沉得到浸膏后,与辅料混合制成滴丸的方法;其质量控制以柴胡皂苷A为指标性成份进行HPLC定量检测。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提取方法主要成分转移率低,损失较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柴胡药材的活性成分的特点及柴胡滴丸现有提取技术的不足,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对柴胡进行了深加工,得到了一种新的柴胡提取物,本发明的柴胡提取物是用以下新的方法制备的柴胡药材用弱碱性水溶液提取,提取液加乙醇沉淀,上清液浓缩得浸膏。
优选的步骤为取柴胡药材,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碳酸氢钠(药材量的4%),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提取物制备的柴胡滴丸,本发明的柴胡滴丸,是用以上得到的浸膏作为药物活性物质,经过药物制剂学的常规技术进一步加工制成本发明的滴丸制剂。
其优选的滴丸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可以是6000、4000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2~3。取上述柴胡浸膏与PEG-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
本发明的新发明和现有技术的主要差别在于,在柴胡药材提取过程中以弱碱性水溶液为提取溶媒。由于提供了该步骤,导致了产品特征的差异,其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将主要成分的转移率(转移率即是反应原药材经过浸泡、水提、醇沉、过滤、浓缩等等处理后,药物有效成份被保留的情况)由原来的15%以下提高至20%以上;将制剂中指标成分的含量由原0.3-0.5mg/g提高至1.0mg/g以上。
用本发明的新方法制备的柴胡滴丸,与现有柴胡滴丸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大量减少原药材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剂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柴胡药材批号为20041101a、取柴胡药材3571g,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碳酸氢钠(药材量的4%),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份转移率为21.2%。
b、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比例为1∶2-3。
c、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1000g。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为1.2mg/g。
对比例1,柴胡药材批号为20041101a、取柴胡药材3571g,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份转移率为11.3%。
b、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比例为1∶2-3。
c、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1000g。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为0.4mg/g。
实施例2,柴胡原药材批号为20041102a、取柴胡药材3571g,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碳酸氢钠(药材量的4%),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份转移率为23.5%。
b、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比例为1∶2-3。
c、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1000g。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为1.1mg/g。
对比例2,柴胡原药材批号为20041102a、取柴胡药材3571g,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份转移率为9.9%。
b、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比例为1∶2-3。
c、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1000g。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为0.3mg/g。
实施例3,柴胡原药材批号为20041103a、取柴胡药材3571g,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碳酸氢钠(药材量的4%),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份转移率为26.7%。
b、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比例为1∶2-3。
c、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1000g。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为1.3mg/g。
对比例3,柴胡原药材批号为20041103a、柴胡药材3571g,最好破碎至1-2cm,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50℃),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1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50℃),得浸膏。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份转移率为14.5%。
b、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比例为1∶2-3。
c、取上述柴胡浸膏与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保温70-90℃),滴入5-17℃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1000g。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为0.5mg/g。
权利要求
1.一种柴胡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柴胡浸膏与PEG-6000混合的步骤。
2.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柴胡浸膏经由以下步骤制备柴胡药材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加乙醇沉淀,上清液浓缩得浸膏。
3.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柴胡浸膏经由以下步骤制备取柴胡药材3571g,第一次加水8倍量、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另存。药渣加水6倍量,微沸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加95%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得浸膏。
4.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钠加入量为药材量的4%。
5.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过夜为静置12-24小时。
6.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柴胡浸膏与PEG-6000混合,比例为1∶2~3。
7.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是,取柴胡浸膏与PEG-6000加热至80-90℃,待PEG-6000全部融化并与浸膏搅拌均匀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中,滴入的液状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状石蜡,选丸,制得滴丸。
8.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机的滴灌中温度为70-90℃。
9.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状石蜡温度为5-17℃。
10.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G-6000可以用PEG-4000或PEG-4000和PEG-6000的混合替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胡滴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针对柴胡药材的活性成分的特点及柴胡滴丸现有提取技术的不足,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对柴胡进行了深加工,得到了一种新的柴胡提取物,本发明的柴胡提取物是用以下新的方法制备的柴胡药材用弱碱性水溶液提取,提取液加乙醇沉淀,上清液浓缩得浸膏。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1015575SQ20061000344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8日
发明者章顺楠, 王辉, 刘彤, 孙艳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