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451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樟树属樟科樟属植物,常绿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芳香油料、绿化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平均气温16℃以上、最低气温零下7℃以上,PH5.0至7.5的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氟等有毒气体有抗性。按形态特征及经济性可分为香樟、大叶樟、青樟、红心樟、白心樟等栽培类型。其中香樟和青樟主要用于行道树、孤植或群植,而入药樟木系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mpora(L.)Sieb.的树枝、树干。
樟树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寿命长,树高可达50米。根据樟树的生物学特性,其胸径达到18cm以上的大树国家已明令禁止移栽,而采挖樟树根容易导致樟树死亡,故樟树根药材来源有限。但对樟树树枝或主干部分剪(锯)除不会导致其死亡,而且对移栽的樟树剪去顶梢、枝干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樟树成活,又有利于增加药材来源。因此,用樟木代替樟树根入药是一项有利于扩大药材来源、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重大举措,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肠炎宁系列制剂是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良药,市场需求量大,但樟树根来源有限,为此,公司试探用樟木替代樟树根入药,并进行了樟木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利用樟木入药与樟树根入药制剂的药理药效研究比较发现,其制剂有相同的药效。因此,以樟木替代樟树根制备肠炎宁制剂在技术上可行,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剂与以樟树根入药的制剂具有相同的药效。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
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为地锦草500-1300份 黄毛耳草650-1700份 樟木500-1300份香薷250-640份 枫树叶250-640份所述的樟木是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ora(L.)Sieb.的干燥树枝、树干。
制备方法1为取地锦草、香薷各50-110份,分别粉碎,过80-120目筛,地锦草粉用文火炒至淡棕色至棕褐色后与香薷粉混合,剩余地锦草、香薷与黄毛耳草、樟木、枫树叶加8-10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1.04-1.35,放冷,与上述药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制成口服固体制剂。所述的的辅料是淀粉、蔗糖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甘露醇、硬脂酸镁、炼蜜。口服固体制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
制备方法2为取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木、香薷、枫树叶,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4-1.35的清膏,加2倍量50%-98%的乙醇,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适量,加辅料,配置成全量,制成口服液体制剂。所述的口服液体制剂包括糖浆剂、合剂、膏滋剂。辅料包括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蜂蜜、贻糖、尼泊金乙酯、苯甲酸钠、薄荷水、桔子香精。
经过实验观察,结果发现本发明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对小肠平滑肌有很好的松驰作用,可减弱小肠推进运动;对细菌内毒素攻击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显示该药具有解毒作用;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痢疾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樟树根入药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相当。本发明的一种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慢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验例1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取健康小鼠40只,禁食16小时,按表1所示剂量灌胃给药,0.5小时后灌碳末阿拍伯胶混合液0.2ml/只,15min处死动物,无牵挂地取出小肠,测量碳末前沿长度占小肠总长的百分比,结果见表1。以樟木入药的药物组合物(以下称新组合物)能明显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作用强度与樟树根入药的药物组合物(以下称老组合物)相当。
表1约物组合物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表示经t经验p<0.05,“**”表示经检验p<0.01(下同)。中文数据均为“X±SD”。
实验例2对新斯的明引起小肠推进运动亢进的影响取健康小鼠50只,禁食不禁水16小时,按表2剂量灌药,0.5小时后,按0.125mg/kg剂量腹腔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随即灌碳末阿拉伯胶混合液0.2ml/只,15min后处死动物,取小肠,计算碳末前沿占小肠总长百分率,结果见表2,新斯的明能显著促进小肠推进运动,新老组合物对新斯明引起的肠运动亢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物剂量大则抑制强度大。
表2药物组合物对新斯的明引起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1,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表明,新、老药物组合物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相同剂量的新组合物与老组合物之间无差异,其作用效果和作用强度相当。
实验例3对离体大鼠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取大鼠击毙,迅速剖取一段回肠,立即于Gaddum液中保养。实验时取1.5~2cm肠段,用DGS-1型动物器官测量仪记录,纸速5mm/min,待肠管稳定后描记一段正常曲线,依次加入各浓度药物及肠痉挛剂磷酸组胺及乙酰胆碱,His在浴槽中的浓度为0.25ug/ml,Ach浓度为0.40ug/ml,观察药物对肠管作用及药物解痉作用,结果表明,新老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大鼠回肠有明显降低肌张力作用,并随剂量加大作用加强。对Ach及His引起的强直收缩均有拮抗作用,表明为肠管的紧张性迅速下降,且随剂量加大而作用加强,结果见表3,表中“拮抗百分率”计算为

表3新老药物组合物对大鼠回肠平滑肌的影响

结果表明,小剂量和中剂量的新组合物与老组合物之间比较,其对正常大鼠回肠有明显降低肌张力作用,对强直收缩拮抗百分率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新老药物组合物作用强度相当。
4、抗小鼠细菌内毒素休克死亡作用小鼠60只,随机均分四组,按表4剂量灌胃给药,连续4天,1次/日,末次给药0.5小时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00ug/10g,观察小鼠72小时,记录小鼠死亡数,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4,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新老药物组合物都能明显对抗细菌内毒素保护小鼠存活,有显著性差异,但新老药物组合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4新老药物组合物对小鼠内毒素性死亡的保护作用

5、对H+引起的小鼠扭体运动取健康小鼠40只,分组同前,按表5所示剂量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度冷丁采用腹腔注射,30min后腹腔注射0.6%HAc0.2ml,记录10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5,度冷丁能完全抑制H+引起扭体反应,新老药物组合物均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
表5新老药物组合物对H+引起扭体反应的影响

6、对HAc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取小鼠48只,随机均分4组,按表6剂量灌胃给药,0.5小时后各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体重,随即腹腔注射0.6%HAc 0.2ml/只,20分钟后处死动物,用10ml生理盐水分次洗出腹腔染料,3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590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见表6。表6显示新老药物组合物均能显著抑制H+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使腹腔染料渗透性下降,吸收度下降,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性差异,但新老组合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6新老药物组合物对HAc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具体实施方法实施例1地锦草950g 黄毛耳草 1333.33g樟木 950g香薷 516.67g 枫树叶 516.67g取地锦草、香薷各75g,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地锦草用文火炒至淡棕色后与香薷粉混匀,备用;另取上述二味药材剩余的部分和黄毛耳草、樟木、枫树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8倍量的水,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1.15,放冷,与上述细粉及淀粉40g、微晶纤维素20g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以含0.1%樟脑油稀醇溶液润湿制成颗粒,加入硬脂酸镁2.2g,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实施例2地锦草 977.78g黄毛耳草1293.33g 樟木977.78g香薷 508.89g枫树叶 508.89g取地锦草、香薷各65g,分别粉碎,过80目筛,地锦草用文火炒至淡棕色后与香薷粉混匀,备用;另取上述二味药材剩余的部分和黄毛耳草、樟木、枫树叶,分别加9倍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放冷,与上述细粉及糊精60g混匀,干燥,粉碎,过80目筛,以含0.15%樟脑油稀醇溶液湿润制成颗粒,干燥,装入硬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地锦草977.78g 黄毛耳草1333.33g樟木977.78g香薷 488.89g 枫树叶 488.89g取地锦草、黄毛耳草各70g,分别粉碎成细粉,地锦草粉用文火炒至棕色后与香薷风粉混匀,备用;剩余地锦草、香薷与黄毛耳草、樟木、枫树叶加9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放冷,与上述药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另取蔗糖粉2600g,过100目筛,与两述各药粉混匀,以0.1%樟脑油稀醇溶液制成颗粒,分装,得颗粒剂。
实施例4地锦草660g黄毛耳草900g 樟木560g香薷 330g枫树叶 330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2倍量95%的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600g使溶解,滤过,滤液加尼泊金乙酯和薄荷水,搅匀,加水至1000ml,分装,即得糖浆剂。
实施例5地锦草600g黄毛耳草800g樟木800g香薷 360g枫树叶 360g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2倍量95%的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甜蜜素2g,尼泊金乙酯2g和桔子香精1ml,搅拌,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分装,得合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地锦草 500-1300份 黄毛耳草 650-1700份 樟木500-1300份香薷 250-640份 枫树叶250-640份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地锦草50-110份、香薷50-110份分别粉碎,过80-120目筛,地锦草粉用文火炒至淡棕色至棕褐色,与香薷粉混匀,备用;另取上述二味药材剩余部分和黄毛耳草、樟木、枫树叶,加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地密度1.04-1.35,放冷,与上述药粉及辅料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制成口服固体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固体制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是淀粉、蔗糖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甘露醇、硬脂酸镁、炼蜜。
5.一种如权利1所述的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木、香薷、枫树叶,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4-1.35的清膏,加2倍量50%-98%的乙醇,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适量,加辅料,配置成全量,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液体制剂包括糖浆剂、合剂、膏滋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包括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蜂蜜、贻糖、尼泊金乙酯、苯甲酸钠、薄荷水、桔子香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樟木替代樟树根作为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地锦草300-1300份、黄毛耳草650-1700份、樟木500-1300份、香薷250-640份、枫树叶250-640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樟木替代樟树根可以扩大药材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用樟木替代樟树根生产的制剂具有相同的药效,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P1/04GK1895406SQ20061001953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
发明者吴朝阳, 徐发红, 陈科茂, 黄经球 申请人: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