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2997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人们生活中是一种非常烦恼的疾病,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牙病的治疗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
西医认为牙痛主要是炎症引起的,如发生牙龈炎、牙髓炎、牙周炎、冠周炎和尖冠周炎等,所以治疗方法多采用杀菌消炎药,如甲硝唑、替硝唑、青霉素、达力新和氧氟沙星等,而用于牙痛的专用药物却很少见。
中医治疗牙痛的方法有针灸、中药食疗(如用枸杞根煮鸡蛋、用咸瘦肉、淡菜、大生地煲粥治牙痛等)和药物治疗三种。中医药物治疗牙痛的方法很多,有偏方、验方和成药。在我国历代各种药书中对治疗牙痛的成方不胜枚举。中医认为,手阳明经入下齿,足阳明经入上齿,如阳明腑热,随经上扰则可导致牙痛;或风邪袭外,内郁阳明,胃火循经上炎;或肾明亏损,虚火上炎;或多食甘酸,口齿不洁,垢秽蚀齿,均可导致牙痛。所以在中医上牙痛分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和虫齿(即龋齿)牙痛等不同类型,治疗大多是采用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凉血解毒的药物,而直接用于止牙痛的药不多。例如,中国药典(一部)上公布的中药成方和制剂中常用一清颗粒、牛黄解毒丸、芎菊上清丸、栀子金花丸、梅花点舌丸、黄连上清丸和新清宁片等清热下火的药治疗牙痛,中国药典(一部)上直接治牙痛的中药成方只有牙痛一粒丸和冰硼散。傅建熙发明由西安灵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牙痛宁搽剂(国药准字Z20026989)为又一直接治疗牙痛的新药。
根据申请人进行的资料检索,目前在我国公布的防治牙痛的专利有牙周炎特效液的配方及其制法(专利号87101653)、一种牙痛散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专利号91105043.4)、一种牙痛含漱安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专利号94105618.X)、一种治疗牙痛外用中药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97119118.2)、一种治疗牙痛、牙病的药品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99117634.0)。
申请人经过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认真研究认为,这些技术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由于西医治牙痛主要采用杀菌消炎的方法,这些药对于根治牙痛固然很好,但不能直接解除牙齿疼痛,需要较长时间用消炎药才能奏效,所以治疗周期长,不能及时解决牙病患者当时的痛苦,而且这类西药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像甲硝唑容易伤胃,影响消化;细菌对青霉素有耐药性,必须大剂量和较长时间的用药等。
2.由于中医治牙痛大部分采用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凉血解毒的药物,这些药对于根治牙痛固然也有效,但也需要长的时间才能起作用,也不能解决牙病患者一时之疼;中药中有的药像牙痛一粒丸虽能镇痛消肿,但含有朱砂、蟾酥、雄黄,冰硼散也含有朱砂,有毒,只能外用,能止痛但不能除根;另外,口服中药吃多了不但伤胃,而且要发生下泻,许多患者,特别是儿童,不易接受这种方式的治疗。
3.上述中国专利公开的几个治牙痛的专利目前都还没有转化成生产,没有正式产品,难于评论其效果的优劣,这里仅简单地讲一点它们存在的不足之处①牙周炎特效液的配方及其制法,专利号87101653,其配方原料中含有红砒,有毒;②一种牙痛散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专利号91105043.4,其制剂为一种粉剂使用不方便;③一种牙痛含漱安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专利号94105618.其制剂为一种漱口液,不能列为药类,其疗效难以确认。
牙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人们生活中是一种非常烦恼的疾病,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所以牙痛往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我国牙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年人牙病发病率达90%以上,儿童牙病发病率达75%。牙病的危害远远超出牙齿本身,它往往会影响到心、脑、肺等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例如,牙病可引起心脏病、肾病、肺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甚至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因而牙病成为某些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研究快速止痛、消炎消肿、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牙痛药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止痛、能快速消炎消肿和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搽剂为纯天然的复方中药制剂,属于无毒级药物,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中药搽剂由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和原料药的有效成分构成,其中原料药以及重量百分比为松花粉,35%~40%,花椒,25%~35%,冰片,5%~10%,丁香,3%~6%,薄荷脑,3%~6%,荆芥,2%~4%,荜茇,2%~4%,茵陈,2%~4%,甘草,2%~4%,八角茴香,2%~4%;上述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上述中药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原料药的组成及配方(重量百分比)松花粉,35%~40%;花椒,25%~35%;冰片,5%~10%;丁香,3%~6%;薄荷脑,3%~6%;荆芥,2%~4%;荜茇,2%~4%,茵陈,2%~4%,甘草,2%~4%,八角茴香,2%~4%。
2)按照上述配方称取花椒、丁香、荜茇、荆芥、甘草、茵陈和八角茴香七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用麻油在50℃条件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6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得麻油滤液;3)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称取松花粉,用正己烷或者用石油醚(60℃~90℃)在50℃条件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正己烷或石油醚,制得花粉精;4)在40℃的条件下,将花粉精溶于上述麻油滤液中,混匀,静止,滤过,得到备用滤液;5)在上述备用滤液中加入配方量的冰片和薄荷脑,搅拌溶解,滤过,加麻油至规定体积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是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经临床实验证明,具有以下的医疗效果(1)迅速止痛。临床试验表明,牙痛在用药1-5分钟后即可止疼。
(2)既能治标,又能治本。除能立即止痛外,牙周炎症和红肿在用药几个小时后即可消炎、消肿。
(3)治愈率和有效率高。
临床试验证明,复方牙痛宁搽剂对牙龈炎、牙周炎和牙齿疼痛的治愈率为79.8%,总有效率为99.5%。
(4)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药效学试验表明,复方牙痛宁搽剂对甲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且能维持48小时。
(5)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复方牙痛宁搽剂的绝大部分原料都是药食两用的,毒性试验结果,每公斤大鼠一次服用复方牙痛宁搽剂38.4g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症状,故它属于无毒级药物,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6)临床试验表明,复方牙痛宁搽剂除了能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和牙齿疼痛疾病外,还可以治疗口腔内的炎症,如口疮、舌疮和口腔溃疡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在申请人实施过程按照新药的要求被命名为“复方牙痛宁搽剂”。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也可以在在本发明的组方范围内任选比例放大生产。
1.复方牙痛宁搽剂的配方原料药松花粉120g,花椒90g,冰片22g,丁香15g,薄荷脑13g,荆芥10g,荜茇10g,茵陈10g,甘草10g,八角茴香10g;从上述配方可以看出,其中部分为卫生部公布的可药食两用的原料药。
2.辅料(溶剂)麻油或其他食用油1200ml;所述的其他食用油选择麦胚油、玉米胚油、核桃油、花生油、沙棘油、红花油其中之一。
3.复方牙痛宁搽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称取花椒、丁香、荜茇、荆芥、甘草、茵陈、八角茴香七味原料药,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加700mL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先在50℃温度条件下提取16h,过滤;然后在滤渣中再加入500mL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在50℃温度条件下重复提取16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麻油或其他食用油溶液备用。
称取120g松花粉,粉碎成细粉,加入600mL正己烷或石油醚(60-90℃),在50℃温度下提取4h,过滤;向滤渣中再加入500mL正己烷或石油醚(60-90℃),在50℃温度下重复提取4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并回收石油醚,制得花粉精,备用。
在40℃时,将制得的花粉精溶于上述麻油溶液中,混匀,静止,过滤,滤液备用。(4)在上述滤液中按照配方比例要求加入22g冰片和13g薄荷脑,搅拌溶解,过滤,添加麻油或其他食用油至1000mL,分装,即得复方牙痛宁搽剂。
复方牙痛宁搽剂的含量测定和分析鉴别方法,按照药典的规定进行。
以下是申请人给出的毒理学和药效学试验。
1)毒理学试验毒理学试验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药理研究室进行,实验负责人为许青媛教授。
受试物为复方牙痛宁搽剂,该搽剂为棕黄色油剂,每毫升相当于0.64g生药。
试验动物为小白鼠ICR种,20只,雌雄各半,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研究中心提供,体重18~22g,20只,自由摄取饲料及饮水,室温维持15~20℃之间。
禁食12小时后,一日之内分2次灌胃给予复方牙痛宁搽剂38.4g/kg,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鼠一般情况的改变及死亡数。
结果表明小鼠饮食、饮水、排便及活动等均正常,未见任何毒性反应,亦无一只小鼠死亡,解剖后所所见心、肝、脾、肺、肾、胃、胸腺、肾上腺等外观均无异常。该量相当于临床用量的600~1000倍。
2)药效学试验药效学试验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药理研究室进行,实验负责人为许青媛教授。
受试物为复方牙痛宁搽剂,该搽剂为棕黄色油剂,每毫升相当于0.64g生药。
试验动物仍为小白鼠ICR种,体重18~22g,雌雄各半,自由摄取饲料及饮水,室温维持15~20℃之间。
(1).抑菌作用试验方法
1.药物选择常用的培养基稀释,稀释为1/10、1/40、1/80、1/160、1/320后进行实验。
2.菌种选口腔内常见的致病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经肉汤培养8小时,1/10稀释作用。
3.不同稀释的药液与1/10细菌培养物混合作用。
4.取作用5min、30min、60min、24h、48h药菌混合物,观察药物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该药与细菌作用30min,对甲型链球菌1∶10、大肠杆菌1∶320、绿脓杆菌1∶10、白色念珠菌1∶10、金黄色葡萄球菌1∶40,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药与细菌作用48h,仍有明显抑菌作用。该试验经重复验证,药效显著,作用可靠。该药在治疗牙痛的同时还可防治咽、口腔感染性疾病。
2)镇痛作用实验(1)扭歪法小鼠ICR种,体重18~22g,雌雄各半,对照组给以等容积的自来水,给药组用复方牙痛宁搽剂0.96g/kg、1.92g/kg、3.84g/k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给药40min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0.2mL/kg,注射后5分钟开始观察,纪录每只小鼠10min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次数,求镇痛抑制率。此外,还用镇痛定组作比较,镇痛定给药为0.01g/kg。结果见表1。
表1 复方牙痛宁搽剂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表中的符号料*表示P<0.001。
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牙痛宁能显著降低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呈剂量依赖性。证明本发明的复方牙痛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热板法选出痛阀10~30秒内的小鼠45只,雄性,分为3组,对照组给以等容积的自来水,给药组用复方牙痛宁搽剂0.96g/kg、1.92g/kg的剂量灌胃给药,一次给药后间隔30min测一次痛阀,共2次,结果见表2。
表2 复方牙痛宁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表中的符号料*表示P<0.001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牙痛宁0.96~1.92g/kg的剂量给药,有明显提高痛阀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中药搽剂由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和原料药的有效成分构成,其中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松花粉,35%~40%;花椒,25%~35%;冰片,5%~10%;丁香,3%~6%;薄荷脑,3%~6%;荆芥,2%~4%;荜茇,2%~4%;茵陈,2%~4%;甘草,2%~4%;八角茴香,2%~4%;上述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食用油为麦胚油、玉米胚油、核桃油、花生油、沙棘油和红花油其中之一。
3.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原料药有效成分配方松花粉,35%~40%;花椒,25%~35%;冰片,5%~10%;丁香,3%~6%;薄荷脑,3%~6%;荆芥,2%~4%;荜茇,2%~4%,茵陈,2%~4%,甘草,2%~4%,八角茴香,2%~4%;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按照上述配方百分比称取花椒、丁香、荜茇、荆芥、甘草、茵陈和八角茴香七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用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在50℃条件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6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得麻油或其他食用油滤液;3)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称取松花粉,用正己烷或者石油醚(60℃~90℃)在50℃条件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正己烷或石油醚,制得花粉精;4)在40℃的条件下,将花粉精溶于上述麻油或其他食用油滤液中,混匀,静止,滤过,得到备用滤液;5)在上述备用滤液中加入配方量的冰片和薄荷脑,搅拌溶解,滤过,加麻油或其他食用油至规定体积量,分装,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食用油为麦胚油、玉米胚油、核桃油、花生油、沙棘油和红花油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搽剂由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和原料药的有效成分构成,其中原料药为松花粉,花椒,冰片,丁香,薄荷脑,荆芥,荜茇,茵陈,甘草,八角茴香。其制备方法采用麻油或其他食用油作溶剂,从花椒、丁香等7位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用正己烷或石油醚(60-90℃)作溶剂从松花粉中提取脂溶性有效成分,然后把冰片和薄荷脑溶解在提取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及松花粉的脂溶性成分组成的混合溶液之中,过滤,再用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将混合溶液体积添加到规定量即得。该中药搽剂是一种能迅速止痛、治愈率和有效率高,是一种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纯天然和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中药新药。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857502SQ200610041929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傅建熙 申请人:傅建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