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12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中由于劳累损伤筋骨、感受风寒及气亏血虚、经络血脉遇滞不通等导致身体各个组织部分出现不适,如腰腿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痛、肩周炎、风寒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目前有很多治疗这些病的药物,大部分西药只能暂时止痛,一段时间后还会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也有治疗这些病的中成药,但大部分效果不理想,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主要解决了现有药物治愈率低且易复发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当归15-25份、川芎15-25份、黄芪20-30份、杜仲25-35份、独活15-25份、川牛膝15-25份、川断15-25份、防风15-25份、桂枝15-25份、荆芥15-25份、麻黄5-15份、苍术10-20份、甘草5-15份、鸡血藤15-25份、赤芍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红花5-15份。
本发明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各原料的较好重量配比为当归18-22份、川芎18-22份、黄芪23-27份、杜仲28-32份、独活18-22份、川牛膝18-22份、川断18-22份、防风18-22份、桂枝18-22份、荆芥18-22份、麻黄8-12份、苍术13-17份、甘草8-12份、鸡血藤18-22份、赤芍18-22份、乳香18-22份、没药18-22份、红花8-12份。
本发明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当归20份、川芎20份、黄芪25份、杜仲30份、独活20份、川牛膝20份、川断20份、防风20份、桂枝20份、荆芥20份、麻黄10份、苍术15份、甘草10份、鸡血藤20份、赤芍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红花10份。
本发明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所述的药剂最好是汤剂或胶囊。
对于青壮年及老年人来说,腰腿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痛、肩周炎、风寒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等是常见病,是由于劳累损伤筋骨、感受风寒、气亏血虚、经络血脉遇滞不通,导致身体各个组织部分失血所致、风寒湿之邪闭内患病之源。本发明的中成药组方原则是活血、化瘀、固气祛风、通络止痛,所选药物的功效为当归甘、苦、辛、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诸证,月经不调,血虚血滞血寒诸痛,痈疽肿痛,血枯便秘。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胁痛胸痹,痈疽疮疡,跌仆瘀肿,头痛痹痛。
黄芪甘、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生血行滞,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血虚发热,心悸萎黄,气虚血滞,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表虚自汗,痈疽不溃,久溃不敛,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盘骨,固胎元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妊娠下血,胎动不安。
独活辛、苦、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散风去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涌,少阴头痛。
川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经、强筋壮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打伤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尿血淋病,肾虚水肿,风湿痹痛,关节拘挛,血热吐衄,喉痹口疮,头痛眩晕。
川断甘、辛、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崩漏经多,胎动不安,筋骨折伤。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痛、解痉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疹搔痒,风寒湿痹,破伤风证。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降冲逆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痹绞痛,中寒腹痛,血寒经闭,风寒湿痹,痰饮,蓄水,心悸,奔豚。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止痉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吐衄下血。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气喘咳嗽,水肿风水。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散寒解表的功效,用于湿阻脾胃,纳少便溏,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脚气萎辟,湿温发热。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经,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解毒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用于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药食中毒,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调和药性。
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经,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关节痹痛,跌打损伤,血虚萎黄。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目赤翳障。
乳香苦、辛、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瘀血诸痛,痈疽肿痛,瘰疬痰核,疮疡不敛。
没药苦、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散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瘀血诸痛,痈疽大踏步痛,瘰疬痰核。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胸痹绞痛,跌扑伤痛,麻疹夹斑,透发不畅。
本发明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毒性试验如下1、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准备选昆明小白鼠20只,重量为18-22克,雌雄各10只。
试验样品的处理取本发明的药物20克,加水约400亳升,置于炉火上加热煎煮约30分钟,过滤,取滤液,其滤渣再加水约200亳升,重复煎煮约25分钟,再过滤,弃渣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20亳升备用。
口服法上述20只小白鼠,每只小白鼠每天用上述备用滤液灌胃4次,每次0.5亳升,每天总剂量为2亳升,其给药量相当于100000亳克/千克,观察5天,小白鼠健康生存,无任何毒副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结论本发明的中成药对小白鼠口服的耐受量为100000亳克/千克时,相当于临床成人预计用量的15倍以上,试验证明其无毒性作用。
2、蓄积性毒性试验试验准备选大白鼠30只,雌雄各15只,重量为18-22克。
试验样品的处理取本发明的药物20克,加水约400亳升,置于炉火上加热煎煮约30分钟,过滤,取滤液,其滤渣再加水约200亳升,重复煎煮约25分钟,再过滤,弃渣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20亳升备用。
口服法上述大白鼠30只,分三个剂量组,将大白鼠随机选取分成三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每天每只用上述备用滤液灌胃2.0亳升、1.0亳升、0.5亳升,其给药量相当于100000亳克/千克、50000亳克/千克、25000亳克/千克,相当于临床成人预计用量的15倍、7.5倍、3.75倍,观察30天,大白鼠均健康生存,无任何毒副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任何差异,大白鼠30天的累计量为耐受量的15倍,且大白鼠体内无积蓄。
结论本发明的中成药对大白鼠蓄积性毒性试验证明,其无积蓄、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3、临床试验在经过对本发明的中成药的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毒性试验后,将本发明的中成药在三家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临床应用试验,治疗了一百多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其临床资料如下加工a,将当归、川芎、黄芪、杜仲、大活、川牛膝、川断、防风、桂枝、荆芥、麻黄、苍术、甘草、鸡血藤、赤芍、乳香、没药、红花按比例配好,一付药一般为340克,按中药的常规工艺进行煎煮制成汤剂,约400毫升,备用。
b,将当归、川芎、黄芪、杜仲、大活、川牛膝、川断、防风、桂枝、荆芥、麻黄、苍术、甘草、鸡血藤、赤芍、乳香、没药、红花按比例配好,再将其磨成面,过筛后按常规工艺将其制成胶囊,每粒为0.5g。
用法1,服用上述a加工的汤剂,一日一付,分两次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2,服用上述b加工的胶囊,一日3次,一次4-6粒,20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资料抽样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岁,都患有腰腿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痛、肩周炎、风寒湿关节炎、跌打损伤中不同程度的一种或几种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疗效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疼痛的情况,病症的消除及用药时间。
疗效评价用药40天,二个疗程,疼痛减轻,可以活动的为有效;疼痛完全消失,活动正常的为显效;用药治愈后一年内不复发的为近期治愈;用药治愈后三年内不复发的为远期治愈。
总结抽样40例,其中有效38例,占97.5%,显效36例,占90%,近期治愈38例,占97.5%,远期治愈38例,占97.5%。
讨论由劳累损伤筋骨、感受风寒、气亏血虚、经络血脉遇滞不通,导致身体各个组织部分失血所患风寒湿之邪闭内的病,起病快,本发明的中成药中当归、黄芪、杜仲为君药,起活血、强筋骨的作用,其中的川芎、大活、川牛膝、川断、防风为臣药,起祛风痹湿的作用,其中的桂枝、荆芥、麻黄、苍术、鸡血藤为佐药,起删风造湿、活血的作用,其它的甘草等为使药,组合在一起对腰腿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痛、肩周炎、风寒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等可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
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的典型病历如下李××,男,74岁,1999年的冬天,由于夜间下楼,黑暗中将脚严重扭伤,不能行走,扭伤部位肿起,去医院拍片检查,需服药并卧床休息三个月,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一日一付,煎煮成汤剂,分两次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能行走,2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且6年内未见复发。
陈××,男,56岁,2000年折片检查为腿关节骨质增生,每日起床后不能下地,吃了很多西药,效果不明显,给其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服用本发明的胶囊,一日3次,一次4-6粒,20天为一个疗程,40天后,关节处不再疼痛,能正常行动,且至今未复发。
王××,女,31岁,2001年诊断为关节炎,住院治疗未明显好转,服用本发明的胶囊,一日3次,一次4-6粒,2个疗程后,关节处不再疼痛,活动自如,至今未见复发。
张××,女,42岁,2002年诊断为颈椎病,其症状为头部不能转动,右臂抬不起来,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好转,3个月后复发,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一日一付,煎煮成汤剂,分两次服用,2个疗程后,康复,至今未见复发。
梁××,男,45岁,2003年由于劳动时用力过大,将腰部损伤,去医院检查为腰肌劳损,吃了2个月药,未有明显好转,而后服用本发明的胶囊,一日3次,一次4-6粒,2个疗程后,康复,至今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
实施例1,准确称取当归20g、川芎20g、黄芪25g、杜仲30g、独活20g、川牛膝20g、川断20g、防风20g、桂枝20g、荆芥20g、麻黄10g、苍术15g、甘草10g、鸡血藤20g、赤芍20g、乳香20g、没药20g、红花10g,为一付药,将其按中药的常规工艺加工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2,准确称取当归150g、川芎15g、黄芪20g、杜仲25g、独活15g、川牛膝15g、川断15g、防风15g、桂枝15g、荆芥15g、麻黄5g、苍术10g、甘草5g、鸡血藤15g、赤芍15g、乳香15g、没药15g、红花5g,将其将其磨成面,过筛后按常规工艺将其装入胶囊,制成胶囊,每粒0.5g。
实施例3,准确称取当归25g、川芎25g、黄芪30g、杜仲35g、独活25g、川牛膝25g、川断25g、防风25g、桂枝25g、荆芥25g、麻黄15g、苍术20g、甘草15g、鸡血藤25g、赤芍25g、乳香25g、没药25g、红花15g,为一付药,将其按中药的常规工艺加工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4,准确称取当归18g、川芎18g、黄芪23g、杜仲28g、独活18g、川牛膝18g、川断18g、防风18g、桂枝18g、荆芥18g、麻黄8g、苍术13g、甘草8g、鸡血藤18g、赤芍18g、乳香18g、没药18g、红花8g,为一付药,将其按中药的常规工艺加工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5,准确称取当归22g、川芎22g、黄芪27g、杜仲32g、独活22g、川牛膝22g、川断22g、防风22g、桂枝22g、荆芥22g、麻黄12g、苍术17g、甘草12g、鸡血藤22g、赤芍22g、乳香22g、没药22g、红花12g,将其将其磨成面,过筛后按常规工艺将其装入胶囊,制成胶囊,每粒0.5g。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当归15-25份、川芎15-25份、黄芪20-30份、杜仲25-35份、独活15-25份、川牛膝15-25份、川断15-25份、防风15-25份、桂枝15-25份、荆芥15-25份、麻黄5-15份、苍术10-20份、甘草5-15份、鸡血藤15-25份、赤芍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红花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当归18-22份、川芎18-22份、黄芪23-27份、杜仲28-32份、独活18-22份、川牛膝18-22份、川断18-22份、防风18-22份、桂枝18-22份、荆芥18-22份、麻黄8-12份、苍术13-17份、甘草8-12份、鸡血藤18-22份、赤芍18-22份、乳香18-22份、没药18-22份、红花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当归20份、川芎20份、黄芪25份、杜仲30份、独活20份、川牛膝20份、川断20份、防风20份、桂枝20份、荆芥20份、麻黄10份、苍术15份、甘草10份、鸡血藤20份、赤芍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红花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汤剂或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其特点是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当归15-25份、川芎15-25份、黄芪20-30份、杜仲25-35份、独活15-25份、川牛膝15-25份、川断15-25份、防风15-25份、桂枝15-25份、荆芥15-25份、麻黄5-15份、苍术10-20份、甘草5-15份、鸡血藤15-25份、赤芍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红花5-15份,是一种对消骨镇痛十分有效的中成药。
文档编号A61P19/00GK1839941SQ20061004234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4日
发明者赵福勤, 赵孟臣, 赵孟胜 申请人:赵福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