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19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血病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配制品,特别是一种白血病的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危及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对该病治疗大都采用西医化疗和骨髓移植术,但是收效甚微。本专利申请人提出过黄鼬新用途和制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95113617.8,公开号CN1152438A)公开了用黄鼬肌肉、心、肝、肾或骨骼提取物来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方法。但患者在缓解期性行为不禁,肾功能受损得不到根治,容易造成影响疗效乃至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各类白血病均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以克服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极差的弊端。
具体的说,一种白血病治疗药物,其关键是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1份和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1-12份配制而成。
也可以同时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1份和家畜的骨髓1-10份及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1-12份配制而成。
本发明在主要采用黄鼬血清来治疗白血病的基础上,发现根据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致病机理,又将配合治疗的补肾强身中药分为以下几类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当归20-40、黄柏20-40、龙胆草20-40、桅子20-40、黄芩20-40、青黛10-20、芦荟10-20、大黄10-20、木香8-12。
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还可以为生地13-19、九(熟)地13-19、枸杞12-16、杜仲20-28、五味子4-8、炒山药18-24、酒蒸山萸16-20、生晒参10-14、茯芩18-24、公英16-20、地丁13-18、半枝莲13-18、白花蛇草25-35、青黛4-8、当归10-14、雄黄2-4、菟丝子12-18、女贞子12-18、生草4-8。
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还增加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红花7-11、丹参12-18、川断7-11、牛膝7-11甘草7-11、红参4-8、夜交藤15-20、枣仁15-20、黄药子4-8、苡仁25-35、乌梅3-5。
对于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黄根20-40份、猪骨1-10份。
对于淋巴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川芎12-18、板兰根12-18、铁扁担12-18、猪殃殃30-50、罂粟壳4-8。
对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黄药子4-8、苡仁25-35、乌梅3-5、半枝莲25-35、山豆根10-14、白花蛇草25-35。
本发明人经过10余年信息追踪和临床验证,总结出提取黄鼬血清以及鲜猪骨髓及中草药50种生髓补肾方剂和2种西药代替化疗和骨髓移植术,用来治疗白血病,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治疗机理阐述如下白血病是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受损在造血系统形成的滞疽症状。胚胎干细胞受损主要是父系X染色体变异在粒子疲劳辐射,病毒感染或化学过程侵扰状态下,形成气血滞凝,从而激活了癌细胞的繁殖与扩散。中医认为男性一口气,是说明父系X染色体变异对生命体细胞胚胎干细胞的依存关系。女人一滴血,说明母系Y染色体变异对生命体细胞骨髓干细胞的支持作用。研究表明,白血病发病率最高人群是少年儿童,约占总发病率50%以上,这一时期少年儿童骨令幼弱,生理,心理发育受到家庭组合物质的、精神的、社会心理条件的依赖,特别是自然生存物质环境条件和家族疾病例如性行为失当招致肾功能病变,从而产生大部分临床儿童呈体弱、贫血或障碍性贫血,家庭贫困或多产多育成为该病诱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天、地、人和谐繁荣,生命基因有无相生相克,道法自然的原理,发明人从中华古典医案和世界人文最新进展资料中,结合自己为宇航员作带电试验的体认中,指导民间医生,大胆临床,终于确认黄鼬血清为代表的胚胎干细胞可以用来救治白血病患者。至于鲜猪骨汤料和脱骨焙干细末,在临床上的显效,则是受到黄鼬汤料及脱骨焙干细末之启发,这里给人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母系人和动物的骨髓干细胞有某种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宇宙能场效应下,体现为一致性之统一,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在统一宇宙能场效应下潜递长成性。中医中药理论强调补气生精生髓,西药重在治表消炎。本发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对40年临床实践,依据统计分析方法,从1967年到1998年在陕西、河南籍人群中共100多例,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总有效率为89-99%,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本发明优点是,从动物黄鼬存活状态下提取血清,对病人无任何不适和毒副作用,有利于野生动物科学保护和养殖繁育。方剂涉及到50种中草药,有利于绿色植物优化种植,具有环境可持续发展性优势,促进人类科学膳食,普及科学养生知识,提高健康水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白血病治疗药物,其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30克和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300克配制而成。
也可以同时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30克和家畜的骨髓300克及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份配制而成。
同时将配合治疗的补肾强身中药配方分为以下几类(单位为克)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为当归20、黄柏40、龙胆草20、桅子40、黄芩20、青黛20、芦荟10、大黄20、木香8。
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还可以为生地19、九(熟)地13、枸杞16、杜仲20 五味子8 炒山药18、酒蒸山萸20、生晒参10、茯芩24、公英16、地丁18、半枝莲13、白花蛇草25、青黛8、当归10、雄黄4、菟丝子12、女贞子18、生草4。
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还增加下列重量的中药红花11、丹参12、川断11 牛膝7、甘草11 红参4、夜交藤20 枣仁15、黄药子8、苡仁25、乌梅5。
对于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为黄根40克对于淋巴性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为川芎12、板兰根18、铁扁担12、猪殃殃50、罂粟壳4。
对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为黄药子8、苡仁25、乌梅5 半枝莲25、山豆根14 白花蛇草25。
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主要是在黄鼬存活状态下提取血清30克,或利用其(舍鲜猪骨)自然淘汰活体,脱骨焙干细末提取物治疗白血病,依中医肾为固精之本理论,辅以中草药支持方剂,巩固疗效,恢复病人健康。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存栏黄鼬抽样提取血清30克后放生,以备循环采样;b.将鲜猪骨炖汤后,脱骨焙干研细末;c.将50种中草药优化种植,按优等品采集分类密封包装;d.依临床诊断病症分类,按子午流注法,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对于各型白血病的治疗还配合补肾强身中草药,典型病例具体如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当归30克、黄柏30克、龙胆草30克、桅子30克、黄芩30克、青黛15克、芦荟15克、大黄15克、木香9克、共为细末,加入黄鼬血清3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日服3-9丸(根据病人耐受情况而定)。
临床效果
观察治疗38例病人,缓解25例,治愈5例,进步3例,无效者为5例。多数病人服16天-30天始显疗效。在25例缓解病人中,缓解期最短者为一个月,长者在一年以上。(按服药后可出现腹泻、腹痛现象,一般每日腹泻在2-7次,腹泻次数多少与服药量有关。)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黄根30克、鲜猪骨适量共煮后加入黄鼬血清30克,每日一剂,分2-3服。
临床效果治疗3例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均见明显好转。再配合黄鼬血、肉、汤骨吃喝病得到较好治疗。
淋巴性白血病川芎15克、板兰根15克、铁扁担15克、猪殃殃48克、罂粟壳6克,加入30克黄鼬血清,制成浸膏压片服用,每日分四次服完。同时每日配黄鼬血肉、汤骨吃喝病得治愈。
临床效果治疗3例淋巴性白血病,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急性病变,服药后自觉症状均见好转,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有胸骨压痛症状者见减轻和消失,肝、脾肿大者,均明显缩小。1急性淋巴白血病服一个月后骨髓象变为增生低下,原粒和幼粒由20%以上变为0。经治疗78天,1970年12月4日到某医院检查,血色素14.5克%,红血球470万/立方毫米,白血球8.600/立方毫米。嗜中性晚幼2%,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3.5∶1,原粒细胞0.4%,早幼粒细胞1.6%,呈大致正常骨髓象。服用停止后,又感觉疲乏,于2月26日二次建议再到医院检查,血片幼稚细胞多达74%。配合中药黄根30克、猪骨头60克、炖服,黄鼬血清30克,日服2次,强地松每日30mg,发热,感染于经清热解麦剂。(生草9克、桔梗4.5克、薄荷9克、生地12克、元参30克)及抗菌素治疗。症状得以好转,感染控制。经过50天的治疗,患者于1971年4月份,经到某医院检查血色素升至14.2克%,而原始细胞1%、早幼粒细胞2%,中幼粒细胞2%、晚幼粒细胞3%。肝肋下1,脾肋下2.5,痊愈。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医辩证精内虚外感瘟毒病邪伤其骨髓。
治法以补肾为主,辅以解毒驻邪。
生地18克、九(熟)地18克、枸杞15克、杜仲24克、五味子6克、炒山药21克、酒蒸山萸18克、生晒参12克、茯芩21克、公英18克、地丁15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香草30克、青黛6克、当归12克、雄黄3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生草6克,水煎后加入黄鼬血清30克,每一剂分四次服下,每日吃黄鼬肉血骨汤一碗,白血病得以治愈。
临床效果夏育生,男,32岁,外科医生,河南洛阳市人,1998年3月12日到西安我所求治,初诊。患者近年来体弱易患感冒,平日常感腰痛,饮食睡眠一般,但多梦。近日来自觉症状加剧,但无发热兼症,亦无出血倾向。经某医院检查及骨髓穿刺检查证实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舌质舌苔无大的变化,脉象细数,左小于右。根据脉证,病因为腰脊劳损兼有肾虚。“肾为先天之本”为造精造髓之源。今患者精气内虚,加之外感瘟毒病邪,伤其骨髓,而致成此痛。治当以补肾为主,解毒与区邪为辅,复方进治。余投以加味补肾生髓汤。连服30剂,药后病症明显好转。又经外周血及骨髓检查,证明疗效确在,病情已缓解。仍予原方加减,嘱其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加红花9克、丹参15克、川断9克、牛膝9克、甘草9克、红参6克、夜交藤18克、枣仁18克共服20剂痊愈。(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当前而论,尚无特效疗法。无论中药或西药,都能使一些病人病缓解,病人生命得以延长。用纯中药和黄鼬血肉治疗,施法得当,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副作用较小。)此病祖国医学认为内在素为肾虚不能生精生髓,则致精髓内亏。其外部因素为复感瘟毒病邪,瘟毒病邪乘虚内陷。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因通过内因更起到了破坏肾生髓造血机能的作用,而形成此病。本病例治法以补肾生精生髓为主,佐以解毒驻邪为辅。
1.医案杜引利,男,宝鸡市贾村镇八组村民1965年生1967年患白血病,其父依据民间中医指导,将一只黄鼬鲜血吞服后,自然疗疾,(那时只有2岁)现生育一子18岁,一女子11岁。
2.医案鱼雯,女,陕西咸阳市长武县昭仁镇小学教师,已婚,生育一子一女。1990年疾患白血病,在陕西省中医研究院治疗,在民间医生指导下,在传统中药基础上,服中药同时食用了雄、雌黄鼬血、肉骨汤剂后,得到缓解,听从医生嘱托,5年内拒绝性行为,现仍很健康。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志玉,男,15岁,患者间歇发热3个月,面色苍白,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于1970年9月16日于收治,一般情况尚可,呈贫血貌,颈项浅表淋巴结肿大,骨胳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血色素4.2克%,红血球223万/立方毫米,白血球2.750/立方毫米,血小板15万/立方毫米,白细胞分类幼稚细胞19%。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75.8%,其它系统均受抑制。
治疗经过经于治疗前用强地松每日30mg,14天后,有所见减量,未再采用其它抗白血病西药,而用中药配黄鼬治疗汤药用方黄药子6克、苡仁30克、乌梅4.5克、半枝莲30克、山豆根12克、白花蛇草30克,水煮液中加入黄鼬血清30克,每日一剂,另用黄鼬血清制品每日两次,早晚各30克,治疗一周后,病情开始好转,血色素已上升至7.5克%。至第二周,末稍血中未见幼稚细胞,以后偶见出现,而血象稳步上升。每日进食一升余,无出血和明显感染,(于开始治疗一周后有时低热,可用抗菌素控制而愈)。
本发明治疗白血病药物全部临床资料总结一、病例来源及选择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发明人在专科门诊中接诊病员,并按照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分类和治疗。
二、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为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病变,其特点为异常白细胞的过度增生,体内各组织器官受到广泛的浸润,在疾病过程中发生严重的贫血、发热和出血。本病属于中医虚劳,积聚、血证等范畴。
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及治疗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分型(参照1986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标准)。
①原粒细胞的形态分型I型典型原粒细胞,胞浆中无颗粒。
II型有原粒细胞的特征,胞浆量少,有少量细小颗粒。
原单核细胞的形态也为I、II两型,标准与原粒细胞相似。
②ANLL分型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示正常细胞性贫血,粒细胞的量和质的改变(数量可增高、正常或减少,血片中可见原始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及血小板减少。骨髓象示原始粒细胞明显增生为主,可见Auer小体,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不见或极少见,过氧化物酶或苏黑染色阳性细胞3%。
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男)或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象示原粒细胞I+II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分为2亚型。
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示正常细胞性贫血,粒细胞量和质的改变(数量可增高、正常或减少,血片中可见原始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及血小板减少。骨髓象示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占40%以上,尚见或多或少的中幼粒、晚幼粒和成熟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过氧化酶、苏丹黑及氯醋酸酯酶染色均阳性。
疗效判定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男)或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象示原粒细胞I+II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C、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非红系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为2亚型。
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4×109/L以下。骨髓象示以粒细胞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疗效判定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10g/d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1500/mm3),血小板≥100×109/L(10万/mm3),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象示原粒+早幼粒≤5%。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依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4种亚型。
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可见有粒和单核两系早期细胞的增生。骨髓象中如以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则单核系细胞应超过20%;如以单核系细胞为主则原粒和早幼粒超过20%。
疗效判定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10g/d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1500/mm3),血小板≥100×109/L(10万/mm3),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象示原粒I型+II型+原单+幼单≤5%。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分2亚型。
病人发现时,查血象示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血小板减少。骨髓象示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
疗效判定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10g/d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1500/mm3),血小板≥100×109/L(10万/mm3),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象示原单+幼单≤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均正常。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形态学分类(参照1980苏州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经验交流会标准)。
第一型(L1)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示多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见少数有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常减少,血小板可低于30×10□/L(30000/mm),就诊的病人中有2/3病例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0×10□/L(10万/mm),甚至更多,1/3病例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10%~90%,蓝细胞易见,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则减少。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个别增生低下。淋巴系细胞呈显著增生,以原使淋巴细胞为主,并有部分幼稚淋巴细胞。在分类中,这些细胞达40%以上,粒系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男)或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L(1500/mm),血小板≥100×10□/L(10万/mm),外周血分类中无原始和幼稚细胞。骨髓象示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第二型(L2)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示多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见少数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常减少,血小板可低于30×10□/L(30000/mm),就诊的病人中有2/3病例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0×10□/L(10万/mm),甚至更多,1/3病例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10%~90%,蓝细胞易见,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则减少。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个别增生低下。淋巴系细胞呈明显增生,以原始淋巴细胞为主,并有部分幼稚淋巴细胞,在分类中,这些细胞达40%以上,粒系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男)或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L(1500/mm),血小板≥100×10□/L(10万/mm),外周血分类中无原始和幼稚细胞。骨髓象示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第三型(L3)病人发病时,查血象示多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见少数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常减少,血小板可低于30×10□/L(30000/mm),就诊的病人中有2/3病例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0×10□/L(10万/mm),甚至更多,1/3病例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10%~90%,蓝细胞易见,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则减少。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个别增生低下。淋巴系细胞呈明显增生,以原始淋巴细胞为主,并有部分幼稚淋巴细胞,在分类中,这些细胞达40%以上,粒系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经治疗后,查血象示血红蛋白≥100g/L(男)或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L(1500/mm),血小板≥100×10□/L(10万/mm),外周血分类中无原始和幼稚细胞。骨髓象示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二)中医辩证急性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胸骨及四肢骨痛、贫血、出血、心悸、乏力、耳鸣、腰膝酸软、或伴瘕、痞块、瘰疬、痰核等。
邪毒隐伏证无明显症状,只有轻微周身不适,如疲乏无力,低热,肝脾轻度肿大,舌脉无明显变化。
瘟毒入髓证壮热,鼻齿衄血,或舌有血泡,周身皮肤瘀点瘀斑,心烦,便秘,或贫血,骨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
血瘀证皮肤瘀斑,瘕痞块,瘰疬,痰核。伴有贫血,发热,头晕,乏力,舌质红,舌边有瘀点,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或弦数。
气血两虚证面色白光白无华,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少纳呆,头晕目眩,舌质淡胖,苔白,脉细弱。
阴阳两虚证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耳鸣,手足心热,或畏寒,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嫩,少苔或无苔,脉虚或细数。
三、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是一种与辐射,化学,病毒,遗传和激素等有密切关系的血液循环恶性疾患其病变实质是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异常增殖。本病属中医虚劳、瘕、积聚、血证等范畴。
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参照1989年贵阳第二界全国白血病治疗讨论会标准)①贫血或脾大。
②外周血白细胞>30×10□/L,粒系核左移,原粒+早幼粒<10%,③外周血淋巴细胞<10%。
④骨髓粒系增生,以中间阶段细胞为主,原粒+早幼粒<15%,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或消失。
⑥Ph染色体阳性。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①临床表现;a.可有疲乏、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b.可有淋巴结(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肝、脾肿大。
③实验室检查
a.外周血WBC>10×10□/L,成熟淋巴细胞≥60%,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60×10□/L,持续增高时间≥3个月(每月至少检查1次WBC和分类)。可除外其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疾患,如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等。
b.骨髓增生活跃及以上,成熟淋巴细胞≥40%。
c.组织学检查(骨髓、淋巴结、器官活检)显示已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的漫润表现。
④可除外淋巴瘤合并白血病和幼淋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持续增高而无其他原因解释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在较长期,观察下,仍高或继续增高,结合骨髓及其他上述所见,可诊断为本病。
2.临床分期标准(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参照1989年贵阳全国第二届白血病治疗讨论会标准)①慢性期a.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b.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I+II型)≤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的有核红细胞。
c.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粒细胞(I+II型)≤10%。
d.染色体有ph染色体。
e.CFU-GM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②加速期具下列之2项者。
a.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b.脾脏进行性肿大。
c.不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d.原始细胞(I+II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e.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f.骨髓中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g.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h.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i.CFU-GM增殖和分比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③急变期具下列之1项者。
a.原始细胞(I+II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b.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30%。
c.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
d.骨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恶化。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①I期淋巴细胞增多或/和淋巴肿大。
②II期I期+肝大或脾大或血小板减少(<100×10□/L)。
③III期I期或II期+贫血(Hb<110g/L)。
(二)中医辩证慢性白血病的主要临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乏力,骨痛,瘕,积聚,腰膝酸软等。
邪盛正实证正气虽虚而邪趋平伏,表现周身疲倦无力,偶有手足心热,面色无华,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
毒邪壅盛证邪毒壅盛,正气虚衰,瘕,积聚,瘰疬,或兼有发热,出血,骨痛,舌质红,脉弦细数。
阴阳两虚证邪毒日久,阴阳衰竭,正气衰败,积聚剧增,高热,出血,全身骨痛,舌质红,脉虚大而数。
慢粒性白血病病人发病时①慢性期a.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b.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I+II型)≤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的有核红细胞。
c.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I+II型)≤10%。
d.染色体有ph染色体。
e.CFU-GM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2)加速期具下列之2项者。
a.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严重,和/或骨骼疼痛。
b.脾脏进行性肿大。
c.不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d.原始细胞(I+II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e.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f.骨髓中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g.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h.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i.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②急变期具下列之1项者。
a.原始细胞(I+II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b.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30%。
c.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
d.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
经治疗后综合疗效评判标准(1)完全缓解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侵润表现;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10×10□/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400×10□/L;骨髓象正常。
(2)部分缓解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3项中有1项或2项未达完全缓解标准。
(3)未缓解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3项中均未达到部分缓解标准。
慢性淋巴白血病病人发病时①临床表现可有疲乏、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②实验室检查a.外周血WBC>10×10□/L.成熟淋巴细胞≥60%,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6×10□/L,持续增高时间≥3个月(每月至少检查1次WBC和分类)。可除外其它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疾患,如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等。
b.骨髓增生活跃及以上,成熟淋巴细胞≥40%。
c.组织学检查(骨髓、淋巴结、器官活检)显示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表现。
③可除外淋巴瘤合并白血病和幼淋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持续增高而无其它原因解释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在较长期观察下仍高或继续增高,结合骨髓及其它上述所见,可诊断为本病。
经治疗后综合疗效判定标准(1)完全缓解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侵润表现,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10×10□/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400×10□/L;骨髓象正常。
(2)部分缓解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3项中有1项或2项未达完全缓解标准。
(3)未缓解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3项中均未达到部分缓解标准。
四、治疗方法和药物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成颗粒剂或者水煎剂,根据各类型白血病患者分类服药,成人每日3次,每次10-20克,当天开水冲服。
五、效果总结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8例,完全缓解33例,占78.9%,部分缓解3例,占8%,未缓解5例,占13.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完全缓解30例,占100%。
淋巴性白血病30例,完全缓解26例,占86.7%,部分缓解4例,占13.3%。
其他各类合计10例,完全缓解10例,占100%。
患者用药后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增加,白血病幼稚细胞全部杀灭,完全缓解,提示此药有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并能杀灭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1份和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1-12份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1份和家畜的骨髓1-10份及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1-12份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或2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当归20-40、黄柏20-40、龙胆草20-40、桅子20-40、黄芩20-40、青黛10-20、芦荟10-20、大黄10-20、木香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黄根20-40份、猪骨1-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川芎12-18、板兰根12-18、铁扁担12-18、猪殃殃30-50、罂粟壳4-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生地13-19、九(熟)地13-19、枸杞12-16、杜仲20-28、五味子4-8、炒山药18-24、酒蒸山萸16-20、生晒参10-14、茯芩18-24、公英16-20、地丁13-18、半枝莲13-18、白花蛇草25-35、青黛4-8、当归10-14、雄黄2-4、菟丝子12-18、女贞子12-18、生草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还增加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红花7-11、丹参12-18、川断7-11、牛膝7-11、甘草7-11、红参4-8、夜交藤15-20、枣仁15-20、黄药子4-8、苡仁25-35、乌梅3-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黄药子4-8、苡仁25-35、乌梅3-5、半枝莲25-35、山豆根10-14、白花蛇草25-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配制品中的一种白血病治疗药物,其是采用哺乳动物黄鼬的血液分离出的血清1份和具有补肾强身中草药1-12份配制而成。所述的一种补肾强身中草药组成重量份为当归20-40、黄柏20-40、龙胆草20-40、桅子20-40、黄芩20-40、青黛10-20、芦荟10-20、大黄10-20、木香8-12。患者用本发明药物后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增加,白血病幼稚细胞全部杀灭,完全缓解,提示此药有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并能杀灭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16GK1883648SQ20061004286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2日
发明者尚毅德, 孙永民 申请人:尚毅德, 孙永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