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414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风疹的药物,具体而言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个阶段。急性期以红肿、丘疹、水疱为主,水疱破后出现糜面,渗液多。大多发生于比较暴露的部位,如面、耳、手、足等,常对称且局限。而慢性期则为表皮肥厚和苔癣化为主,部分由于急性湿疹转化而来。慢性湿疹临床共同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部位,病因不易发现,病程长、瘙痒难受,治疗不易,稍受刺激即易复发。亚急性湿疹皮损介于两者之间。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也见于春夏之交。因其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广发于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儿童,对小儿威胁极大。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比麻疹色淡、更细小、蔓延快,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
近年来,在挖掘民族医药方面,出现了一些治疗湿疹的药物。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93101121.3号“一种治疗皮炎和湿疹的外用中药制剂”、CN93109594.8号“湿疹丹”、CN00132728.3号“湿疹消片”、CN02138802.4号“一种治疗湿疹和皮炎的中药”等,分别公开了一些治疗湿疹的药物。但还没有治疗风疹药物的专利申请件。业已公开的药物均有一定疗效,但人们仍然在探索和研究更新、更有效的药物。
苗族是聚居在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的传统文化。苗药在临床应用上往往有独特的疗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同时治疗湿疹和风疹的苗药记载在公开的文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中草药配制的既能够治疗湿疹又能够治疗风疹的苗药,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从苗族医学的观点看来,湿疹和风疹都是某种毒素引起的,因此治疗应当围绕解毒来进行。为此,发明人提供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由主药和辅药配制而成,它们的组合具有解毒作用,主药组分及其质量配比如下苦参50~100,黄柏15~50,栀子40~100,蛇蜕20~50;辅药为麻黄根,在配方中其质量配比为20~50。
本发明的苗药散剂的最佳配方是苦参100,黄柏50,栀子100,蛇蜕50;辅药为麻黄根,在配方中其质量配比为50上述苗药散剂主药中,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vescens)的根,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1283页);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的树皮,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见《中药大辞典》2031页);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的果实,性寒,味苦,能清热、泻火、凉血(见《中药大辞典》1985页);蛇蜕,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us)、锦蛇(Elaphe carinata)等多种蛇蜕下的皮膜,性平,味甘咸,有毒,能祛风、定惊、消肿、杀虫(见《中药大辞典》2118页)。
上述苗药散剂的辅药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的根及根茎,性平,味甘,能治体虚自汗、盗汗、止痒(见《中药大辞典》页)。
本发明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比例取4味主药和1味辅药药材,晒干,研为细粉,混合均匀即制得口服剂。可装入瓶内,使用时按量取用;也可装入胶囊,每粒装入1g散剂粉末。上述药粉以麻油浸泡半月,制得外搽剂。
本发明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的用法是口服剂用于内服,外搽剂用于外涂患处;患者每日口服3次,即早、中、晚各服一次,成人每次服1g,小儿酌情减量;外搽可日涂数次。
本发明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是根据苗族的传统秘方,加上发明人的长期医疗实践得出的配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疹、风疹,同时用于治疗荨麻疹、皮炎和其他无名肿毒也有疗效。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患者可以迅速解除痛苦,而且治愈后不易复发,皮肤无瘢痕。本苗药散剂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应用效果表明,治愈率达到90%,且无副作用。典型的病例如下(1)患者张红光,男,45岁,曾患风疹,全身红赤、骚痒半月余,伴有发热。服用本发明的苗药散剂的口服剂并外搽本发明的外搽剂3付后痊愈。数年均未复发,无瘢痕。其电话13985328997。
(2)患者董文清,女,12岁,曾患风癍,遍身红肿发痒,伴有发热。服用本发明的苗药口服剂并外搽本发明的外搽剂2付后痊愈。未复发,无瘢痕。其父董川平电话13985571552。
(3)患者解茄,女,1岁,曾患湿疹,全身红赤流水,尤以下阴部为盛。服用本发明的苗药口服剂并外搽本发明的外搽剂3付即愈。其母唐琦电话为13885340238。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药材苦参100g,黄柏50g,栀子100g,蛇蜕50g,麻黄根50g晒干,研为细粉,即制得药粉320g,将120g装入瓶内,使用时按每包1g包装成纸包,制得120包口服剂;余下的200g用500g麻油浸泡半月,制得本发明的外搽剂。
实施例2取药材苦参100g,黄柏50g,栀子100g,蛇蜕50g,麻黄根50g晒干,研为细粉,即制得药粉320g;将120g装入胶囊,每粒1g,制得120粒口服剂;余下的200g用500g麻油浸泡半月,制得本发明的外搽剂。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命名为“解毒苗药”。服用时,每日3次,早、中、晚各服一次口服剂,成人每次服2粒,小儿服1粒;外搽剂可日涂数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其特征在于该苗药散剂由主药和辅药配制而成,主药组分及其质量配比如下苦参50~100,黄柏15~50,栀子40~100,蛇蜕20~50;辅药为麻黄根,在配方中其质量配比为20~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其特征在于该苗药散剂由主药和辅药配制而成,主药组分及其质量配比如下苦参100,黄柏50,栀子100,蛇蜕50;辅药为麻黄根,在配方中其质量配比为5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其特征在于该苗药散剂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按照配方比例取4味主药和1味辅药药材,晒干,研为细粉,混合均匀,装入瓶内;或装入胶囊,每粒装入1g药粉制得口服剂;上述药粉以麻油浸泡半月,制得外搽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的苗药。该苗药散剂由主药和辅药配制而成,主药组分及其质量配比如下苦参50~100,黄柏15~50,栀子40~100,蛇蜕20~50;辅药为麻黄根,质量配比为20~50;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比例取4味主药和1味辅药药材,晒干,研为细粉,混合均匀,装入瓶内;或装入胶囊,每粒装入1g药粉制得口服剂;上述药粉以麻油浸泡半月,制得外搽剂。该苗药散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疹、风疹,同时可用于治疗荨麻疹、皮炎和其他无名肿毒。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湿疹、风疹的苗药散剂,患者可以迅速解除痛苦,而且治愈后不易复发,皮肤无瘢痕。在临床应用多年的效果表明,治愈率达到90%,且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37/00GK1899438SQ200610051138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唐麟 申请人:唐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