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79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固定于内裤,用于吸收阴道排泄物、经血或尿等,特别是涉及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重合地接合多个吸收单体,使用后将位于上部的吸收单体剥离,则可使用位于其下方的吸收单体。
背景技术
作为吸收从女性的阴道排泄的经血的经期用品,存在可剥离地重合多个复合吸收片的复合经期用品。该复合经期用品在内裤的内面固定下层的复合吸收片,将上层的复合吸收片接触于排泄部使用。在由上层的复合吸收片经过预定时间吸收经血后,剥离上层的复合吸收片将其废弃,使位于其下方的下层的复合吸收片接触于排泄部,从而可减少吸收制品的更换次数。
记载于以下的专利文献1的复合吸收片的下层的复合吸收片和上层的复合吸收片分别由衬里片、表面膜、及夹于衬里片与表面膜间的液体吸收体片构成。各复合吸收片的上述衬里片形成得比表面膜大,上层的复合吸收片与下层的复合吸收片的衬里片相互由压敏粘接剂层或热封进行接合。
上述衬里片相互沿复合吸收片的周围接合,同时,在一部分形成不存在该接合的区域,通过将手指伸到该区域,可容易地从下层的复合吸收片剥离上层的复合吸收片。
日本特开2001-187084号公报记载于专利文献1等的过去的复合经期用品重合使用相同构造的复合吸收片。因此,当将上层复合吸收片接触于排泄部使用时,身体的移动或内裤的移动可能在下层的复合吸收片形成歪扭或折皱。当剥离上层的复合吸收片时,如在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产生歪扭或折皱,则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与排泄部的紧密接触性受到损害,安装下层的复合吸收片时的穿着感触变差,另外,有时产生经血等的泄漏。
另外,当将上层的复合吸收片接触于排泄部使用时,作用于上层的复合吸收片的体压对下层的复合吸收片进行压缩的状态长时间继续。因此,当上层的复合吸收片变脏、剥离该上层的复合吸收片时,下层的复合吸收片成为变形的状态,下层的复合吸收片接触于身体的排泄部时的接触感触变差,另外,下层的复合吸收片的液体吸收能力下降。
对于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复合经期用品,由于相互接合上层的复合吸收片与下层的复合吸收片的衬里片,所以,在下层的复合吸收片固定于内裤的状态下不易剥离上层的复合吸收片,当剥离上层的复合吸收片时,还存在下层的复合吸收片可能从内裤剥离的危险。
另外,由于衬里片的接合部位于复合经期用品的周缘部,所以,如在安装时该接合部接触肌肤,则容易使肌肤产生不适感。
另外,由于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与上层的复合吸收片相同,所以,如在安装时看到吸收经血等而变脏的状态,则有时会对是使用了上层的复合吸收片还是使用了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等,即,虽然未使用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但也将上层的复合吸收片和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一起从内裤剥离下来废弃,或虽然正使用下层的复合吸收片,但也未准备更换用的经期用品就将其从内裤剥离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过去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使用上部吸收单体时,可防止在最下部的吸收单体产生过度的歪扭或折皱,或可抑制其成为变形的状态,可在最佳的状态下使用最下部吸收单体。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从最下部吸收单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的结构还可以容易用眼判断上部吸收单体与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差异。
技术方案1的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吸收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最下层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设置用于固定于着衣的定位固定部件,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可自由剥离地接合至少1个上部吸收单体,沿纵向弯曲时的弯曲刚性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一方比上述上部吸收单体高。
本发明的吸收物品在将上部吸收单体接触于排泄部使用时,即使身体移动或内裤移动,也容易抑制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产生与上部吸收单体同等的歪扭或折皱。因此,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进行使用时,容易将最下部吸收单体紧密接触于排泄部,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穿着感触良好。
另外,本发明设置有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上部吸收单体分别可剥离地重合,上述弯曲刚性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一方比位于最上部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在设置了多个上部吸收单体的场合,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比最上部的吸收单体高,从而容易抑制在最后使用的最下部吸收单体产生歪扭或折皱。
在设置了多个上部吸收单体的场合,虽然位于最上部吸收单体与最下部吸收单体间的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也可比最上部吸收单体低,但在本发明中,最好,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中,位于着衣侧的上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比位于肌肤侧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本发明通过使例如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部吸收单体大,从而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或者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厚度比上部吸收单体大,从而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
本发明对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无纺布进行热处理,增大厚度,以及/或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表面层成形为凹凸状,从而增大厚度,这样,可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
技术方案2的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吸收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最下层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设置用于固定于着衣的定位固定部件,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可自由剥离地接合至少1个上部吸收单体,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压缩恢复率(RC值)比上述上部吸收单体高。
在该场合,也最好设置多个上部吸收单体,上述吸收单体分别可剥离地重合,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压缩恢复率(RC值)比位于最上部的上部吸收单体高,另外,在设置了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的场合,最好位于着衣侧的上部吸收单体的压缩恢复率比位于肌肤侧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本发明的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至少1个材料的压缩恢复率(RC值)最好大于等于40%。
在上述发明中,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时,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厚度增加,而且,如压缩恢复率(RC值)在上述范围内,则当使用上部吸收单体时可尽可能地减小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的厚度,而且,当仅使用最下部吸收单体时,该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厚度恢复,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接触于阴道等排泄部的穿着感触良好。
第3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吸收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最下层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设置用于固定于着衣的定位固定部件,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重合至少1个上部吸收单体,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都重合固定多个层,同时,在各吸收单体的多个层重合的区域形成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的临时固定密封部,
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产生的吸收单体间的接合强度比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各层间的固定强度和构成上部吸收单体的各层间的固定强度弱。
在上述本发明中,重合多个层地构成各吸收单体,在该相互重合了该多个层的区域形成临时密封部。为此,当从最下部吸收单体剥离作为多个层的集合体的上部吸收单体时,由于上部吸收单体具有预定的厚度,所以,容易从最下部吸收单体剥离。另外,最下部吸收单体由于在重合了多个层的区域临时固定上述上部吸收单体,所以,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时,不易使最下部吸收单体弯曲或产生折皱。
在本发明中,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最好形成于从吸收单体的周缘朝内侧离开的位置。由于临时固定密封部不存在于边缘部,所以,容易防止临时固定密封部的部分对身体的肌肤产生不适感。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临时密封部最好在一部分具有缺损部地形成。
当上述临时密封部在一部分具有缺损部地形成时,可从最下部吸收单体确实地剥离上部吸收单体。
在本发明中,最好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分别具有4角部,在各角部,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的平面图形为弯曲形状。
当形成于角部的临时固定密封部为弯曲图形时,在穿用中即使对上部吸收单体以上述缺损部作为开端朝纵向作用剥离力,在角部临时固定密封部也不易剥离。但是,当将手指伸到缺损部朝上方剥离上部吸收单体时,剥离力沿弯曲图形传播,所以,可不受到大的阻力地剥离在角部的临时固定部。
另外,在上述缺损部,最好上部吸收单体部分地受到压缩。
在上部吸收单体的压缩部分,容易将手指插入到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之间,在缺损部可确实地抓住上部吸收单体将其剥离。
另外,本发明可这样构成,即,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和上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的至少一方含有非熔接性纤维,在上述肌肤侧表面与上述着衣侧表面相面对的状态下,按厚度方向加压,同时进行加热,形成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
如非熔接性纤维位于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的相面对部,在该部分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则临时固定密封部产生的接合力不变得过大,可容易地剥离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中肌肤侧表面的色彩不同,以及/或者,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中显露于肌肤侧表面的压花图形不同。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在吸收单体由排泄物弄脏的状态下,也可用眼立即识别正使用哪个层的吸收单体,不易发生错误地废弃未使用的最下部吸收单体或忘记将更换用的吸收性物品带到卫生间等问题。
另外,本发明可至少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中包含抗菌、除臭、香料中的至少1种功能剂。
当在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中包含抗菌、除臭、香料等功能剂时,可容易地抑制在使用过程中杂菌繁殖或发臭。特别是通过在最长时间地持续安装的最下部吸收单体中含上述功能剂,可有效地利用抑制杂菌的繁殖或发臭的功能。
作为功能剂,例如包含茶叶提取物。
在层叠了多个吸收单体的吸收性物品中,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时,容易抑制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产生歪扭或折皱。因此,将最下部吸收单体安装于排泄部时的穿着感触变得良好。
另外,在本发明中,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时,最下部吸收单体的体积恢复,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接触于排泄部的接触感触良好,另外,最下部吸收单体可发挥出高液体吸收能力。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容易地从最下部吸收单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时,不易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产生折皱等。


图1为从肌肤侧表面观看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2(A)为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的II-II线的截面图,(B)为分离成各吸收单体的分离截面图。
图3为将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分离成各吸收单体的分离截面图。
图4为示出临时固定密封部的加压部的图形的详细情况的放大平面图。
图5为说明周边密封部与临时密封部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6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A)为从肌肤侧表面观看上部吸收单体的平面图,(B)为从肌肤侧表面仅观看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平面图。
图7(A)为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B)为示出除去上部吸收单体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为按图7(A)的VIII-VIII线截断的部分截面图。
图9为临时密封部的部分平面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11为压缩恢复率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从肌肤侧表面观看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图,图2(A)为按II-II线截断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1获得的截面图,图2(B)为将吸收性物品1分离成各吸收单体的分离截面图。
以下说明的吸收性物品1作为贴身短裤衬里固定在内裤的裤管交叉部的内面使用,以吸收白带或少量的经血等为目的使用。然而,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构成为吸收较多量的经血的经期用品,或以吸收尿以目的使用的尿吸收垫。
图1和图2(A)所示吸收性物品1为以纵向中心线Oy为边界左右对称的形状。另外,为以横向中心线Ox为边界前后对称的形状。
图2(A)为沿横向中心线Ox截断吸收性物品1的截面图。该吸收性物品1为纵长形状,纵向中心线Oy通过的部分的尺寸即纵向尺寸比横向中心线Ox通过的部分的尺寸即横向尺寸大,其纵向朝向前后方向地安装在股间部。
如图1所示那样,吸收性物品1具有朝前方的突曲线形状的前缘部2,朝后方的突曲线形状的后缘部3,朝纵向中心线减少横向尺寸地形成为凹曲线形状的右侧缘部4和左侧缘部5。该吸收性物品1在安装时面向肌肤的一侧为肌肤侧表面6,面向内裤等着衣的一侧为着衣侧表面7。另外,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各片的、面向肌肤侧表面6的一侧为肌肤侧,面向着衣侧表面7的一侧为着衣侧。
如图2(A)、(B)所示那样,该吸收性物品1具有最下部吸收单体10、重合于该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肌肤侧的上部吸收单体20。最下部吸收单体10通过重合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物品背面片13而构成。上部吸收单体20通过重合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而构成。
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平面形状与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1的整体的平面形状相同,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物品背面片13的周缘部与吸收性物品1的上述前缘部2、后缘部3、右侧缘部4、及左侧缘部5的形状一致。上部吸收单体20的平面形状与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1的整体的平面形状相同,构成上部吸收单体20的表面片21、中间片22、背面片23的周缘部与吸收性物品1的上述前缘部2、后缘部3、右侧缘部4、左侧缘部5的形状一致。
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中,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通过按不妨碍液体透过的量(例如10g/m2)以螺旋图形等涂覆的橡胶系的热融型粘接剂进行粘接,进而,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在周边密封部14一体固定。在周边密封部14处,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一起被加热和加压,通过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中的至少一方含有的热熔接性纤维熔融,从而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牢固地固定。
同样,在上部吸收单体20中,表面片21与中间片22通过按不妨碍液体透过的量涂覆的热融型粘接剂进行粘接,而且中间片22与背面片23通过热融型粘接剂进行粘接。另外,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在周边密封部24一体地固定。在周边密封部24处,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一起被加热和加压,包含于表面片21和中间片22中的至少一方的热熔接性纤维和背面片23熔融,从而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牢固地固定。
在图1中,用实线示出形成于上部吸收单体20的周边密封部24。该周边密封部24沿上部吸收单体20的外周的全长形成,周边密封部24在上部吸收单体20中、形成于从前缘部2和后缘部3及右侧缘部4和左侧缘部5朝内侧空出距离的位置。同样,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中,周边密封部14也沿周围全长形成,该周边密封部14在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周边密封部24重合的位置、而且按与周边密封部24相同的宽度尺寸形成。
另外,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的肌肤侧重合上部吸收单体20,预先一体化的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与预先一体化的上部吸收单体20,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可分离地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密封部8通过在表面片11上重合上部吸收单体20、对除去物品背面片13处的所有的层进行加热和加压而形成。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8。如图2(A)所示那样,在吸收性物品1的肌肤侧表面6中,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区域以凹状下凹。
如图1所示那样,临时固定密封部8沿吸收性物品1的右侧缘部4和左侧缘部5形成,但在前缘部2和后缘部3,在以纵向中心线Oy为中心的左右的尺寸W1的范围中不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W1的范围成为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
在图2(B)中,分别用Wa表示形成于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周边密封部14的宽度尺寸和形成于上部吸收单体20的周边密封部24的宽度尺寸,由Wb表示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图5为放大示出周边密封部14、24和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局部平面图,在该图5中,也由Wa表示周边密封部14、24的宽度尺寸,由Wb表示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
周边密封部14、24的形成区域与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形成区域重合,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Wb比周边密封部14、24的宽度尺寸Wa大。例如,周边密封部14、24的宽度尺寸Wa为2mm左右,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Wb为3mm左右。
在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8处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接合强度,比由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周边密封部14产生的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的接合强度弱,而且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产生的接合强度设定得比由上部吸收单体20的周边密封部24产生的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的各层间的接合强度弱。
图4示出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加压图形的详细情况。而且,在图5等中,简化地示出密封部图形。如图4所示那样,临时固定密封部8相对吸收性物品1的纵向按45度的角度倾斜地形成正方形的加压部8a,该加压部8a按45度的角度构成列地相互空出间隔进行排列。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中,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上部吸收单体20在加压部8a的部分处在加热下加压,该加压部8a在肌肤侧表面变形成凹状,该加压部8a的部分作为表面片11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接合部起作用。
如图5所示那样,接合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的周边密封部14和在上部吸收单体20固定各层的上述周边密封部24的加压部14a、24a的图形虽然未在图中详细示出,但与图4所示加压部8a的图形相同。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加压部8a的尺寸和排列间隔与周边密封部14、24的加压部14a、24a的尺寸和排列间隔可相同,也可相互不同。例如加压部8a和加压部14a、24a的1边为0.2~1mm左右,相邻的加压部的边缘部间的间隔为0.2~1mm左右。
通过在形成与上述加压部14a的图形对应的突起的辊与周面平滑的辊间夹入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在加热下加压,从而形成周边密封部14;在形成与上述加压部24a的图形对应的突起的辊与周面平滑的辊间夹入上部吸收单体20,在加热下加压,从而形成周边密封部24。同样,在形成与上述加压部8a的图形对应的突起的辊与周面平滑的辊间夹入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上部吸收单体20,在加热下加压,从而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
当形成周边密封部14时,夹于辊间的材料仅为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这样2层,当形成周边密封部24时,夹于辊间的材料仅为构成上部吸收单体20的3层的材料。而当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时,夹入辊间的材料共有5层。如上述那样,周边密封部14、24的宽度尺寸Wa比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Wb小。因此,如使周边密封部14、24的加压部14a、24a与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加压部8a的大小和间隔相同,并使加工时的辊间的夹持力和加热温度相同,则提供给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加压部8a的压缩压力比施加于周边密封部14、24的加压部14a、24a的压缩压力弱。
因此,即使按相同条件加工周边密封部14、24与临时固定密封部8,也可使由周边密封部14产生的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的接合强度和由周边密封部24产生的上部吸收单体20的层间的接合力,比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产生的表面片11与背面片23的接合力足够大。
另外,最好位于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肌肤侧的表面片11和位于上部吸收单体20的着衣侧的背面片23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热熔接性材料,另外,至少一方包含非熔接性材料。
表面片11与背面片23在形成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8时由上述热熔接性材料发挥出粘接力,相互地进行粘接接合,但当在该粘接面包含非熔接性纤维时,可抑制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对表面片11与背面片23进行过强的熔接接合,使得容易从最下部吸收单体10剥离上部吸收单体20。例如,背面片23由聚乙烯树脂薄膜等热熔接性树脂形成,表面片11仅由棉或纸浆等天然纤维或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那样的非熔接性纤维形成,或表面片11通过混合上述非熔接性纤维与热熔接性纤维而形成。在该场合,上述非熔接性纤维最好在表面片11中含50质量%或其以上,余下部分由熔接性纤维构成。
如图2(A)所示那样,临时固定密封部8形成在从右侧缘部4和左侧缘部5朝内侧空出距离Wc的位置。即,在上述距离Wc的范围内,周边密封部14、24和临时固定密封部8都未形成。上述距离Wc最好大于等于1mm,如大于等于2mm则更理想。
如图5所示那样,最好比周边密封部14、24更伸向吸收性物品1的边缘部(例如右侧缘部4)一侧地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在该场合,在从吸收性物品1的边缘部(例如右侧缘部4)朝内侧的宽度尺寸Wc的范围完全不存在密封部,在其内侧的宽度尺寸Wd的范围仅存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再往其内侧,周边密封部14、24与临时固定密封部8重合。因此,从边缘部起的宽度尺寸Wc的范围为软质,随着往其内侧,刚性阶梯式地提高,所以,当边缘部接触于身体的肌肤时,不易使肌肤产生不适感。
图1所示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的宽度尺寸W1为5~30mm,在该缺损部,可将手指插入到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背面片23间。
在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与上部吸收单体20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临时固定后,由热融型粘接剂将物品背面片13粘接固定到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中间片12的着衣侧表面。将由热融型粘接剂产生的中间片12与物品背面片13的接合强度设定得比由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8产生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接合强度大。
在物品背面片13的着衣侧表面设置压敏粘接剂层作为定位固定部件,还设置有在吸收性物品1使用之前保护上述压敏粘接剂层的离模片。由压敏粘接剂粘接固定物品背面片13与内裤时的固定强度设定得比由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8产生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接合强度大。
另外,对物品背面片13与内裤进行粘接固定时的固定强度设定得比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的接合强度以及中间片12与物品背面片13的接合强度弱。
作为定位固定部件设于物品背面片13的着衣侧表面的压敏粘接剂为热融型,使用苯乙烯-异戍间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任一种,或组合使用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涂覆图形存在条状或点状等任意形式,但涂覆量为10~100g/m2的范围。相对内裤的粘接强度最好大于等于1N/cm2。
上述粘接强度为这样测定的值,即,将株式会社井元制作所制造的“PICMA塔克(タック)测试仪IMC-1567”作为测定装置,粘接物品背面片13与上述测定装置的测定部,加压2秒钟后,进行测定。
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中的至少一方为亲水性,具有吸收保持液体的功能。同样,上部吸收单体20的表面片21与中间片22中的至少一方为亲水性,具有吸收保持液体的功能。
例如,中间片12和中间片22发挥液体吸收功能,为由棉、毛、纸浆等亲水性的天然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例如为射流喷网无纺布。或者,为包含由亲水处理后的合成树脂纤维或人造丝纤维等亲水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射流喷网无纺布。或者,可使用由经过亲水处理的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热风无纺布。另外,作为中间片12和中间片22,可使用由气流成网法层压纸浆纤维、由粘接剂相互接合纸浆纤维的亲水性的气流成网无纺布,或除了纸浆纤维外还包含再生纤维素纤维或合成树脂纤维的气流成网无纺布。另外,可在中间片12与中间片22间包含高吸收性树脂(SAP)。
表面片11、21最好具有使液体透过到中间片12、22的功能,可使用作为亲水性的无纺布的射流喷网无纺布或热风无纺布,另外,还可由具有许多液体透过孔的树脂薄膜形成。
另外,也可取消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和构成上部吸收单体20的表面片21,仅由中间片12和物品背面片13形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仅由中间片22和背面片23构成上部吸收单体20。
物品背面片13和背面片23具有液体阻断性,由聚乙烯树脂薄膜、聚丙烯树脂薄膜、赛璐玢树脂薄膜等形成。物品背面片13和背面片23最好由具有通气性而且具有液体阻断性的树脂薄膜形成,该树脂薄膜通过混入许多微细的填料并延伸处理,形成使空气通过的微细的通气孔。
另外,作为物品背面片13或背面片23,可使用通过热封使由聚丙烯树脂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这样3层的无纺布接合而获得的SMS复合无纺布。或者,也可使用通过层压SMS复合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复合无纺布并进行热封而获得的复合无纺布。这些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好在15~40g/m2的范围。另外,也可由上述无纺布与树脂薄膜的层压材料形成物品背面片13或背面片23。
特别是上部吸收单体20由于在其下重合最下部吸收单体10,所以,容易损害该上部吸收单体20与内裤的外部间的通气性,如在夏季等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穿着,则存在不透气的担心。因此,用于上部吸收单体20的背面片23最好使用通气性良好的上述无纺布。另外,上述无纺布与树脂薄膜相比较软,所以,即使作为无纺布的背面片23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中间,也不易在吸收性物品1整体产生硬质感触。
由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物品背面片13构成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由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构成的上部吸收单体20的特性相互不同。第1,相互独立地测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时,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纵向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第2,在上述刚性差的基础上,或者与刚性差无关地相互独立地测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在该场合,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朝厚度方向加压时的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
上述弯曲刚性可使用(株)安田精机制造所制造的产品编号311号的格利式柔软度试验机进行测定。分别在未形成周边密封部14、24的区域,使沿横向中心线Ox的方向的宽度尺寸为25mm、沿纵向中心线Oy的方向的长度尺寸为38mm地切断最下部吸收单体10和上部吸收单体20,制作试样,使用上述试验机以纵向为弯曲方向进行测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格利弯曲刚性值最好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格利弯曲刚性值每25mm宽度高出0.05mN或其以上。
为了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弯曲刚性大,可通过使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坪量)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而实现。或者,即使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同,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厚度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厚度大,从而可增大朝纵向弯曲时的弯曲阻力,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弯曲刚性高。
设置厚度差的手段可这样实现,即,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的至少一方为含有合成树脂纤维的无纺布的场合,使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无纺布接触于热辊进行热处理,或用热风进行热处理,使体积恢复。或者,如图2(B)所示那样,对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的至少一方(在图2(A)中为表面片11)进行波纹加工,波纹加工使得在横向截面观看时为波状、波的顶部和底部沿纵向平行延伸地成形,从而也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厚度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厚度大,结果,可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
上述波纹加工也可这样实现,即,设置一对沿周面反复形成凹凸的齿轮辊,将无纺布夹入到两齿轮辊间进行波纹加工。
在图1和图2(A)、(B)所示第1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中间片12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中间片22由相同单位面积重量、相同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形成,仅对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中间片12进行热处理使体积恢复。结果,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弯曲刚性大。另外,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表面片21为相同单位面积重量、相同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双方都进行波纹加工。
另外,作为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弯曲刚性大的手段,也可由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背面片23的刚性高的材料形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物品背面片13。例如,由树脂薄膜或无纺布形成背面片23,由无纺布与树脂薄膜的层压材料形成物品背面片13。
如上述那样,对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无纺布进行热处理,使体积恢复,并且/或者对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无纺布进行波纹加工,从而可使朝厚度方向对最下部吸收单体10加压时的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压缩恢复率高。
压缩恢复率可由卡托特克(カト一テック)(株)制的自动化压缩试验机“KES FB3-AUTO-A”测定。由该测定获得的线图的概要示于图11。
在上述自动化压缩试验机中独立地设置由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物品背面片13构成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或由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构成的上部吸收单体20。由面积2cm2的圆形的加压板对试样朝垂直方向施加P0=49Pa(0.5g/cm2)的初期压力,设此时的测量厚度为初期厚度尺寸T0。以上述初期压力P0为起点,按压缩速度50秒/1mm直线地将上述压缩压力提高到Pm=4900Pa(50g/cm2),设施加了上述压缩压力Pm时的上述测定试样的加压时厚度为Tm。
压缩作功量WC为相对如上述那样加压时获得的图11的(i)的曲线按WC=∫P·dT(P为压力,T为厚度)在T0→Tm间进行定积分而获得的值(N·m/m2)。压缩恢复作功量WC′为相对压缩压力从Pm返回到P0时的(ii)的曲线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定积分而获得的值(N·m/m2)。压缩恢复率(RC值)按WC′/WC×100(%)求出。
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压缩恢复率(RC值)最好大于等于40%,如大于等于50%,则更理想。上限为100%。
为了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通过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重合多层地使用如热风无纺布那样具有缓冲性、膨松的材料,从而也可不一定非要如上述那样进行热处理。
当使用该吸收性物品1时,剥离设于物品背面片13的着衣侧表面的离模片,通过压敏粘接剂层将物品背面片13粘接固定于内裤的裤管交叉部,将上部吸收单体20接触于阴道口等排泄部。上部吸收单体20吸收白带或经血等排泄液,在上部吸收单体20被弄脏时,在图1所示宽度尺寸W1的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将手指伸入到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背面片23间,提起上部吸收单体20,解除临时固定密封部8处的接合,使上部吸收单体20从最下部吸收单体10分离。此后,将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接触于排泄部使用。
如上述那样,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弯曲刚性大,从而当将上部吸收单体20接触于排泄部使用时,即使身体移动或内裤的移动在上部吸收单体20产生歪扭或折皱,也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变形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变形少。因此,当剥离因吸收排泄物而变脏了的上部吸收单体20时,最下部吸收单体10容易保持平坦的状态。
另外,最下部吸收单体10由热处理恢复体积,在此基础上,或作为该热处理的替代加工方式,对表面片11等实施波纹加工,使压缩恢复率大于等于40%,如大于等于50%则更理想。由于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20的压缩恢复率高,所以,当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重合时,最下部吸收单体10被上部吸收单体20推压,吸收性物品1整体的厚度尺寸并不变得很大。如剥离被弄脏的上部吸收单体20,则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厚度恢复,当仅使用最下部吸收单体10时,在排泄部的接触感触柔软,非常良好。另外,由厚度恢复了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可发挥出充分的液体吸收能力。
另外,临时固定密封部8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中形成于表面片11与中间片12重合的区域,在上部吸收单体20中形成于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重合的区域。为此,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20时,将表面片21、中间片22、及背面片23一起提起,使它们从最下部吸收单体10分离,容易剥离上部吸收单体20。另外,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中,可由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物品背面片13这样3层的层压体阻止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部分剥离上部吸收单体20的力,所以,即使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作用剥离力,也不易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产生折皱等。
图3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01,为示出分离各吸收单体的状态的分离截面图。
该吸收性物品101在着衣侧表面7设置最下部吸收单体110,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之上重合上部吸收单体120,在肌肤侧表面6设置最上部吸收单体130。
在该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中,重合表面片111与中间片112,用不妨碍液体透过的量的热融型粘接剂进行粘接,同时,在周边密封部114固定表面片111和中间片112。上部吸收单体120不设置表面片,将中间片122与背面片123层压,由热融型粘接剂进行粘接,同时,在周边密封部124相互固定。最上部吸收单体130也由热融型粘接剂粘接中间片132与背面片133,在周边密封部134进行固定。
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上部吸收单体120为中间片122和背面片123的2层构造,所以,通过预先用热融型粘接剂牢固地固定该2层,从而不一定需要上部吸收单体120的周边密封部124。这在最上部吸收单体130中也一样,不一定需要最上部吸收单体130的周边密封部134。
重合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表面片111和中间片112、上部吸收单体120、及最上部吸收单体130,由与图1所示场合相同的图形的临时固定密封部8可分离地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上部吸收单体120、及最上部吸收单体130。进行该临时固定后,用热融型粘接剂将物品背面片113粘接到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中间片112。
周边密封部114、124、134、及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各加压部的图形形状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另外,周边密封部114、124、134的宽度尺寸Wa、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Wb、及从边缘部到临时固定密封部8和周边密封部的距离Wc等的优选范围也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
该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01将最上部吸收单体130接触于排泄部使用,当最上部吸收单体130被弄脏时,剥离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可将上部吸收单体120接触于排泄部使用。然后,当上部吸收单体120被弄脏时,剥离该上部吸收单体120,可将最下部吸收单体110接触于排泄部使用。
关于使各吸收单体朝纵向弯曲时的弯曲刚性,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弯曲刚性比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大。另外,上部吸收单体120的弯曲刚性比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大,比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低。关于朝厚度方向加压时的压缩恢复率,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压缩恢复率比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大,上部吸收单体120的压缩恢复率比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大,比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低。
在图3的实施形式中,最上部吸收单体130的中间片132和上部吸收单体120的中间片122为相同单位面积重量、相同纤维构成的无纺布。但是,对上部吸收单体120的中间片122实施波纹加工,上部吸收单体120的厚度比最上部吸收单体130的厚度大,上部吸收单体120的弯曲刚性和压缩恢复率都比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大。另外,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中,中间片112被进行热处理而恢复体积,表面片111被进行波纹加工,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厚度最大,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弯曲刚性和压缩恢复率都比上部吸收单体120和最上部吸收单体130设定得大。
另外,在第1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最好可用眼区分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在第2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01中,最好使得可用眼至少将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与上部吸收单体120和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区分开来,进一步,最好使得可用眼区别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上部吸收单体120、及最上部吸收单体130。
为了可用眼区分吸收单体,可通过使各吸收单体的颜色相互不同而实现。例如,用白色纤维形成任一个吸收单体,将肌肤侧表面形成为白色,用着色后的纤维形成其它吸收单体,使肌肤侧表面呈白色以外的颜色。例如,在将儿茶素类作为发挥除臭功能的功能剂包含于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或110的中间片12、112和/或表面片11、111的场合,最好可反映出包含有儿茶素地将其与绿色的颜料一起使用。这样,最下部吸收单体10、110的肌肤侧表面呈浅绿色。此时,如用白色纤维构成上部吸收单体或最上部吸收单体,则在使用中可容易地识别是否正使用最下部吸收单体10、110。另外,当包含儿茶素类时,穿用时间最长的最下部吸收单体10、110可发挥出杀菌效果和除臭效果,即使长时间穿用也可防止产生恶臭。在上部吸收单体20、120和最上部吸收单体130中也可包含儿茶素类。
图6(A)、(B)为示出可用眼区分吸收单体的第3实施形式的平面图,图6(A)为从肌肤侧表面示出上部吸收单体220的平面图,图6(B)为从肌肤侧表面仅示出最下部吸收单体210的平面图。
图6(A)所示上部吸收单体220在周围形成有周边密封部224,而且,在表面片221实施波纹加工。通过该波纹加工,将表面片221的截面成形为波状,波的顶部和底部朝纵向平行而且直线地延伸。图6(B)所示最下部吸收单体210在表面片211实施与上述同样的波纹加工,另外,在表面片211形成叶子图案的压花加工部215。这样,通过在最下部吸收单体210和上部吸收单体220处使出现于肌肤侧表面的压花模样不同,从而可容易地用眼区分最下部吸收单体210与上部吸收单体220。
另外,如形成对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表面片实施波纹加工、对上部吸收单体的表面片不进行波纹加工的结构,则仅通过用眼判别是否存在波纹加工,即可容易地用眼分辨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另外,通过如上述那样对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表面片实施波纹加工,从而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和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高。
如上述那样,在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使表面片的材料不同,或使表面片的构造不同,也使得可用眼区分吸收单体。
通过使得当从肌肤侧表面观看时可区分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从而可识别正接触于排泄部的吸收单体,可防止在使用上部吸收单体时错误地废弃整个吸收性物品的问题,或当使用最下部吸收单体时未准备替换的吸收性物品就错误地从内裤取下吸收性物品等问题。
图7(A)为从肌肤侧表面6观看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301的平面图,图7(B)为从肌肤侧示出从上述吸收性物品301剥离上部吸收单体320的状态,即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平面图。图8为在图7(A)中按VIII-VIII切断的局部截面图。图9为示出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形状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如图8的局部截面图所示那样,该吸收性物品301由最下部吸收单体310和上部吸收单体320这样2层形成。
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由表面片311、第1中间片312、第2中间片313、及物品背面片314形成。表面片311具有液体透过功能,第1中间片312和第2中间片313具有液体吸收保持功能。或者,也可为中间片312和313中的一方具有液体吸收功能,另一方为膨松、低密度的状态,发挥缓冲功能。物品背面片314具有通气性而且具有液体阻断性。
在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不形成周边密封部,各层用热融型粘接剂粘接。在表面片311与第1中间片312之间及第1中间片312与第2中间片313之间,以不妨碍液体的透过而且可牢固地粘接层间的方式按螺旋图形以10g/m2左右的涂覆量涂覆橡胶系的热融型粘接剂。第2中间片313和物品背面片314用热融型粘接剂进一步牢固地粘接固定。
上述上部吸收单体320具有表面片321、中间片322、及背面片323。表面片321具有液体透过性,中间片322具有液体吸收保持功能,背面片323具有通气性而且具有液体阻断性。
在上部吸收单体320也不形成周边密封部,表面片321与中间片322由以不妨碍液体透过的涂覆量涂覆的热融型粘接剂牢固地固定,中间片322与背面片323也由热融型粘接剂牢固地粘接固定。
如图7(A)所示那样,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与上部吸收单体320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可剥离地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图形与图1所示第1实施形式相同,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加压部8a的图形、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Wb的优选范围等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产生的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与上部吸收单体320的接合强度设定得比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各层间的粘接强度和上部吸收单体320的各层间的粘接强度弱。
如图7(A)所示那样,临时固定密封部8沿吸收性物品301的右侧缘部4和左侧缘部5按这些边缘部的全长延伸,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各端部8b位于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内侧。在前缘部2的内侧和后缘部3的内侧,上述端部8b与端部8b间成为临时固定密封部8中断的缺损部。该缺损部的宽度尺寸为W1,其优选范围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相同。
如图7(A)所示那样,在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包含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和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一部分的范围(a)中,形成对上部吸收单体320部分地加压的压缩部325。如图8所示那样,在压缩部325一起压缩表面片321、中间片322、及背面片323,上部吸收单体320部分地形成得较薄。上述压缩部325在从前缘部2和后缘部3朝纵向的L的范围形成。上述L虽然未特别规定,但例如为5mm~30mm左右。另外,形成于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各压缩部325的上述长度L的合计(2×L)最好小于等于吸收性物品301的纵向长度尺寸的1/4,如小于等于1/5则更理想。即,上述压缩部325不延伸到吸收性物品301的中央区域。
形成该压缩部325的工序处在用热融型粘接剂对构成上部吸收单体320的表面片321、中间片322、及背面片323进行粘接之后,而且处在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与上部吸收单体320之前。压缩部325通过由表面平滑的辊或在表面形成了细小压花图形的辊在常温下或加热下对上部吸收单体320加压而形成。
如在缺损部形成上述压缩部325,则即使不存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构成上部吸收单体320的表面片321、中间片322、及背面片323也不易分离,可防止在未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产生上部吸收单体320的层间的剥离。
另外,如图8所示那样,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容易在上部吸收单体320的压缩部325的下面与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表面片311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当上部吸收单体320被弄脏时,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容易用手指抓住上部吸收单体320将其剥离。
如图7(A)所示那样,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端部8b位于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内侧,结果,分别在吸收性物品301的各角部9,即右侧缘部4与前缘部2的边界部、右侧缘部4与后缘部3的边界部、左侧缘部5与前缘部2的边界部、及左侧缘部5与后缘部3的边界部,存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一部分。通过在各角部9存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一部分,从而当穿用该吸收性物品301时,容易防止在角部9不小心从最下部吸收单体310剥离上部吸收单体320。
在吸收性物品301的上述各角部9的内侧,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一部分以沿角部9的形状的方式成为凸侧朝向外侧的弯曲形状部8c。临时固定密封部8具有上述弯曲形状部8c,而且端部8b由于存在于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内侧,所以,如图9所示那样,在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横向宽度尺寸W2的范围中存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上述W2最好大于等于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宽度尺寸Wb的2倍,如大于等于其3倍则更理想。
当将该吸收性物品301固定于内裤的内面穿用时,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即使相对前缘部2或后缘部3作用图9所示纵向的剥离力F1,由于在前缘部2和后缘部3按上述宽度尺寸W2的范围存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所以,可在宽度尺寸W2的范围阻止上述剥离力F1。因此,可容易防止由上述剥离力F1不小心从最下部吸收单体310剥离上部吸收单体320。
另一方面,当上部吸收单体320由白带或经血等弄脏时,如在前缘部2或后缘部3的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缺损部用手指抓住上部吸收单体320剥离,则在前缘部2或后缘部3对上部吸收单体320作用相对图9的纸面朝前侧提起的力。结果,如图9所示那样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端部8b,可施加沿临时固定密封部8的图形形状的方向的力F2。因此,相对临时固定密封部8从端部8b沿弯曲形状部8c地传播剥离力,不会对手指产生过大的阻力地从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使上部吸收单体320剥离。
上述压缩部325在前述其它实施形式中也可适用,另外,在临时固定密封部8形成弯曲形状部8c的优点在前述其它实施形式中也相同。
如图8所示那样,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表面片311和上部吸收单体320的表面片321都进行波纹加工,成形为波状图形。该吸收性物品301的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为4层构造,上部吸收单体320为3层构造,所以,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纵向的弯曲刚性和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320大。
另外,如图7(B)所示那样,最下部吸收单体310在表面片311散布地形成叶子图案的压花加工部315,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与上部吸收单体320容易用眼区分。
图10为从肌肤侧表面6观看本发明第5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401的平面图。
该吸收性物品401与上述各实施形式同样,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上至少重合1个上部吸收单体。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分别重合多层,各吸收单体用热融型粘接剂粘接各层,另外,根据需要在吸收单体上形成周边密封部。
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临时固定。在图10所示吸收性物品401中,临时固定密封部8沿前缘部2和后缘部3的内侧的全长形成,在右侧缘部4的内侧和左侧缘部5的内侧,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中断的缺损部。
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最好至少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110、210、310中含有上述儿茶素类等除臭功能剂、抗菌剂、香料等。但是,也可分别在上部吸收单体20、120、220、320、最上部吸收单体130中含有上述功能剂。
作为上述功能剂,可使用以儿茶素类等为代表的从植物提取的酚类、活性碳、铜离子、银离子等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如上述那样,在含有儿茶素类的场合,最好使用颜料使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呈绿色,在使用活性碳的场合,最好在上述肌肤侧表面使用呈黑色的颜料。通过组合包含这些功能剂和颜料而着色的吸收单体和白色的吸收单体,从而如上述那样容易用眼区分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另外,在加了儿茶素类的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形成图6(B)或图7(B)所示叶子图案的压花加工部215、315时,可在视觉上产生为具有杀菌、除臭效果的吸收单体的视觉印象,给穿用者产生清洁感。
儿茶素类为用冷水或热水从茶叶提取的茶叶提取物,为微粉末的状态、固定到微粒的多孔质物质的状态、或封入到微型封壳的状态,包含于中间片或表面片的纤维间。
包含于茶叶提取物的儿茶素类为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ate)、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使用茶叶提取物的场合,最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茶叶提取物中含有大于等于10质量%,如大于等于30质量%则更理想。
另外,作为颜料,可使用铜酞花青绿等酞菁染料系的颜料,或者也可使用作为食品天然系色素的叶绿素铜系的颜料。作为颜料的色彩,为了可相对体液中的白带(无色~浅褐色)和尿(浅黄色)发挥隐蔽效果,而且,为了提高作为茶提取物而且为天然材料的儿茶素类的印象效果,可考虑作为配色的茶叶的绿色,最好为芒塞尔色彩系的10YR~10G间的色彩。最好为10Y~10G。
茶叶提取物例如包含于中间片中,相对中间片的质量按0.1~1.0质量%的范围包含。相树于100质量的茶叶提取物,上述颜料包含有10~30左右的质量对于以微粉末的状态使用的茶叶提取物,微粉末最好为小于等于5μm的大小,如小于等于2μm,则更理想。
(1)实施例1如图2(A)、(B)所示那样,制造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2层构造的吸收性物品1。
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和上部吸收单体20的表面片21都由人造丝纤维为60质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为40质量%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为35g/m2。将实施了波纹加工的无纺布用作表面片11和表面片21。
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中间片12和上部吸收单体20的中间片22都由聚乙烯纤维占50质量%、聚丙烯纤维占50质量%的热风无纺布形成。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都使用纤度为2.2dtex、纤维长度为40mm的纤维,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但是,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中间片12的上述热风无纺布以S形接触于120℃的2个热辊进行热处理,使体积恢复。
热处理后的中间片12的厚度为1.4mm,未热处理的上部吸收单体20的中间片22的厚度为0.5mm。按单体测定热处理后的中间片12时的压缩恢复率(RC值)为53.83%。
用坪量为35g/m2的通气性的聚乙烯薄膜形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物品背面片13和上部吸收单体20的背面片23。
如图1和图2(A)、(B)所示那样,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形成周边密封部14,在上部吸收单体20形成周边密封部24,形成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0和上部吸收单体20的临时固定密封部8。
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由相同材料形成,但通过对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中间片12进行热处理使其体积恢复,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厚度比上部吸收单体20大,可使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和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20大。
(2)实施例2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2层构造的吸收性物品。
作为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表面片11、中间片12、及物品背面片13,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结构的材料。
上部吸收单体20由聚乙烯纤维占50质量%、聚丙烯纤维占50质量%的热风无纺布形成表面片21。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都使用纤度2.2dtex、纤维长度40mm的纤维,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另外,使用不进行用于恢复体积的热处理、波纹加工也未实施的无纺布。
上部吸收单体20的中间片22使用由气流成网法层压纸浆、由粘接剂相互接合纤维的气流成网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为35g/m2。上部吸收单体20的背面片23形成为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SMS复合无纺布。
如图1和图2(A)、(B)所示那样,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形成周边密封部14,在上部吸收单体20形成周边密封部24,形成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0与上部吸收单体20的临时固定密封部8。
通过使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材料的合计的单位面积重量(坪量)比上部吸收单体20大,从而可将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设定得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另外,最下部吸收单体10使用由热处理恢复了体积的中间片12,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压缩恢复率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
(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3,制造图3所示3层构造的吸收性物品101。
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表面片111和中间片112使用与实施例1的表面片11和中间片12相同结构的材料。物品背面片113使用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SMS复合无纺布与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通气性的聚乙烯薄膜的层压材料。
上部吸收单体120的中间片122为棉纤维占60质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占40质量%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实施了波纹加工。背面片123使用坪量为35g/m2的通气性的聚乙烯薄膜。
最上部吸收单体130的中间片132为仅由棉纤维形成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为35g/m2,未实施波纹加工。背面片133使用坪量为23g/m2的通气性的聚乙烯薄膜。
如图3所示那样,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10形成周边密封部114,在上部吸收单体120形成周边密封部124,在最上部吸收单体130形成周边密封部134。形成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110、上部吸收单体120、及最上部吸收单体130的临时固定密封部8。
通过按最上部吸收单体130、上部吸收单体120、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顺序增大地设定单位面积重量和坪量,从而可使弯曲刚性也按上述顺序增大。另外,上部吸收单体120的中间片122受到波纹加工,厚度增大,这样,弯曲刚性提高,而且压缩恢复率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110的中间片112由热处理恢复体积,并对表面片111进行波纹加工,将厚度设定得较大,这样,弯曲刚性提高,同时,压缩恢复率也提高。
(4)实施例4如图7~图9所示那样,制造在各吸收单体不形成周边密封部的吸收性物品。
与图8所示场合同样,将最下部吸收单体310形成为4层构造。表面片311为人造丝纤维占60质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占40质量%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为35g/m2。表面片311进行了波纹加工。第1中间片312为人造丝纤维占90质量%、经过了亲水处理的聚丙烯纤维占10质量%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第2中间片313为经过了亲水处理的聚乙烯纤维占50质量%、经过了亲水处理的聚丙烯纤维占50质量%的热风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物品背面片314由坪量为35g/m2的通气性的聚乙烯薄膜形成。
上部吸收单体320形成为表面片321、中间片322、背面片323这样3层构造,表面片321与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表面片311相同,中间片322与背面片323与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第1中间片312和物品背面片314相同。即,上部吸收单体320形成为与除去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第2中间片313的场合相同的构造。在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中,重合表面片311与第1中间片312,形成图7(B)所示叶子图案的压花加工部315。
另外,重合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与上部吸收单体320,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
在实施例4中,最下部吸收单体310为4层构造,上部吸收单体320为3层构造,所以,可将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弯曲刚性设定得比上部吸收单体320高。另外,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压缩恢复率也可设定得比上部吸收单体320高。
在最下部吸收单体310的第1中间片312与上部吸收单体320的中间片322中含有茶叶提取物和绿色的颜料,在最下部吸收单体310,可透过表面片311看到绿色,在上部吸收单体320,可透过表面片321看到绿色。
茶叶提取物中包含的儿茶素类的成分比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31.5质量%,表没食子儿茶素占17.2质量%,没食子儿茶素占17.2质量%,表儿茶素占5.9质量%,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5.0质量%,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2.8质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1.9质量%。包含这些儿茶素类的茶叶粉末形成为粒径不到2μm的微粉末使用。相对第1中间片312和中间片322各自的质量,包含0.38质量%的茶叶粉末。
另外,作为颜料,使用呈绿色的铜酞花青绿。在设分别包含于第1中间片312和中间片322的茶叶提取物的质量为100时,颜料按质量15的比例包含。
作为第1中间片312和中间片322的制造方法,按90∶10的比混合人造丝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形成单位面积重量30g/m2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将该射流喷网无纺布装入到鼓型染色机,作为分散剂添加非离子-阴离子系界面活性剂进行搅拌,添加茶叶提取物和铜酞花青绿,将茶叶提取物固定于纤维,同时,着色成绿色。
(5)实施例5制造最下部吸收单体为3层构造、上部吸收单体2为2层构造、上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呈白色、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呈绿色的吸收性物品。
最下部吸收单体由与实施例4的第1中间片312相同的材料、即包含了茶叶提取物和绿色的颜料的射流喷网无纺布形成表面片,不进行波纹加工。最下部吸收单体的中间片和物品背面片使用与用于实施例1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中间片12和物品背面片13相同的材料,该材料进行热处理,使体积恢复。
上部吸收单体的表面片为经过了亲水处理的聚乙烯纤维占50质量%、经过了亲水处理的聚丙烯纤维占50质量%、单位面积重量25g/m2的热风无纺布,背面片为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SMS复合无纺布。
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使用不设置周边密封部、粘接了各层的吸收单体。重合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形成临时固定密封部8。
可将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和压缩恢复率设定得比上部吸收单体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吸收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最下层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设置固定于着衣的定位固定部件,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可自由剥离地接合至少1个上部吸收单体,沿纵向弯曲时的弯曲刚性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一方比上述上部吸收单体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上部吸收单体分别可剥离地重合,上述弯曲刚性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一方比在位于最上部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中的、位于着衣侧的上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比位于肌肤侧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部吸收单体大,从而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厚度比上部吸收单体大,从而提高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弯曲刚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对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无纺布进行热处理,增大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表面层成形为凹凸状,从而增大厚度。
8.一种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吸收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最下层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设置用于固定于着衣的定位固定部件,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可自由剥离地接合至少1个上部吸收单体,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压缩恢复率(RC值)比上述上部吸收单体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上部吸收单体分别可剥离地重合,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压缩恢复率(RC值)比位于最上部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上部吸收单体中的、位于着衣侧的上部吸收单体的压缩恢复率(RC值)比位于肌肤侧的上部吸收单体高。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至少1个材料的压缩恢复率(RC值)大于等于40%。
12.一种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具有液体吸收层的吸收单体;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最下层的最下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设置用于固定于着衣的定位固定部件,在上述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重合至少1个上部吸收单体,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都重合固定多个层,同时,在各吸收单体的多个层重合的区域形成临时固定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的临时固定密封部,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产生的吸收单体间的接合强度比构成最下部吸收单体的各层间的固定强度和构成上部吸收单体的各层间的固定强度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形成于从吸收单体的周缘朝内侧离开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临时密封部在一部分具有缺损部地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最下部吸收单体和上部吸收单体分别具有4个角部,在各角部,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的平面图形为弯曲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缺损部,上部吸收单体部分地受到压缩。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最下部吸收单体的肌肤侧表面和上部吸收单体的着衣侧表面的至少一方含有非熔接性纤维,在上述肌肤侧表面与上述着衣侧表面相面对的状态下,沿厚度方向加压,同时进行加热,形成上述临时固定密封部。
18.根据权利要求3、8~10、12或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肌肤侧表面的色彩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中各不相。
19.根据权利要求3、8~10、12或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显露于肌肤侧表面的压花图形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与上部吸收单体中各不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3、8~10、12或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最下部吸收单体中包含抗菌、除臭、香料中的至少1种功能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含茶叶提取物作为功能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重合多个吸收单体,使用后剥离上侧的吸收单体进行使用,该吸收性物品形成为在使用时不易产生歪扭和折皱的构造。吸收性物品(1)在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肌肤侧表面重合上部吸收单体(20),由临时固定密封部8可自由剥离地接合。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弯曲刚性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压缩恢复率也设定得比上部吸收单体(20)高。因此,当上部吸收单体(20)接触于排泄部时,可防止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歪扭和折皱,在剥离上部吸收单体(20)后,最下部吸收单体(10)的体积恢复,接触于排泄部的接触感触良好。
文档编号A61F13/15GK1857187SQ200610077369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日
发明者伊藤幸博, 末兼真, 木下正隆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