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06985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一种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皮肤科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之一,该病轻者产生丘疹,脱白屑,剧痒难忍,重者全身脱皮,化脓糜烂,丧失活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病人常见症状为在皮肤炎症斑块的基础上,覆盖有银白色的多层鳞屑,边界清楚,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此病西药治疗药物甚多,概括为免疫抑制剂、激素、光化疗法等,但仅能缓解一时,不能治愈,且均有严重副作用。中药治疗药物也较多,如青黛丸、克银丸等,但其治疗效果不好,不能标本兼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标本兼治、疗效好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该药物的一种制备使用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其特点是,它设有内服药剂和外贴药剂,
内服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乳香5~10、没药5~10、沉香5~10、木香5~10、血竭5~10、儿茶5~10、银花5~10、菊花5~10、甘遂5~10;外敷药剂包括处方I和处方II,所述处方I是由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防风、苦参、斑蝥、甘草、槟榔、鹤虱、花椒、茴香、玄参、当归、肉桂、白芷、大黄、赤芍、干地黄、荆芥、木鳖子、蛇床子、金蝎、蝉衣、士槿皮、巴豆、苍术,所述处方II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雄黄5~10、洋樟5~10、枯矾5~10、狼毒7.5~15、皂角7.5~15、杏仁7.5~1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上述外敷药剂制备使用方法为将处方I中和各原料药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加麻油没过原料药,浸泡3~10日,后煎熬去渣,浓缩至滴水成珠,再在熟油中加入广丹收膏,用常用工艺制成贴膏备用;将处方II中的各药研末,均匀地撒在上述贴膏上,烘热后贴于患处。
根据中西医研究,银屑病存在血瘀见症的发病理论,本发明内服药中乳香、没药为消散瘀血之主药,并以木香、血竭、儿茶、银花、菊花、甘遂,行活血排毒、消肿散结、清利毒邪之功能;具有改善微循环与调节免疫力、抑制组成细胞增生、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另配以外敷膏剂,杀虫、止痒、润肤。本发明的药物内外双功,标本兼治,相辅相承。其见效快,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口服剂可制成粉剂冲服,也可装胶囊服用,每天1~2次,每次服用3~5g生药量。本发明的外敷膏剂,7天为一贴,3贴为一疗程。本发明的禁忌为“孕妇、体虚者忌服”。
病例观察1、临床资料自1994年至今,资料完整的患者66例,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15~55岁之间。
2、疗效判定与结果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显效为皮损消退70%以上,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治疗前后皮损无改善。
结果痊愈50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症状较轻者,一般3~7见效,三个疗程其本痊愈,不再复发。对于重症患者,其疗程长,有复发的可能性,痊愈后应保暖,防止外伤再次感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其特点是,它设有内服药剂和外贴药剂,内服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乳香5~10、没药5~10、沉香5~10、木香5~10、血竭5~10、儿茶5~10、银花5~10、菊花5~10、甘遂5~10;本发明可用水煎服,也可在生药清洗、烘干、炮制后加工成粉,按上述的生药剂量装成胶囊服用。另外,本发明也可煎煮后,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颗粒冲剂服用。
外敷药剂包括处方I和处方II,所述处方I是由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防风、苦参、斑蝥、甘草、槟榔、鹤虱、花椒、茴香、玄参、当归、肉桂、白芷、大黄、赤芍、干地黄、荆芥、木鳖子、蛇床子、金蝎、蝉衣、士槿皮、巴豆、苍术,所述处方II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雄黄5~10、洋樟5~10、枯矾5~10、狼毒7.5~15、皂角7.5~15、杏仁7.5~15。
上述外贴药剂制备使用方法为将处方I中和各原料药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加麻油没过原料药,按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浸泡,后煎熬去渣,浓缩至滴水成珠,再在熟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广丹收膏,用常用工艺制成贴膏备用;将处方II中的各药研末,均匀地撒在上述贴膏上,烘热后贴于患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内服药剂和外敷药剂,内服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乳香5~10、没药5~10、沉香5~10、木香5~10、血竭5~10、儿茶5~10、银花5~10、菊花5~10、甘遂5~10;外敷药剂包括处方I和处方II,所述处方I是由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防风、苦参、斑蝥、甘草、槟榔、鹤虱、花椒、茴香、玄参、当归、肉桂、白芷、大黄、赤芍、干地黄、荆芥、木鳖子、蛇床子、金蝎、蝉衣、士槿皮、巴豆、苍术,所述处方II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雄黄5~10、洋樟5~10、枯矾5~10、狼毒7.5~15、皂角7.5~15、杏仁7.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药剂制备使用方法为将处方I中和各原料药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加麻油没过原料药,浸泡3~10日,后煎熬去渣,浓缩至滴水成珠,再在熟油中加入广丹收膏,用常用工艺制成贴膏备用;将处方II中的各药研末,均匀地撒在上述贴膏上,烘热后贴于患处。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它设有内服药剂和外贴药剂,内服药剂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乳香、没药、沉香、木香、血竭、儿茶、银花、菊花、甘遂;外敷药剂包括处方I和处方II,处方I是包括防风、苦参、斑蝥、甘草、槟榔、鹤虱、花椒、茴香、玄参、当归、肉桂、白芷、大黄、赤芍、干地黄、荆芥、木鳖子、蛇床子、金蝎、蝉衣、士槿皮、巴豆、苍术,所述处方II包括雄黄、洋樟、枯矾、狼毒、皂角、杏仁。将外敷药剂中处方I各药制成贴膏备用;将处方II中的各药研末,均匀地撒在处方I的贴膏上,烘热后贴于患处。内服药活血排毒、消肿散结、清利毒邪;外敷膏剂杀虫、止痒、润肤。内外双功,标本兼治,相辅相承。其见效快,治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K33/36GK1965974SQ2006100976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4日
发明者燕晓冬 申请人:燕晓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