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997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小儿遗尿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自控排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并形成习惯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由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所致。目前,国内外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小儿遗尿症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方便、简单、费用低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芨、白芍、桑螵蛸各18-20克,白矾4-6克,葱汁适量。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比量白芨、白芍、桑螵蛸、白矾等中草药混合干燥(含水量6%以下)后粉碎成细度为60-80目的细药粉,再用适量葱汁调成软膏状药物即成。
本发明穴位敷贴药物里白芨具有补肺、止血作用;白芍具有柔肝、养血作用;桑螵蛸具有益肾、固精、缩尿作用;白矾具有燥湿、止泻作用;葱汁具有散瘀、解毒作用。上述原料经有机组合和辩证配伍,通过贴于患者穴位,以葱汁的发散作用,把药物补肝益肾、固精缩尿的功效,经过经络运行全身血脉,从而达到治愈小儿遗尿症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症有如下特点治疗方便、费用低、见效快、无刺激、无副作用。
使用方法1、用量每日1剂。
2、用法取膏状药物1.5克置于鸡眼膏(药店有售)中央(将原鸡眼膏中央药取出),贴于患者涌泉穴、关元穴。每晚睡前敷贴,次日早晨去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的原料配方白芨、白芍、桑螵蛸各18克,白矾4克,葱汁适量。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比量白芨、白芍、桑螵蛸、白矾等中草药混合干燥(含水量6%以下)后粉碎成细度为60-80目的细药粉,再用适量葱汁调成软膏状药物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的原料配方白芨、白芍、桑螵蛸各20克,白矾6克,葱汁适量。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比量白芨、白芍、桑螵蛸、白矾等中草药混合干燥(含水量6%以下)后粉碎成细度为60-80目的细药粉,再用适量葱汁调成软膏状药物即成。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症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小儿遗尿症症状是否消失。用药4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小儿遗尿症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小儿遗尿症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小儿遗尿症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症患者19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5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79%,有效率为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芨、白芍、桑螵蛸各18-20克,白矾4-6克,葱汁适量。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芨、白芍、桑螵蛸各18-20克,白矾4-6克,葱汁适量。本发明的特点是治疗方便、费用低、见效快、无刺激、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4GK1911399SQ2006101152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5日
发明者黄南锡, 李萍, 林磊 申请人:黄南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