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8326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体虚盗汗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体虚盗汗是指非生理性出汗的疾病,其症状特点是睡眠时出汗,醒后即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颧红。目前,国内外治疗体虚盗汗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体虚盗汗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方便、简单、费用低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五倍子25-30克,首乌、黄柏各15-18克,陈醋适量。
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五倍子、首乌、黄柏等药材除去杂质,烘干,研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陈醋,混合后调成糊状药物即成。
本发明敷脐药物里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作用;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作用;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作用;陈醋具有行湿气作用。上述原料经有机组合和辩证配伍,通过敷于脐部,使药物气味经脐部渗透经络血脉运行全身,发挥清热泻火、固涩止汗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体虚盗汗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治疗体虚盗汗有如下特点治疗方便、费用低、见效快、无刺激、无副作用。
使用方法1、用量每日一剂。
2、取糊状药物一剂敷于脐上,用纱布包扎后固定。早晨敷药,晚上取下。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的原料配方五倍子25克,首乌、黄柏各15克,陈醋适量。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五倍子、首乌、黄柏等药材除去杂质,烘干,研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陈醋,混合后调成糊状药物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的原料配方五倍子30克,首乌、黄柏各18克,陈醋适量。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五倍子、首乌、黄柏等药材除去杂质,烘干,研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陈醋,混合后调成糊状药物即成。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治疗体虚盗汗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体虚盗汗症状是否消失。用药3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体虚盗汗症状全部消失;好转——体虚盗汗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体虚盗汗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体虚盗汗患者18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4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78%,有效率为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五倍子25-30克,首乌、黄柏各15-18克,陈醋适量。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体虚盗汗的敷脐药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体虚盗汗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五倍子25-30克,首乌、黄柏各15-18克,陈醋适量。本发明的特点是治疗方便、费用低、见效快、无刺激、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919269SQ200610121748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7日
发明者胡国良, 胡芳, 杨兵, 叶群飞 申请人:胡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