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0215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降脂功能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寿命的延长,由此而引起的高脂血症日益增多。因血脂的增高,脂质沉积于血管壁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公认的事实,由此产生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Slamler J.等进行的多因素干预试验(MRFIT)对356222名年龄35-57岁的男性随访6年的结果指出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死亡率呈正相关,并指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3.9mmol/L、5.2mmol/L、6.5mmol/L及7.8mmol/L时相应的冠心病危险比例为0.7、1.0、2.0、4.0(Slamer J,Wentwerth D,Neaton JD,et a1.Is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cholesterol and risk of premature death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tinuousand graded Findings in 356222 primary screeness of the Multiple Risk FactorIntervention Trial(MRFIT).JAMA,1986,256282)。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首都钢铁公司5298名男工随访8.38年,累计观察42929人年,结果表明冠心病的发病率随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增高(吴锡桂,郝建生,王叔五,等。“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男工冠心病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血压、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1991,6127-130)。
高脂血症在祖国医学中并无一对应的病名,目前一般认为本病可归入“瘀血”、“痰浊”之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寿命的延长,血瘀证的产生越来越多。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不节、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水谷化生失其所正,酿痰生浊,阻于脉络则脉络不通,而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精神紧张,忧思气结,初病在气,久病延及血分而致瘀血产生;或愤而气逆,影响气血的运行通畅而形成瘀血;或年高体衰,元气不足,无以推动血液之运行,导致血瘀脉中;或肝肾阴亏火旺,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阻血脉,气血运行不畅而气滞血瘀。
在祖国医学中虽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但早在《素问·调经论》中已指出“血气不和,百病及变化而生”,至《金匮要略·惊悸吐忸下血胸满瘀血病》已明确提出瘀血病证之名,其所载之大黄 虫丸、抵挡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等成为后世活血类方剂的经典。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入,目前认为高脂血证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脾肾两虚,脾虚不运,水湿中生;肾元亏虚,则不能温煦脾土,致水谷精微“化失其正”,聚而生痰。痰浊内阻经脉,则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血。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证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均可导致血液粘滞度的升高,血粘度的升高属祖国医学“瘀血”的范畴(李春越,“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5).317-320)。
根据高脂血症的不同证型,目前的降脂中药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补肾健脾类如降脂灵、软脉灵、丹田降脂丸、降脂灵胶囊等。
2.化浊消食类如血脂宁胶囊、血脂康胶囊、降脂宁颗粒、脂必妥胶囊等。
3.活血化瘀类以活血化瘀为主的降脂中成药有心可舒片及香蒲降脂片。
以上各类降脂中成药的有效率在50%~90%之间。
如何有效地降低血脂,尤其是从祖国医药中寻找安全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的降脂药物是医疗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降脂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人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瘀血”、“痰浊”等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处方不断改进筛选,最后配伍成一种新的降脂中药组合物,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降脂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川芎150-250 三棱50-150 水蛭35-105 山楂100-200 熟大黄100-200。
优选地,川芎180-220 三棱75-125 水蛭50-90 山楂120-180 熟大黄120-180。
特别地优选,川芎200 三棱100 水蛭70 山楂150 熟大黄150。
本发明中采用的5味药材,均可采用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各药材项下规定的药材。
本发明的降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以上五味原料药,粉碎;乙醇或水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
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称取所述降脂中药组合物中的五味药,粉碎成最粗粉。
2)称取药粉,加5-15倍量的30-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优选10倍量的65%提取第一次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
3)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温度55±5℃,真空度0.096Mpa)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清膏。
根据需要,例如参考《药剂学》(第三版,奚念朱主编),可以将上述降脂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片剂、散剂、固体分散剂、胶囊剂、口服溶液、颗粒剂等,这些制剂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的技术,因此,将上述降脂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已知的制剂形式在本发明的教导下都是可以实现的,其中胶囊剂为优选的制剂形式,参见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
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淤血”、“痰浊”等病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内经》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人至中老年,脏腑功能趋衰失调,高脂血症,尤关系到心脾功能变化。病缘调摄失宜,或夙体胖,嗜食肥甘,多卧少动,脾运失常,甘脂渐积,久则渍血壅脉。《丹溪心法》指出“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气化浊血。”又心主血脉,心气失健,宣通鼓动乏力,兼以痰浊壅脉,血行不畅,痰瘀交相壅阻,其病乃成。痰瘀互混,脉道壅涩,闭阻气机,邪不得泄。故治以活血化瘀,伏其所主;理气则达促血行、化痰浊之效,痰瘀除诸症渐解。
痰瘀交阻,脉道壅滞,故取有活血化瘀、理气祛浊功用之方治之。方中川芎辛温,入肝胆经,有活血开郁、行气止痛之功。性善走窜,祛血中之瘀,行气中之滞;行血瘀亦行,行气湿自化。气血通畅,头痛胸痛可除。《日华子本草》说“川芎治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气血并调,疏通经脉,祛湿止痛,用之为君。三棱苦辛平,入肝脾经。祛淤血,行气止痛,亦为血中气药,主治气血凝滞疼痛。《医学起源》说三棱“主心膈痛,饮食不消”,《本草经疏》说其“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水蛭苦咸平,入肝、膀胱经。逐瘀通经,主瘀血疼痛。“血不利则为水”,化瘀脉通则水湿行。《本草经百种录》说“凡人身淤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二药以加强川芎活血行气之力、通脉除湿,辅君为臣。大黄苦寒,入胃肠肝经。行淤血,破积滞,《本经》载其主治甚确“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积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对禀强嗜食厚味,体胖痰浊闭血尤宜。故《本草切要》说“脏腑坚涩,......肥甘过度,胃火盛而大便结;纵饮太盛,脾火盛而大便结,必用......大黄。”祛淤血,化痰饮宿食,调中和脾,用之为佐。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消食积,化瘀血,主痰食肉积痞满。《本草通玄》说“山楂味中和,消肉垢之积。”和中化食,消垢除浊,用之为使。综收活血祛瘀,理气祛浊之效。本方药力较强,丸(颗粒)以缓行,于痰瘀互结、形体较健者尤宜。痰瘀既除,血脂渐趋正常,继以调补可也。
以本发明的降脂中药组合物制成的降脂胶囊剂(实施例10)进行的药效学研究证明降脂胶囊剂1、2、4g生药/kg大鼠预防给药,每天灌胃一次,连续三周,2、4g生药/kg能明显抑制喂食高脂饲料引起的大鼠血清TC和LDL-C的升高,明显降低TC/HDL-C和LDL-C/HDL-C的比值;4g生药/kg能明显抑制大鼠血清TG的升高,对HDL-C值有升高的趋势,但不明显。
降脂胶囊剂1、2、4g生药/kg家兔预防给药,每天灌胃一次,连续四周,2、4g生药/kg能明显抑制喂食高脂饲料引起的家兔血清TC、TG和LDL-C的升高,明显降低TC/HDL-C和LDL-C/HDL-C的比值;对HDL-C值有升高的趋势,但不明显。
降脂胶囊剂1、2、4g生药/kg家兔治疗给药,每天灌胃一次,连续四周,4g生药/kg能明显抑制喂食高脂饲料引起的家兔血清TC、TG和LDL-C的升高,明显降低TC/HDL-C和LDL-C/HDL-C的比值;对HDL-C值有升高的趋势,但不明显。
降脂胶囊剂1、2、4g生药/kg大鼠预防给药,每天灌胃一次,连续三周,能明显抑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浸泡引起的大鼠血液粘度升高。
上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降脂胶囊剂对动物脂质代谢紊乱模型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给小鼠灌胃降脂胶囊剂51.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12倍)后,未出现动物死亡,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小鼠的LD50值为83.2g生药/kg相当临床剂量的832倍,大鼠在最大受试药物剂量60g生药/kg(相当临床剂量的600倍)下未见死亡,提示降脂胶囊剂临床应用相当安全。
大鼠灌胃给予降脂胶囊剂4g生药/kg、8g生药/kg、16g生药/k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六个月。观察一般药物反应,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结果给药14周16g生药/kg剂量组,雄性大鼠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胆固醇显著下降。给药6个月雄性动物各给药组及雌性动物16g生药/kg剂量组胆固醇均明显下降,甘油三酯雄性动物4、8、16g生药/kg剂量组分别下降19.3%、28.9%、39.9%;雌性动物亦分别下降19.8%、19.8%、20.9%;脏器系数给药14周,16g生药/kg剂量组雄性动物肾上腺系数明显升高。给药6个月,16g生药/kg剂量组雄性动物肝系数以及雌性动物肾系数、脾脏系数均明显升高。病理学检查16g生药/kg剂量组部分动物胃粘膜有轻度浅表性胃炎改变,其他脏器未发现与剂量有关的病理学改变。停药三周胆固醇、甘油三酯逐渐恢复,但16g生药/kg剂量组雄性大鼠与对照组比较仍明显下降,未见延迟毒性产生。实验表明本发明的降脂胶囊剂8g生药/kg剂量组对大鼠为安全无毒性反应剂量。
以本发明的降脂胶囊剂(实施例10)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证明,高脂血症患者经五味降脂胶囊治疗后可显著较低患者胆固醇(11.47%)、甘油三酯(27.06%),低密度脂蛋白(10.99%)的含量,以及动脉硬化指数(18.76%)。并可显著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这些具体的实施例仅表明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而选择实施的技术方案,但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教导,结合现有技术对技术方案的进行改进是显然的,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清膏的制备川芎180 三棱100 水蛭50 山楂150 熟大黄14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6倍65%乙醇回流提取一次,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30.70mg。
实施例2清膏的制备川芎200 三棱120 水蛭70 山楂130 熟大黄15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8倍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4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37.90mg。
实施例3清膏的制备川芎230 三棱120 水蛭70 山楂180 熟大黄16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10倍6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1小时,第三次3倍量,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40.90mg。
实施例4清膏的制备川芎200 三棱100 水蛭70 山楂150 熟大黄15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6倍3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3倍量,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30.4mg。
实施例5清膏的制备川芎200 三棱100 水蛭50 山楂200 熟大黄12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8倍30%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倍量,提取20分钟,第二次2倍量,提取20分钟,第三次3倍量,提取2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26.70mg。
实施例6清膏的制备川芎200 三棱90 水蛭70 山楂150 熟大黄16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10倍30%乙醇回流提取1次,第一次6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33.40mg。
实施例7清膏的制备川芎220 三棱70 水蛭70 山楂150 熟大黄21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2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2倍量,提取0.5小时,第三次2倍量,提取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22.00mg。
实施例8清膏的制备川芎200 三棱125 水蛭50 山楂100 熟大黄19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1次,提取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25.40mg。
实施例9清膏的制备川芎180 三棱75 水蛭70 山楂120 熟大黄160按处方取各味药共100g,以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6倍量,提取0.5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干浸膏,测定干膏中阿魏酸的含量21.10mg。
实施例10降脂胶囊川芎200 三棱100 水蛭70 山楂150 熟大黄150按以上原料药的比例,称取药材100克。
1)取处方中的五味药,粉碎成最粗粉。
2)称取药粉,加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
3)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温度55±5℃,真空度0.096Mpa)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清膏。
4)取清膏1份,加入淀粉0.75份,拌匀,真空干燥(温度55±5℃,真空度0.096Mpa),干燥8小时后,测定水分(水分在6%以下),以控制药膏的干燥程度。
5)将干燥的药膏粉碎,过20目筛,筛出的20目以下的药粉与微晶纤维素6g,硬脂酸镁1.5g,用等量递增的方法混匀。
6)装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11降脂片取实施例10清膏1份,加入淀粉0.75份,拌匀,真空干燥(温度55±5℃,真空度0.096Mpa),干燥8小时后,测定水分(水分在6%以下),以控制药膏的干燥程度。
5)将干燥的药膏粉碎,过14目筛,筛出的14目以下的药粉与1.5g硬脂酸镁、20g滑石粉和淀粉浆(8-10%)适量,混匀,在过12目筛整粒,进行压片,即得。
实施例12降脂口服液取实施例10清膏30g,加水稀释至800ml,加入100g蔗糖制成的单糖浆、苯甲酸0.5g和羟苯乙酯0.3g,加水至1000ml,混匀,分装,灭菌,即得。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实施例13降脂颗粒取实施例10清膏60g,加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每袋装10g,一日3次。
临床试验对本发明降脂胶囊(实施例10)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试验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试验设计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试验试验人群符合高脂血症(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的18-70岁患者样本量480例,试验组36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方法试验组降脂胶囊,3粒/次,3次/日对照组脂可清胶囊,3粒/次,3次/日疗程42天主要疗效指标(1)血脂疗效;(2)中医相关症状;(2)舌象和脉象。
次要疗效指标(1)血液流变学安全性指标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98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制定。
西医诊断标准高脂血症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如2次测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220mg/dl)或甘油三酯(TG)≥2.26mmol/L(200mg/dl),伴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mmol/L(40mg/dl)(男女相同)者,即可诊断;或原有高脂血症病史,此次血脂达上述标准。
(注临床试验病例统一要求用mmol/L单位计算)中医辨证标准气滞血瘀证主症胸胁胀闷,走窜疼痛,心前刺痛。
次症心烦不安。
舌象舌质暗,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
脉象脉沉涩。
以上主症必备1项,符合舌象或脉象,即可诊断入选。
高脂血症临床分类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增高。
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TG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均增高。
中医证候分级计分方法主症(1)胸胁胀闷无 0分胸胁隐隐胀闷。2分胸胁胀闷时作时止。4分胸胁胀闷明显且持续不解。
6分(2)走窜疼痛无 0分隐隐窜疼 2分时作时止 4分窜疼明显 6分(3)心前刺痛无 0分心前隐隐作痛。2分心前刺痛时作时止。4分心前刺痛持续且明显。
6分次症(1)心烦不安无 0分遇事心烦不安 1分心烦不安明显 2分心烦不安不可克制 3分(2)舌象淡红苔薄白。 0分舌质暗,紫暗或有瘀斑。
1分(3)脉象和缓。
0分脉沉涩。1分中医证候病情分级标准轻度中医证候积分≤7分。
中度中医证候积分8-14分。
重度中医证候积分≥15分。
纳入病例标准(1)年龄18~70岁之间男女。
(2)符合上述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者。
(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病例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及药物过敏患者。
(2)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作或重大手术后患者。
(3)因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痛风、急性或慢性肝胆疾病、糖尿病等所致的高脂血症。
(4)由药物(吩噻嗪类、β-阻滞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某些避孕药等)引起的高脂血症及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5)正在使用肝素、甲状腺素治疗药和其他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及近2周曾采用其他降脂措施的患者。
(6)合并肝(ALT>正常高值2倍)、肾(Cr>176.6mmol/L)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7)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制定。
3.1血脂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控制治疗后血脂检查恢复至合适范围(TC<5.2mmol/L,TG<1.7mmol/L,LDL-C<3.12mmol/L,HDL-C>1.04mmol/L);(2)显效疗后血脂检查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10mg/d)TC-HDL-C/HDL-C/下降≥20%;(3)有效血脂检查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mml/dl(4mg/d),但<0.26mmol/L(10mg/dl),TC-HDL-C/HDL-C下降≥10%,但<20%;(4)无效疗后血脂检查无明显改善或改善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3.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n)=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100%治疗前总积分(1)临床痊愈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95%。
(2)显效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70%,<95%。
(3)有效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30%,<70%。
(4)无效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30%。
4.疗效共完成450例病历,试验组341例,对照组(脂可清胶囊)109例,对血脂改善的效果

*疗前疗后自身对照p<0.01
*疗前两组比较p>0.05对血流变的改善效果

*疗前疗后自身对照p<0.01**疗前疗后自身对照p<0.05*疗前两组比较p>0.05血脂疗效

*两组比较p>0.05中医症候疗效

*两组比较p>0.05试验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患者经本发明的降脂胶囊治疗后可显著较低患者胆固醇(11.47%)、甘油三酯(27.06%),低密度脂蛋白(10.99%)的含量,以及动脉硬化指数(18.76%)。并可显著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权利要求
1.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川芎150-250 三棱50-150 水蛭35-105 山楂100-200 熟大黄100-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川芎180-220 三棱75-125 水蛭50-90 山楂120-180 熟大黄120-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川芎200 三棱100 水蛭70 山楂150 熟大黄1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的药剂形式选自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者口服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药剂形式为胶囊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胶囊剂的组成为清膏1份、0.75份淀粉、2%微晶纤维素和0.5%硬脂酸镁。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所述的五味原料药,粉碎;乙醇或水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所述降脂中药组合物中的五味药,粉碎成最粗粉;2)称取药粉,加5-15倍量的30-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3)合并提取液,在温度55±5℃、真空度0.096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在55℃时1.30.1.35的清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为称取药粉,加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4倍量,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脂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一定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川芎、三棱、水蛭、山楂、熟大黄;同时还公开了该降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降脂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成分,采用现代技术提纯加工而成的口服制剂,克服了传统的中药“大复方”、“粗制作”等缺点,本品药味简单,药性平和,组方合理,疗效显著,使用安全,疗效好,是理想的降脂通脉药。
文档编号A61K35/62GK1970060SQ20061016743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要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人:天津泰达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