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93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性修复重建下颌骨前部缺损的装置,特别涉及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
背景技术
牵引成骨术,也称牵张成骨术,是在骨切开后应用特定的机械装置渐进性牵拉离断的骨段,其切开间隙内不断有新骨质生成,从而达到骨组织延长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技术。牵引成骨术的应用模式可以是单焦点、双焦点和三焦点。单焦点牵引成骨术通常用于骨延长,双焦点和三焦点则多用于骨缺损的重建。三焦点牵引成骨术则要求在两侧的缺口各制作一个带有软组织的骨输送盘,同时向中央移动,牵引间隙的新生组织和传送骨盘与对侧基骨连接部位的愈合组织逐渐矿化,形成新生骨组织和骨性融合,就会使得新骨形成得更快,是原来的两倍,这种方法对于修复有一定弧度的下颌骨颏部缺损,有着重要的帮助。
牵引成骨术主要是一种自体骨加长的方法,它的完成伴随着骨修复痂的生成,骨痂受压并伸长,由于骨痂的伸长,新骨也形成了,并且新骨在形成之后,机体也不会像移植骨那样存在吸收的风险,也不会像钛网那样对患者机体有排斥反应。这种技术具有其他修复骨缺损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牵引成骨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逐渐被临床医师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重建下颌骨前部缺损的牵引成骨器,大多数适用于直线的骨牵引,适用于下颌骨前部弓状缺损的牵引器则基本没有,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牵引成骨器还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器械不能完全埋置在口腔内、器械结构复杂、价格也很昂贵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该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不仅能完全埋置在口腔内,并且能够作到曲线牵引,还能在牵引结束后作骨固定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包括中间段带有弧度的导轨、左螺杆、左簧片、左牵引臂、左前固定臂、左后固定臂、左活动块、左加力杆、右螺杆、右簧片、右牵引臂、右前固定臂、右后固定臂、右活动块、右加力杆,左前固定臂和左后固定臂分别固定在导轨的左侧,左螺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左前固定臂和左后固定臂上,左牵引臂和左活动块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的左侧,左牵引臂位于左前固定臂的右边,左活动块位于左前固定臂和左后固定臂之间,左活动块上设有与左螺杆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孔,左簧片穿过左前固定臂,左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牵引臂和左活动块上,左加力杆与左螺杆的前端连接,右前固定臂和右后固定臂分别固定在导轨的右侧,右螺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右前固定臂和右后固定臂上,右牵引臂和右活动块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的右侧,右牵引臂位于右前固定臂的左边,右活动块位于右前固定臂和右后固定臂之间,右活动块上设有与右螺杆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孔,右簧片穿过右前固定臂,右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牵引臂和右活动块上,右加力杆与右螺杆的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完全埋置在口腔内,感染几率小;能够作到曲线牵引,适合用于三焦点牵引成骨术,治疗效果好,可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节省费用;本实用新型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导轨拉直状态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3是图1中左牵引臂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是图3中左牵引臂的仰视图。
图5是图3中左牵引臂的左视图。
图6是图1中左前固定臂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7是图6中左前固定臂的仰视图。
图8是图6中左前固定臂的左视图。
图9是图1中左活动块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0是图3中左活动块的仰视图。
图11是图3中左活动块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中左后固定臂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3是图12中左后固定臂的仰视图。
图14是图12中左后固定臂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中间段带有弧度的导轨1、左螺杆5、左簧片8、左牵引臂9、左前固定臂7、左后固定臂4、左活动块6、左加力杆2、右螺杆14、右簧片11、右牵引臂10、右前固定臂12、右后固定臂15、右活动块13、右加力杆16,左前固定臂7和左后固定臂4分别固定在导轨1的左侧,左螺杆5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左前固定臂7和左后固定臂4上,左牵引臂9和左活动块6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1的左侧,左牵引臂9位于左前固定臂7的右边,左活动块6位于左前固定臂7和左后固定臂4之间,左活动块6上设有与左螺杆5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孔17,左簧片8穿过左前固定臂7,左簧片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牵引臂9和左活动块6上,左加力杆2与左螺杆5的前端连接,右前固定臂12和右后固定臂15分别固定在导轨1的右侧,右螺杆1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右前固定臂12和右后固定臂15上,右牵引臂10和右活动块13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1的右侧,右牵引臂10位于右前固定臂12的左边,右活动块13位于右前固定臂12和右后固定臂15之间,右活动块13上设有与右螺杆14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孔,右簧片11穿过右前固定臂12,右簧片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牵引臂10和右活动块13上,右加力杆16与右螺杆14的前端连接。为了更便于操作,所述左加力杆2可以通过万向轴3与左螺杆5的前端连接,同理,右加力杆16也可以通过万向轴3与右螺杆14的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外科手术中,按照患者下颌骨前部的弧形,可将导轨1的弧度重新调整,以适应其下颌骨前部的外形,在术中,截断下颌骨前部的弓形结构后,在两侧骨断端的远中1~1.5cm处,行“骨皮质切开术”,保留骨髓质,制作出两侧骨输送盘,左牵引臂9和右牵引臂10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骨输送盘上,而左前固定臂7、左后固定臂4、右前固定臂12、右后固定臂15分别固定在下颌骨体部,通过旋转左加力杆2可以带动左螺杆5转动,左螺杆5带动左活动块6沿导轨1向前滑动,通过左簧片8,左牵引臂9也跟着活动块6的滑动而沿着导轨1向前滑动,即向中央滑动,从而带动骨输送盘向中央移动,同理,通过旋转右加力杆16可以带动右螺杆14转动,右螺杆14带动右活动块13沿导轨1向前滑动,通过右簧片11,右牵引臂10也跟着活动块13的滑动而沿着导轨1向中央滑动,从而带动另一侧骨输送盘同时向中央移动,实现三焦点牵引成骨术。通过测量左螺杆5或右螺杆14的螺纹间距,可以知道螺杆每转一圈,骨输送盘增加的距离为一恒定值,左加力杆2和右加力杆16则穿透皮肤置于口腔外,方便医护人员的加力以及日常的护理,在加力完成后,该装置还可以继续放置在患者口腔内作骨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段带有弧度的导轨(1)、左螺杆(5)、左簧片(8)、左牵引臂(9)、左前固定臂(7)、左后固定臂(4)、左活动块(6)、左加力杆(2)、右螺杆(14)、右簧片(11)、右牵引臂(10)、右前固定臂(12)、右后固定臂(15)、右活动块(13)、右加力杆(16),左前固定臂(7)和左后固定臂(4)分别固定在导轨(1)的左侧,左螺杆(5)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左前固定臂(7)和左后固定臂(4)上,左牵引臂(9)和左活动块(6)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1)的左侧,左牵引臂(9)位于左前固定臂(7)的右边,左活动块(6)位于左前固定臂(7)和左后固定臂(4)之间,左活动块(6)上设有与左螺杆(5)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孔(17),左簧片(8)穿过左前固定臂(7),左簧片(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牵引臂(9)和左活动块(6)上,左加力杆(2)与左螺杆(5)的前端连接,右前固定臂(12)和右后固定臂(15)分别固定在导轨(1)的右侧,右螺杆(1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右前固定臂(12)和右后固定臂(15)上,右牵引臂(10)和右活动块(13)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1)的右侧,右牵引臂(10)位于右前固定臂(12)的左边,右活动块(13)位于右前固定臂(12)和右后固定臂(15)之间,右活动块(13)上设有与右螺杆(14)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孔,右簧片(11)穿过右前固定臂(12),右簧片(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牵引臂(10)和右活动块(13)上,右加力杆(16)与右螺杆(14)的前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力杆(2)通过万向轴(3)与左螺杆(5)的前端连接,右加力杆(16)通过万向轴(3)与右螺杆(14)的前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它包括中间段带有弧度的导轨、左螺杆、左簧片、左牵引臂、左前固定臂、左后固定臂、左活动块、左加力杆、右螺杆、右簧片、右牵引臂、右前固定臂、右后固定臂、右活动块、右加力杆,左螺杆、左簧片、左牵引臂、左前固定臂、左后固定臂、左活动块、左加力杆构成左牵引器,右螺杆、右簧片、右牵引臂、右前固定臂、右后固定臂、右活动块、右加力杆构成右牵引器。该内置式三焦点下颌骨牵引成骨器不仅能完全埋置在口腔内,并且能够作到曲线牵引,还能在牵引结束后作骨固定用途,适合用于三焦点牵引成骨术。
文档编号A61B17/56GK2910154SQ20062004241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日
发明者张 林, 张瑞智 申请人:张 林, 张瑞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