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647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仪,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高压电位疗法中使用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电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体是带电的生物体,从人体可以看出各种电气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心脏的心电图、脑部的脑波、肌肉的肌电图、神经的神经脉动等等。生物体的电全部由覆盖在每一个细胞上的细胞膜所产生。所以,这种电又称为膜电位,膜电位是生命活动的象征。膜电位虽仅是极细微的电,但因人体共有约六十兆的细胞,所以它的总电气容量是非常可观的。
身体内的总电气容量又称为生体保有电位。正常情况下,小孩的生体保有电位约在6伏特,中年人的生体保有电位约在4伏特,老年人的生体保有电位约在2伏特。细胞膜电位如若细胞的各离子量失衡,便会衰弱以至消失,在消失的瞬间,细胞即宣告死亡。这种死亡的细胞囤积在细胞壁,便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位于脑部,会引发中风、老年痴呆症等;位于心脏则造成心肌梗塞;位于肾脏即为尿毒症等。细胞电位不足,还会使血液里的碱离子减少,使血液呈酸性化,以至会影响各内脏器官,引发各种自律神经紊乱、身心症、神经官能症等其他多种难愈的慢性病。
在十八世纪美国名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在地球与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很大的电气现象,可将“天上的雷引到地球上”对人体进行治疗,并设计出将静电应用于治疗风湿病、神经痛及自己本身患有的痛风病,奠定了利用高电位对人体进行健康保健的历史。1928年,德国医学杂志发表了“长期生活在高压线下的人们发病率少,农作物的生长也非常之良好”的评论之后,许多医学家、物理学家开始了各种电位治疗器的开发与研究,从而产生了用高电位治疗仪来进行高压电位疗法。
“高压电位疗法”就是通过高压电场,作用于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体液系统,激活细胞活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从而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防止血液酸性化、提高人体固有的自然免疫力和自然治愈力的一种全新疗法。
如图1所示,现行高电位治疗仪产品,在高压变压器的一端输出高电位,另一端与电网电源的零线连接。人们在使用时,将单极通电布置于身体之下作为坐垫使用。如此一来,其真正的电场存在于坐垫与大地之间。能作用于人体的电场微乎其微,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该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能够将使用者置于整个电场之内,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包括外壳、控制器和高压变压器,控制器与高压变压器连接且均设置在外壳内,在外壳上设有用来使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设有与高压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与高压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
本实用新型将高压变压器的次级两端均引出构成对电极,所述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与对电极上通电布连接;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与对电极下通电布连接;使用者位于对电极上通电布与对电极下通电布形成的电场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与电子笔或微导子配合使用。所述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与电子笔连接。或者所述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与微导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高压变压器的次级两端均引出构成对电极。其一端通过高压对电极上插孔与对电极上通电布相连;另一端通过高压对电极下插孔与对电极下通电布相连,能够将使用者置于整个电场之内。同时,对电极是可移动的,当采用坐垫时,对电极上通电布位于椅子靠背上,对电极下通电布置于脚下;当坐垫换成卧垫时,对电极上通电布可以挂于床头,对电极下通电布置于身体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功效大增,治疗效果和保健效果显著。


图1是现有高电位治疗仪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包括外壳1、控制器2和高压变压器3。控制器2与高压变压器3连接且均设置在外壳1内,在外壳1上设有用来使控制器2与电源连接的插头4。将高压变压器3的次级两端均引出构成对电极,在外壳1上设有与高压变压器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5,与高压变压器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6。
使用时,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5与对电极上通电布51连接;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6与对电极下通电布61连接;使用者位于对电极上通电布51与对电极下通电布61形成的电场中。当采用坐垫时,将对电极上通电布51放置于椅子靠背上,对电极下通电布61置于脚下;当坐垫换成卧垫时,将对电极上通电布51挂于床头,对电极下通电布61置于身体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与电子笔或微导子配合使用。将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与电子笔或微导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治疗效果和保健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1.一种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包括外壳(1)、控制器(2)和高压变压器(3),控制器(2)与高压变压器(3)连接且均设置在外壳(1)内,在外壳(1)上设有用来使控制器(2)与电源连接的插头(4),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上设有与高压变压器(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5),与高压变压器(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5)与对电极上通电布(51)连接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6)与对电极下通电布(61)连接;使用者位于对电极上通电布(51)与对电极下通电布(61)形成的电场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上通电布(51)是可移动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下通电布(61)是可移动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5)与电子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5)与微导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电极高电位治疗仪,包括外壳、控制器和高压变压器,控制器与高压变压器连接且均设置在外壳内,在外壳上设有用来使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的插头,在外壳上设有与高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上插孔,与高压变压器的另一输出端连接的高压电位对电极下插孔。本实用新型将高压变压器的次级两端均引出构成对电极,能够将使用者置于整个电场之内,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它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中,特别是对于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
文档编号A61N1/10GK2899832SQ20062007196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0日
发明者施卫东, 侯延杰 申请人:施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