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648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引流管,特别是一种腹腔手术后留置的冲洗引流管,属于医用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绝大部分外科手术病人,尤其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脓肿、肝脓肿、腹腔脓肿等病人,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都需要留置一段时间的腹腔引流管,以便在手术后及时对腹腔积液、坏死组织进行引流、冲洗,以促进病变愈合,如果引流不畅,术后不易监控病情变化,易导致术后感染,术后吻合口瘘等症状,甚至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包括单纯的引流管和具备冲洗功能的引流管,但两种类型的引流管均易于因受压、变形、堵塞等导致引流和冲洗不畅,例如ZL00244130.6号腹腔冲洗引流管专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虽然将冲洗和引流可以同时进行,但由于引流孔较小,很容易被引流物堵塞,而冲洗通道的出口设在顶端,冲洗液只能向前冲洗,对疏通外管的引流孔不起作用,所以存在引流不畅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冲洗引流管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冲洗范围大,受压后不易变形,引流畅通不易堵塞的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主要由冲洗管和引流管组成,所述引流管前部开设有2-3条纵向引流槽,冲洗管设在引流管内,冲洗管外壁与引流管内壁之间设有纵向定位肋,与纵向引流槽对应位置的冲洗管管壁上分布有冲洗孔。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由于引流槽口较长且较宽,不易被腔内组织或污物堵塞,万一有被堵现象是,也可在冲洗时用冲洗孔喷出的冲洗液冲散而能确保引流畅通。同时,由于在冲洗管外壁与引流管内壁之间设有纵向定位肋,该定位肋既对内管即冲洗管起定位作用,又使外管即引流管不会被腹腔内脏压扁或扭曲而保持畅通。具有结构合理,冲洗范围大,引流畅通不堵塞等优点,能有效地进行外科引流,有利于术后治疗及处理,缩短康复期,适合对患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脓肿、肝脓肿、腹腔脓肿等疾病的病人在进行外科手术时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图中的1是引流管即外管,2是纵向引流槽,3是定位肋,4是冲洗管即内管,5是冲洗孔。其中,引流管1的前部开设有2-3条纵向引流槽2,冲洗管4设在引流管1内,冲洗管4外壁与引流管1内壁之间设有纵向定位肋3,与纵向引流槽2对应位置的冲洗管4的管壁上分布有冲洗孔5。进一步选择为引流管4直径为10-20mm,引流槽2的长度为100-200mm,引流槽2的宽度为2-5mm,冲洗管4的直径为3-10mm,冲洗孔5的直径为2-5mm。为了增强冲洗效果,可将冲洗管4前端封闭或增设冲洗孔。该管由医用硅胶或乳胶或无毒塑料制成。使用时,将冲洗引流管的前部置于引流部位,引流不畅时,可从伸出体外的冲洗管4注入冲洗液,冲洗液从冲洗管前端和冲洗孔4喷出,对腹腔引流处及引流槽进行冲洗,疏通引流管和引流槽,使引流管畅通不堵塞,引流效果好,有利于术后治疗及处理,缩短康复期,适合对患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脓肿、肝脓肿、腹腔脓肿等疾病的病人在进行外科手术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包括冲洗管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前部开设有2-3条纵向引流槽,冲洗管设在引流管内,冲洗管外壁与引流管内壁之间设有纵向定位肋,与纵向引流槽对应位置的冲洗管管壁上分布有冲洗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直径为10-20mm,引流槽长度为100-200mm,引流槽宽度为2-5mm,冲洗管直径为3-10mm,冲洗孔直径为2-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前端封闭或增设冲洗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主要由冲洗管和引流管组成,所述引流管前部开设有2-3条纵向引流槽,冲洗管设在引流管内,冲洗管外壁与引流管内壁之间设有纵向定位肋,与纵向引流槽对应位置的冲洗管管壁上分布有冲洗孔。使用时,将冲洗引流管的前部置于引流部位,引流不畅时,可从伸出体外的冲洗管注入冲洗液,冲洗液从冲洗孔喷出,对引流槽及腹腔进行冲洗,疏通引流管,使引流通畅。具有结构合理,冲洗范围大,引流效果好,畅通不堵塞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治疗及处理,缩短康复期,适合对患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脓肿、肝脓肿、腹腔脓肿等疾病的病人在进行外科手术时使用。
文档编号A61M3/02GK2915121SQ20062007197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钱祝银, 丁强 申请人:丁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