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胃管由于缺少固定装置,因此在使用中常常造成胃管脱落,反复插管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延误抢救或治疗时机,直接影响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固定、不易脱落的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内的胃液通道8和设置在管体1上的胃液出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气囊6、充气管2和气囊通道7;充气管2通过气囊通道7和气囊6连通,胃液出口5设置在气囊6与管体1尾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取材容易,操作简捷、方便、易于掌握;2、无需刻意固定,防脱落性能好,病人自感舒适,面部美观,实用性强、适用于社区、诊所、各大、中、小型医院;3、顺应性好,可根据患者需求随意调节胃管摆放位置;4、无需胶布,不会引起过敏;5、洁面方便;6、材料成本低,不加重患者负担,符合基础卫生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内的胃液通道8和设置在管体1上的胃液出口5;在管体1上设置用于固定的气囊6、为气囊6充气的充气管2和用于连通充气管2与气囊6的气囊通道7,胃液出口5设置在气囊6与管体1尾部之间。此外,所述充气管2的端口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3,管体1的端口上设置有管口盖4。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管体1自下端由食道插入胃中,位置确定后,将充气装置与进气阀3连接并充气,气体通过充气管2、气囊通道7进入气囊6,气囊6膨胀,致使本实用新型固定,投入使用。工作完后,通过进气阀3将气囊6中的气体放出,气囊6缩小恢复原状,管体1即可从胃中拔出。
权利要求1.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内的胃液通道(8)和设置在管体(1)上的胃液出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气囊(6)、充气管(2)和气囊通道(7);充气管(2)通过气囊通道(7)和气囊(6)连通,胃液出口(5)设置在气囊(6)与管体(1)尾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2)的端口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的端口上设置有管口盖(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双腔硅胶气囊式胃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胃液通道和设置在管体上的胃液出口,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气囊、充气管和气囊通道,充气管通过气囊通道和气囊连通。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气囊、充气管和气囊通道;充气管通过气囊通道和气囊连通,胃液出口设置在气囊与管体尾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取材容易,操作简捷、方便、易于掌握;无需刻意固定,防脱落性能好,病人自感舒适,面部美观,实用性强、适用于社区、诊所、各大、中、小型医院;顺应性好,可根据患者需求随意调节胃管摆放位置;无需胶布,不会引起过敏;洁面方便;材料成本低,不加重患者负担,符合基础卫生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M25/00GK2868324SQ20062007846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郝璐, 张晔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