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一次性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34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薄型一次性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胃管。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胃管,为在管体的侧壁上距管头一段距离内开有三一四个侧孔的橡胶或硅胶制品,这种胃管的管壁较厚管体较硬,从鼻导入胃时对患者的刺激较大,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易造成食管组织损伤及引起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有的患者插入这种胃管时出现持续性膈肌痉挛,恶心呕吐,有的患者自插入胃管后长时间不能入睡,至使不能接受这一治疗手段,直接影响治疗。同时这种胃管多次使用易导至传播疾病,而且这种胃管所用材料较多,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壁柔软光滑、对患者刺激小,节约材料的超薄型一次性胃管。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由管体1、管头2和管体1壁上的侧孔3构成,管体1的壁厚为0.04-0.2mm,管头2的最大壁厚为2-5mm,管体1与管头2光滑过渡连接,在距管头2顶端7-20mm处的管头壁上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排流孔4,在管体1的尾部接有一段注入接管5。
本胃管的注入接管5为80-100mm,管头2的长为6-20mm,总管长为800-1000mm,管体的外径为4-6mm,且采用无毒乳胶、硅胶或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昏迷、清醒患者的鼻、口腔插管。当患者昏迷时,可用辅助内芯将本胃管导入胃内,辅助内芯可采用结构与现有十二指肠管相同的聚氯乙烯管。因本胃管的管体壁薄而柔软,而管头的壁又较厚,故当清醒患者不乐意径鼻插管时,可径口腔吞服入胃,以免除插管之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壁薄而柔软,管体在人体的食管内和食管间的摩擦小,患者的异物感、不适感极小,减少了因插管而引起的并发症,同时本胃管所用材料少、成本低,可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头2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由天然无毒乳胶、硅胶或聚氯乙烯制成,注入接管5的内径为4.1-4.6mm,以便与注射器的乳头相接。注入接管5的管壁外侧上有两对称布置的挂耳6,当患者对胶布过敏时,可在挂耳6上栓松紧带,将松紧带套在患者的头部或颈部固定胃管。在注入接管5的管口附设一塞盖7,塞盖7连在注入接管5的外壁上,塞盖7塞住注入接管5的管口,可防止患者卧床头部过低时胃液倒流。图1中,管头2的长度为6-6.5mm,管壁上的排流孔4则位于管体1的壁上。图2中,管头的长度为18-20mm,管壁上的排流孔4则位于管头2的侧壁上,管壁上呈网格状布置的排流孔4可为各种几何形状。在管体1壁上距管头顶端20-100mm处仍设有三一四个侧孔3。
本胃管放入人体后,可用于昏迷患者的进食;各种需保持食管、胃管相对制动,但又需进食者;需直接入胃的药物灌注。对于需抽取胃液的患者,可在本胃管内再插入一辅助内芯。辅助内芯可采用与现有十二指肠管结构相同的聚氯乙烯管,或直接采用十二指肠管。
权利要求1.超薄型一次性胃管,由管体(1)、管头(2)和管体(1)壁上的侧孔(3)构成,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壁厚为0.04-0.2mm,管头(2)的最大壁厚为2-5mm,管体(1)与管头(2)光滑过渡连接,在距管头(2)顶端7-20mm处的管头壁上设有呈网格状布置的排流孔(4),在管体(1)的尾部接有一段注入接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型一次性胃管,其特征在于注入接管(5)长为30-100mm,管头(2)长为6-20mm,总管长为800-1000mm,管体的外径为4-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型一次性胃管,其特征在于注入接管(5)的管壁外侧上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挂耳(6),在注入接管(5)的管口附设有一塞盖(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型一次性胃管,其特征在于采用材料为无毒乳胶、硅胶或聚氯乙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管,由管体、管头及管体壁上的侧孔构成,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壁厚为0.04—0.2mm,管头的最大壁厚为2—5mm,管体与管头光滑连接,在管头的壁上距管头顶端7—20mm处有呈网格状布置的排流孔,在管体的尾部接有注入接管。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壁薄而柔软,对人体刺激小、所用材料少、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
文档编号A61M25/00GK2209997SQ9421596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1日
发明者黄全顺, 徐锦程, 王可道 申请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