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02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中用胆道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置入“T”型管引流,是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梗阻、化脓性中毒性胆总管炎等疾病手术不可缺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来已成为胆道外科各种疾病手术造瘘引流的常规应用方法。根据大量文献报道,在所有胆道手术病例中,目前约有60%~80%曾探查过胆总管,而探查结果平均约有30%的为阴性。
目前T管引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术后胆漏。但置T管也带来了诸多并发症和其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T”型管脱出。脱出距手术时间越短,则严重性越大,肝下胆汁积聚或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越高。若在术后3天内“T”型管完全脱出,此时一般尚未形成膜性管道,胆管内压力尚高,因此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很高,必须再次手术。胆道出血、拔管困难也比较常见,另外尚有术后水电解质的额外丢失,消化不良,术后的特殊护理,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等缺点。迫切需要改进目前的胆道引流技术,使患者术后能顺利恢复,减轻病人的痛楚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术中使用的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装置,可有效的替代常规的T型引流管,避免术后T型管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装置,由穿刺针和引流管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穿刺针头部为圆形,直径为1mm,所述引流管为圆形,直径为2mm,引流管的末端有多个引流胆汁的小孔,而引流管另一端与穿刺针固定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引流管2为圆形不宜曲折的塑料管,直径2mm,长约60cm,制作引流管的材料要求具有适当的硬度、弹性和扭力,有可塑性,表面摩擦系数小,常用的原料有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等常用的医用材料。引流管2的末端有多个可引流胆汁的小孔3,另一端与穿刺针1固定连接。穿刺针1为金属材料,可以随意弯曲变形以适应不同的走形方向,穿刺针直径1mm,长约20cm,其头部为圆形,由于肝脏质地较软,易于穿透。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术中切开胆总管,取净结石,将胆道引流装置的穿刺针少许弯曲,以适合肝内胆管的走形方向,从左肝管4或右肝管5插入,直至胆管末梢,从肝实质表面穿出,然后从腹壁引出体外,拔掉穿刺针1,引流管2接胆汁引流袋。引流管的末端6留在胆总管内,胆汁可以从引流管的小孔3流出体外。
权利要求1.一种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装置,由穿刺针(1)和引流管(2)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穿刺针(1)头部为圆形,直径为1mm,所述引流管(2)为圆形,直径为2mm,引流管(2)的末端有多个引流胆汁的小孔(3),而引流管(2)另一端与穿刺针(1)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装置,由穿刺针和引流管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穿刺针头部为圆形,直径为1mm,所述引流管为圆形,直径为2mm,引流管的末端有多个引流胆汁的小孔,而引流管另一端与穿刺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可有效的替代常规的T型引流管,避免术后T型管并发症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M27/00GK2912648SQ20062007915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
发明者王德盛, 窦科峰, 赵青川, 陈勇, 李海民, 马莉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