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45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冲洗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上使用的冲洗管,其中包括入液管,入液管左端带有入液管头,入液管右部带有防滑扣,防滑扣为沿入液管外侧壁一周向外突起,入液管右端呈开口状;这种冲洗管植入感染部位注药后,由于入液管外侧壁与伤口间有空隙,入液管易活动,所以入液管与患者组织相容性差,注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易外渗。又由于入液管右部的防滑扣为沿入液管外侧壁向外突起,所以在停药后入液管向体外拔出时因有防滑扣而受阻,给患者带来疼痛。还由于这种冲洗管既用来注药,又用来排液,在操作上烦琐,给持续用药冲洗带来困难,因此,此种冲洗管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冲洗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洗管,其中包括入液管,入液管左端带有入液管头,入液管头呈开口状,入液管右端也呈开口状,其特点在于该冲洗管还包括出液管,出液管左端带有出液管头,出液管右部管壁上带有通孔。
由于该冲洗管既包括入液管,又包括出液管,入液管用来注药,出液管用来排液,这样就使注药与排液沿相互独立的通道进行,因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一种本实用新型入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本实用新型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冲洗管,如图1、图2所示,其中包括入液管2和出液管9,入液管2左端带有入液管头1,入液管头1呈开口状,入液管2右端也呈开口状,出液管9左端带有出液管头10,出液管9右部管壁上带有通孔6;在本实施例中,入液管2的中部套有入液筒状管4,入液筒状管4内侧壁与入液管2外侧壁用常用方法使之密闭且可左右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出液管9的中部套有出液筒状管7,出液筒状管7内侧壁与出液管9外侧壁用常用方法使之密闭且可左右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入液筒状管4左端带有入液推板3,入液推板3为沿入液筒状管4左端外侧壁一周向外突起;在本实施例中,出液筒状管7左端带有出液推板8,出液推板8为沿出液筒状管7左端外侧壁一周向外突起;在本实施例中,出液管9右端的出液右管头5为鸭嘴状,鸭嘴部位出液管壁上带有通孔6。
由于将冲洗管植入体内感染处后,可将入液筒状管沿入液管推至入液推板与皮肤紧密接触,然后用医用胶将入液推板与皮肤相接处密封,使入液管牢固于患者体内;同样,可将出液筒状管沿出液管推至出液推板与皮肤紧密接触,然后用医用胶将出液推板与皮肤相接处密封,使出液管牢固于患者体内,这样就使入液筒状管和出液筒状管与患者皮肤紧密结合且组织相容性好,故能防止药液外渗,因此医疗效果好;又由于冲洗管的出液管头为鸭嘴状,且鸭嘴部位出液管壁上带有通孔,这就使脓液在向体外排出时畅通无阻。还由于该冲洗管既包括入液管,还包括出液管,入液管用来注药,出液管用来排液,这样就使注药与排液沿相互独立的通道进行,因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冲洗管,其中包括入液管(2),入液管(2)左端带有入液管头(1),入液管头(1)呈开口状,入液管(2)右端也呈开口状,其特征在于该冲洗管还包括出液管(9),出液管(9)左端带有出液管头(10),出液管(9)右部管壁上带有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管(2)的中部套有入液筒状管(4),入液筒状管(4)内侧壁与入液管(2)外侧壁密闭且可左右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9)的中部套有出液筒状管(7),出液筒状管(7)内侧壁与出液管(9)外侧壁密闭且可左右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筒状管(4)左端带有入液推板(3),入液推板(3)为沿入液筒状管(4)左端外侧壁一周向外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筒状管(7)左端带有出液推板(8),出液推板(8)为沿出液筒状管(7)左端外侧壁一周向外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9)右端的出液右管头(5)为鸭嘴状,鸭嘴部位出液管壁上带有通孔(6)。
专利摘要一种使用方便的冲洗管,其中包括入液管,入液管左端带有入液管头,入液管头呈开口状,入液管右端也呈开口状,该冲洗管还包括出液管,出液管左端带有出液管头,出液管右部管壁上带有通孔。
文档编号A61M39/00GK2877755SQ20062008197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胡述栋, 张龙, 孙中建, 石理水, 田锈铨, 安军, 候浩涵, 曹士鑫 申请人:胡述栋, 曹士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