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87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引流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技术,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穿刺装置由穿刺针、注射器以及将二者相连的一根橡皮管组成。手术时,当注射器抽满积液后用止血钳将橡皮管钳闭,并将注射器与橡皮管分离,再把注射器中的积液推出,然后重新连接上橡皮管,如此反复操作。现有的引流装置需要两人操作,十分繁琐;同时,由于操作时需要反复将橡皮管与注射器脱开,空气或细菌容易进入体腔而造成污染,很不安全。另外,在手术过程中术者是根据注射器上的刻度反复抽取积液,因此容易造成误记或漏记,从而导致积液抽取量记录不正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感染,而且只需一人便可实施操作的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引流管;注射器的前端固定有三通阀,穿刺针和引流袋分别通过引流管与三通阀连通。
引流管通过螺纹管接头与三通阀连通并由螺纹管活节锁紧固定;引流袋的底部设有排液管,引流管以及排液管上设有控制阀,引流袋的提带上设有别针。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引流袋通过一个三通阀与传统的引流装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既简化了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又有效地避免了患者感染的机率;同时,由于引流袋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并在引流袋上设置了刻度,因此标本取样更加方便,彻底避免了积液误记、漏记等缺陷;另外,由于采用了螺纹管接头和螺纹管活节结构,从而杜绝了引流管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中穿刺针1 螺纹管接头2 螺纹管活节3 三通阀4 注射器5 引流袋6 管塞7 排液管8 别针9 控制阀10 引流管1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3中,三通阀4固定在注射器5上,穿刺针1和引流袋6分别通过引流管11与三通阀4连通;为了防止引流管11脱落,引流管11可通过螺纹管接头2与三通阀4连通并由设置在该阀上的螺纹管活节3锁紧固定。为了方便计量所抽取的积液,在引流袋6上还可以设置刻度;为了方便标本取样,在引流袋6的底部还设置一根带有管塞7的排液管8;另外,为了方便操作,在引流管11和排液管8上还设置有控制阀10,控制阀10可以是管夹等多种结构。在引流袋6的提带上可以增加一枚别针9,其目的是在没有挂架的情况下实施手术时,可将引流袋6别挂在被褥或床单上。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注射器(5)的前端固定有三通阀(4),穿刺针(1)和引流袋(6)分别通过引流管(11)与三通阀(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1)通过螺纹管接头(2)与三通阀(4)连通并由螺纹管活节(3)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袋(6)的底部设有排液管(8),引流管(11)以及排液管(8)上设有控制阀(10),引流袋(6)的提带上设有别针(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感染、操作方便的穿刺引流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注射器、穿刺针、引流管;注射器(5)的前端固定有三通阀(4),穿刺针(1)和引流袋(6)分别通过引流管(11)与三通阀(4)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一人便可方便地实施手术操作;可广泛适合于医院、基层医疗单位,也更适合于野外或战地使用。
文档编号A61M1/04GK2899799SQ20062010925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3日
发明者杨婷 申请人: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三○○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