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3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连接小腿义肢于大腿的膝关节,尤指一种供一残障者安装一义肢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
背景技术
如所周知,人的双腿使其能够行走和运动,是基本且重要的身体部位。缺少小腿的残障者须安装小腿义肢,以具备行的能力。一人工膝关节被用来连接一小腿义肢于一大腿。
请参阅图1所示,习知的膝关节包括一小腿连接装置71、一大腿连接装置72、一后连杆构件73、一前连杆构件74和一复位装置(图略)。该小腿连接装置71、该大腿连接装置72、该后连杆构件73和该前连杆构件74相连接形成一四连杆机构。该小腿连接装置71的下端是用以连接一小腿义肢8。该大腿连接装置72是用以连接一大腿9。该后连杆构件73包括一后连杆本体731。该前连杆构件74包括一前连杆本体741。该复位装置位于该小腿连接装置71内,用以驱动该四连杆机构至其动作前状态(即该小腿义肢8和该大腿9呈一直线的状态)。当安装该膝关节的残障者的小腿义肢8借由该残障者的上身的体重施力于一地面以前行时,该地面亦施力于该小腿义肢8,使该膝关节动作以带动该小腿义肢8的弯曲。
上述习知的膝关节,如图2所示,当该后连杆本体731的动作幅度过大时,该小腿义肢8呈一过度弯曲的状态,该复位装置驱动该四连杆机构回复至其动作前状态的时间会加长,影响该残障者的行进速度。该四连杆机构尚未回复至该动作前状态时,该小腿义肢8与该地面相隔一间距。若该残障者仍继续前行,会因重心不稳而跌倒。
是以,由上可知,上述习知的膝关节,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使得安装该膝关节的残障者的行进速度能获得改善,且其行进的过程更为稳健安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包括一小腿连接装置,其具有一第一后枢接部和一第一前枢接部;一大腿连接装置,其具有一第二后枢接部和一第二前枢接部;一后连杆构件,其包括一后连杆本体,该后连杆本体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后枢接部和该第二后枢接部;以及一前连杆构件,其包括一前连杆本体和一限位元件,该前连杆本体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前枢接部和该第二前枢接部,该限位元件连接于该前连杆本体且位于该后连杆本体的前方;其中当该后连杆本体和该前连杆本体相接近时,该限位元件挡止该后连杆本体。
该前连杆构件包括一轴杆,该轴杆固定于前连杆本体,该限位元件枢接于该轴杆外。
该限位元件一体相连于该前连杆本体。
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定位于该后连杆本体的前侧,其中当该后连杆本体和该前连杆本体相接近时,该限位元件接触该弹性件。
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补强件和一调整件,该后连杆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形成相连通的一凹槽和一调整孔,该补强件和该弹性件依序被容置于该凹槽内,该调整件组设于该调整孔且顶触该补强件。
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第一枢轴和一第二枢轴,该第一枢轴枢接该小腿连接装置的第一后枢接部和该后连杆本体的底端,该第二枢轴枢接该大腿连接装置的第二后枢接部和该后连杆本体的顶端。
该前连杆构件包括一第三枢轴和一第四枢轴,该第三枢轴枢接该前连杆本体的底端和该小腿连接装置的第二前枢接部,该第四枢轴枢接该前连杆本体的顶端和该大腿连接装置的第二前枢接部。
该小腿连接装置包括一下座体和一锁固件,该第一后枢接部和该第一前枢接部分别被定位于该下座体的顶端的后侧和前侧,该锁固件组设于该下座体的底端。
该小腿连接装置的下座体的第一后枢接部形成一容置槽于其内,该容置槽收容该后连杆本体的底端。
该大腿连接装置包括一上座体,该第二后枢接部和该第二前枢接部分别被定位于该上座体的后和前侧,该第二后枢接部形成一顶抵面于其内,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顶抵块,该顶抵块设于该后连杆本体的顶端且顶触该顶抵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借由该限位元件挡止该后连杆本体,以避免该后连杆本体的动作幅度过大,使得安装该膝关节的残障者的行进速度能获得改善,且其行进的过程更为稳健安全。


图1是习知膝关节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习知膝关节的后连杆本体的动作幅度过大时的侧视图;图3是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尚未动作时的侧视图;图6是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动作时的侧视图;图6A是图6的A处的放大图。
71小腿连接装 72大腿连接装置73后连杆构件731后连杆本体74前连杆构件 741前连杆本体8小腿义肢9大腿1小腿连接装置10下座体 101第一后枢接部102第一前枢接部 103容置槽 11锁固件2大腿连接装置20上座体 201第二后枢接部202第二前枢接部 204顶抵面 21锁固件3后连杆构件 30后连杆本体 301凹槽302调整孔31第一枢轴32第二枢轴33弹性件 34补强件 35调整件
36顶抵块前4连杆构件 40前连杆本体41第三枢轴42第四枢轴43轴杆44限位元件5复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包括一小腿连接装置1、一大腿连接装置2、一后连杆构件3、一前连杆构件4以及一复位装置5,其中小腿连接装置1,其包括一下座体10和一锁固件11。该小腿连接装置1具有一第一后枢接部101和一第一前枢接部102分别被定位于该下座体10的顶端的后侧和前侧。该下座体10的底端设有一纵向狭缝(图略)。该锁固件11可为一螺线,其组设于该下座体10的底端且贯穿该纵向狭缝。借由该纵向狭缝和该锁固件11,以可靠地固定一小腿义肢8于该小腿连接装置1。该第一后枢接部101另形成一容置槽103于其内。
大腿连接装置2,其包括一上座体20和一锁固件21。该大腿连接装置2具有一第二后枢接部201和一第二前枢接部202分别被定位于该上座体20的后侧和前侧。该锁固件21组设于该上座体20的顶端且舆该上座体20之间设有一啮合结构(图略)。借由该锁固件21和该啮合结构,以可靠地固定该大腿连接装置2于一残障者的一大腿9。该第二后枢接部201另形成一容置槽(图略)和一顶抵面204于其内。
后连杆构件3,其包括一后连杆本体30、一第一枢轴31、一第二枢轴32、一弹性件33、一补强件34和一调整件35。该小腿连接装置1的容置槽103收容该后连杆本体30的底端,该大腿连接装置2的容置槽收容该后连杆本体30的顶端。该第一枢轴31枢接该小腿连接装置1的第一后枢接部101和该后连杆本体30的底端。该第二枢轴31枢接该大腿连接装置2的第二后枢接部201和该后连杆本体30的顶端。该后连杆本体30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形成相连通的一凹槽301和一调整孔302。该补强件34可为金属材质所制成,该弹性件33可为橡胶材质所制成。该补强件34和该弹性件33依序被容置于该凹槽301内,且该弹性件33定位于该后连杆本体30的前侧。该调整件35可为一螺丝,其组设于该调整孔302且顶触该补强件34,用以前是微调该弹性件33的位置。
该后连杆构件3进一步包括一顶抵块36,其可为橡胶材质所制成。该顶抵块36设于该后连杆本体30的顶端。
前连杆构件4,其包括一前连杆本体40、一第三枢轴41、一第四枢轴42,一轴杆43和一限位元件44。该第三枢轴41枢接该前连杆本体40的底端和该小腿连接装置1的第一前枢接部102。该第四枢轴42枢接该前连杆本体40的顶端和该大腿连接装置2的第二前枢接部202。该限位元件44连接于该前连杆本体40且位于该后连杆本体30的前方。本实施例中,该轴杆43为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固定于该前连杆本体40,该限位元件44为塑胶材质所制成且枢接于该轴杆43外。诚然,该限位元件44亦可为金属材质所制成且亦可一体相连于该前连杆本体40。
该后连杆本体3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后枢接部101和该第二后枢接部201,该前连杆本体4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前枢接部102和该第二前枢接部202,使得该小腿连接装置1、该大腿连接装置2、该后连杆构件3和该前连杆构件4相连接形成一四连杆机构。本实施例中,该前连杆构件4包括二个前连杆本体40,各前连杆本体4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下座体10和该上座体20的相对二侧。
复位装置5,其位于该小腿连接装置1的下本体10内。该复位装置5可由一缸体、一弹簧、一活塞杆和一油压回路等所构成,其用以驱动该四连杆机构至其动作前状态(即该小腿义肢8和该大腿9呈一直线的状态)。
请参阅图6和图6A所示,当该残障者的小腿义肢8借由该残障者的上身的体重施力于一地面以前行时,该地面亦施力于该小腿义肢8,使该膝关节动作以带动该小腿义肢8的弯曲。当该后连杆本体30和该前连杆本体40相接近时,该限位元件44挡止该后连杆本体30且接触该弹性件33以产生缓冲的效果。结果,该后连杆本体30的动作幅度受到该限位元件44的限制而不会过大,使得该复位装置5驱动该四连杆机构回复至其动作前状态的时间不会过长,从而改善该残障者的行进速度。当该残障者继续前行时,其行进的过程更为稳健安全,而不会因重心不稳而跌倒。此外,该弹性件33的弹力进一步作用于该限位元件44,使得该四连杆机构回复至动作前状态的时间缩短,以加快该残障者的行进速度。又,当该四连杆机构回复至其动作前状态时,如图5所示,该顶抵块36顶触该大腿连接装置2的顶抵面204,以避免该后连杆本体30和该大腿连接装置2的磨耗和相接触所发出的声音。
是以,透过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具有如下述的特点1、该限位元件挡止该后连杆本体,以避免该后连杆本体的动作幅度过大,使得安装该膝关节的残障者的行进速度能获得改善,且其行进的过程更为稳健安全。
2、该后连杆构件的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该限位元件,使得该四连杆机构回复至其动作前状态的时间缩短,以加快该残障者的行进速度。
3、该调整件的调整,使得该弹性件的位置能够被微调,以适应于不同残障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件,故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请详查并请早日惠准专利,实感德便,以保障申请人的权益,若钧局的贵审查委员有任何的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以限制实用新型及实用新型的特征,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沿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小腿连接装置,其具有一第一后枢接部和一第一前枢接部;一大腿连接装置,其具有一第二后枢接部和一第二前枢接部;一后连杆构件,其包括一后连杆本体,该后连杆本体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后枢接部和该第二后枢接部;以及一前连杆构件,其包括一前连杆本体和一限位元件,该前连杆本体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前枢接部和该第二前枢接部,该限位元件连接于该前连杆本体且位于该后连杆本体的前方;其中当该后连杆本体和该前连杆本体相接近时,该限位元件挡止该后连杆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前连杆构件包括一轴杆,该轴杆固定于前连杆本体,该限位元件枢接于该轴杆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元件一体相连于该前连杆本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定位于该后连杆本体的前侧,其中当该后连杆本体和该前连杆本体相接近时,该限位元件接触该弹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补强件和一调整件,该后连杆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形成相连通的一凹槽和一调整孔,该补强件和该弹性件依序被容置于该凹槽内,该调整件组设于该调整孔且顶触该补强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第一枢轴和一第二枢轴,该第一枢轴枢接该小腿连接装置的第一后枢接部和该后连杆本体的底端,该第二枢轴枢接该大腿连接装置的第二后枢接部和该后连杆本体的顶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前连杆构件包括一第三枢轴和一第四枢轴,该第三枢轴枢接该前连杆本体的底端和该小腿连接装置的第二前枢接部,该第四枢轴枢接该前连杆本体的顶端和该大腿连接装置的第二前枢接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小腿连接装置包括一下座体和一锁固件,该第一后枢接部和该第一前枢接部分别被定位于该下座体的顶端的后侧和前侧,该锁固件组设于该下座体的底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小腿连接装置的下座体的第一后枢接部形成一容置槽于其内,该容置槽收容该后连杆本体的底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大腿连接装置包括一上座体,该第二后枢接部和该第二前枢接部分别被定位于该上座体的后和前侧,该第二后枢接部形成一顶抵面于其内,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顶抵块,该顶抵块设于该后连杆本体的顶端且顶触该顶抵面。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防止过弯功能的膝关节,包括一小腿连接装置、一大腿连接装置、一后连杆构件以及一前连杆构件相连接形成一四连杆机构;该后连杆构件包括一后连杆本体;该前连杆构件包括一前连杆本体和一限位元件,该限位元件连接于该前连杆本体且位于该后连杆本体的前方;当该后连杆本体和该前连杆本体相接近时,该限位元件挡止该后连杆本体,以避免该后连杆本体的动作幅度过大,使得安装该膝关节的残障者的行进速度能获得改善,且其行进的过程更为稳健安全。
文档编号A61F2/60GK2892012SQ2006201121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申新发 申请人:申新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