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吸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026阅读:20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吸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实用的急救工具,特别是一种在野外被毒蛇或毒虫咬伤以后,紧急进行救护的便携吸毒器。
背景技术
在野外劳作,徒步越野时,人们经常会被一些毒虫或毒蛇咬伤,而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吸出体内的毒液,将会导致毒液的扩散,严重影响到伤者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伤者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没有合适的工具,往往采用直接用嘴吸出毒液的方式,而万一口腔破损,或者不小心将毒液咽下,就会造成救助者的中毒,而专业的救助工具不仅造价高昂,而且不适合户外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毒蛇毒虫咬伤后紧急救援的便携吸毒器,这种便携吸毒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吸毒器,其包括透明吸管一、透明吸管二和一个储液器,吸管一的一端与储液器连通,另一端为吸口,所述吸管二的一端与储液器连通,另一端为吸盘口,在所述储液器上开设有放液口,在所述放液口上安装有放液阀。
所述储液器为中空的玻璃球体,该球体设有向上和向下的两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分别与球体内部连通,所述吸管一与向上的玻璃管连通,所述吸管二与向下的玻璃管连通。
所述的吸口上安装有锥形吸盘。
所述的放液阀可以用塞子替换。
所述的吸管为橡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吸毒器,使用的时候,用橡皮管先将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端打结扎紧,把吸管二的洗盘口对准伤处,然后将放液阀关闭,把嘴对准吸管一的吸嘴,用力吸气,将毒液通过吸管二吸入储液器内,然后打开放液阀放出毒液,这种便携吸毒器,结构简单,方便野外急救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吸毒器,其包括透明吸管一1、透明吸管二2和一个储液器3,储液器3为中空的玻璃球体,该球体设有向上和向下的两根玻璃管4、5,玻璃管4、5分别与球体内部连通,吸管一1的一端与向上的玻璃管4连通,另一端设有锥形吸口6,吸管二2一端与向下的玻璃管5连通,吸管二2的另一端为吸盘口7,在储液器3上开设有放液口8,在放液口8上安装有塞子9。根据使用的情况,也可以用放液阀替代塞子。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吸毒器,使用的时候,用橡皮管先将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端打结扎紧,把吸管二的洗盘口对准伤处,然后将放液阀关闭,把嘴对准吸管一的吸嘴,用力吸气,将毒液通过吸管二吸入储液器内,然后打开放液阀放出毒液,这种便携吸毒器,结构简单,方便野外急救操作。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吸毒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吸管一、透明吸管二和一个储液器,吸管一的一端与储液器连通,另一端为吸口,所述吸管二的一端与储液器连通,另一端为吸盘口,在所述储液器上开设有放液口,在所述放液口上安装有放液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吸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为中空的玻璃球体,该球体设有向上和向下的两根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分别与球体内部连通,所述吸管一与向上的玻璃管连通,所述吸管二与向下的玻璃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吸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口上安装有锥形吸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吸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液阀可以用塞子替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吸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管为橡胶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吸毒器,其包括透明吸管一、透明吸管二和一个储液器,吸管一的一端与储液器连通,另一端为吸口,所述吸管二的一端与储液器连通,另一端为吸盘口,在所述储液器上开设有放液口,在所述放液口上安装有放液阀。这种便携吸毒器,使用的时候,用橡皮管先将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端打结扎紧,把吸管二的洗盘口对准伤处,然后将放液阀关闭,把嘴对准吸管一的吸嘴,用力吸气,将毒液通过吸管二吸入储液器内,然后打开放液阀放出毒液,这种便携吸毒器,结构简单,方便野外急救操作。
文档编号A61B17/00GK2905074SQ20062011535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卢江超 申请人:卢江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