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03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它是对空气中的任何化学污染、病毒、徽生物、灰尘等进行消毒、净化的装置。
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房屋装修也不断升级,殊不知这些不合格的装修建材却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污染。经检测,危害人体的有害物质已有数百种,最常见的有10种以上,如甲醛、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萘、氡、氨、二异氰酸酯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侵害极大,直接危害着人体的生命安全。尤其是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SARS”病毒及“H5N1”禽流感病毒。人们对这些病毒及其变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防止各种变异病毒对人体的侵袭,净化人们生存的空间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通过高频高压静电对水幕的水进行放电激发水分子活性,使其产生较高的吸附力和溶解力,使其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再通过水中的活性氧进行杀菌消毒,实现全功能的净化空气。
一种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它是一个长方柱体,柱体内的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有进、排气室和消毒、净化室。
所述的进、排气室设置有轴流式风机,它包括由风扇电机及风扇叶片。进气口设置在隔板的中部,在进、排气室的上方设置有净化空气的出风口。
消毒、净化室包括有上水箱、下水箱以及上、下水箱之间设置水幕网栅和钼丝网。在水幕网栅的右侧平行设置有钼丝网(静电正极),水幕网栅与钼丝网之间的距离为5-30毫米,水幕网栅的中心线与下水箱盖板的夹角为30-145°,水幕网栅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负极,钼丝网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正极。空气进风口设置在消毒、净化室的右侧壁。
所述的水幕网栅是由大孔目活性炭纤维制成的格栅,栅格为60-120目/CM2。在水幕网栅的外部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网架,支撑网架于水幕网栅形成以整体模块插入两侧槽内固定。在上水箱底板上设置有一排喷淋孔,喷淋孔的位置在水幕网栅的上方,支撑网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水箱设置的水幕回流容槽内,回流容槽的底端有出水孔。
下水箱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口有上水管,上水管连接在上水箱的底板上。
下水箱内设置有活性氧分散器,活性氧分散器安装在活性氧分散支架上,活性氧分散支架固定在下水箱底部,活性氧分散支架的上方设置活性氧二次分散器,活性氧二次分散器上有活性氧分散孔。活性氧分散器通过输气管连接O3发生器,O3发生器固定在壳体上,O3发生器一端连接有进气泵,O3发生器连接有高频高压电源。
在上、下水箱内设置有高、低水位传感器及共用电极。
在下水箱的底部两侧设置一对浊度传感器,在下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
在壳体底部设置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①、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幕网栅采用活性炭纤维制成格栅,水在栅格的浸润中形成水幕,水幕流冲刷网栅将其表面上的灰尘等完全带回,此装置长期使用、免除维护。
②、本装置的水幕网栅采用较大孔目的活性炭纤维编制的栅格,被净化的空气穿过栅格时风阻小,节约能源。
③、本装置采用了高频高压静电对水幕网栅(负极)-钼丝网(正极)进行放电,水幕网栅采取零电位方式,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
④轴流式风机外壳和水幕网栅-钼丝网的电极外壳以及上、下水箱体共地,所以装置不带电,十分安全。
本装置是以自然水的可导电性为基础,通过高频高压静电对水进行放电激发水分子活性,使其产生较高的吸附能力和溶解能力,将室内的微生物、病毒、灰尘等全部吸附并融到水中形成活性氧溶解水,再通过水箱内提供的活性氧集中进行消毒、分解处理,具有全功能的强化杀菌、净化目的。该装置主要应用于军事防化部门、国家重要机关防化部门、医院空气净化消毒、工厂、实验室等空气净化消毒、民用住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列车、公交车、飞机空气净化消毒、畜牧业饲养厂车间等净化消毒。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I放大视图;图4为图1的G放大视图;图5为图1的F放大视图;图6为高频电源控制原理图;图7为中央控制器控制原理图。
其中1.净化空气出风口,2.壳体,3.壳体上端盖,4.高频电源控制线,5.上水箱水位控制导线,6.净化消毒空气通道,7.隔板,8.上水箱,9.低水位传感器接线端子,10.低水位传感器压紧螺母,11.低水位传感器连接螺栓,12.高水位传感器公用电极线端子,13.公用电极连接螺母,14.公用电极连接螺栓,15.高水位传感器连接螺母,16.高水位传感器连接螺栓,17.自然水,18.上水箱补水口,19.壳体上盖定位块,20.高压静电正极滑槽,21.钼丝网接线螺栓,22.钼丝网(高压静电正极),23.钼丝网固定支架,24.高压静电负极滑槽,25.高压静电负极输出线,26.高压静电正极输出线,27.28.水幕形成部件固定滑道,29.水幕网栅,30.水幕栅格,31.不锈钢支撑网架,32.水幕网栅固定滑块,33.高频电源固定螺丝,34.高频电源,35.电源线,36.总电源线,37.电源线接线器,38.接线器固定螺栓,39.电源输入线,40.电源插头,41.上水管,42.下水箱固定螺栓,43.外壳与下水箱连接螺栓,44.水幕网栅回流水,45.水泵连接器,46.下水箱容水槽,47.回水孔,48.潜水泵,49.潜水泵支架,50.浊度传感器支架,51.浊度传感器压紧螺母,52.浊度传感器防水外壳,53.浊度传感器,54.防水填充胶,55.信号线,56.传感器压紧螺栓,57.脚轮,58.潜水泵控制电源,59.排污阀门,60.固定螺栓,61.活性氧分散器固定支架,62.活性氧分散器,63.活性氧分散器输入管,64.活性氧二次分散孔,65.活性氧二次分散器,66.活性氧分散器固定螺栓,67浊度传感器支架固定螺母,68.浊度传感器固定支架,69.固定螺母,70.浊度传感器发射接收传感器信号线,71.防水外壳,72.信号线接线端73.信号线接线端,74.水位公用电极,75.低水位传感器,76.高水位传感器,77.活性氧输送管,78.空气泵,79.气泵固定螺栓,80.高水位连接螺母,81.水位传感器公用信号电极,82.低水位传感器连接螺母,83.水位控制线号线,84.O3发生器固定支架,85.O3发生器,86.支架固定螺母,87.高频电源负极导线固定螺母,88.高频电源正极导线固定螺母,89.高频电源控制器,90.高频电源固定螺栓,91.电机支撑板,92.控制导线,93.中央控制器固定螺栓,94.中央控制器,95.风扇电机,96.电源总线,97.风扇外壳,98.风扇叶片,99.出风孔,100.电机固定支撑板,101.风道隔离板,102.螺栓,103.电机固定支撑板,104.固定螺栓,B喷淋孔,G1.高水位传感器,G.共用电极,G2.低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加以具体说明一种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为一个长方形柱体,柱体是由工程塑料制成的壳体2。在壳体2内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其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进、排气室和消毒、净化室,在壳体底部设置有脚轮57。
所述的进、排气室内设有轴流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包括由风扇电机95及风扇叶片98,进气口设置在隔板7的中间部位。在进、排气室的上方设置有净化空气出风口1。进、排气室内的轴流式风机是本装置实现消毒、净化空气不可缺少的部件。它将室内污染空气从壳体进风口吸入到消毒、净化室内,进行消毒、净化使之成为清洁空气,清洁空气从隔离板7处的进气口进入,在风扇叶片98的推动下从罩体外园表面的出气口流经出风通道6由净化空气出风口1排出。根据进、排风速的设计要求,空气进风口的面积为净化空气的出风口面积的1.5-3.0倍。
消毒、净化室主要是对由风机吸进来的污染空气进行消毒、净化的平台。该室包括有上水箱8、下水箱S,在上、下水箱之间设置有水幕网栅29和钼丝网22。
所述的水幕网栅29是由大孔目活性炭纤维制成的栅格30,栅格为60-120目/(厘米)2。在水幕网栅29的外部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网架31,在网栅的上、下端设有水幕形成部件固定滑道28,并与高压静电负极滑槽24连通形成高压静电负极。
在水幕网栅29的右侧平行设置有钼丝网22,水幕网栅29与钼丝网22之间的距离为5.0-30.0毫米,在钼丝网22的上、下两端同样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网架23,在其上、下端设有固定滑道20,钼丝网22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正极形成高压静电正极。
支撑网架3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水箱8的底板上。在水箱8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排喷淋孔B,喷淋孔B处在水幕网栅29上方位置。支撑网架3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水箱42设置的水幕回流水容槽46内,回流水溶槽46的底端有出水孔47,水幕回流水通过出水孔47流向下水箱42内。
自然水17从喷淋孔B流出,水在势能的作用下沿着水幕网栅29的格栅31不断向下流动。由于水幕网栅是由活性炭纤维制成的具有较强吸水性能,网栅被水浸润,同时水沿着网栅的表面不断地向下流动形成微流水幕帘。喷淋孔B的孔径大小是按照水幕栅格30的尺寸大小和形成水幕帘的水流速度以及轴流式风机的抽吸风速进行综合设计的。水幕网栅29的中心与下水箱42的盖板面有一定的夹角,其角控制在30-145°。设置角度目的是,由轴流式风叶吸进来的空气遇到水幕网栅29时,受到栅格30的阻挡后分解向下流动,由此带动水幕网栅29表面的水驱使向下流动,使其挟持的灰尘、污染物快速带走,该装置具有净化空气的效果。
本装置的高频高压电源是由交流220V变换为直流DC12V作为整流电路电源,同时经过可调高频信号震荡电路(KT)、功率放大电路(GF)的对高频震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满足输出功率的需要、高压静电升压器(SY2)是将高峰值12V的低电位变换为峰值400V~20KV的静电高压输出的(详见附图6)。
当高频电源得电后产生高频率的高压电经正、负两根导线输出,正极电输出给钼丝网22为正极电位,负极电输出给水幕网栅29使其带负电位。由于水幕网栅29与钼丝网22之间保持一定的放电距离,此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钼丝网22正极向水幕网栅29的负极放电形成电子流击穿水幕网栅29与钼丝网22之间的空气,将氧气分子(O2)击碎成单原子氧(O),由于单原子氧(O)极其不稳定,即时与氧气(O2)进行结合形成活性氧(O3)(通称为臭氧);此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在水幕网栅29浸润的水分子被击碎形成氢和氧气(H2+O2),同时氧分子(O2)又被击碎成单原子氧(O),单原子氧(O)又与氧气(O2)进行结合形成活性氧(O3),这种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活性氧(O3)在穿过水幕电极及水幕网栅时被吸收形成活性氧溶解水,可对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杀菌等,使穿过水幕网栅29的空气进行消毒、净化,清洁的空气随着轴式风机风叶的驱动输送到室内,给室内增加了大量的氧气,同时又提高了活性氧的产量。
在流向下水箱S内的回流水中挟持着空气的病菌、灰尘等污染物,在下水箱内集中再次进行处理。下水箱S内存在的活性氧是由O3发生器85不断补充提供的。O3发生器85固定在壳体2内,O3发生器85的一端连接有进气泵78,O3发生器84还连接有高频电源控制器89的电源。在O3发生器内设置有正、负高压电极,在高频高压400V-5KV的作用下,电离其内部的空气,使其生成活性氧O3来。(有关O3发生器的结构本文不再描述)。O3发生器85通过输气管77连接到下水箱S内的活性氧分散器62。活性氧分散器62通过活性氧分散支架61固定在下水箱S的底部,活性氧分散支架61的外部设置活性氧二次分散器65,活性氧二次分散器65设置有活性氧二次分散孔64。活性氧分散器62通过活性氧二次分散孔64不断地向下水箱内水中输送活性氧(O3)形成活性氧溶解水进行二次消毒、净化。
在下水箱内S设置有潜水泵48,潜水泵48的出口设置有上水管41,上水管41连接到上水箱底板进水口处。潜水泵48将下水箱42的水经上水管(41)抽至上水箱8进行回流水循环,同时可利用上水箱进水口18不断补充水保持一定的水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下水箱S内活性氧分散器65与潜水泵48之间设有隔板(附图未显示),使水中的活性氧O3不能被潜水泵48吸走。
在下水箱S内的污染物不断地沉积在底部,它影响到下水箱内回流水的浑浊度,在下水箱S设置有浑浊度检测装置。水的浑浊度是通过在箱底的两侧安装有一对浊度传感器53实现的。在浊度传感器53通过浊度传感器压紧螺母51安装在浊度传感器支架50上,支架通过传感器压紧螺栓56固定在下水箱42的底板上,浊度传感器53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外壳52,其外壳内设置的红外线发射管通过浊度传感器的信号接线端72连接,红外线接收管通过浊度传感器接收传感器信号接线端73连接,它们之间有防水填充胶54进行密封。当水处在正常情况时,污染物对红外线的吸收较小,下水箱底部设置的排污阀门位于关闭状态;当下水箱的水污染较严重时,必然造成发射管的红外线发射强度降弱,而接收管得到的强度明显降低或者得不到信号,此时中央控制器进行判断后输出一控制信号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们将排污阀门打开,排出水中污染物。
在上水箱8内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包括有高水位传感G1,用于测定水箱内的高水位;低水位传感器G2,用于测定水箱内的低水位,并有水位传感器的共用电极G。当上水箱8内的水位低于低水位传感器G1时,标准电位电极无电信号输出,通过中央控制器的CPU检测后,翻转输出给高电平蓄水电磁阀开启,启动潜水泵48进行注水;当水位接触到高水位传感器G2下端面时,此信号通过控制导线传递给CPU输入端进行判断后翻转输出低电平蓄水电磁阀关闭潜水泵48停止供水,检测水位的提示信号显示在中央控制器的显示屏上。下水箱同样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动作原理不再描述。
中央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它是通过环境化学污染传感器对室内环境进行化学污染监测将其污染指数显示在显示屏上,并通过浑浊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进行控制和检测(详见说明书附图7)。
权利要求1.一种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为一长方形柱体,其特征在于柱体内设有的隔板将其分隔有进、排气室和消毒、净化室;所述的进、排气室设置有轴流式风机,包括有风扇电机及风扇风叶,进气口设置在隔板的中部,在进、排气室的上方设置有净化空气的出风口;所述的消毒、净化室包括有上水箱、下水箱以及上、下水箱之间设置的水幕网栅和钼丝网,钼丝网平行设置在水幕网栅的右侧,水幕网栅与钼丝网之间的距离为5-30毫米,水幕网栅中心与下水箱盖板面的夹角为30-145°,水幕网栅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负极,钼丝网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正极;所述的水幕网栅是由大孔目活性炭纤维制成的栅格,栅格为60-120目/CM2,在水幕网栅的外部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网架,支撑网架固定在上水箱底板上,在上水箱底板上设置有一排喷淋孔,喷淋孔处在水幕网栅上方位置,支撑网架的下端固定在下水箱设置的水幕回流容槽内,回流容槽的底端有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水箱内设置有活性氧分散器,活性氧分散器安装在活性氧分散支架上,活性氧分散支架固定在下水箱底部,活性氧分散支架的上方设置活性氧二次分散器,活性氧二次分散器有活性氧分散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活性氧分散器通过输气管连接O3发生器,O3发生器固定在壳体上,O3发生器一端连接有进气泵,O3发生器连接有高频高压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水箱的底部两侧设置一对浊度传感器,在下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水箱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口设置有上水管,上水管连接到上水箱的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水箱内设置有高、低水位传感器及共用电极。
专利摘要水幕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是对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病毒、灰尘进行消毒、分解处理的装置。它设置由进、排气室和消毒、净化室,进、排气室有轴流式风机,进气口设置在隔板的中部。消毒、净化室包括有上水箱、下水箱以及上、下水箱之间设置水幕网栅和钼丝网,水幕网栅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负极,钼丝网连接高频高压电源的正极。该装置是以自然水的可导电性为基础,通过高频高压静电对水放电激发水分子活性,使其产生较高的吸附能力和溶解能力,对室内的微生物、病毒、灰尘等全部吸附并融在水中,再通过水的活性氧集中进行消毒、分解处理,具有较强的杀菌净化能力。广泛应用于军事防化部门、国家重要机关防化部门、医院和民用住宅室内的空气消毒、净化。
文档编号A61L9/00GK2899797SQ20062011548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长良 申请人:李长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