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乐贴脐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697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乐贴脐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材料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属于 一种治疗鼻炎的鼻乐贴脐散。
背景技术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其表现多种多样。从病理 学改变来说,有过敏鼻炎、鼻窦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萎縮性鼻炎等;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 鼻炎。此外,有一些鼻炎,虽发病缓慢,病程持续较长,但有特定的致病 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亦即过敏性鼻炎)、药物 性鼻炎等。目前,治疗鼻炎炎症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经济、无毒副作用、且直接贴于脐 部的治疗鼻炎的鼻乐贴脐散。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
生白术6—12g 土藿香9一15g 淡附片3—6g苍耳子9一15g 生黄芪8—12g 汉防己7—llg 鹿衔草12—15g 川桂枝6—9g 淫羊藿15—18g 锻龙骨18—24g枸杞子12—15g 泽泻12—15g
车前子9一12g 巴戟天8—12g
公丁香9一13g 辛夷7—llg
麻黄根8—10g 鹅不食草7—llg(
鱼脑石8—12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经过潜心研究,在临床中以中医理论 为基础,辨证施治,总结出一套运用扶正固本,通经活络,宣肺通窍,疏 风散寒,通窍透邪,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经多方临床运用, 开发出治疗鼻炎特效方剂。本发明通过药物刺激神阙穴周围的神经,从而 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这样药物易被迅速吸收、扩散进入血液, 并随体内微循环系统到达全身,调节机体,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康复机 体机能。并且,本发明的脐穴给药,避免对肝、肾、胃的刺激作用,不但 解决了口服用药病气与药性相格拒,药入胃即吐,不能纳药等弊端,还有 效的克服了患者不易服药的问题,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中医理论探讨中医认为鼻炎是由于肺气虚弱,邪滞鼻窍而致气化功
能不健,易受寒邪侵袭,失去清肃功能,以致邪滞鼻窍;或脾气虚弱,运 化不健,失去升降浊之职,湿浊滞留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 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 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甚至会并 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
本发明基于传统医学"内病外治"理论基础,采用由生白术、土藿香、 淡附片、苍耳子、生黄芪、汉防己、鹿衔草、川桂枝、淫羊藿、锻龙骨、 枸杞子、泽泻、车前子、公丁香、麻黄根、鱼脑石、巴戟天、辛夷、鹅不 食草等纯中药材运用现代中药制作技术研制而成的外用贴剂鼻乐贴脐散。 其内含的药效活性成分进入人体后,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宣肺通窍、通 穷透邪、扶正固体、调整脏腑阴阳,使机体失调的状态趋于平衡,大大提 高了药物对病灶部位的治疗作用,增强疗效,从而快速消除疾病。本发明 通过药物刺激神阙穴周围的神经,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这样药物易被迅速吸收、扩散进入血液,并随体内微循环系统到达到全身, 调节机体,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康复机体机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配方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l: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
淡附片3g 苍耳子9g
川桂枝6g 淫羊藿15g 车前子9g 公丁香9g 辛夷7g 鹅不食草7g。
:比的成分配成药剂
淡附片6g 苍耳子15g 川桂枝9g 淫羊藿18g 车前子12g公丁香13g 辛夷llg 鹅不食草llg' :比的成分配成药剂 淡附片4g 苍耳子llg 川桂枝7g 淫羊藿16g
生白术6g 汉防己7g 枸杞子12g 鱼脑石8g
实施例2: 生白术12g 汉防己llg 枸杞子15g 鱼脑石12g
实施例3:
生白术8g 汉防己9g
土藿香9g 鹿衔草12g 泽泻12g 巴戟天8g
它是由下列重d 土藿香15g 鹿衔草15g 泽泻15g 巴戟天12g
它是由下列重j 土藿香llg 鹿衔草13g
生黄芪8g 锻龙骨18g 麻黄根8g
生黄芪12g 锻龙骨24g 麻黄根10g
生黄芪9g 锻龙骨20g 枸杞子13g 泽泻13g 车前子10g 公丁香10g 麻黄根9g 鱼脑石9g 巴戟天9g 辛夷8g 鹅不食草8g。
实施例4: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 生白术10g土藿香13g 淡附片5g 苍耳子13g 生黄芪llg 汉防己10g鹿衔草14g 川桂枝8g 淫羊藿17g 锻龙骨22g 枸杞子14g泽泻14g车前子llg 公丁香llg 麻黄根9g 鱼脑石llg 巴戟天llg 辛夷10g 鹅不食草10g。
本发明是由生白术、土藿香、淡附片、苍耳子、生黄芪、汉防己、鹿 衔草、川桂枝、淫羊藿、锻龙骨、枸杞子、泽泻、车前子、公丁香、麻黄
根、鱼脑石、巴戟天、辛夷、鹅不食草等纯中药材组成,并采用常规的现 代中药制作技术研制而成的外用透皮散剂。
本发明使用时只要取散剂3g贴于脐部,五天一贴,外用专用敷贴固定, 连续六贴为一个疗程即可。
本发明治疗结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鼻炎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鼻部症状消失,鼻腔检査正常,鼻腔清洁,鼻通气好,X线摄片 显示窦腔清晰,3个月以上无复发;
显效鼻部症状基本消失,鼻通气良好,鼻腔少量黏涕,X线摄片显示 窦腔密度稍显增髙;
有效鼻部症状减轻,脓涕明显减少,黏膜充血、鼻甲肿大等症状减
轻;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等来判定疗效结果。
并参照《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依据病史、前后 鼻孔检查、鼻窦X线片或CT扫描作出诊断。
以下所有病案均来自周鑫亚健康研究所,其中男61例,女39例;急性 鼻炎29人,慢性鼻炎41人,鼻窦炎17人,过敏性鼻炎13人;年龄最大者47 岁,年龄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26岁;病史最长者13年,最短者近2个月。
以上100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愈69例,占69%;好转14例,占 14%;有效4例,占4%;无效13例,占13%。另外,少数鼻炎患者在经第 二个疗程治疗后亦趋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鼻乐贴脐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生白术6-12g 土藿香9-15g淡附片3-6g苍耳子9-15g生黄芪8-12g 汉防己7-11g鹿衔草12-15g 川桂枝6-9g淫羊藿15-18g 锻龙骨18-24g 枸杞子12-15g 泽泻12-15g车前子9-12g 公丁香9-13g麻黄根8-10g 鱼脑石8-12g巴戟天8-12g 辛夷7-11g 鹅不食草7-11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乐贴脐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比 的成分配成药剂淡附片3g 川桂枝6g 车前子9g 辛夷7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乐贴脐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淡附片6g 川桂枝9g 车前子12g 辛夷ll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乐贴脐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比 的成分配成药剂淡附片4g 川桂枝7g 车前子10g 辛夷8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乐贴脐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d 的成分配成药剂淡附片5g 川桂枝8g车前子llg辛夷10g生白术6g 汉防己7g 枸杞子12g 鱼脑石8g生白术12g 汉防己llg 枸杞子15g 鱼脑石12g生白术8g 汉防己9g 枸杞子13g 鱼脑石9g生白术10g 汉防己10g 枸杞子14g 鱼脑石llg苍耳子llg 生黄芪9g 淫羊藿16g 锻龙骨20g 公丁香10g 麻黄根9g 鹅不食草8g。苍耳子13g 生黄芪llg 淫羊藿17g锻龙骨22g 公丁香llg 麻黄根9g 鹅不食草1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材料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属于一种治疗鼻炎的鼻乐贴脐散。本发明是由生白术、土藿香、淡附片、苍耳子、生黄芪、汉防己、鹿衔草、川桂枝、淫羊藿、锻龙骨、枸杞子、泽泻、车前子、公丁香、麻黄根、鱼脑石、巴戟天、辛夷、鹅不食草等纯中药材组成,并采用常规的现代中药制作技术研制而成的外用透皮散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通过药物刺激神阙穴周围的神经,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这样药物易被迅速吸收、扩散进入血液,并随体内微循环系统到达到全身,调节机体,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康复机体机能。并且,本发明的脐穴给药,避免对肝、肾、胃的刺激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199696SQ2007100099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1日
发明者鑫 周 申请人:鑫 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