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9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不孕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瘀血综合症、盆腔炎等妇科杂病为妇科常见病,危害极大。卵巢囊肿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将出现有下腹不适、腹痛、月经紊乱、压迫症状、腹内肿块等症状。子宫肌瘤一般都为良性肿瘤,常见于30至50岁的年龄群体。子宫肌瘤临床上常见的现象是子宫出血、乳房胀痛、小腹部有隐痛、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不孕、肛门有下坠感、月经量增多或淋漓不断、腰部酸痛、面部有色素沉淀或黄褐斑、眼圈发黑、面黄肌瘦、贫血等。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患者常下腹部疼痛、白带多、有包块,对于妇科杂病的治疗,西药各种激素类药物的治疗不仅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带来诸多副作用。而目前临床众多的中成药制剂也因为其疗效缓慢和不确切让患者难以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0-30∶20-30∶20-35∶450-550∶450-550∶90-110。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2-28∶22-28∶25-32∶480-530∶480-530∶95-105。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5∶25∶30∶500∶500∶100。
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的方法,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0-30∶20-30∶20-35∶450-550∶450-550∶90-110,该方法是由以下步骤组成①将大黄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或块,晾干,取大黄片与黄酒按100∶10的重量份数比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后研制成粉末;②取净川芎片,研制成粉末;③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制成粉末;④取斑蝥,除去杂质,除去头、足、翅,取糯米置锅中加热与糯米拌炒,至糯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糯米,摊凉后研制成粉末;⑤取桃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后研制成粉末;⑥将人参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捣碎研末;⑦按上述比例取上述原料药混合后搅拌均匀,灌装成胶囊。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大黄性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痈、行瘀通经、清热除湿功效、亦可凉血止血等。川芎性质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为“血中之气药”。鹿茸性味甘咸、温,归肝肾经。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作用。桃仁性味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人参属补气药。人参性味甘温,主要用于气虚,如体虚气弱、久病气弱或疲劳过度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体虚多汗、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等。斑蝥性味辛,寒,有毒。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本发明药物配伍独特合理,尤其是将斑蝥经过严格炮制后很好的制约了毒性,以上几味药的组合,能够起到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等作用。更能起到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本发明药物将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的植物药先进粹取方法及靶向治疗理念结合起来,使得中药能直达病灶,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治疗原则为寻本求源、循经治疗,因此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下面通过临床资料来说明本发明的药效本发明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盆腔瘀血综合症、盆腔炎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以下是临床观察资料1、方法妇科门诊病例387例,其中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为36岁。病程最长为17年,最短为1个月,平均病程为26.1个月。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212例,对照组175例,对照组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年龄分布等方面均与治疗组相近似,力求保证组间一致。治疗组口服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粒,共约1.5克,每日晚饭后睡觉前用温开水进服。服药后忌吃生、冷、油腻,特别是小米饭、啤酒、雪糕等生冷食品。对照组使用妇康,每日三次,每次三粒,月经期间禁服。连续用药六个月,随时观察治疗结果,观察期间不服用治疗本病的其他药物。
2、疗效评定标准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为显效;症状、体征减轻为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3、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诸症状疗效比较如表一所示表一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诸症状疗效

表二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总结本发明药物临床验证疗效满意,服用方便、易于吸收、便于携带、无明显副作用,实验室检查,对人体的肝肾功能,血大小便常规,均未发现异性变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病例王艳,女41岁,4年前因月经过多,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伴贫血,曾使用过其它中药治疗,经量仍多。初诊时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月经量多且有血块,妇检子宫略大,后壁峡部触及2只小肌瘤各1×2×2cm3,b超示子宫5×7×8cm3,光点欠匀,后低回声区2×2×1cm3及2×1×2cm3,血hb10.1g,舌质紫黯,脉细涩无力,诊断为子宫肌瘤。中医辩证为气滞血瘀型。给服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粒,共约1.5克,每日晚饭后睡觉前用温开水进服。服药后忌吃生、冷、油腻,特别是小米饭、啤酒、雪糕等生冷食品。连服三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复查b超子宫5×7×8cm3,光点沿匀,后壁未见低回声,患者面目转红润,精神佳,舌质淡紫,血hb11.5g,治疗结果基本痊愈。
张志玲,女,56岁因经量多就诊时发现子宫肌瘤10个月,未治。来诊时妇检月经量多,有症块,子宫略大,后壁质偏硬、活动。b超子宫体6.0×4.6×6.1cm3,宫区光点欠均匀,内膜线欠清晰,后壁见1.7×2.5×1.5cm3回声稍强区,边界清,血hb10.2g,舌黯红,脉细弦,诊断为子宫肌瘤,中医辩证为气滞血瘀型,口服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粒,共约1.5克,每日晚饭后睡觉前用温开水进服。服药后忌吃生、冷、油腻,特别是小米饭、啤酒、雪糕等生冷食品。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治疗三个月后经量恢复正常,复查血hb11.98g,b超宫体6.1×4.4×5.6cm3,宫内回声均匀,子宫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治疗结果基本痊愈。
李芳,女,35岁,月经量多1年余,患者月经周期及经期正常,唯经量增多,色黯块多。小腹隐痛作胀,腰骶酸楚,劳累后症状加重,舌头有紫气脉细。妇检子宫前位,增大如孕50天大小,质偏硬,b超示子宫6.9×5.6×4.4cm3,光点分布不均,前壁见2.2×2.0cm2大小增强光团。印象子宫肌壁间肌瘤。查红细胞3.85×1012/l,血色素119g/l,血小板110×109/l,出血2’,肝肾功能正常,血液流变学检查中全血还原比粘度(10.1)及血沉方程k值(96)高于正常;血小板1分钟(83.53%)及5分钟(100%),聚集率亦增高。辨证属妇科血瘀症。给服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粒,共约1.5克,每日晚饭后睡觉前用温开水进服。服药后忌吃生、冷、油腻,特别是小米饭、啤酒、雪糕等生冷食品。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治疗过程中经量逐渐减少,血块变小,腹痛腰酸好转,治疗三个月后复查,月经量、色、质均为正常,腹痛腰酸诸症均除,舌脉如常。妇检子宫增大如孕40天大小,质中,b超见子宫7.0×5.6×4.9cm3,内部光点分布均匀,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疗效评定痊愈。
李静,女,31岁,已婚,工人,患者腹痛作胀,腰酸肛坠,带下量多,舌紫苔薄,脉细涩。妇检子宫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差,左侧附件增厚压痛。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瘀血内滞型。给服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粒,共约1.5克,每日晚饭后睡觉前用温开水进服。服药后忌吃生、冷、油腻,特别是小米饭、啤酒、雪糕等生冷食品。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连服三个月后复诊,症状消失。妇检子宫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好,左侧附件无异常,疗效评定为痊愈。
患者周芳,女,32岁,婚后不孕6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原发性不孕。做扩宫术,输卵管通液正常。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反复闭经4年。患者平时少腹凉、白带少、性欲淡漠,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沉细。诊断为肾虚肾精不足之不孕症。服用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六个月后,怀孕得一子。
患者赵霞,女,28岁,婚后三年未孕多方医治无效。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男方精液检查正常。症见月经愆期,经来小腹、胸肋、乳房胀痛,并夹有瘀块,索有情志不畅、喜叹息、腰膝酸软,四肢及小腹冰凉,畏寒、舌苔薄白、脉小弦。辩证为肝郁肾阳虚,治宜疏肝理气,温补肾阳。服用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10个月后怀孕。
患者孙彩虹,女36岁,患者自诉小腹右侧胀坠不适,自触有轻微疼感,月经延期。脉弦滑,舌红苔薄白。妇科检查宫体后位,大小正常,宫前方右侧有小包块如荔枝大。超声波示子宫旁开右侧见小包块,进出波明显,前后径1.5-2cm,加大增益见0.3cm液平段。诊断为左侧卵巢囊肿。服用由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2个月后,超声波复查示子宫右侧小包块消失,病痊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并按下述方法制备的将大黄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或块,晾干,将大黄片与黄酒拌匀,其中大黄片与黄酒是按100∶10的重量份数比混合的,将大黄片与黄酒闷润至透,置锅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后研制成100目的粉末;取净川芎片,研制成100目的粉末;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制成粉末;取斑蝥,除去杂质,除去头、足、翅,取糯米置锅中加热与糯米拌炒,至糯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糯米,摊凉后研制成100目的粉末;取桃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后研制成100目的粉末;将人参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捣碎研末;取上述制备好的原料药粉末人参20g、鹿茸30g、斑蝥35g、大黄550g、桃仁550g、川芎110g混合后搅拌均匀,灌装成胶囊。
实施例2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组成的人参30g、鹿茸20g、斑蝥20g、大黄450g、桃仁450g、川芎90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组成的人参22g、鹿茸28g、斑蝥32g、大黄530g、桃仁530g、川芎105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组成人参28g、鹿茸22g、斑蝥25g、大黄480g、桃仁480g、川芎95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组成人参25g、鹿茸25g、斑蝥30g、大黄500g、桃仁500g、川芎100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组成人参27g、鹿茸26g、斑蝥22g、大黄470g、桃仁460g、川芎97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0-30∶20-30∶20-35∶450-550∶450-550∶9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2-28∶22-28∶25-32∶480-530∶480-530∶95-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5∶25∶30∶500∶500∶100。
4.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的方法,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0-30∶20-30∶20-35∶450-550∶450-550∶90-110,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由以下步骤组成①将大黄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或块,晾干,取大黄片与黄酒按100∶10的重量份数比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后研制成粉末;②取净川芎片,研制成粉末;③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制成粉末;④取斑蝥,除去杂质,除去头、足、翅,取糯米置锅中加热与糯米拌炒,至糯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糯米,摊凉后研制成粉末;⑤取桃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后研制成粉末;⑥将人参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捣碎研末;⑦按上述比例取上述原料药混合后搅拌均匀,灌装成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它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人参∶鹿茸∶斑蝥∶大黄∶桃仁∶川芎=20-30∶20-30∶20-35∶450-550∶450-550∶90-110。本发明药物配伍独特合理,尤其是将斑蝥经过严格炮制后很好的制约了毒性,以上几味药的组合,能够起到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等作用。更能起到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本发明药物将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的植物药先进粹取方法及靶向治疗理念结合起来,使得中药能直达病灶,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治疗原则为寻本求源、循经治疗,因此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066304SQ200710011559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张志常 申请人:张志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