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844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技术背景痤疮,也叫做粉刺,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其特点是颜面散在分生针头或米粒大小的皮疹、或见黑头,能挤出粉渣样物。痤疮虽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但影响人的外貌,以至社交、心理、情绪等各方面,痤疮患者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加之痤疮的患病率很高,在70%-87%之间,因此,去痘药物的研发极具价值。痤疮的病;粗及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性激素分泌及对皮脂腺的调控异常、皮脂腺角化异常、毛囊内微生物、炎症损害及免疫反应等均参与痤疮的整个发病过程。目前痤疮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很多,治疗方案集中在维A酸、抗微生物类药、雌激素类药等,但也存在传统外用维D酸和过氧苯甲酰制剂的局部刺激问题,抗生素的耐药性,激素类药的副作用等不足。在中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关痤疮的记载,并辑录了大量中药美容方剂,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深刻阐述。而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表明,中西医对于痤疮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实际上是一致的,中草药的多靶点作用机理也可能解决了西医治疗痤疮中耐药性、不良反应等较为棘手的问题,更为我们寻找防治痤疮安全有效的绿色新药物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皮肤无剌激,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并且抑菌抗炎,抗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多环节阻断痤雍发病机制且效果确切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该技术问3题通过以下组合物得到解决黄连10-30、蒲公英5-20、黄芩10-30、连翘5-25、益母草15-35、菟丝子15-35。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是黄连12-25、蒲公英6國15、黄零12-25、连翘6-20、益母草20-30、菟丝子20-30。更优选的原料重量份是黄连15、蒲公英IO、黄苳15、连翘IO、益母草25、菟丝子25。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种中药饮片混合置于搔取器中,以水或亲水性溶剂提取,浓縮提取液即得。所述亲水性溶剂优选选自乙醇、甲醇、丙酮、丁二醇或丙二醇等。所述的提取可以是煎煮、回流提取、浸渍、渗漉等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赋形剂制成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可以是溶液剂、软膏剂、乳剂或者膏霜类。例如,于所得的浓縮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或多元醇和适量防腐剂,可制成含生药量50-500mg/ml約溶液剂。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药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在上述配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并可以明显抑制脂质合成,具有良好抗菌抗炎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药理证实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真菌、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草汇言》"上焦之火,栀子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石室密录》之添容丸用之外用治疗痤疮。药理作用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并有较广的抗菌谱,有溶解角质的作用,并能抑制5a还原酶活性。连翘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见长,前人有"疮家圣药"之称,《医学衷中参西录》称之"聚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药理证实有较广的抗菌谱及明显的抗炎作用。益母草清热解毒活血,《开宝本草》"入面药,令人光泽",《太平圣惠方》单用益母草烧灰细研,涂面治疗粉刺。菟丝子滋补肝肾,润肤润色,《神农本草经》"汁去面黑"《名医别录》"延年驻悦颜色",《肘后备急方》捣生菟丝子,绞取汁涂面,治面上粉刺。药理有雌激素样活性,抑菌作用。此配方中觜连、黄芩、公英、连翘抑菌消炎作用强,连翘为疮家圣药,公英对于感染性、黑头粉刺效果尤佳,又加之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益母草、菟丝子;此两味药都是在古方中以单味药治疗痤疮的形式出现,临床疗效明确。诸药和用,可阻断痤疮的各个发病环节,起鼓桴之效。本发明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可迅速渗入皮肤,无刺激性,消除炎性粉刺造成的红肿不适,控制粉刺的发展,促进皮肤的愈合,平衡油脂分泌,收缩毛孔,令肌肤清爽光洁。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抑制透明质酸酶实验)、抗实验性兔耳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按照下逮配比称取原料(g):黄连15、蒲公英IO、黄芩15、连翘IO、益母草25、菟丝子25。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配比用量的中药饮片混合置于提取器中,加7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两次,攔取液过滤浓縮后即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g):黄连18、蒲公英12、黄芩20、连翘15、益母草28、菟丝子28。制备工艺加下将上述配比用量的中药饮片混合置于提取器中,加去离子水煎煮两次,提取液过滤浓縮后即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黄连12、蒲公英14、黄苳20、连翘18、益母草22、菟丝子30。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配比用量的中药饮片混合置于提取器中,加甲醇提取两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后即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4按照下遞配比称取原料黄连24、蒲公英8、黄芩IO、连翘24、益母草30、菟丝子18。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配比用量的中药饮片混合置于提取器中,加丙酮提取两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后即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取实施例l所得的中药组合物,加水和丙二醇,制成含丙二醇30%的溶液,过滤后加适量防腐剂即得溶液剂a。该溶液剂的浓度按照每毫升含生药量计算为l克/亳升。实施例6取实施例1所得的中药组合物,加水和1,3-丁二醇,制成含1,3-丁二醇30%的溶液,过滤后加适量防腐剂即得溶液剂b。该溶液剂的浓度按照每毫升含生药量计算为1克/毫升。实施例7豚鼠皮肤刺激试验试验样品实施例6所得的溶液剂b。试验方法参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试验动物豚鼠试验结果7天皮肤刺激试验,未见剌激反应。(一)抑菌试验1.葡萄球菌属的抑菌试验1.1、实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受试浓度分别为5X106CFU/mL1.2、样品实施例6所得的溶液剂b6受试浓度(°/。)50、25、12.5、6.25、3.125,分别相当于35mg/ml、17.5mg/ml、8.75mg/ml、4.32mg/ml、2.16mg/ml1.3、所需培养基双倍营养肉汤、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1.4、MIC(最小抑菌浓度)检测方法(依据《上海家化微生物检验方法手册》Sutton实验室的MIC方法)由于配制好的样品为不透明乳液,无法直接从MIC(营养肉汤稀释法)判断结果,所以进一步通过琼脂稀释法检测微生物总数判断其抑菌效果。28°C,120转/分钟摇床上培养20h取样进行微生物总数检测(平板注入法),平板置于37"C培养箱培养48h。实验设阴性对照(培养基)和阳性对照(培养基加菌)。2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试验2.1、实验菌种痤疮丙酸杆菌(菌株号为NCTC737),受试浓度5X106CFU/mL2.2、样品实施例6所得的溶液剂b受试浓度(%):50、25、12.5、6.25、3.125分别相当于35mg/ml、17.5mg/ml、8.75mg/ml、4.32mg/ml、2.16mg/ml2.3、所需培养基厌氧基础培养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4、繊C(最小抑菌浓度)检测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2丄8.4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营养肉汤稀释法)根据专性厌氧的痤疮丙酸杼菌的生长缓慢特点,确定观察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6h,并以无样品参考的对照管或对照平板中痤疮丙酸杆菌充分生长为参考。采用德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销售的厌氧盒及产气袋达到严格厌氧环境并有厌氧指示剂确认抑菌环试验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2.1.8.2抑菌环试验方法试验中滤纸片为直径5mm,厚度为0.5mm的标准药级滤纸,纸片样品含量为50%20ul。3实验结果该溶液剂对痤疮的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56%,相当于1.08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MIC为6.25%,相当于4.32mg/ml,均小于33mg/ml,这样的抑菌效果是比较满意的,见表l。表l:实施例6溶液剂b的抑菌作用(MIC检测结果)受试菌株MIC药物终浓度溶液剂(%)溶液剂(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561.08表皮葡萄球菌6.254.32痤疮丙酸杆菌6.254.32(二)执炎试验(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1.试验原理高分子,透明质酸酶在调节伤口愈合的无疤痕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明显减少炎症反应。但透明质酸的降解产物可以增加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透明质酸酶的降解反应取决于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可以作为物质抗炎症反应的指标。透明质酺酶在酸性环境下,可以将底物透明质酸水解,转化成N-酰基葡糖胺。N-酰基葡糖胺与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产生呈色反应,根据颜色深浅,确定透明质繭酶的活性大小。2.试验试剂透明质鵰酶、O.IM乙酸缓冲液、12.5mM氯化钙、0.4NNaOH、0.4M硼酸钾、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溶液3.试验样品实施例6析得的溶液剂b,分别稀释至10%、5%、2.5%;4.检测方法1)100ui样品中加入50ul透明质酸酶溶液混匀,另取100ul样品与50ul乙酸缓冲液溻匀,37'C水浴20分钟2)反应管各加入12.5mM氯化钙100ul,37'C水浴20分钟3)反应管各加入透明质酸钠250ul,37'C水浴40分钟4)反应管中各加入0.4N盐酸100ul和0.4M四硼酸钾100ul,沸水3分钟,冷却至室温5)加入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溶液3ml,37'C水浴20分钟6)在分光光度计585nm比色测定光密度(OD)7)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计算抑制率=1-(T-T0)/(C-C0)5检测结果,该溶液剂具有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见表2表2滔液剂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样品10%浓度(%)《鹏《2.5%浓度(%)溶液剂80.2870.4363.02三抗角化作用试验(外用祛痘方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的角化作用的影响)痤疮的治疗一直是皮肤科的热门课题之一。但许多实验难以在人体直接进行,因而迪切需要痤疮的动物模型进行其治疗药物的药效学研究。1941年,Adams等首先报道用氯化烃在兔耳内侧面涂抹形成痤疮样皮损,1989年文献又进一步报道用化妆品及其成分、煤焦油、各种氯化物建成痤疮实验模型。按文献方法,用煤焦油涂布于白兔耳管开口处,肉眼观察经2周即形成黑色角栓,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改变均符合人类粉刺,并见真皮炎症反应。此兔耳痤疮实验动物模型具可重复性。1.实验动物健康白兔(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kg左右)13只2.实验葯物煤焦油100ml(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提供)配方零空白者哩50ml配方一10。/。实施例6溶液剂b加入者哩基质50ml对照组理肤泉痘痘清乳液3.实验方法3.1动物分组随机分组,每组三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煤焦油涂抹至模型成功后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造模后涂抹空白者哩50ml9药物组造模后涂抹含10%实施例6溶液剂的者哩3.2造模方法取健康白兔12只,于家兔双耳内侧面耳管开口处2cmX2cm范围,每日涂煤焦袖l次,每次0.25mL,连续10天,第11天,取两只家兔于涂煤焦油处取皮肤活检,己确定模型是否形成。3.3给药方法第11天,将动物随机分组,分组方法如上,以玻璃棒直接涂布药物O.5ml,每天1次,连续给药21天。3.4观察指标每日除给药外,肉眼观察局部给药处皮肤的变化,耳厚薄、硬度、粗糙程度、毛囊口有无黑角拴等。末次给药后24h,3%速可眠麻醉处死动物,将兔耳涂抹煤焦油处活检取皮,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从角化程度、表皮增厚程度、毛囊扩张程度、毛囊内角化物质多少和炎细胞浸润等方面重点进行组织学改变观察并与模型组对比。3.5评分标准(1)角化程度0:与正常组相同(O分)+:角化物质轻度增厚(l分)++:角化物质中度增厚(2分)+++:角化物质显著增厚(3分)(2)表皮增厚程度0:与正常组相同(O分)+:细胞层数4-5层(l分)++:细臁层数627层(2分)+++:细胞层数8-9层(3分)(3)毛襄内角化物质多少0:与正常组相同(o分)+:角化物质增多,但不致密,且为未充满毛囊(l分)++:角化物质致密,但未充满毛囊;或角化物质不致密,但充满毛囊(2分)+++:角化物质致密,充满毛囊(3分)(4)毛囊扩张程度-0:与正常组相同(O分)+:轻度扩张(l分)++:中度扩张(2分)+++:高度扩张(3分)(5)炎细胞浸润程度0:与正常组相同(0分)+局灶性炎细胞浸润,细胞散在(l分)++:局灶性炎细胞浸润,细胞较密集,或出现多个浸润灶(2分)+++弥漫性炎细胞浸润(3分)3.6实验结果3.6.l肉眼观察正常对照兔耳菲薄柔软,可见清晰毛细血管。兔耳道开口处可见毛囊排列整齐,大小均匀。模型对照耳部试验区增厚,变硬,毛囊口呈丘疹状,粗糙,大小不均。药物组耳部轻度增厚,毛囊呈轻度小丘突状。3.6.2组织学检查<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与模型组比较、溶液剂组在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上观察到明显的抗角化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毛囊扩张、毛囊内角化物质以及真皮层炎细胞浸润4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减轻作用。权利要求1.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为下列重量份原料的提取物黄连10-30、蒲公英5-20、黄芩10-30、连翘5-25、益母草15-35、菟丝子15-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黄连12-25、蒲公英6-15、黄苳12-25、连翘6-20、益母草20-30、菟丝子20-3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黄连15、蒲公英IO、黄芩15、连翘IO、益母草25、菟丝子25。4.如权利要求1到3之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水或亲水性溶剂的提取物。5.权利要求1到3之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种中药饮片混合置于提取器中,以水或亲水性溶剂提取,浓缩提取液即得。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丁二醇或丙二醇。7.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到3之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赋形剂制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溶液剂、软裔剂、乳剂或者裔霜类。9.权利要求1到3之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药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为下列重量份原料的提取物黄连10-30、蒲公英5-20、黄芩10-30、连翘5-25、益母草15-35、菟丝子15-35。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可迅速渗入皮肤,无刺激性,消除炎性粉刺造成的红肿不适,控制粉刺的发展,促进皮肤的愈合,平衡油脂分泌,收缩毛孔,令肌肤清爽光洁。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259172SQ20071003784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申请日期2007年3月6日优先权日2007年3月6日发明者洛吕,乐祝,康程,亚赵,陈媛祺,魏少敏申请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